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海兵:浅谈农村中学的管理对策

(中国创新教育杂志选编 赵开新推荐)

赵海兵:浅谈农村中学的管理对策

浅谈农村中学的管理对策

赵海兵

当前农村初级中学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生源不理想,农民家庭子女、外地务工人员子女比较多,单亲家庭学生比例比较高,学生家庭教育环境不如意,学生学习能力普遍较弱,学业基础属于当地小学毕业生中三流水平,不少学生初二年级就几乎放弃了学习;教师教学水平不均衡,既有非常优秀的教师,也有表现一般的教师;教学一线力量比较薄弱,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任务很艰巨;当地教育行政部门考评学校时重视升学率指标,学校的升学压力很大;中层管理干部成长较慢,急需提高;教育经费匮乏,教师待遇偏低;学校发展缺少特色;管理机制有待完善;周边新建学校对优质生源的吸引力加大,存在着优质生源流失的潜在危机;当地人口向城区移动,造成生源减少;学校基本放弃了学习以外的所有其他活动,学生的学校生活比较单一。我认为,作为一名农村中学的管理者,应该从如下几个方面来努力进一步更新观念,提高管理水平:

一、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的管理素质

管理是学校发展的灵魂;学校的发展关键在于管理。优秀的管理思想和到位的执行,是学校崛起的必要条件。而学校管理就是指学校管理人员遵循一定的教育方针和教育规律,动用科学的工作方式和管理手段.将人、财、物、时间、信息等各种要素合理组织起来,调动各方面积极性,优质高效地实现国家所规定的培养目标和完成学校教育工作任务所进行的各种职能活动。因此,一切管理都必须以调动人的积极性为出发点,只有管好人,才能管好财、物、时间、空间和信息。一方面,要积极参加学历教育,取得国家规定的合格学历和任职资格。另一方面,要定期参加各种形式的知识更新培训,不断提高行政管理工作水平。

二、引入竞争,增强教师的责任意识

在管理中,对工作能力强、水平高、创新意识浓的教师,除了让他们担当全校示范班的工作任务外,还要让他们承担一些示范课、观摩课活动,并提出科研任务的要求,让其挑重担。对于工作能力较强、工作水平较高的教师,应该让他们进行某方面的教学研究的任务,给以次重的担子。对工作能力、工作水平一般的教师,要求他们提高自己的教学业务水平,并向有经验的老师学习,给以较轻的担子。虽然每个教师都是不同的,但是,只要知人善用,发挥得当,每个人都会折射出耀眼的光芒。只有这样才能使每一位教师的能力与工作相符,达到人尽其才的效应。概而言之,学校管理中也应该做到因材施教。

管理者通过建立良好的内部管理机制,健全管理体制,将有利于扩大和拓宽自身的生存发展空间,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在日常的管理中,管理者经常听取不同层面的意见,发挥教研组、教代会、工会等组织的作用,实行校务公开制度,增强工作的透明度。学校的工作任务,校内的热点、难点问题都让大家共同讨论,形成认同感、归属感,鼓励大家共同参与学校的管理工作,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敬业精神,增强“校荣我荣,校劣我耻”的主人翁意识。

三、建立制度,发挥教师的潜在能量

一是完善的绩效评价制度。它既包括物质型的激励机制,也包括精神激励机制。物质条件是人生存所不可缺少的,适当的物质奖励也就不可或缺。要制订教师考核工作细则,特别是对那些成绩显著,贡献大的教师更应加大奖励力度。根据教师的工作情况,确立公平合理的绩效工资分配方案,建立完善激励制度,奖勤罚懒。同时,还必须设立了各项成果奖,如,设立骨干教师奖、师德标兵奖、优秀教师奖、先进班集体奖等,积极调动教师们的工作积极性。同时,管理者还要注意为教师创设良好的工作条件和环境,如设立教工活动室、图书室,改善办公条件和福利待遇,组织教师参加各种形式的比赛活动等,使教师们以校为荣,工作更上一层楼。而精神动力可以使人们满足心理上的需要,有了精神支柱,才能增进教师的事业心、责任感。精神动力支配着人的意志,使人坚定信念,不懈努力。精神动力最关键的是教师对事业的热爱与执着追求,为此,必须让青年教师虚心学习,中年教师踏实工作,老年教师不减热情,每位同志都能人尽其力。

二是建立科学的管理模式。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学校中的教师个体都具有管理他人、被他人管理和自我管理的属性。科学用人是任何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任务。作为中学合格的管理者,在用人方面,首先应坚持不拘一格、知人善任、任人为贤、人尽其才等策略。每个人的能力、知识、水平都是不同的,利用个人的优势,去弥补个人或组织以及他人的不足。实行优化组合,充分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只有安排合理得当,教师间工作才会配合默契,反之则会相互设防,不能形成合力,从而阻碍了每个人能力的正常发挥。

四、深入课堂,落实教学的中心地位

学校工作要切切实实以教学为中心。无论从时间上还是空间上,课堂教学都是学校育人工作中一项最经常、占用时间最多、涉及面最大、内容最广泛的活动。课堂教学犹如一日之餐,实施素质教育,正餐要吃好,不能只补零食。因此,校长在学校管理中要排除干扰,咬定青山,自始至终,突出教学工作的地位。课堂教学时,坚决反对课堂教学的随意性,形式化,尤其是我县正在强烈推进的高效课堂改革的时候。例如:有的教师在课堂上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漫无边际,使教学抓不住教材重难点,要求教师平时课堂教学要有新意,不要总是老一套。在课堂教学上,要重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积极推进研究性学习,建立新型的教学关系和师生关系,大力倡导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究,引导学生彼此相互讨论交流,重视合作方式的学习。为抓好课堂教学主渠道,提高教学授课水平和教学效率,我们对教学常规检查、质量检测、校本研究、骨干及课改典型教师的培养、教师的基本功、各种教学活动及竞赛活动等常规性的内容进行有效实施。如何评价一所好的学校,家长普遍认为,好的学校,必须有好的声誉,而好的声誉,首要的是孩子在学校里学得好,学得有出息,毕业时能较容易地进入声誉同样较好的高一级学校。教育家们认为,好的学校,起码有三条:一要学生上课聚精会神,气氛活跃;二要课外活动龙腾虎跃;三要学校管理井井有条。校长要“沉”下去,走近教师,走近学生,走进课堂,走进教材。要经常深入到教学第一线听课、评课,指导性评课必须一课一评,要有指导性意见,经常翻阅教师的备课和学生的作业,在备课上提倡自己的教育教学思想与自身的知识经验以及学生实际相结合,教案设计与讲课要尽最大努力相符,经常召开不同形式的师生座谈会,利用适当场合与教师个别谈话,了解教师的教学情况和学生的学习情况,特别要倾听教师对教学管理的意见或建议以及学生对教学工作的意见和要求。

我认为,只有在坚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原则;坚持有利于教师的探索和创造,有利于教师的进一步发展,充分发挥制度管理的激励功能的原则;坚持精干、统一、高效的原则;坚持责、权、利相统一的原则;坚持公开、公正、公平、竞争、择优的原则;坚持大稳定、小调整、优势互补,合理流动的原则;坚持多劳多得、优劳优酬、效率优先的原则的基础上,按照教师的具体情况,给以不同的工作目标要求,发挥他们的长处,才能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提高管理的效率,实现管理的目标。同时,要建立科学的人才培养和使用机制,给教师以轻松的工作环境,以事业留人,感情留人,从而提高教师队伍的水平,开创学校管理工作的新局面!

(作者单位:青川县关庄中学党支部书记、校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