缅甸为什么总打仗?

果敢lzf99115


缅甸国内的形势错综复杂,至今也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完全统一,因此缅甸的内战是比较频繁。导致缅甸不断打仗的原因主要有三点,第一是民族矛盾得不到解决,第二是缅甸军政府采取极端手段镇压民族武装,第三是缅甸国内贫富差距大。



众所周知,缅甸共有100多个民族,其中缅族的人口只占了总人口的70%左右,剩下的全是少数民族。这些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周边的山区,尤其是缅北一带。他们割据自守,不拥护缅甸政府,没有国家归属感,因此常年与缅甸军队爆发冲突。


其次,现在执政的缅甸军政府对其他少数民族采取镇压手段,不断挤压他们的生存空间。少数民族的利益得不到保障,因此反抗政府的活动最为积极,这也是缅甸内战不休的原因。

值得一提的是,在上个世纪的90年代以前,缅共组织曾是缅北地区最有影响力的力量。但缅共最终走向了瓦解,从而分裂出了佤邦联合军、果敢同盟军等队伍,导致缅北至今仍处于分裂状态。这些少数民族武装之间为了生存,只能争夺地盘,扩充军队,加速了缅北的动荡。

此外,缅北内战的最根本原因还是贫富差距大,百姓贫困。由于缅甸立国以来发生过多起军事政变,所以时局动荡、官僚腐败,国民经济还停滞在上个世纪左右。百姓的生活十分贫困,对国家没有归属感。


历史的荒野


缅甸何以局势不稳甚至大小战事不断?归根结蒂在于三点:民族关系、历史因素及军队作用和政治威信,外部影响基本可以忽略不计。

一、族裔多样化是缅甸的一个显著特征

1983年政府人口普查给出135个民族的统计数字,这还不包括华人、印度人、孟加拉裔穆斯林的罗兴亚人(人数约80万—100万,讲孟加拉语方言,无公民身份,缅甸主流观点认为其为殖民时代移居者后裔)和少数以缅甸为家园的欧洲人。

主体民族缅族占总人口的约70%,克伦、掸、若开、孟、克钦、钦、克耶是7大少数民族。人口90%信小乘佛教,各4%信伊斯兰教和基督教。

二、英国统治下的政治社会架构发生改变

英国殖民缅甸从1886年到1948年1月(1941年底到1945年中为日本占领期)。英国涉足缅甸相对不深,“分而治之”则是轻车熟路,缅人聚居区作为一个省由英属印度管辖,至1937年英国直接统辖下自治;英国人管理境内的“山民”——少数民族,赋予他们一定的权利和地位,这为缅甸独立后民族冲突埋下伏笔。它还为缅甸留下另一个遗产,废掉君主制度,佛教地位由此受到冲击,维系国家统一与核心价值观的载体没了。

以致从殖民时代到独立至今,缅甸的主体民族和少数民族,政党、军队乃至僧侣等一直难寻各自在国家中应有的位置和作用,和平、安宁与发展也无从谈起。

三、独立后的政策偏差

独立后的缅甸联邦沿袭英国殖民者的行政划分——7省7邦,缅族人聚居在中部和南部的7个省,

7个主要少数民族为主体的邦在7省的外围,现今加上首都地区和6个自治州县,构成全缅甸基本行政单位。

独立后缅人信心满怀,而少数民族却对重回缅人统治感到不快,克伦族在独立当年就爆发起义,其他少数民族也相继暴动。半个多世纪里,40万政府军疲于武力镇压,最多时消耗年财政预算的近1/4,政府最后还是通过缴抚、和谈、发展经济等方式,使17支少数民族武装放下武器。

此后穆斯林与佛教徒矛盾凸显,穆斯林是在殖民时期前来,一直未能融入当地社会,当局也无力对他们施以切实保护。由此看来,缅甸消除“分而治之”的毒素,寻求各民族政治权利和发展机会的真正平等,破除根深蒂固的“大缅族主义”和少数民族的本位意识任重道远。

四、军队参政与政府弱势

1948年起缅甸政治制度为议会民主,实行“市场上缅人优先”、赶走英国人的新缅甸政策。1962年,昂山亲信奈温发动政变,带领国家走上闭关锁国、中央集权的“缅甸式社会主义道路”。1988年,内外交困的奈温下台,军政府接管国家权力,对内封杀昂山素季领导的全国民主联盟,对外被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制裁长达20年,直到2010年多党选举,缅甸政坛一直在软弱的文官和强悍的将军之间摇摆缅甸,当下军队依然在政治生活举足轻重。

政治具有很深的派系特征,独立前后表现尤甚,各种力量横跨广泛的政治色谱,从保守主义到共产主义,昂山及6位助手被害,将缅甸政治宗派主义残酷而悲惨的现实示人。在后军政府时代,这一特征还将充分显现。同样,缅甸具有东南亚及南亚相同的政治文化特征,即民族英雄及其后人的神奇作用,特别是在危难之际,“缅甸蝴蝶”昂山素季以羸弱之身面对枪筒,加之其英国背景(留学、夫君)和民主理念,让她赢得1991年诺贝尔和平奖,成为西方政要和媒体眼中“俏佳人”。


ruixuezhaofeng


一个寨子有好几个家族,其中缅家立足不久,但在历史上曾经牛×过,把周围几个外寨打得鼻青脸肿,于是就养成了当霸道老大的习惯。后来有个叫英家的远方强盗(有知识战力也强)闯进来,把这个寨子打败,强行管理了一百年。强盗家族退回老家后,这个寨子又赢得了独立,但是老大缅家心眼小,一直觉得大家必须无条件听他管理这个寨子才会好,于是谁不服就直接打谁。但是其他家族已经看到了缅家的本质,发现他也不过如此 ,加上缅家连自己家里也没有管好,日子越来越差,于是就闹分家,这样就打打停停折腾了几十年,谁也不服谁。啥时和平,只有天知道了。祈求老天保佑普通百姓少受点苦吧。


布南温


缅甸总打仗的实质,起源于内部不可调和的民族间茅盾。分帮派争利益,谁也不服谁。总是隔三岔五小打小闹,永无休止,真正的劳民伤财,这是特珠的历史和环境造成的,目前没有砌底的解决方案,此一时彼一时反复发作,这样的国家很难发展起来。



孤寂784685灵魂


从军事统治过渡到民主,和平,自由,诚信,幸福的国家。


斯哥94943771


因为全国没有统一,果敢自治区挣自治权。


玩个毛线团团个毛线玩


你的说法不对。缅甸并没打仗,是缅北打仗。


一生何求35562705


主要是缅族“大缅族主义”盛行,尤其是缅甸的军人集团,他们就好像当面的“法西斯”一样,极力排斥外族,尤其受当年倭寇和现在美帝影响,极度仇华,所以造就现在混乱的局面,民不聊生、战火四起。


_渔民


枪炮一响 黄金万两


用户657074441021


老缅的政策是留地不留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