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突然給10萬元的備付金,月息0.75%,但必須分期,是否值得?

貸款教授



備付金實際上是銀行依託信用卡,向持卡人發放的一種小額信用貸,比如浦發萬用金和中信圓夢金等,國有銀行很多叫做備付金或備用金。這些小額信用貸一般都是採用分期還款,與信用卡分期一樣用手續費取代了利息,美其名曰免息。

在理論上利率不算高。月息0.75%折算成名義年利率也就9%,再按照本金等額遞減法計算,實際年利率為16.2%。這個利率水平當然不能與公積金房貸相比,但因為這屬於消費類貸款,且屬於無擔保抵押信用貸款,風險大利率當然會很高,從法律角度上仍然沒有超過24%,是合規合法的。但信用卡透支逾期利率也是18.25%,這也就看開了。所以,這筆貸款究竟值不值?還是主要看個人需要,如果別無他法且急需也還可以承受,總比其他平臺便宜些,而且費用透明,童叟無欺。如果有其他替代,當然可以放棄。


但是,備用金的弊端有的非常隱蔽,需要借貸人保持警惕,稍有不慎就會掉坑。根據某銀行備用金的產品說明:

1.備用金一旦申請成功,額度資金將轉入申請人名下信用卡。

2.髮卡行同時關閉信用卡的取現和轉賬功能,即不能提取現金和對外轉賬,只能刷卡消費,只能用於消費領域。

3.備用金一旦申請成功,無論你用與不用,都必須按月償還本金和手續費。即使提前償還,也需要全額支付總額度手續費,這是最大的坑。


綜上所述,銀行給備付金10萬,月利率0.75%,值與不值?利率不是問題的關鍵。問題在於你對它的需求程度有多高,倘若不急需或利用價值不高,那是冤枉花錢。眾多銀行為什麼千方百計將這類小額信用貸款往信用卡靠?一是消費貸利率高,這是利益需求;二,髮卡行都是企圖將這類信用貸款納入信用卡透支範疇,試圖用刑事責任來震懾借款人。隨著兩高關於信用卡新規出臺,明確規定髮卡行不得以信用卡形式違規發放信用貸款。這類貸款是否違規?我們不得而知,有待監管機構或法庭來揭開蓋子。


龍門山財經


銀行的小姐姐來電話,說給10萬的備付金,月息只要0.75%。小姐姐聲音甜美,備付金利息這麼低,這麼好的事是不是有馬上答應的衝動?但是且慢,咱們先把事情捋一捋:

首先,備付金費率真的這麼低嗎?從表面上看是不高0.75%*12=9%。但實際是這樣嗎?錯了,因為你是分期還,但分期費用是不變的,也就說你實際的費率會越來越高!測算下來,實際費率高達16.2%/年!很意外吧?!

其次,備付金是什麼東西,是普通貸款嗎?不是!這個備付金的概念與貸款不同,是相當於你從信用卡透支取現。因為貸款利率比較敏感,銀行為了增收就想出來這個“備付金”的名稱,原因是分期收入遠高於貸款利息收入!還有,分期手續費是固定的,不像貸款,利息總額是隨貸款時間的長短變化的。也就是說,如果你分期一年,半年後想提前還,所付的費用還是一年的費用!!換句話說,就是不能提前還!

最後,備付金分期對銀行來說好處大大的!第一分期手續費屬於中間業務收入,相比貸款利息收入更加受銀行歡迎;第二分期手續費大大高於銀行貸款利息,銀行利潤高。所以銀行會想盡辦法推銷備付金分期。他們通過月化分解手續費的營銷手段,使費用看上去不高,引誘客戶上鉤。

總之,銀行備付金分期成本高,不能提前還,想要用的話真得三思。

我是空谷寒潭,與您分享我的觀點。


空谷寒潭


1、每家銀行對於這種備付金的名字不一樣。一般你如果在銀行有辦理信用卡的話,基本上都會有這種備付金的。我自己在中信銀行有開了一張信用卡。但長期沒有怎麼用。因此,額度也不會太高。

2、這種備付金,一般給的月息或是手續費在0.75%左右,但必須分期!確實如此。

3、我自己用的中信銀行,給出的名目是長期借款,額度在148000元,月息0.76%元。可以分12期,24期和36期!

4、表面上這種備付金分期付款利息才0.75%。但事實上不是的。在這裡可以計算一下,這種分期的實際利息是多少?

每期分期的利息是100000*0.75%=750元

100000元分攤到每個月的本金是100000/12=8333.33元

實際上每個月要還款的金額是8333+750=9083.33元!

分期過後,實際的利率水平是超過0.75%。因為銀行本金在不斷收回。實際的利率水平是在10%以上的!這只是分期付款的一種陷阱而已。

5、如果不是萬不得已的話,最好不要使用這種備付金!並不值得!我自己曾經用過一段時間。感覺壓力太大了。這幾年基本不用了!


股海重生2015


除非你有資金需求,而且別的渠道融資成本更高,否則不值得。

天上不會掉餡餅,銀行也不會好心白給你錢用。

信用卡的分期其實利率挺高的,包括備用金分期。

首先年化利率肯定不是簡單的0.75%*12=9%,因為一般的分期不是簡簡單單的到期後還本付息,而是每個月都要付利息,每個月都要還本金,每個月還完本金了下個月的利息還沒減少。更坑的是還不能提前還款,即使你後來有錢了也得這種方式還下去。

給您算一下10萬元這種方式借款並還款,實際年化利率是多少?有的人可能會問為什麼要算年化利率呢,因為銀行攬存的時候跟你強調產品實際年化利率有多高,那麼你借錢不得統一標準參考借貸實際年化利率有多高嗎?

每個月0.75%,每個月要還利息0.75%*100000=750元。

每個月本金要還100000/12=8333.33元.

一共要還:750+8333.33=9086元

用內部回報率算一下,月利率其實大概是1.35%。

如果你對月利率沒有概念,感覺每個月1點幾還能接受,那麼我告訴你乘以12個月,1.年化實際利率為1.35%*12=16.2%.

不要掉入分期的陷阱

為什麼有些人用信用卡有些積重難返,一方面是控制不住自己消費,另一方面是對錢的時間價值概念淡薄,什麼都分期,其實壓力是非常大的。16.2%的利率,你試想一下讓你找到收益10%安全的理財都很難,銀行理財現在更是達到5%都費勁。換過來想即使告訴你有一個16.2%的理財你敢買嗎?

以後看到信用卡分期,實在看不懂它真正的利息,又不會算內部回報率,你可以簡單粗暴的這樣算一下:

還是以剛剛的每個月0.75%為例,你可以用0.75%*12=9%,這時候你再乘以2得到18%,再乘以0.9,18%*0.9=16.2基本上就得到實際利率了,為什麼要乘以2呢,你可以這樣記,你有本金是一個月後就要還,還有兩個月後就要還………還有十二個月後還,平均一下效果近似於所有本金半年後一起還。

利率如此之高,選擇之前要謹慎考慮啊。


鑫財經


銀行所謂10萬備付金,其實是對於個人類客戶的小額信用貸款。



銀行是需要盈利的,單看這0.75%的月利率,年利率就是0.75%*12=9%,感覺還不算高?

銀行分期貸除了付利息,還需要繳納一定辦理手續費的,而且分期還款,套路滿滿。0.75%的月利率也只是名義利率,早知道我們即使貸款額10萬元,每月除了還息,還需要還本。0.75%名義利率,年利率9%來計算下:

月供8745.15元,總共歸還利息4900元,感覺利息是不多,但是還款壓力也是挺大的,而且10萬元的本金每月都要歸還很多,資金利用率不強,相對的,銀行可以按月回收本金,繼續循環放貸,賺取更高利潤,所以銀行是不虧的。

當然,這個利率和還款方式,對於資金流動性需求較強的,還是挺合適的,但是對於需要長期佔用資金做生意的,也是不划算。


財富公元


因為有朋友被銀行的此類現金分期貸款套路過,所以對這個比較熟悉。銀行10萬元備付金,月息0.75%,名義年化利率為0.75%*12=9%,比某些銀行的貸款利率還低,表面看還是很划算的。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每月分期還款的話,也就意味著你手中可用本金是非常少的。根據現金貸款實際利率計算器計算,月息0.75%的分期貸款實際年化利率高達16.62%,應該說還是非常高的,遠超過銀行實際貸款利率。

現金分期貸款,實際利率遠高於名義利率,套路很深

很多銀行的現金分期貸款,表面看名義年化利率並不是特別高,但由於需要每月等額還本金和利息,這也就意味著手中實際可用的本金大打折扣,一般臨近期末手中的可用本金基本所剩無幾。而一次還本付息,在整個借款週期本金都是沒有變化的。所以現金分期貸款實際利率遠高於名義利率,並不值得使用。

現金分期貸款實際利率遠高於餘額寶收益率

10萬元的銀行現金分期貸款月息0.75%,實際年化利率高達16.62%,高出了很多銀行的實際貸款利率,比餘額寶最新的七日年化利率2.62%高了將近5倍,應該說銀行的利潤還是非常高的,並不值得使用。

由於現金分期貸款,實際利率遠超過名義利率,所以很多銀行和金融企業都極力的向用戶推薦此類貸款,由於很多用戶對現金分期缺乏足夠的瞭解,很容易被套路,因此而背上沉重的債務。像浦發銀行萬用金、平安銀行靈用金、360借條等都是現金分期貸款業務,實際利率非常高,儘量不要選擇此類業務。


智慧新視界


名義上的年利率

月息0.75%,那麼年息即為:0.75%*12=9%,這個利率水平在銀行裡屬於較低的水準了(房貸利率除外),目前一般的信用貸款額度利率都在12%以上。單看這個利率,如果你剛好有需求,似乎是可以借的,畢竟一萬元一年的利息也就在900元左右。但是現實有這麼美好嗎?銀行會如果大公無私?顯然不可能的,分期二字就是致命的一擊。

實際利率

先問清楚一點,分期有沒有額外手續費;假設沒有,那就是本息109000元分為12期歸還(我們按一年期計算,正常信用貸也是一年期)。

如果沒有分期要求,你貸款十萬元,到期歸還本息合計為109000,元利率確實就是9%,因為這十萬元,你真真實實的使用滿了一年。但是因為分期,性質就完全變了,雖然你的利息總的是9000元沒錯,但是你的本金使用期限遠遠沒有1年之久。

你每期歸還的金額為:109000/12=9083.33元(其中本金8333.33元+利息750元),你會發現第一期的本金8333.33元你只使用了一個月,第二期的本金8333.33元你只使用了兩個月,第三期的本金8333.33元你只使用了三個月......依次類推,真真正正有使用滿12個月的只有最後一期的本金8333.33元,但是每期的利息銀行都是按照10萬元的本金在計算的,所以相當於你實際並沒有借10萬元,但是利息一直在按10萬元計算,故而你的利率遠遠不止明面上看到的9%。

銀行分期還款的實際的利率計算方法如下:9083.33+9083.33/(1+X)+9083.33/(1+X)^2+...+9083.33/(1+X)^11=100000,可以算出X=0.162,因此,按照本金遞減法計算,你這筆貸款實際的年利率是16.2%,這個水平則比較合理,目前銀行的信用卡取現利率為萬分之五(即年利率18.25%),這個利率才符合銀行的信用貸利率行情。而且這計算還是分期沒有額外手續費的情況下,否則利率更高。

總結

銀行分期基本都有坑,如果並非不得已,那麼不要輕易進行期,看似每期的金額或者利息不高,但實際會算的,會發現其利率並不算低,所以分期需謹慎,很多人就是這樣不小心就掉入了坑裡的。


鯉行者


要看你自己拿去做什麼事了!


你是做生意的,需要資金週轉呢,可能大部分的老闆都會覺得值得。


但是如果你拿去做理財呢?0.75乘以12個月,等於9%,等於銀行按照年化收益率是9%的利息借給你。你能夠將這筆錢一年內賺超過9000元,你才會覺得值。但是實際上是比9%還要高的,因為銀行要求你必須分期,這樣你就必須每個月償還一定的本金,所以實際上是比9%要高的。


所以,銀行真不傻,吸納儲戶存款,定期也才4%或5%,放出去給你就是9%還要高。這時候,你可以自己算一算這筆賬了。


林師宏文


才給10萬就敢叫備付金,這也忒小氣了。

不能叫備付金,叫備用金也不合適,支付寶的備用金也就幾百塊,覺得叫做個人消費金融授信額比較妥當。

銀行給的10萬授信額並非突然,跟央行連續降低存款準備金率和持續寬鬆的貨幣政策預期有直接關係。

銀行錢多了,有最低的資金成本,當然要放貸了。突然要借款用戶量,到哪裡去找呢?死磕代發工資用戶,相信不少人都收到工資代發行的貸款推銷了吧。甚至明確回覆不需要貸款,仍會換個人繼續推銷。

月息0.75%,必須分期,小套路就在這裡!

看似9%的年化利率,分期就不止了,實際利率在16%左右。

值得嗎?

如果需要用的話,還是非常值得的,螞蟻借唄和微粒貸兩大互聯網口碑借貸的利率也跟這個差不多,但它倆額度未必能有10萬。

如果不需要,想要借出來賺利差,2019年你還是省省吧,放在兩三年前差不多。


財來不會晚


月息0.75%分期還本金,真實利率約為16.2%,非常高,不值得。現在很多銀行提供了各種不同的信用貸產品,真實利率低至6%,可以多諮詢一下銀行。

1.只要是按月還本金的,無論哪種方式,都可以簡單的乘以2算真實利息。

市面上各種貸款公司,都是對外公佈的名義貸款利率,拿這個利率乘以2就能後基本計算出真實貸款利率。以本問題舉例,名義利率是0.75%*12=9%,9%*2=18%。那麼18%就是真正需要還的錢。當然,實際是16.2%,少一些,大差不差。

以借12萬分12個月還款,假設第一個月還本金1萬,意味著第二個月本金變成了11萬,也就是越到後面本金越少,但是還款金額不變,所以利率會越來越高。

2.銀行有很多低息的信用貸產品可以選擇。

銀行競爭也很激烈,各家銀行為了爭奪用戶,基本上都上線了信用貸款產品。除了樓主提到的這類分期還款貸款產品外,還有很多先息後本的產品。例如公積金貸,有房人群貸,針對大公司貸款等等。這些貸款產品是真實利率,例如6%,那麼還利息就是6%。這類產品可以多瀏覽銀行APP,都會明確寫清楚。

總體而言,樓主這款產品利率相對很高,不值得貸款。建議先向銀行諮詢是否有適合自己的貸款產品,再決定是否借錢,儘可能借低息的錢。


大南山伯爵,NUS博士後,百億級零逾期、零壞賬P2P平臺操盤者,用專業的知識、大白話的方式為您科普投資理財知識,讓天下沒有難懂的金融!歡迎關注、留言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