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歲的雲和老人 等來了四代人期盼的升旗儀式

2019-04-01 06:47 | 麗水日報

96岁的云和老人 等来了四代人期盼的升旗仪式

升旗

大山深處,雲和縣崇頭鎮尖坳自然村村頭的三根旗杆旁,一位老人拿出嶄新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中國共產黨黨旗、中國工農紅軍挺進師軍旗,將它們一一打開,緩緩升起。旗杆下,滿頭銀髮的老人笑得真甜。

這位升旗的老人名叫葉清偉,今年73歲,老人不收一分報酬,自願成為中國工農紅軍挺進師“雲和會議”舊址的升旗手。颳風下雨時,他還會及時把三面旗幟收進屋子,疊放整齊,放進木箱。他逢人就說:“這麼多年了,看著三面紅旗在村口高高飄揚,是我這輩子最開心的事。”

故事要從84年前的1935年說起,中國工農紅軍挺進師進入浙江後連戰連捷,在“齋郎戰鬥”中重創敵軍。但由於長期集中兵力作戰,挺進師不僅難以分兵發動群眾和建立根據地,而且也不適應敵後游擊戰爭的需要。5月上旬,紅軍挺進師在雲和縣境召開師政治委員會全體會議,軍史稱“雲和會議”,政委劉英、司令員粟裕出席,決定將正規戰轉變為游擊戰,把武裝鬥爭與創建根據地結合起來。

軍史記錄下這次會議的重大意義,卻沒有一併記錄“雲和會議”的具體會址。80多年後的2017年,崇頭鎮尖坳自然村原住民、退休老人葉朝彬在看過雲和黨史後,隱約感到“雲和會議”舊址可能就在自己的家鄉。

葉朝彬重返故土,從本村老人、現年96歲的葉志遠處得知,“雲和會議”舊址就在80多年前尖坳村“進步青年”葉步通的老宅裡。

96岁的云和老人 等来了四代人期盼的升旗仪式

地圖

在實地考察並聽取會議親歷者葉志遠的講述後,雲和縣史志辦撰寫並發表論文,還向雲和縣委提出《關於設立“中國工農紅軍挺進師‘雲和會議’舊址”紀念碑的請示》,最終得到肯定答覆。2018年5月,雲和縣成功修繕尖坳村的會議舊址,立起“雲和會議”舊址標誌碑,豎起了國旗、黨旗和紅軍挺進師軍旗三面紅旗。

看著“雲和會議”舊址煥然一新,一輩子生活在尖坳村的老人葉清偉難掩激動的心情。從小到大,老人聽著紅軍故事成長,為人父母后,他又把革命故事轉述給自己的子女。但是,時過境遷,孩子們並不完全相信葉清偉口述的紅軍故事。“紅軍來過尖坳村?我們可是雲和最偏遠的山村之一,會不會這麼湊巧?”年輕的村民質疑道。

三根旗杆立起的第一天,葉清偉就給遠在北京工作的女兒葉麗雅打電話。他告訴女兒,挺進師真的來過尖坳村,經過專家鑑定,還在村裡老宅開了一個有戰略意義的“雲和會議”。如今,會議舊址已經修建完成,他希望女兒能從北京趕回家看看。而他將保護好這三面紅旗,讓它們常升、常紅、常新,讓一村人都能看見尖坳的“紅色烙印”。

96岁的云和老人 等来了四代人期盼的升旗仪式

回憶錄

今年過年期間,葉清偉的兒子、女兒帶著孫子、孫女和外孫回家了。葉清偉拉著孩子們的手,到三根旗杆下,讓他們親眼見證自己升起了三面紅旗——國旗、黨旗、紅軍挺進師軍旗。女兒葉麗雅激動地為老人拍下視頻,發佈在微信朋友圈裡,以此紀念尖坳村的“不忘初心,牢記使命”。

“中國人說,四世同堂。一座山村守候84年,算上現年96歲的葉志遠,最終等來了四代人期盼的升旗儀式。”雲和縣“浙西南革命精神”弘揚和踐行行動領導小組辦公室專職副主任邱長書這樣評價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