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贊晚清強人、活閻王彭玉麟:一生與左宗棠為友,與李鴻章為敵

點贊晚清強人、活閻王彭玉麟:一生與左宗棠為友,與李鴻章為敵

彭玉麟是晚清與曾國藩、左宗棠、胡林翼並稱的中興名臣。在彭玉麟一生中,對他影響最大的無疑是曾國藩,而與他氣類最相從者,則非左宗棠莫屬。左宗棠和彭玉麟一樣,性格剛直,出身貧寒,重視實學,鄙視科舉,為官清廉,崇尚勤儉,都對清朝的統治不滿,都曾勸曾國藩造反稱帝。更為重要的是,兩人都有著堅定的反侵略立場,與李鴻章等人的妥協求和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點贊晚清強人、活閻王彭玉麟:一生與左宗棠為友,與李鴻章為敵


一、近現代中國海軍的創始人

彭玉麟一生充滿傳奇色彩。早年是個書生,後投筆從戎,加入湘軍。在剿滅了太平天國後,他一心撲在清軍長江水師的建設中,為清軍這支水師嘔心瀝血,鞠躬盡瘁。後來長江水師被李鴻章全盤接收,成為北洋水師最主要力量。彭玉麟成為近現代中國海軍的創始人。

點贊晚清強人、活閻王彭玉麟:一生與左宗棠為友,與李鴻章為敵

二、外號“活閻王”,要殺曾國藩的親弟弟

彭玉麟有一個駭人聽聞的外號叫做“活閻王”。彭玉麟和曾國荃都是曾國藩的手下,按照常理來說,他倆應該齊心協力的幫助曾國藩完成事業,沒想到他倆一直都不和諧,彭玉麟曾經多次想要通過曾國藩殺掉曾國荃,這就很讓曾國藩難堪。

點贊晚清強人、活閻王彭玉麟:一生與左宗棠為友,與李鴻章為敵

那有人就會問,到底為啥彭玉麟一心想要曾國荃的性命。其實是曾國荃為人處世做的很不好,當初他帶兵攻進安慶的時候,他在城中砍殺無辜,手段及其殘忍。這件事情就被彭玉麟知道了,於是他就向曾國藩提出抗議,要求曾國藩殺掉曾國荃,於是二人便有了隔閡。

到了後期,曾國荃派兵柳壽田去彭玉麟的身邊,專門監視他的一舉一動,柳壽田在軍中大肆宣揚彭玉麟的醜聞,他以為自己有靠山,沒想到彭玉麟二話不說就把他的耳朵割下來。彭玉麟這樣的舉動讓曾國藩很是惱火,但是事已至此,他也沒什麼好說的。

三、剛正不阿,殺李鴻章的親侄子

彭玉麟執法如山,不徇私情。一次,彭玉麟以欽差大臣的身份巡視長江水師至安徽。當時李鴻章總督湖廣,權勢正盛。李鴻章有一個侄子,依仗權勢,胡作非為,經常藉故奪人財物妻女,官府不敢過問。有一天,李侄又強奪某鄉民之妻。鄉民含憤至彭公處控訴,彭安撫鄉民於署中,命吏拿自己的名片邀李侄至,然後把鄉民請出來,問李侄:“此人告你奪其妻,有此事嗎?”李侄恃勢,滿不在乎地說:“有!”彭玉麟大怒,命痛打。這時,府、縣之官,聞訊皆至,悚息哀求。彭玉麟不聽。一會兒,巡撫得知此事,怕日後李鴻章怪罪自己保護不力,急忙趕來求見彭玉麟,為李侄說情。彭玉麟命人延緩接待,並暗暗囑手下官吏:“拖至船尾,速斬首!”

結果,巡撫等說情者邁步剛登上彭公之船,下吏已持頭回來繳令。眾人無不瞠目結舌。彭玉麟任職期間,常在廣東、江西、湖北、湖南辦案,他不擾驛站,不受供給,所到之處,官吏士兵無不自行收斂。

事後為避免李鴻章怪罪地方官員,他還致函李鴻章,稱“令侄踐踏國法,敗壞您的聲譽,想來您也十分怨恨他,卑職已代您將他處決。”李鴻章收到信後,有苦難言。但他在官場多年,深知此事過錯不在彭玉麟,只好順水推舟,回書致謝。

彭玉麟任職期間還先後彈劾處置了腐敗無能官吏兩百餘人,其中不乏高官。此外,彭玉麟的一個外甥曾任知府,由於貽誤軍機也被他殺了。他的所作所為在當時的民間流傳下一句佳話:“彭公一出,江湖肅然。”

點贊晚清強人、活閻王彭玉麟:一生與左宗棠為友,與李鴻章為敵

四,堅決抗法,取得鎮南關大捷

彭玉麟在1883年中法開戰前被調往廣東,幫辦兩廣軍務。和兩廣總督張樹聲不和,彭玉麟主張守虎門,張樹聲主張守黃埔。

1884年,法軍揚言攻打瓊州,彭玉麟派王之春四營前往瓊州佈防。鄭觀應向彭玉麟建議奇襲西貢,彭玉麟兩次向清廷上奏採取這條計策,但不了了之。1884年議和,彭玉麟堅決反對。

中法戰爭第二階段開打,彭玉麟主張接濟劉永福,重用馮子材。1885年3月,和兩廣總督張之洞一起上奏,主張在廣西、雲南一線大舉進攻,以援救臺灣。張之洞主戰並不堅決,而彭玉麟果斷地命令馮子材率所部18營與法軍決戰,是為鎮南關大捷。

中法再次議和,彭玉麟堅決反對。因意見沒被採納,從此心灰意冷。1890年病逝。

五、六次辭官

彭玉麟的剛強集中體現在他的“三不”原則中。彭玉麟剛剛參加湘軍的時候,曾許下“不要官,不要錢,不要命”的“三不”誓言。在後來的人生歲月中,彭玉麟以實際行動踐行了這一誓言。

首先是不要官。彭玉麟曾多次辭去官職,是歷史上有名的辭職專業戶。在一個崇尚官本位的國度,在“三年清政府,十萬雪花銀”的晚清,彭玉麟能做到不要官,實在是難能可貴。

1883年,清廷任命彭玉麟為兵部尚書。彭玉麟再次準備辭去。當時,法國加緊侵略越南,西南邊境危急。清廷命彭玉麟以兵部尚書的身份幫辦兩廣軍務,彭玉麟這才以國事為重,不再計較辭官與否,毅然南下。

中法戰爭結束後,彭玉麟多次請求辭去兵部尚書。直到去世前兩年,彭玉麟才最終如願以償,成為一名無官一身輕的普通草民。

彭玉麟一生不慕名利、不避權貴、不治私產、不御姬妾。縱然一生六辭高官,卻在國家危難之時,抱著年邁多病之軀,臨危受命,抵禦外敵。一生畫梅吟詩,紀念與他相戀早逝的梅姑,痴情重義,終生不悔。在權貴當道、腐敗之極的咸豐、同治、光緒、宣統年間,成為了一個罕見的清廉、正直、淡泊、重情重義的名臣。如他自己所述:“臣素無聲色之好,室家之樂,性猶不耽安逸,治軍十餘年,未嘗營一瓦之覆一畝之殖,以庇妻子。身受重傷,積勞多疾,未嘗請一日之假回籍調治。終年風濤矢石之中,雖甚病未嘗一日移居岸上”,“臣以寒士始,願以寒士歸”。

附錄:彭玉麟自題聯

水得閒情,山多畫意;

門無俗客,樓有賜書。——彭玉麟自題

絕少五千柱腹撐腸書卷;

只餘一副忠君愛國心肝。——彭玉麟自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