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漫威的電影接近玄幻卻沒人挑錯,而國產科幻卻被指責不符合科學?

串聯孤島


雖然同屬於科幻作品,但是兩種屬於不同的科幻領域,漫威的科幻電影屬於軟科幻,而國內的科幻片應該是指《流浪地球》吧!《流浪地球》嚴格意義上屬於硬科幻,這兩種科幻的分界線很模糊,只能粗粗歸類。



不可能把兩種類型的科幻用現實的科學知識,科學技術,或者在近期內,能夠實現的科學幻想來考證它是否屬於哪一方面,因為兩者穿插太多,大概能夠分類的,軟科幻中可能又帶著一點超乎尋常的想象,更加偏幻字一點,而硬科幻,則更加偏科字一點,在硬科幻分類中,如《星際穿越》《地心引力》這些則偏科一點,而《復仇者聯盟》《超人》《環太平洋》則偏幻一點,而有些科幻電影則不好分類,可能兩者都有。



國外的這些科幻作品,如果認真挑起來,不符合科學常理的地方很多,但為什麼沒有人挑呢!哪就是大家都知道這種情況,也就看過熱鬧,沒有太過在意,而國內的《流浪地球》上映之後卻被說不科學,挑刺的人太多,我想這應該也是某種不自信的表現,對自己的東西沒有信心。



《流浪地球》縱使有許多不合理之處,但對於自己的東西,總是喜歡貶低,雖然挑出錯誤更有利於發展,但我們也要適當鼓勵,就像一個小孩子考試得了八十分,離一百分還差得遠,我們不要揪著錯誤的不放手,而是多加鼓勵,說不定,下次就有更好的進步了呢!鼓勵比什麼都重要。

所以國內的有些觀眾就對於《流浪地球》太過嚴格,也太過較真了!如果真的挑刺,就是被大家認可的《星際穿越》這種硬科幻,認真起來,也能挑不少刺出來。



所以,我認為,不管是硬科幻,還是軟科幻,大家看看就好,沒有那必要較真,科幻不是科普,科幻電影是允許大膽假設的,沒有誰能夠做到真正的硬科幻,如果真的這樣,哪就沒有必要在科字後面加幻了!直接就是科學知識大電影,現在的科學技術,那一樣不是在大膽假設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

所以電影看開心就好,沒有必要去糾結裡面的情節是否合理,如果太過在意,那樣就失去了看電影的意義,還不如直接看科教知識來得方便。


影視閒談


這正是神片和一般電影的區別。

其實,提問者不需要和漫威電影比較,和西遊記比較即可。西遊記的“五毛”特效,人物用的法術一點都不科學,但是為什麼西遊記能被稱為神片?因為觀眾看到了劇組的努力!精湛的演技,經典的配樂,讓人即使不看原著就能看懂,並津津樂道。

反觀《流浪地球》代表的國產科幻電影,導演把控能力很差,作為今年票房最高的國產電影,現在對《流浪地球》還有什麼印象嗎?情節讓人疑惑,沒有餘音繞樑的配樂,且劇情畫面老套,抄襲痕跡明顯,該有的亮點不突出,電影交代的劇情不完整,讓人看完摸不著頭腦的時候當然會指出一大堆毛病。

再說漫威電影,觀眾不需要看過漫威漫畫就能看懂漫威電影,在電影裡導演就能把劇情表現完整,需要交代的“知識點”電影裡都會交代,可見導演對電影的把控能力很到位。再加上沒人把漫威電影當做硬科幻電影去看,它只是個漫畫改編電影。

電影《流浪地球》和《大話西遊》的情況很類似,都是基於原著小說,重新創作出來的一個全新的故事,對比之下就能看出劇組的差距,論演技論劇情《大話西遊》都是完勝,現在我聽到配樂《西天取經路遙迢》和《蘆葦蕩》還是很有畫面感,但對《流浪地球》已經沒什麼印象了。

最後說點題外話,批評國產,並不等於抹黑國產;指出國人的不足,並不等於崇洋媚外;任何社會都在批評聲中前行,有了批評和抨擊,整個民族的腳步才能邁得更穩妥、更強勁!某種意義上說,真正的愛國者,不是粉飾太平歌功頌德阿諛奉承,而是虎視眈眈監督自己的祖國。


白露知湫


在我看來,這種情況非常正常。國產科幻電影在經過了漫長的蟄伏之後,終於迎來了自己的曙光。由於製作水平及經費有限,國產科幻電影很難一步做到好萊塢那種宏大與細緻並存的效果。但這也更加證明了中國電影還需要走很長一段路來追趕國際水平。

面對鋪面而來的質疑聲,我們也不能完全一棒子打死,這裡面大致可以分成三類,一類是真心希望中國電影向前好的聲音。一類是藉著這波熱點刷存在感的“雜音”。最後,則是隱藏的最深的資本的運作。

真正關心中國電影的聲音

對於看慣了好萊塢式大片的觀眾來說,突如其來的中國科幻電影可能讓大家有點“不適應”。同樣的以往只有在好萊塢電影裡才能見到的逼真特效,主角卻是中國人,對話也是漢語,大部分場景都是我們熟悉的元素,這讓大家既欣喜又陌生。

於是,在觀看完中國科幻作品後,觀眾們自然而然的會將電影作品與好萊塢大片相比。

我們必須承認,在製作及編劇水平上,國產科幻電影與好萊塢電影仍然有著不小的差距,而這種差距直接導致了觀眾們對於國產科幻(如《流浪地球》)的質疑。

觀眾們有的質疑劇情,有的質疑特效,有的質疑表演等等,但是他們的出發點仍然是希望國產科幻好起來,他們提出這些質疑的目的是為了下一步國產科幻電影能夠有著更加出色的表現,他們的這些“質疑”可以說是對國產科幻的“愛的鞭策”。

這種質疑正是推動中國電影發展的原動力。

大部分的觀眾都屬於這個群體,而其中最有代表性的,莫過於下面這個外國小哥了。

如果單看這段關於《流浪地球》的採訪,可能會以為他是一個“中國科幻黑”,但實際上,這位生活在中國的外國小哥是十分熱愛中國的。巧的是他的工作正是製作電影特效,採訪中他毫不掩飾自己對《流浪地球》的喜愛,但同時他也不避諱從專業的角度指出《流浪地球》的特效以及其他方面所出現的問題。

可以說,我們大部分的觀眾都像這位外國小哥一樣,雖然喜愛中國科幻電影,但是也絲毫不避諱國產科幻電影的不足之處,我們願意提出來,更願意以後的中國科幻電影因為我們的意見而更加完善。

蹭熱點,惡意詆譭的雜音

這類人的代表人物就是北大某教授了。

一個物理學教授,不辭辛苦的去挑一部科幻電影的所謂不符合物理學“基本常識”的錯誤,這是一種怎麼樣敬業的“槓精”精神!

可以說這類人就是想借一兩部當紅電影提升下自己的知名度。

說白了,這種人在本職工作上做不出任何值得驕傲的成績,只能靠這種事事與眾人對立的方法來提升自己的存在感。

你不是說好麼?我偏偏就說差!怎麼不服?來罵我啊。對不起,你不關注我的微博還不能罵我,先成為我的粉絲吧!

而其餘的一些人,他們本著“外國的月亮就是圓,中國拍不出好科幻”的思維定式,只要是好萊塢的電影他們就拼命追捧,只要是中國電影就無腦打壓。

這種人,用吳京的這句話概括真是再合適不過了。

最後,是隱藏在一切身後的資本運作

可以說,19年春節檔的國產科幻打亂了很多“電影人”的佈局。

原本春節檔已被爛片佔領,但是《流浪地球》卻成了春節檔最大的黑馬。它的成功讓某些“電影人”損失慘重。更重要的是以吳京為代表的中國實力派電影人的崛起讓那些“流量電影”“情懷電影”在電影市場上的份額越來越小。

為了自己的生存,那些失敗了的電影人無不用其極的抹黑剛剛嶄露頭角的國產科幻電影,妄圖將中國電影這種以質量為尊的苗頭打壓下去。

而劇情不符合科學無疑是最好的藉口了。

於是各種小丑、水軍接連出場,從質疑最多的劇情到主角們N年前的私生活,再到整個電影的特效,能黑的不能黑的全部都被他們翻找了一遍。

至於國外好萊塢大片,反正黑它也沒有什麼現實的好處,人們該看還是看,何必費那個功夫?

看清了這一切後,對於那些真誠的批評和質疑,我認為可以接受,甚至採納其中合理的部分。

而對於那些為了黑而黑的雜音,只有一句詩詞送給他們: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愛生活、愛電影,我是黑白貓,獨立影視製作評論人。如果你喜歡我的評論,請點擊右上角關注。在這裡,黑白貓祝所有頭條讀者們生活愉快!)


黑白貓電影


本質上不是什麼軟科幻、硬科幻、玄幻、幻想片的區別。

本質上是中國綜合國力尤其是軍事實力、綜合科技大幅度提升後,某些國人內心跟不上這個幅度而已。

在一些國人眼裡,中國是落後的代名詞,是山寨跟風的代名詞,出一個趕上好萊塢工業水平和科技內涵的影片,出乎這些人意料之外了。

因為這些人已內心已經屈服於近百年西方強大並主導世界的科技、經濟、軍事、輿論等方面,並從內心希望放棄自己民族的傳承,放棄自己民族的文化來迎合甚至投入西方文化的懷抱。

然後你把這些人的自認為投入西方文化懷抱而帶來的那一點優越感從天上拉到地上,那他是會跟你拼命的。

這個不光是科幻電影方面了,這是全方位的打壓與鬥爭。所以你能在各個有交流的地方看到:有汙衊中華文明的,有汙衊中醫文化的,有否定中華歷史的,有給歷史罪人翻案的,有鼓吹全盤西化的,有造謠抹黑中國科技和科學家的。這些人在各個平臺你都能看到他。

僅此而已。


我的煎蛋去哪了


在於故事設定,漫威宇宙設定完善,各個英雄雖然不真實,但在漫威宇宙裡卻都算是理有據,滅霸手持五顆寶石,一個響指滅了宇宙一半生命,十分強大,沒人挑刺的原因在於設定,漫威宇宙裡,五顆寶石本來就是十分強大的力量的提現,在加上矮人打造的拳套,有這個威力也符合設定,英雄對抗,你來我往,在我們看來都是扯淡,但在漫威宇宙裡,這些都是正常的,真實的。

而流浪地球,我是覺得很棒的,本身就是一個電影,非要去挑刺,挑劇情,挑設定。無非就是電影宇宙的設定不夠完善,因為行星發動機的力量是地球承受不起的,就這一條來看,這一設定確實是天馬行空,但是無論是硬科幻還是軟科幻,都是科幻,既然是科幻。就不要去用常理來看待。

本人觀影后感,漫威系列是從鋼鐵俠系列入坑,之後逐漸看了其他的全部,復聯3之前更是將整個電影宇宙以一個正確的順序重新看了一遍,別人確實很強大,二十多部電影的佈局,給我們展示了一個完善的漫威宇宙,對比下來,國內的電影,不論是哪一部看著都有些小家子氣了,我並不崇洋媚外,但是別人優秀你就得承認。

流浪地球上映前我就準備去看,上映後,因為要拜年就在初四晚上去看了,因為買不到好位置,買的是晚上10點的場次,到了影院之後,人擠人,是我看電影以來觀影人最多的一次,果不其然,流浪地球滿座了,影片前半部敘事有些平淡,強行推動劇情發展,後半部很好看,尤其是一些大場面,不同於其他的拯救世界設定,在主角提出解決方案之後,莫斯卻說該方案早在幾個小時之前已經被提出但是成功率基本為零,這一鏡頭反轉確實很優秀,觀眾從開頭對整個冰雪世界的震撼到世界毀滅這種天災的無力,到曙光出現,到曙光熄滅,緊抓著觀眾的心。影片的高潮點還有主角一行人帶著火石就要到發動機跟前的時候,飽和式的救援,無疑還是讓人很溫暖的,因為你不是一個人在戰鬥,整部影片總得來說,雖然前半部敘事有些平淡,配角的犧牲,主角心境的變化都有些強行推動的感覺,但總得來說,確實是很不錯,國內第一科幻片是沒跑了,觀影后的幾天,網上卻是一群人在抬槓,背後一些大人物為了利息的較量,跟我們這些平民無關,《流浪地球》值得去影院看,影片疵不掩瑜,確實很棒。

沒錯,我就是流浪地球吹,也是漫威吹,也是DC迷。

流浪地球,我就吹了,怎麼著。


丶何事秋風悲畫扇丶丶


噴子的思想不是用普通人的思想去理解的,就像是狗咬人不是取決於你是不是個好人,而是要看它是不是條好狗。

科幻電影不一定全要符合科學,想要看符合科學的去看紀錄片,往往就是有些噴子,什麼都不懂就在網上查一查一看有漏洞不分三七二十一就開始噴,你這麼牛怎麼不去當科學家,為社會做點貢獻,在這裡汙染網絡環境幹什麼,科幻電影是觀賞的,娛樂大眾的,國家的科研項目不會拿這些東西當素材參考的。

其實中國的科幻電影之所以沒能崛起就是這種批判性的人才太多了,不能給國產科幻電影一點寬容的空間,沒有哪個事業是一開始就盡善盡美的,美國的科幻電影也是經歷了很長時間才慢慢成熟的,不過今年《流浪地球》還是讓人看到了國產科幻電影的希望,票房也很不錯,希望這是一個好的開頭


三D侃電影


因為都是吃飽了撐的!跪久了,站不起來了!別人家的都是好的自卑心態作祟!

什麼是科幻?基於科學的幻想!重點是在後者——幻想,因為沒有實現,對未來的一種遐想,這種遐想沒有得到驗證所以有兩種可能,一種是將來會成為現實,一種是永遠都不可能實現。但是都是有一定科學依據,這種依據哪怕只佔5%那也屬於科幻題材。

所以不管是漫威還是流浪地球都是實打實的科幻片,至於說流浪地球不符合科學依據的人純屬就是鍵盤俠手殘黨自卑奴的心態作祟。

科學!人類自己都還沒有徹底探索出它的全部奧義從何談起是否有科學依據,只站在自己已知領域談天說地那只是一種井底之蛙自我陶醉的傲慢心態而已!科幻劇只是人類對科幻的一種遐想並且讓觀眾賞心悅目的影視題材,看著舒服高興就行!


凵䪲


其實很多人存在一個誤區,就是將科幻電影籠統化。其實科幻影視動漫文學等文化作品分為兩部分。

第一部分是硬科幻,伴隨著工業革命以來的近現代科學崛起而出現,又被稱為“理工科幻”,最早出現於英國,早年的科幻作品《海底兩萬裡》、《從地球到月亮》等等,都屬於此類。現代電影中的《後天》、《2012》、《火星救援》、《流浪地球》等等也都屬於此類。

硬科幻劇本上是以現代科學為基礎,去大膽推測未來會發生的事情,進而以隱喻等手法結合現實,但主要著手點還是在於對未來世界或太空科技的合理性描繪,可以說是理工生對未來前景的各種假設,與現實掌握的科研成果具有密切關係,所以極容易被科學家用來以科學理論進行對比。(當然本人從文學創作角度並不贊成這類評判,但這是現實。)

第二部分科幻被稱為“偽科幻”或“異能星戰科幻”,可以說這是“文史生的科幻”。

與硬科幻不同,這類科幻實際上是繼承了古代神話、奇幻、玄幻、魔幻、仙俠、武俠等作品的風格,是以科幻形式闡述歷史、現實、戰爭、情感等等。同時這類科幻與現代商業運作乃至現實主義流派也聯繫最深。經典代表作有《紳士聯盟》、《星球大戰》、《變形金剛》、《忍者神龜》、《黑客帝國》、漫威系列、DC系列、日漫科幻系列等等,並大膽引入文學平行時空概念。

偽科幻的特點之一就是天馬行空的想象,人類或機器人或電腦都擁有常理無法解釋的異能。它本身就沒打算以科學的角度去解釋一切,而是以科幻的世界將古今中外包容為一體,並極力去探索人類最大極限的想象空間,同時對於現實的結合也最為密切。

比如說二戰時期,美國隊長在美國正式參戰之前,就已經開始在漫畫裡大戰當時的德日意法西斯,從另一個平行時空的角度代表美國人民,加入反法西斯之戰。《星球大戰》原作對二戰、越戰也都有所影射。諸如此類,例子很多。

這類偽科幻,可以說是更純粹也最有前途的文化作品,在文化產業中的未來價值不可限量,在我國既是軟肋,又因為中華文化的深厚底蘊而潛力無限,只是缺乏有效主導支持與系統性、整合性文化產業大開發。

而理工類的科學家對於偽科幻自然也不便過多批判,畢竟這是文史類的領域,而非理工的領域!











網絡文學作者東旭鷹


先拋開兩部電影說說大家的心態問題

有的人一看到別人捧美國電影批評國產就冠上慕洋犬的帽子,這種人才是真正的自卑,別人隨便說一句就勾起了他們脆弱的自尊心。

再說說流浪地球,其實我之前一直沒想通為什麼要改編流浪地球,因為這篇小說本身就存在紕漏,由於缺乏經驗,劉慈欣把地球發動機的具體參數全部列出,詳細到可以計算出地球得到的加速度,然而得出的加速度非常小,別說航行了,改變軌道都不行。還有氦閃,是恆星步入晚年初期的一種活動,再漫長的時間裡反覆發生後,恆星才能進入紅巨星狀態。

總之,當時看流浪地球的時候,感覺這本書重在描寫災難來臨時,人們的惶恐不安,還有人性在長期掙扎後變得扭曲黑暗。

綜上,流浪地球應該拍成災難片,因為他的一些科幻上的問題在沒有這部電影之前就已經被討論過了,而這篇小說反映人性的方面還歷歷在目……

再說說漫威,漫威本來就是軟科幻偏玄幻,你要給他挑科學上的毛病,那20多部電影挑上一天一夜也挑不完,不過這並不妨礙大家喜歡漫威,我本身也喜歡漫威電影

最後,流浪地球改編自國產科幻小說四大天王之一的“劉慈欣”的一篇著名科幻小說,而漫威電影改編的是一系列天馬行空的漫畫,你要硬要說不挑漫威的刺只挑流浪地球的刺是雙標的話,那我也只能呵呵,因為這種說法本來就是在找漫威的茬


夢奇愛吃小鯉魚


雙標嘍,還能怎的。簡單來說,國人對外國片的期望很低,對國產片的期望很高,是不是感覺不對,正常來講,科幻電影對於西方,尤其是美國,已經是相當成熟的產物,但對於中國電影,應該還是起步階段,但大部分人莫名其妙對國產科幻的要求高的嚇人,既要特效頂尖,超美趕歐,又要劇情嚴謹流暢,甚至恨不能連裡面想象的東西也能符合科學知識,做到益教娛樂。這tm的可能嘛,那什麼北大的教授還指出幾十個錯誤,簡直閒得蛋疼,倘若都是真的,漫威電影豈不都是滿紙荒唐言嘛。我對於《流浪地球》是感到驚豔的,不論是劇情還是特效,它完完全全能夠提現一個真真正正大國電影人的格局和胸懷。相較於美國電影裡動不動就是全世界都會說英語或者全球人民都在期待美國英雄拯救世界,《流浪地球》中各國人都在講母語經由翻譯器轉譯,還是最後俄羅斯人的捨身取義等等。這才是能真正面向世界的大片,不抹黑,不哄抬,展現中國正能量面貌的同時,尊重在一場世界性事件中每個國家的人民的努力。比起美國那種好萊塢電影文化的入侵,即便特效稍顯不足,但《流浪地球》所展現出來的氣度絕對高於美國大片的。所以我認為這一電影橫空出世帶來影響的背後,是對美國大片長久以來文化入侵的擔憂,對國人普遍心態卑下的無奈,是對中國影視的一記春雷。我們見識到娛樂圈的黑暗,也見識到“西方完全崇拜者”的嘴臉,所幸,政府也認識這點,公開支持。所幸,更多的人忠實於自己的觀影感受,力挺“小破球”。所以期待中國出現更多這樣優秀的電影,期待“小破球”所帶來的影響能一掃娛樂圈唯利是圖的風氣,我們在成長,需要有更好的追求,中國電影不再孤芳自賞,應當也必須走出國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