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班級裡抓成績的時候,有人覺得最好抓住的是中等生,為什麼?

孝文雲月


學校進行班級考核時,基本上會看兩個數據:平均分和優生數。

多數情況下,要想讓這兩項數據提升,抓中等生是最有效的。中等生成績提升了可以轉化為優生,這樣班級優生數就多了。同時,中等生成績提高了,班級平均分也會有提升。


在實際教學中,關於成績提升老李有一些心得,分享給教師朋友們。

偏科生比中等生更容易轉化成優生。有的學生只有一兩科成績不好,這種情況下班主任老師和任課老師配合,將學生的弱科提升上來,這個學生很快就可以步入優生的行列。

差生對於平均分影響較大。老李認為如果只為提升平均分的話,提升差生成績要比中等生成績容易一些。差生基礎弱,提升空間大。老師們都明白的一件道理:一個學生成績從30分提高到50分要比從80分提高到90分容易多了。所以如果只考慮平均分的話,多做差生工作會更有效果一些。

關於班級成績提升,老李就跟朋友們分享到這裡吧。

我是物理老師老李,感謝您的閱讀和關注!


物理老師老李


這話很有道理,我非常同意。中等生是班級的中堅力量,是班級中最有活力的群體,提高班級學習成績,他們往往是提高的主體。優等生和差生的成績互相彌補,好壞一平均,基本平衡,剩下就取決於中等生的成績,所以他們是班級成績的主要決定者。這都因為以下幾點因素決定的:

一、中等生上升潛力大。中等生處於優等生和差生之間,往上可以追趕優等生,學有目標,趕有方向;往下又被差生追趕,有一定危機感,要保證不被追上,必須加倍努力。可謂下有追兵,上有榜樣,永遠不能懈怠。優等生成績好,有優越感,易滿足。差生成績差,有自卑感,易放棄。而中等生成績中等,不驕不躁,情緒穩定,假以時日,成績上升是必然的。

二、中等生學習有定力。中等生成績中等,知識掌握不如優等生精深,但比差生掌握的嫻熟,這源自於日復一日的堅持不懈的努力,不受外界干擾,踏踏實實,穩穩當當,初中這點知識不要求多麼聰明,但要求有恆心有毅力,有咬定青山不放鬆的釘子精神,只有具備這種特質,日後必成大器。

三、中等生非智力因素突出。初中這點知識對智力因素要求不是很高,但對非智力因素要求比較高。這也是很多領域共同的特點。學生的學習是一個持久漫長的過程,不是一蹴而就就能成功的,必須要付出艱苦的努力。沒有點堅強的意志品質和拼搏進取精神,沒有點吃苦耐勞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不服輸精神,就不可能把學習搞好。

四、中等生守紀律較聽話。優等生有種天生的優越感,加之成績突出,老師同學慣著寵著,有點飄飄然,行事高調,比較任性。差生比較不按規矩出牌,好出風頭,不愛遵守規章制度,容易惹禍。而中等生較之他們更理性,不愛衝動,不偏激,凡事都亦步亦趨,遵章守則,拿老師話當回事,是班級最聽話的群體。

五、中等生家庭有溫暖,較穩定。學生的思想品質道德修養,學習習慣學習態度,生活品味興趣愛好,很多都是父母影響的結果。反過來,家庭和父母重視教育,擁有溫馨的家庭氛圍,擁有民主開放的意識理念,擁有書香浪漫的學習氣氛,擁有包容並蓄海納百川的寬廣胸懷,學生在這樣的環境下學習,肯定會有上佳的表現。我們老師的工作就好做的多了。提高他們的成績就是順理成章水到渠成的事了。


風景剛好


我教書30年,抓中間顧兩頭!首尾兼顧,成功就水到渠成了!

上課主要針對70%的成績中等的學生。課堂上我們是要讓絕大多數學生都能夠聽懂,所以從講述的內容,到講課的快慢都應該針對80%以上的中等生和優生,讓我們的教學內容使絕大多數學生能夠吃好吃飽。

課外作輔導主要針對30%的優生和學困生。由於優生在課堂上有可能沒有“吃飽”,所以作業上佈置了較難的選做題,並且加以輔導。而學困生則在課堂上趕不上節奏,課外佈置作業相對簡單,並且加強課外督促與輔導,這樣學困生也能夠趕上來了。

當每個孩子都能夠得到充分發展,那麼教學質量必然就起來了。


平淡是真oymlq


在班級裡抓成績的時候,這個抓成績應該就是和其他班進行評比的時候吧,評比肯定要比平均分,決定平均分高低的主要力量就是中間生,因此抓好中間生的成績很重要。

首先,先說優生,這些同學一般成績都很穩定,學習也認真刻苦,自覺性強,跟其他班的相比,不相上下,所以這部分學生根本不需要老師費很大的心力,也不用給孩子太大的壓力。



其次,再說差生,差生裡面有些是基礎差的同學,要想把他們的基礎補上來或讓他們趕上其他同學,可以說很難,根本不是一半天的事兒。另外一些是心思根本不在學習上,每天只想著玩,勸說根本沒用,左耳朵近右耳朵出,連學都不願意學,想提高成績那真的是太難了。


最後,說說中間生,他們在班級佔的比例比較大,他們有一定的基礎,之所以成績提不上去,是因為上課不太認真,作業偷懶,有些知識點掌握不牢或不得方法。這些學生只要對他們要求嚴格,找到他們存在的問題,及時解決,可以說成績提個三五分很快。都是個人觀點,僅供參考。(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春日蒼穹


確實,抓學生的教育,最好抓中等生,最應該抓的也是中等生。 這是教育者最應該具有的基本素質。

首先,中等生是班級中人數最多的群體,是學生的大多數,提高大多數學生的成績,讓大多數學生和學生家長滿意,是教育者獲得學生和社會認可的基礎。

其次,教育者以中等學生的學習能力為基礎開展教育教學工作,才有可能讓包括優等生在內的絕大多數學生完成學習任務,教育成績的平均水平才有可能達到儘可能好的狀態。

第三,中等程度學生的進步潛力最大。以百分制為例:相比優等學生(85分以上),中等學生提高10分、20分要容易得多。而差生由於基礎知識掌握程度、理解學習能力差、沒有堅持學習的毅力等因素,快速、大幅度提高成績的困難很大。

第四,根據我的教育經驗,教育教學中以抓中等學生促優等學生、帶動學困生是最有效的方法。中等學生能感受到教育者的關心和重視,學習自信心增強;優等學生學習輕鬆、壓力減少、有機會思考總結學習經驗更加巧妙地學習;學困生也由於教育者以中等生的接受能力為基礎教學接近聽懂教學內容。班級教育教學效果會更好。

第五、從教育統計學的角度看,正態分佈的集中程度越高說明教育效果越好,而教育者教育過程中主抓中等學生的教育會讓班級學生的成績更加集中在中間,並整體提高。


宜亮說知


大家說的都對。

但是,我覺得只抓中等生的原因是:

1、評價問題。你好好研究一下學校的評價標準就行了。比如,某重點中學,只看前年級前200名的同學,自己的班前20人進前200名沒問題,你說說他該抓哪些啊?自然是中等生啊。

2、學生的構成決定的。一個班前面的考好沒問題,後面的沒辦法,中等生努力一下還可以爭取,所以就抓中等生了。


動圓靜方


個人有不同的見解,可以進行分層教學走班制。

第一同年級學生進行綜合測試,分為ABC三個層次。

第二同年級分成三個A班B班C班,A班講內容比較快比較深:B班講的內容比較中快適中:C班講的內容比較慢,比較淺。

第三學生根據自己的綜合測試結果,自選A班B班C班。

第四每月結束都要進行綜合測試,學生根據綜合測試結果,自願班級。

第五每個學期下來,每個學生成績都有很大提高,差距越來越小,解決了兩級分劃的情況,整體成績非常好。


智博家庭教育俱樂部


優等生不用抓,自學能力強,善於思考,吃苦耐勞。成績自然名列前茅,同時,也面臨“瓶頸”的困惑,能難突破考滿分。

劣等生抓不起來,大部分喪失學習動力,或者基礎薄弱,很難在短時間之內抓起來。再著教師精力有限,不可能一對一輔導。只好任其自生自滅吧。

中等生最容易抓,進步空間大,人數眾多,大都有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只要肯沉下心來,好好學習。成績自然就上去了。這部分人,也懂得感恩,會和老師形成良性互動,教師也會有成就感,更加賣力的搞工作。


做清醒的教育人


抓成績的時候,很多人認為最好抓的是中等生,那是因為學習成績中等的學生進步的空間很大。

此外,成績中等的學生中,大多數其實已經具備了一定的基礎知識,他們有些只是不夠重視學習,有些或許因為學習習慣不夠好,有些或許因為缺乏答題技巧,或許只是因為粗心,甚至或許只是因為字跡潦草之類的小問題而導致成績不拔尖,一旦客服了這些小問題,他們的成績往往能有很多的進步。

相對來說,成績已經很拔尖的同學的進步空間有限,此外,成績已經很好的同學,往往已經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有了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這些同學往往不需要老師太多的提點了。

二成績太差的學生,基礎太差,有些甚至爛泥糊不上牆,肯定不如中等學生那麼好抓了。


多多單詞


其實提高學生成績,在大多數人智商啥的差不多情況之下,主要就幾個比較重要的因素,其中肯定有學生聽話好管理!

那中等成績的學生好管理嗎?答案想來是肯定的,先看看除了中等成績學生的兩個極端,成績不是很好的學生,一般是真的比較皮,除非你很自信他們對於你都很信服,否則的話你的話他們都基本不會太放在心上!而成績好的呢?這類學生都會有一股傲氣,我指大部分不是全部,這種傲氣與對於自己的自信,很多時候他們更願意相信自己!



而中等成績的學生呢?大多分兩類,其一是,很認真但是成績提不上去,不過學習態度好,肯跟著老師,這種當然好管,另外一種是什麼?是智商比較高,但是不認真也不太混,這類學生其實只是不太懂事或者卻少關愛啥的,他們都比較好溝通,師生交流的起來,有效果,學生會聽老師的話,那自然成績就比較容易上去!

其實,只要老師多下點功夫,學生成績或多或少都會進步,只是中等生更容易聽得進去吧,祝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