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企業選擇在10號發工資,如何從經濟學的角度解釋這一現象?

尼巫騎士團


很少企業選擇在月末向員工發本放月的薪資的,大部分是選擇在下個月的月初或者中旬,甚至是下旬向員工發放本月的薪資,原因有幾個:

一、直接原因:很多企業都有進行嚴格的月度考勤制度和月度KPI考核制度,考核人員要將這兩項本月考核完整統計並完成最終的審核,基本上需要在下個月月初才能完成,再按照考核的最終結果發放薪資。

二、現金流的關係:企業發展需要進行成本支付,進行投資等,這些資金並不完全是企業往年盈利的資金,也就是幾乎所有的企業都進行了融資,比如向銀行貸款,發放債券,上市等等,且企業融資的成本不低,尤其是在經濟形勢不好的時期。在企業獲得融資後,進行資金短期或中長期的週轉,企業回款後再還債,保證企業的正常運營。企業所持有的可週轉的資金是有限的,不可能時時都留存大筆的資金不動用。

所以當企業把員工的薪資發放日期定在10號,一方面可以緩解現金流的壓力,將現有的資金支付較為緊急的業務;另一方面可以先償還即將到期的有利息的債務,降低支付成本;最後一點是在10號發放薪資,並不需要向員工支付1-10號這10天的利息費用,可以緩解企業的經營壓力。

如果企業在發放的薪資的日期越早,說明企業的現金流還是比較安全的。


書仙的職場


我說一下我公司的工資發放情況吧,公司成立的時候我都是當月最後一天發工資,本來公司和員工之間都相安無事,持續了幾年都沒有什麼問題。後來,可問題就來了。本來花了很多心血以及兩個多月時間培訓的新員工,眼看旺季來臨之際馬上就可以派上用場了,可是30號當天下午我把當月的工資發下去,第二天人竟然不來了!這還不是最壞的結果,最壞的結果是手機打不通,一些培訓期間的客戶資源也沒了。本來就是一個蘿蔔一個坑,旺季即將到來臨時招聘的人還需要長時間的培訓,他竟然說走就走而且招呼都不帶打的。

後來鎮定思痛,吃一塹長一智。工資改為5號發上個月的工資,一直延續到現在大概四年了。無論自己怎麼困難,公司效益再怎麼樣我都是按照約定的時間足額髮放,從來沒有拖欠過一個員工的工資。甚至只要在我公司幹三五天的我都會把工資給他們。

其實此刻想想,過完年就不能再5號發工資了。因為核算薪酬以及各種因素短短五天根本就沒有核對完全的時間(我們是小微企業,大多時候是倉促核對沒什麼問題就發工資了,和大公司沒法比,他們有專人負責這些事)所以發工資的時間也會根據各個企業的需求和情況不能一概而論。

我覺得大家都不容易,都是混飯吃。我想說的是我按照我說的做了,我也履行了我的義務。有點跑偏了……


優馳家居


創業失敗,負債情況下回鍋上班,入職業內很有名的日資企業。一般公司都是隔月5號或10號發工資。我也不好意思打聽發薪日。

房貸1號就得付款,怎麼算都緩不過來,急得熱鍋螞蟻。

17號左右財務通知儘快把工資銀行卡號碼上報,20號發工資。

我想完了,什麼公司下個月20號才發工資!財務笑笑,說發的是這個月工資。

日本大公司沿襲二次大戰後的,員工普遍清苦,在20號就把當月工資發了的傳統。

理由是,員工已經幫公司擔待了20天的工資(用工資每天發放的眼光看),那公司也該幫員工擔待10天。


佛瑞地


從經濟學的角度看這個問題,限於篇幅,回答比較麻繁瑣,畢竟手機碼字比較困難。筆者從一名企業負責人的視角,從經濟效益層面嘗試來回答。

1.人力成本已經逐步變成一個公司最大的成本,特別是人員密集型行業,工資越往後發,對企業來說,越有利。現在很多借貸或是貸款或是支付或…,是按照天來計算的,每過一天,產生的資金成本不一樣,現金流是一個公司生存與盈利的關鍵,不明白此條的,可以上網搜一搜支付寶等公司強大的核心原因等。

2.基於整個中國僱傭基本上都是先工後酬,工資越後發,對於員工來說,所押的工資就越多,相對來說,自動離職的門檻就提高了。

3.非國有制的前提下,工資在月初發上月工資的公司財力基本上比較優質,在月底發放的,現金流或許比較頭疼。

4.很多員工對於工資遲發並不十分在意,但是對於一個公司來說,很重要,有時甚至關乎生存。

限於時間暫時聊這麼多,有空可單獨交流。


精細化酒店研究—杜嵩


對企業來說,工資是企業現金流中幾乎是最大的一部分支出,發薪日實際上是企業利益和員工利益的一種動態平衡。

對各部門來說,每個月結束後,需要時間來核算薪資:

  • 業務部門需要時間統計彙總當月業務數據,以核算提成或績效獎金;
  • 人資部門需要統計彙總考勤,錄入請假、公出等數據,同時收集職能等部門的績效考核等數據,以核算薪資,然後彙總薪資發放表逐層審核審批;
  • 財務部門收到經審批的薪資發放表後,需要準備薪資,最後銀行劃款。

完成整個過程,在沒有OA、eHR等系統的情況下,通常需要10天左右。

對於員工來說,發薪日越往後,所押的工資就越多,可有效避免員工不辭而別,或者不交接一走了之,從而降低企業自身風險。


所以有人說,可以通過發薪日來判斷公司的狀況:

  • 10號之前的,大多是上市公司、國企、外資公司和科技公司等。共同特點基本上是規模大、規章制度完善、福利待遇好。
  • 10到15號,選擇月中發工資的,一般都是效益比較好,制度比較完善的公司。
  • 15號以後發工資的,則多為私營小企業,勞動密集型的公司為主了。
對照一下,好像是這麼回事,呵呵!

明說企管事


一般來說

每月5號至10號之間就發工資的公司

大多為高科技公司、上市公司

外資公司或國企

這類企業規模比較大,福利待遇好

而且制度方面都很完善


吉露露i


月初發工資的,都是好公司,不拖欠。拖到月底的,公司老闆肯定人品不好。拖欠不發的,早點走吧,找勞動局來,別耗著了。


馬尾張真人


這根本就不是經濟學

這是現實

每月一號早上系統自動結算上個月的工資。然後人工核算一下。就那麼兩個會計,出納都得旱鴨子上架幫忙一下。這就需要幾天時間。別以為簡單,一個人的工資有幾種收入,底薪加班獎金補貼等等…。

賬目確認後,領導簽字。銀行按照預定的時間開始扣錢再撥付給職工。十號能準時發工資的是高收入企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