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27歲考中進士,殿試的成績並不算很好,僅為三甲第四十二名,賜同進士出身。幸而在軍機大臣穆彰阿的提攜下,勉強進入翰林。
在人才輩出的翰林院裡,曾國藩表現得也不突出,在散館考試中僅獲得二等十九名的成績,勉強授任翰林院檢討。
然而,曾國藩的官場之路走得頗為順暢。十年之內,七次升遷,從一名從七品的翰林院檢討升遷為從二品的工部左侍郎。作為一名漢人,能夠得到如此頻繁的升遷,殊為難得。用“飛黃騰達”來比喻,並不誇張。
這還不算完。及至後來,曾國藩創建湘軍,奉命出任兩江總督,手握重兵,執掌大權,長達10餘年。1868年,曾國藩更是出任有“疆臣之首”美譽的直隸總督。在曾國藩之前,極少有漢人能做到直隸總督。曾國藩做到了。
曾國藩在晚清官場呼風喚雨的訣竅,固然與漢人崛起的歷史大背景有關,也與他個人的能力有關。其中之一,就是絕不斷人活路。
這裡有一個故事。
曾國藩出任兩江總督的時候,身邊有一群幕僚,起著“智囊團”的作用。其中,有10個幕僚,號稱“三聖七賢”。曾國藩對他們給予優厚的待遇,好吃好喝供養著,但是不給他們具體職務,不假以事權。
在曾國藩幕府裡,還有一個幕僚,叫李鴻裔。李鴻裔,字眉生,四川中江人,生於1831年。李鴻裔才華橫溢,倜儻而不拘小節,深得曾國藩器重。曾國藩有一個密室,一般人不允許進入,只有李鴻裔可以進。
一次,曾國藩與李鴻裔正在密室裡談事情時,有人來訪。曾國藩出去接待。李鴻裔留在密室裡,無意看到辦公桌上有一篇《不動心說》,是“三聖七賢”中某人所作。文章裡面寫道:
“使置吾於妙曼娥眉之側,問吾動好色之心否乎?曰不動。又使置吾於紅藍大頂之旁,問吾動高爵厚祿之心否乎?曰不動。”意思是,你把我放在美麗的姑娘面前,我會動好色之心嗎?我不會。你再把我放在大紅的頂戴面前,我會動高官厚祿之心嗎?我不會。”
李鴻裔看完,噗嗤一笑。笑完,拿出筆在文章旁邊批註說:“妙曼娥眉側,紅藍大頂旁,爾心都不動,祗想見中堂。”意思是,美麗的姑娘和大紅的頂戴都不能讓你動心,你只是想見中堂(曾國藩)而已。李鴻裔暗諷此人欺世盜名。
李鴻裔題完就離開了。曾國藩回來,看到他的批註,派人將他追回來,厲聲告誡:“此輩皆虛聲純盜之流,言行必不能坦白如一,吾亦知之。然彼所以能獲得厚資者,正賴此虛名耳。今汝必揭破之,使失其衣食之資,則彼之仇汝,豈尋常睚眥之怨可比,殺身赤族之禍,伏於是矣。”
曾國藩表示,這些人當然是欺世盜名,然而我們心裡清楚就行了,看破不說破。如果你去揭破他們的面具,讓他們失去衣食的來源,等於是絕人活路,他們對你的仇恨,就不是平常語言之間的仇怨,而是殺身滅族的大禍了。
李鴻裔聽了,下出了一身冷汗。從此以後,他就低調多了。
曾國藩不但教人,而且自己也做到了不斷人活路。
1868年,曾國藩在平息了捻軍之後,將歷年來的軍費開支彙總,經由戶部審核報銷。按照慣例,曾國藩必須向戶部繳納8萬兩銀子的“部費”。
就在這時,兩宮太后和同治皇帝批覆,允許曾國藩免予報軍費開支。這樣一來, 8萬兩銀子的“部費”似乎就可以省下了。但曾國藩沒有這樣做,照常支付了8萬兩銀子的“部費”。
原因很簡單,戶部的官員俸祿很低,幾乎是靠這種“部費”維繫生存。如果所有的人都像曾國藩那樣不繳納“部費”,戶部官員們就斷了活路,那得是多大的仇怨啊?精明如曾國藩,怎麼會為了區區8萬兩銀子,將戶部官員得罪完了呢?
【參考資料:《清史稿》《慈禧全傳》《曾師往事》等】
閱讀更多 勇哥讀史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