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安新区会有哪些高校入住,对河北的考生有什么影响?

清风徐来155623206


多地高校积极参建雄安新区,河北学子未来是否占利?

2017年4月1日 ,决定设立雄安新区。消息一出,我相信震惊了很多群众。我从一个学生以及高校角度来分析这次雄安新区假设建成的实质意义。

2017年这个决定下达,在2017年至2018年,这两年的过程中,雄安新区主要是就基础建设上以及未来的规划设计做了大方面的改动,但是大型的工程并没有进行实施。直到步入2019年,总体规划建设才正式开始启动。

首先从学生角度来而言,河北考生从对于自家门口出现了一片高校园区,而且是一片高质量的,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竞争压力。虽说直到目前并没有任何高校明确表明,会整体搬迁到雄安新校区,但是有提前合作考察的高校数量却非常之多。比如说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河北农业大学、北京医科大学等等等等,甚至部分国外高校也表示出想要参与的想法。多地高校积极参建雄安新区,河北学子未来是否占利。

但是我们必须要知道的前提是,建设一所完整大学所需要花费的时间以及包括事后招聘师资方面的人员,这不是一个小的工程量。更何况这不是简简单单一所大学的事,雄安新区建成以后,将有无数高校在此扎根。所以说,如果考生还在苦苦的等着这方面的信息,无疑是不现实的,所以说这一项工程是一个造福后人的举动。

其次,我们从高校的角度来分析。把建设雄安新区的意义上升为“千年大计,国家大事”,这样的定义就将雄安新区与普通的经济特区严格划分开来,雄安新区位于北京、天津、保定之间,要想集聚高校力量,最主要的选区还是要从这三地来选材。

但是将多所高校集聚到一地,并不是简单的力量相加这么简单,彼此之间的融合是需要时间的。其次,雄安新区的定位也更加多元化,不单单作为高校的安居地,同时作为河北省第一个发展的国家级新区,对于拓展三地的发展,以及带动周边区域的扩充,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虽说目前雄安新区并不能明确哪些高校肯定驻扎,但我们应该明白的是雄安新区未来的发展可期。虽然说我们并不确定雄安新区完全建成的时日多少,但是建成之后对地方经济甚至于河北的一个发展,都是影响很大的。


学法与应试研究院


说是雄安新区,但个人觉得也只能算是北京的后花园而已,注定不能够像深圳,上海这两个城市一样发展起来。成立雄安新区的目的是为了缓解北京市现有的压力,同时为作为北京市的后方,能够提供充足的动力和支持。

以上的话都是我个人的观点,如果有不同的意见直接忽略掉好了,反正也跟题主所说的无关。下面说回正题,雄安新区会有哪些高校入驻,对河北的考生有什么影响?在雄安新区刚刚宣告成立的时候,就有十多所双一流大学出来表态说愿意支持和对接雄安新区高校的建设。



这十多所双一流大学分别是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河北工业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北京体育大学,中国医学科学院,河北大学等。上面说了这十多所双一流大学愿意支持和对接雄安新区高校的建设,并不意味着它们都会入驻雄安新区,有些高校有可能是在人才培养,教学指导等方面进行帮助。


在目前能够确定入驻雄安新区的高校有中国医学科学院,将在雄安新区建设分院,支持雄安新区医学教育和人才培养。北京体育的运动人体科学学院将会是第一批入驻雄安新区的高校,此外还会在此地建立运动医学康复大楼。河北工业大学采用中外合作办学的方式在雄安新区建立河北工业大学亚利桑那学院。这些都是实打实的高校入驻,而剩下的高校入驻的都是一些科研机构或者研究院,又或者是协助雄安新区在某个教育领域共同发展。

至于高校的入驻对河北的考生有没有影响呢?如果有十多所双一流高校入驻的雄安的话,那么影响就很大了。对于河北考生来说简直是一件大喜事,高分考生的竞争程度将会缓和到正常的水平,读名校的几率大大增加。在大程度上来说影响很大,对于考生个人来说影响不是很大。这些双一流大学的录取分数都不低,不努力学习还是没有自己的份。


大三老学长


自2017年4月1日公布雄安新区以来,整整两年了,目前,雄安新区总体规划已经由中央批复,开始进入大规模施工阶段。2018年4月21日发布的《河北雄安新区规划纲要》指出支持“双一流”建设高校在新区办学,以新机制、新模式努力建设世界一流的雄安大学。这样雄安新区一方面高起点规划建设雄安大学,一方面吸引双一流大学入住雄安新区。

建设雄安大学。雄安新区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雄安大学肯定是双一流大学,目前来看,短时间内让雄安大学世界一流的一个方案是将国内部分一流大学的相关学科专业搬迁至雄安,组建新的雄安大学,这样,聚集国内最好的学科,即便挑战不了北大清华,也可以成就一所全国排名前二十的学校。这样,河北的考生就沾光了。2018年在河北理科提档分数线第20名为武汉大学,而武汉大学在湖北和河北的招生计划分别为1603和147人,本省招生人数是外省的十倍还多,可以预期,有了全国名校雄安大学,河北考生考名校会容易很多。

吸引双一流大学入住雄安。截至目前,已经有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邮电大学、浙江大学等国内牛校对雄安新区产生了兴趣,声明在雄安建设研究院,开展合作办学等意向。需要指出的是,只有项目落地才算真的,目前并没有一所牛校入住雄安。即便入住了,对河北考生的影响还取决于招不招本科生,只有招本科生才会对考生有实质的意义。像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一样,如果有十所牛校在雄安新区招收河北省100+的高考新生,河北考生就不会像现在这么难了。

综上,世界一流的雄安大学会给让河北高分考生有更多的选择,降低考取名牌大学的难度。对于入住的双一流大学,首先要关心它们来不来,第二关心它们招不招本科生,不招本科生对考生意义不大。


河北志愿帮博士


首先,作者说一下真实情况。

雄安新区在2017年和2018年这两年主要是进行顶层规划设计和一些基础性工程建设,并未大规模施工。2019年总体规划和白洋淀治理规划批复,预示着大规模建设的开启。新年刚过,雄安就动作频繁,大工程招标不断。2019大建设之年已经正式开启。

然后我们说大学。目前来说并没有任何一所大学声称整体搬迁雄安新区。但是有合作和提前布局考察的国内知名大学非常之多。清华,

北大,传媒,河大,河北理工,河北农业,北京医科等等。而且国外的一些大学也有参与。

在政策上,北京支持本地大学整体搬迁。国家支持建设中央大学。河北也有计划以原有大学的基础上新建综合性大学。

最后我们说对河北考生的影响。

短期内无影响,因为大学建设不是盖积木搭房子,需要综合统筹,多点合力。建设一所有影响力的大学不是把其他优秀大学好的专业拼凑在一起就能完成的。这需要长期的磨合。

建成后意义重大。雄安新区作为一个高点定位的国家级新城,配套大学也必然是国家级。河北考生在自己家门口就多了一个国家级大学可选择,这难道不是一个大好事。

所以,雄安新区大学建设,无论是交流合作,还是整体搬迁,亦或者是新建中央大学,对河北考生来说都是一个大好事。


听小明同学説


这个要看国家的政策


张有理同志


河北省境内只有华电为211,但不是属省,且只是一个校区,国家高校布局对河北太不公正,这种情况,河北当属全国第一。为公正起见,为河北学子负责,建议;雄安新区为千年大计,又与首都存在密切关系,北京八所985类大学三至四所迁至雄安新区,二十六所211高校三分之一迁至雄安新区。此外,可新建直属省重点高校数所。


手机用户5875231223


说到雄安新区,确实让我心头一热,浑身发凉,国家的战略部署是好的,政策是好的,可是,现在雄安对于雄安老百姓来说,没有什么归属感。。。总是觉得,好的政策都给了外来人,各种优惠政策也都是给了外来企业,然而,仔细思考一下,如果北京的大学直接搬过来,对于雄安和河北来说又算什么呢?

现在来说,不管是高校还是中学小学,甚至幼儿园,都在逐渐加深交流,合作办学,定点帮扶。这也是一个思路,教学水平上来了,学校软硬件起来了,都是雄安自己的,都是河北自己的。这对于雄安和河北来说,是大机遇,千载难逢。对于河北的考生来说,也是机遇。


白洋淀张大叔


教育部应该在北京,天津,河北实行统一的高考试卷,划定统一的高考分数线,这将会释放巨大的社会能量,解放国家人才的培养制度,或者把这三省市的重点大学每年录取的名额按照它们的考生的数量,定一个相同的比例录取考生——人才。不是提倡三省市协同发展吗,要想发展得好坏取决于人才——牛鼻子,先解决人才的培养体制,不能某些地方的某些人抱住既得利益不放,影响发展的大局。


厚厚49


河北省内没有一个属于自已的211,国家应该重视一下,最好是重点扶持一下河北大学,在雄安建立分校或把本部牵至雄安新区。河北大学离新区近,也是以省命名的大学,只有本土的大学才对本省考生会有影响。


手机用户9275291064


雄安农业大学,华北科技大学,白洋淀养殖大学,衡水湖水产大学,太行山观光大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