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數的M.2 SSD黑盤,加帶小風扇的主動散熱好,還是散熱馬甲就足夠?有推薦嗎?

混音師天職老師


簡單說,NVMe的技術,PCI-E通道的M.2 SSD讓硬盤性能有了前所未有的超級飛躍,同時輕薄小型的天賦也是非常突出的優點。


  只不過,這個天賦也帶來了一定的負面影響,那就是因為過於小巧的身材,隨之而來的就是發熱量大的問題。一般情況下,50℃--55℃是SSD的標準合理工作溫度。


溫度如果超過一定數字並持續一段時間,會對M.2 SSD硬盤造成根本上的物理損壞,很傷,估計很多人都還記得以前的三星950PRO的巨大發熱量讓其傳輸數據性能爆降的痛苦經歷。

所以我跟很多新裝機的朋友都推薦裝SSD全包裹式散熱片,散熱鰭片的風道要選擇合理和有較高高度的。


不建議用帶風扇的,一個是噪音問題,一個是風扇運行中會有細微的震動,而這種震動長期造成的共振對SSD的壽命和性能都有影響。

所以推薦用高鰭片的散熱片,這樣在機箱上裝風扇或者直接借到CPU散熱風扇的風量,都可以很大程度的解決SSD散熱問題。


希望能幫到你。


風吹落葉處


西數的這款黑盤M.2固盤還算行,250G售價380元樣子也算得上不上不下吧。

這款SSD根據官方參數250G的連續讀寫性能為3000MB/S和1600MB/S。隨機讀寫為220,000 IOPS和170,000 IOPS。

然後……嗯……特麼在參數上沒翻到工作溫度……沒辦法,只好去網上翻翻相關測試。下面相關測試時從貼吧翻的:

首先是250G版本的CrystalDiskMark跑分,連續讀寫和官方大概一致。

當然還有相應地關於本問題的核心溫度是否需要加散熱。在測試完後溫度顯示為60度(發帖時間為6月夏季,所以冬天或空調房會低一點)。

60度的溫度會不會偏高?雖然說溫度過高不免降速但60這個溫度完全沒有問題,而且這個溫度是高速讀寫測試後得來的數據,日常使用不是每時每刻都在高速讀寫吧?

很多M.2產品官方數據都表明工作溫度為0~70°。總不能西數的這款特殊一點吧?所以這款產品無需增加散熱片,被動或者主動散熱裝置。

非要裝個散熱片也可以,如果預算要求不高那些價格便宜的被動散熱片就行,像全鋁的散熱片。

而像威剛的XPG就沒必要了,固盤才多少錢?這個主動風冷RGB散熱器一個都近200元。如果是主機用於打造光汙染倒是值得考慮。噪音的話這散熱風扇轉速最高為16500RPM,轉速快了噪音還是有的。

通過測試,閒置溫度大概比裸奔降低大概9°,滿載溫度降低最高到15°,也就是說滿載下這款SSD溫度之多也不超過50°。

另外選擇了類似這樣的散熱器還得考慮主板M.2位置以及顯卡位置,免得自尋煩惱。我當初也考慮過XPG組神光同步光效,但是由於主板M.2位置在顯卡插槽下方加上會被顯卡遮得嚴嚴實實所以放棄。


不過另一方面打造光汙染不需要機箱的其他散熱風扇的參與?又想要光汙染又想噪音比較少比較難達成,成本較高。

我個人使用的是英特爾760P在裸奔,目前時節閒置溫度大概在30°左右,由於組了AMD 的STOREMI在玩,硬盤參與方式不一樣滿載溫度應該也不過就四五十度。


IT數碼大排檔


我的是機箱有6個風扇,前3上2後1,固態盤自己買了個鋁合金的散熱馬甲,用起來相當不錯,冬天目前溫度就20℃左右




xc冰斬風華icewind


CPU散熱器餘風就夠了,它和內存差不多,你看內存需要加散熱器哪?


銳龍微電腦


一般的M.2的都帶一個散熱片啊!基本上就夠用了!然後你要是怕溫度太高,就在機箱裝幾個風扇!風道沒多大問題的話不用太擔心!估計也就是50-60℃,沒有實測過!反正我的主板沒超過45℃!


路路路路路路3


根本就不需要加裝散熱,就是商家宣傳的噱頭而已,發熱量巨大,是根據以往的硬盤來說,它跟內存比,還能有內存的發熱量大?只要機箱不是那種miniitx的就行,機箱風道合理,根本就不用裝任何散熱系統。


紐扣奢侈品


我在華碩主板上加裝一個小風扇。對著吹。,,但是感覺好小。。。。


神奇暈呼呼


完了,這下過不了多久帶馬甲的m.2的固態就要來了,之後就是帶rgb燈的


這個人太懶懶得名字都不取


不需要散熱 多餘 有那錢加2個機箱散熱風扇效果最好


小涵數碼娛樂


不需要加散熱片反而不利於散熱,而且容易和M·2上的貼紙發生粘連,這樣就沒保修了!把機箱風道做好就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