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磁州窑瓷器精品欣赏

磁州窑位于今河北省磁县观台镇和邯郸市峰峰矿区彭城镇等地,宋属磁州,故名。始烧于北朝,宋、金达到高峰,延烧至今。磁州窑瓷器造型丰富,品种繁多,胎釉较粗,格调粗犷。产品以白地釉下黑、褐彩绘及剔、划花瓷器著称,并有绿釉釉下黑彩、白釉釉上红绿彩及低温黄、绿、褐彩色釉陶器。纹饰洒脱活泼,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山水风景、动物花鸟、人物故事、诗词歌赋、民谣俗曲皆可入画。磁州窑是当时北方影响最大的民间窑场,影响遍及河南、山西、陕西、山东、江西、安徽和广东等地,在全国形成庞大的磁州窑系。本期《常设展览|名窑名瓷 Ⅵ》我们一起来了解名窑名瓷中的磁州瓷器之美!

名窑名瓷 磁州窑瓷

河北磁州窑瓷器精品欣赏

白釉黑彩叶纹灯 北宋▲

高11.5厘米 口径4,6厘米 足径6.8厘米

磁县观台镇西遗址出土

直口,宽板沿,直腹,束腰,喇叭形高足。口沿及腹外用黑彩绘草叶纹。胎体灰白,施化妆土,釉色白而亮。高足无釉。

河北磁州窑瓷器精品欣赏

白釉黑彩花蝶纹瓶 宋代▲

高24.1厘米 口径5厘米

磁县观台窑址出土

斜唇,小口,短颈,丰肩,鼓腹,腹下内收,底内凹有圈足。肩、腹部绘三组花蝶纹,每组一花计,花大叶茂,几只蝴蝶在花叶间俯仰翻飞。下腹绘变形莲瓣。黄白胎,胎质坚硬,白釉泛黄,釉面莹润光亮,有细小开片。

河北磁州窑瓷器精品欣赏

白釉黑彩牡丹芦雁图梅瓶 金代▲

高54厘米 口径4.5厘米 底径11.7厘米

献县出土

小口,短颈,溜肩,腹部瘦长,底内凹成圈足。肩部饰双层莲瓣。肩腹交接处和腹中部各绘一道粗弦纹将腹部分隔为两部分。上部绘六朵盛开的牡丹花,枝缠叶绕,富丽华贵。下部绘荷塘芦雁图,三只大雁信步苇丛,几点残荷点缀其间。近足部饰双层莲瓣。纹饰绘、刻结合,莲瓣、牡丹花头和水禽先用黑彩涂染成形,再用尖锐工具划刻出细部花纹。胎质疏松,浅灰色胎上施化妆土,乳白色釉。造型修长秀丽,画面生机盎然,充满田园意趣,是磁州窑的精品之作。

河北磁州窑瓷器精品欣赏

白釉黑彩折枝菊纹四系瓶 元代▲

高30.8厘米 口径4.3厘米 足径6.8厘米

丰南县双港村出土

小口,短颈、圆肩,颈肩之间有薄片状带棱四系,长圆腹,圈足稍外撇。白地黑花裝饰。肩部绘弦纹及散点草叶纹,腹部绘两组折枝菊花,花朵盛开,枝叶繁茂,笔意率性洒脱。灰褐色胎,胎质较粗,坚硬。全器上半部施白釉,口沿、口内及下腹部施黑褐釉。

河北磁州窑瓷器精品欣赏

白釉黑褐彩折枝花卉纹罐 元代▲

高36.5厘米

直口,短颈,圆肩,鼓腹下收,平底。腹部两面开光,内画大朵折枝花卉,枝叶用黑彩,花瓣内填黄褐色彩。肩部用黑彩绘出缠枝花卉轮廓,用褐彩涂染花蕊,花纹以外的地子也用褐彩填涂。器型硕大,大花大叶,笔触流畅,色泽协调。胎体坚硬,釉色白中泛灰。

河北磁州窑瓷器精品欣赏

河北磁州窑瓷器精品欣赏

白釉黑彩芦雁纹盆 元代▲

高12厘米 口径31.9厘米

涿州市八家窑村出土

敵口,宽折沿,腹壁斜直,有极浅的内凹圈足,内底有三个支钉痕迹。盆内壁绘弦纹及水波纹,盆底用典型的磁州窑笔法绘一飞雁,雁长颈曲伸,圆目大睁,长喙衔着苇草,双翅在蚕状的身躯上平伸,作展翅飞翔状。胎厚,色灰白,内壁施白釉,外壁施褐色釉。元代磁州窑鸟类简单夸张的造型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无论大雁、风凰还是孔雀,几乎全都采用这种画法。

河北磁州窑瓷器精品欣赏

河北磁州窑瓷器精品欣赏

白釉黑彩鱼藻纹折沿盆 元代▲

高11.5厘米 口径46.7厘米

乐亭县出土

侈口,宽折沿,腹壁斜直,平底微内凹。口沿饰弦纹和点纹内壁绘宽莲瓣纹三周,内底绘鱼藻纹。鱼摇头摆尾,游曳于水草莲瓣之中,构成鱼翔浅底的生动画面。胎粗松厚重,盆外壁施浓厚的褐色釉,内壁施白釉。

河北磁州窑瓷器精品欣赏

白釉黑彩童子垂钓纹枕 金代▲

高11.8厘米 枕面长29厘米 宽22.1厘米

邢台市曹演庄出土

椭圆形枕,枕面出檐,中部微凹,平底。枕面周边绘外粗内细的两道墨线,枕面正中绘童子垂钓图。童子头梳刘海,身着紧袖长衣,手持鱼竿躬身垂钓河中游鱼。画面简洁空灵,寥寥数笔,将恬静的乡村景象和儿童天真可爱的神态表现得淋漓尽致。枕壁四周绘缠枝花卉,底部压印“张家枕”戳记。胎质疏松,色灰白,釉色乳白。

河北磁州窑瓷器精品欣赏

白釉黑彩童子蹴鞠纹枕 金代▲

高10.8厘米 枕面长30厘米 宽18.5厘米

邢台市出土

枕呈长方八棱形,枕面出檐,中部微凹,平底。周边绘外粗内细的两道墨线,枕面正中绘童子蹴鞠图。童子头梳双丫辫,身着左衽交领长袖花衣,下穿肥裤,腰系带,正在摆臂伸腿踢球,生动传神。说明早在宋代,蹴鞠早已成为我国民间喜闻乐见的游戏。枕壁四周绘卷草纹,底部压印横书阳文“张家造”戳记。胎质疏松,色灰白,釉色乳白。蹴鞠在中国具有悠久历史,《战国策》上就有关于齐国临淄民间蹴鞠的记载,宋代更是城乡民众喜闻乐见的体育项目。

河北磁州窑瓷器精品欣赏

白釉黑彩芦苇仙鹤纹枕 金代▲

高11厘米 枕面长29.5厘米 宽20.7厘米

枕呈椭圆形,周边出檐,两端微翘,中部微凹,平底。枕面绘芦苇仙鹤图。一只仙鹤漫步在芦苇丛中,回首顾盼,芦苇在微风中摇曳,一幅深秋时节的自然景象。枕面边缘绘粗细两道墨线,枕壁四周绘卷草纹,底有横书阳文“张家造”戳记。浅灰色胎,釉色白中泛黄,底部无釉。

河北磁州窑瓷器精品欣赏

白釉黑彩鸭莲纹枕 金代▲

高12.8厘米 枕面长30.8厘米 宽23厘米

深州市出土

枕呈如意形,前低后高,中部微凹,平底。枕面以粗细两道墨线绘出如意形边框,内绘鸭莲纹。一枝莲花高出水面,两只小鸭在荷下嬉戏追逐,笔意简约,形象生动逼真。枕边绘水波纹,周壁绘缠枝花卉,底部戳印直书阳文“张家造”款。胎色浅黄,施化妆土,釉色乳白。

河北磁州窑瓷器精品欣赏

白釉黑彩蜻蜓点水纹枕 金代▲

高14厘米 枕面长32.2厘米 宽24厘米

邢台市曹演庄出土

如意形枕。枕面周边以水波纹和三道墨线绘出如意头形开光。开光内绘蜻蜓点水图,蜻蜓体态轻盈,翩然而下,飞舞在芦苇水草丛中,画面活泼自然。枕壁绘卷叶纹,后壁有气孔。平底无釉。左侧戳印长方形框竖式阳文“张大家枕”款识,框上边覆荷叶,下托莲花。另有横书阳文“张家造”戳印。黄白色胎,施化妆土,釉色乳白。

河北磁州窑瓷器精品欣赏

白釉黑彩诗文如意形枕 金代▲

高12厘米 枕面长3厘米 宽22厘米

磁县观台窑址出土

枕呈如意形。枕面以粗细各两道墨线绘出如意头形边框,边框内有行书诗文:“鼓任(后)严更三唱鸡,楼前天淡月低西”。枕壁绘卷草纹。胎色浅灰,白釉下施化妆土。

河北磁州窑瓷器精品欣赏

白釉黑彩山水人物图枕 元代▲

高12厘米 枕面长26厘米 宽23厘米

磁县冶子村出土

枕面呈如意形,前低后高,中部微凹,周边出櫓,直壁,平底。枕面随形绘如意形开光,内绘山水人物图。左右两侧绘画林木坡石,用墨线勾勒线条,褐彩平涂树叶。中间为一湖秋水,一老者拱手立于画面左下方的巨石上,头凝视右上方的一轮明月。画面疏朗简略,清新典雅,构图均衡,颇具中国古代文人画的意趣。周壁绘二方连续卷草纹。灰白色胎较为坚致,釉色白中泛黄。平底上有长方形框竖式阳文“张家造”戳记,框上边覆荷叶,下托莲花。

河北磁州窑瓷器精品欣赏

白釉黑彩山水人物图长方形枕 元代▲

高15厘米 枕面长42.5厘米 宽17.5厘米

磁县上潘汪村出土

枕呈长方形,周边出檐,后壁有一气孔。枕面菱花形开光内绘人物故事图,似为西游记故事的早期图像。画面中部一人,身穿圆领长衫,头戴宽边帽,双手合十骑在白马之上,似为取经路上的唐僧;前面一人头戴尖顶帽,肩扛禅杖挑着行李,像是沙僧;后面一人戴头巾,手持长棒,似为孙悟空,背景为大片梦幻般云彩遮掩的山野。开光外填菊花、石榴等花卉。枕面左边框内墨书“漳滨逸人制”五字。四壁开光内分别绘竹、荷、牡丹等花卉。胎色黄白,釉色白中泛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