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亦庄经济技术开发区2019年重点工作(下篇)

近日,北京亦庄经济开发区印发了《开发区2019年重点工作分工方案》。今年,开发区实施的

268项折子工程包括20大方面,以下将重点梳理如下:

(一)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

1.加强对城市规划执行的监督,建立城市规划执行长效机制,维护城市规划的严肃性和权威性,确保规划的刚性执行和全面实施。

2.依据新版亦庄新城规划组织编制实施单元(街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有序释放规划建设指标;落实《亦庄新城规划》,研究制定225平方公里区域控制性详规。

3.研究调整部分商业及多功能用地工作方案,完成用地规划调整。

4.完成3.3平方一期103公顷征地拆迁工作。

5.完成3.3平方剩余户腾退工作,启动市政工程建设。

6.完成路东区C14地块剩余户拆迁腾退工作。

7.开工建设文昌大道跨凉水河桥改造工程,年底前完成桥梁桩基及河道护坡工程。

8.启动西环路(荣京西街-东环路)6.5公里道路优化提升工程,结合文昌大道跨凉水河桥建设,分段进行提级,年底完成雨水管线、智慧照明埋管埋线及道路基础施工。

9.完成经海一路(科创六街至科创十七街)3.8公里道路优化提升工程。

10.开工建设凉水河路(博兴路至三海子东路)3.7公里道路优化提升工程,年底完成雨水管线、智慧照明埋管埋线及道路基础施工。

11.开工建设科慧大道、天宝北街等5条道路提升改造工程,年底完成雨水管线、智慧照明埋管埋线及道路基础施工。

12.完成博兴六路(泰河路-凉水河一街)、凉水河二街(博兴路-博兴八路)道路优化提级工程,提升城市品质。

13.完成500个城市综合管理公共监控点位建设。

14.开工建设低压电网新建项目,新建市政公用箱式变压器9座,迁改原有路灯箱式变压器17座。年底完成全部土建及电气安装工作。

15.完成经海一路、科创街、经海二路、科创七街、新凤河路共4.5公里电力隧道工程。

16.完成T1线沿线11公里供电线路拆、改、移工程。

17.完成T1线沿线绿化景观提升方案编制工作。

18.启动建设小红门污水处理厂第二根再生水管线项目。

19.完成经海一路高品质再生水管线建设,解决芯片厂区再生水供应。

20.开工建设中芯国际供电保障电力沟道工程。

21.完成起步区约50公里雨污水管线排查工作,对病损管线及时开展抢修。

22.完成亦庄西南220千伏输变电站和瑞新110千伏输变电站建设,并投产运行。

23.开工建设路东区集成电路标厂110千伏输变电站工程。

(二)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

1.推进居住用地上市,全年供应住宅用地12公顷。

2.完成X84共有产权房预售工作,启动X90共有产权项目申购工作。

3.全年完成开发区人才公租房配租1000套。

4.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完成12000套公租房人脸识别系统安装工作,加强公租房后期监管。

5.完成人防指挥中心基础结构工程。

6.率先启动农民工薪金保险保障卡工作,推行银行代发农民工工资,确保开发区建筑行业所有农民工全部享受工资保险保障。

(三)加大城市治理力度

1.加强安全生产领域物联网监控工作,完成29家涉危企业危化品存储场所物联监控系统建设。

2.完成虚拟城市建设,对开发区监控、WIFI、路灯、井盖、管网等城市元素,交通出行、公共服务、生态环保等热点信息进行空间化、动态化展示。

3.编制完成智慧工地管理行业标准,出台开发区智慧工地技术导则,建设智慧工地。

4.推进建筑行业安全生产体系标准化建设,出台开发区建筑工地安全生产管理技术导则,打造安全工地。

5.完成路东区3000处市政井盖、有限空间安全监测项目,提升开发区市政基础设施安全管理水平。

6.完成智慧管网示范项目建设,实现核心区10公里雨污水管网运行状态的智能监测。

7.启动建设1500路高密度、智能化、融合化的视频监控体系,提升开发区城市安全管理水平。

8.完成开发区路侧停车电子收费系统建设工作。

9.组织完成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登记验收和数据汇总评估工作。

(四)辐射带动南部地区发展

1.研究设立推进开发区发展的市级议事协调机构建议方案。

2.加强与大兴区、通州区的沟通对接,研究建立工作专班,健全完善日常工作机制,实行实体化运行。

3.按照“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开发、共建共享”的原则,健全完善开发区与通州区的协同配合机制,统筹推进台湖镇、马驹桥镇项目规划建设。

4.落实《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落实促进城市南部地区加快发展行动计划(2018-2020年)工作方案》,从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产业发展和技术创新等方面推动开发区高质量发展。

5.协商大兴区、通州区,依据产业基础、资源禀赋和基础设施供应能力,结合高精尖产业特性、发展趋势和对土地、资金、人才等要素的需求,统一招商引资、统一企业服务管理,统筹新扩区域联合招商引资、产业项目布局、企业管理服务等工作,

推动四大主导产业均衡发展,完善32个细分产业链在225平方公里范围内的布局。

6.充分发挥京津冀开发区创新发展联盟的作用,拓展渠道、整合资源,推进京津冀产业合作。

7.搭建军民技术成果转化平台,打造军民融合特色园(长子营)。

8.完成南海子C片区征地工作。

9.开工建设104国道污水、给水、再生水、电力管线及附属设施,年底完成管线铺设。

10.完成大兴区中西医结合医院改造工程,提升区域医疗卫生条件。

11.完成综配区旧宫镇旧宫医院结构加固及外檐工程施工。

12.继续帮助有就业愿望并符合开发区岗位需求的本市劳动力实现就业,促进周边劳动力就业3000名。

13.在开发区以西地区(含大兴区亦庄镇、瀛海镇、旧宫镇等地区)建设生活服务配套区,加快聚集互联网、文化创意等现代服务业。

14.在开发区以东地区(通州区台湖总部基地)建设科技服务配套区,布局研发、设计、咨询等科技服务业,全力打造“设计之都”。

15.在长子营镇、采育镇、光机电一体化基地、金桥科技产业基地、物流基地等周边地区建设5G、集成电路、新型显示、新能源智能汽车、生物技术和大健康、智能装备、机器人、军民融合等产业组团。

16.不断完善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体制机制,积极探索发挥引领示范和龙头带动作用的具体路径、措施和抓手。以北京亦庄•永清园为重点,充分发挥京津冀开发区创新发展联盟的平台作用,以产业协同发展、共建园区交流合作等工作为重点,推进京津冀产业合作。

北京亦庄经济技术开发区2019年重点工作(下篇)

附链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