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波沙在苏联卫国战争中大量使用的原因是什么?这个冲锋枪有何特点?

谈文论史


波波沙冲锋枪的官方名称是“PPSh-41冲锋枪”,1941年正式装备苏联红军,1942年大批量生产,因其简易的设计和大批量的生产,也称之为“人民冲锋枪”。因此,光看这名字就能大致理解为什么要在卫国战争中大量使用。

苏联卫国战争前期,毫无战争准备的苏军被德国闪电战打的措手不及,同时被占领大片国土失去资源供应,武器装备和人员损失惨重。短期内想要再次武装大量缺少训练的士兵,困难可想而知。所以继承苏联武器装备一贯的风格,"简单的,就是最好的!“,我们的波波沙就在这种背景下快速出厂(实际研制时间更早)。

1、结构简单、生产方便,大量采用冲压组件,焊接或铆接而成,拆卸保养十分简单方便。就算再懒也没关系,因为枪管和枪膛内侧进行了镀铬防锈处理,上述特点足以使波波沙具有无以伦比的可靠性。

2、操作简单,还是那句话:简单的就是最好的,因为简单所以出现故障的概率就更低。普通士兵只要2-3个小时的教学就可以学会使用和拆卸保养。

3、装弹量大、火力持续时间长,采用71发弹鼓或35发弹匣供弹,实战中可以减少大量装弹次数,并保持火力的持续性。全面压制德军MP-40冲锋枪(32发弹夹),以至于德军在战场上捡苏军的波波沙使用。

4、最重要的一点,波波沙使用7.62 x 25毫米托卡列夫手枪弹,对于后勤保障要求极低。这里有点意思的地方在于,7.62毫米手枪弹其实就是德军7.63毫米毛瑟手枪弹的翻版(早期苏德军工合作可不少),弹道低类似步枪弹,这使得波波沙冲锋枪在200米距离内有着极佳的准确性。

托卡列夫手枪

盒子炮,7.63毫米毛瑟手枪。

整个卫国战争期间,苏联一共生产了600万支波波沙冲锋枪,远超同期世界上其他知名冲锋枪产量:英国司登(400万支) 、美国汤普森(200万支) 、德国MP40(120万支) 。


河东三叔


波波沙41冲锋枪,1942年正式装备前线苏军官兵,由于采用了71发弹鼓供弹,因此射击时子弹泼墨一般,尤其是在惨酷的斯大林格勒战役中,成了苏军巷战的一大法宝,力压德军32发弹匣供弹的MP-40冲锋枪。

巷战一大特点,就是交战双方距离极近,因此冲锋枪和手榴弹就成了巷战中的不二法宝,强调火力火力火力,德军的毛瑟98K单发步枪,以及苏军5发栓动的莫辛·纳甘步枪,反而极难观瞄精准射击,能连发射击的冲锋枪脱颖而出,在巷战中大放异彩,波波沙41冲锋枪就是在斯大林格勒一战成名。

苏军配备大量冲锋枪的原因,在苏芬战争中,吃足了芬兰军队70发弹鼓供弹的索米冲锋枪的苦头,有数万苏军官兵成了索米冲锋枪的枪下之鬼,而芬兰军队仅装备了数千支索米冲锋枪。

于是,根据缴获的索米冲锋枪,苏军工研发了71发弹鼓供弹的波波沙41冲锋枪,用来取代性能欠佳的PPD-34冲锋枪。

由于波波沙冲锋枪,大量采用了冲压工艺,零部件较少,生产工时较短,尽管外观较粗糙,但苏俄的枪械历来都比较粗暴,71发弹鼓供弹,是二战所有冲锋枪中火力最猛烈的,所以一经推出,就受到前线苏军官兵的喜欢,至战争结束,产量竟然高达四、五百万支。


莫辛·纳甘手动步枪,尽管威力较大,射程非常远,但后坐力极大,要精准观瞄射击非常困难,而波波沙41只需学会简单开枪,子弹泼墨般狂泄出去,巷战中压制对手时非常管用,因此苏军大量装备了波波沙41冲锋枪。

二战时,各国的冲锋枪都似宝贝一样的,即便德军步兵班也只配备一把MP38或MP-40冲锋枪,其他士兵都是毛瑟98K单发步枪;美军每班也只有士官配一把M-1冲锋枪,其他的士兵手中都是M-1加兰得半自动步枪;唯有苏军却是大手笔,整班、整排,甚至整连地装备波波沙41冲锋枪,当然,那时的苏军称其为波波沙自动枪,还没有冲锋枪的概念。

非常有意思的是,德国人对在巷战中给其造成巨大伤害的波波沙41冲锋枪,似乎也情有独钟,为了更好地发挥缴获的数十万把波波沙41冲锋枪的作战性能,特地将7.62毫米枪管改成了9毫米口径,以方便使用德国产的9毫米手枪弹,毕竟战场上枪械好缴,子弹难以获得,即便缴获了子弹,但毕竟数量非常有限。


国平军史


在苏芬战争中,芬兰军队装备的索米冲锋枪让苏军吃了大亏,加之德国入侵苏联。为了对付德军,斯大林下令研发一款对付德军的冲锋枪,波波莎冲锋枪应运而生。1941年苏联著名轻武器专家什帕金设计出了口径7.62毫米ppsh的冲锋枪,该冲锋枪初次完成试验之后就正式装备了苏联红军。

苏联的波波莎冲锋枪整个机匣、枪管护筒以及大部分零部件都采用钢板冲压而成,工人装配时采用铆焊工艺,生产加工特别简单。由于采用自由式枪击,结构简单,全枪仅92个零件,只需要6个小时就能由车床加工完成。



波波莎冲锋枪看起来比较粗糙和笨拙,但是结构简单、生产加工简单、成本较低,便于战时大规模的生产。除此之外,波波莎冲锋枪便于操作使用和维护保养,这和后来的AK47突击步枪差不多。到1945年,苏联生产了400多万支波波莎冲锋枪,产量远远高于德军的MP40冲锋枪,德军缴获了苏军的波波莎冲锋枪之后,反而扔掉了自己手中的MP40冲锋枪。


卫国战争中,苏军士兵喝着伏特加、唱着喀秋莎、扛着波波莎坐在T—34坦克上成为经典形象。


历史军魂


冲锋枪的产生及发展,为何能够在二战中发展到巅峰?

19世纪末20世纪初人们在实战当中就对介于步枪和手枪之间的火力武器有了需求,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冲锋枪登上历史的舞台,然而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并未大面积的应用,主要就是因为冲锋枪浪费子弹,射击距离短,威力比较小。

随着战争形势的演变,双方交战距离的缩短,步枪的威力明显过剩,因此,对于这种体积小、质量轻、灵活多变、火力猛的枪械又有了需求,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发展到了巅峰。

尤其是在苏德战争初期,德军大量装备MP38/40式冲锋枪,因为火力强劲在战场上大出风头,一度成为纳粹军队的标志,苏军一路溃败,有人将其归咎为德军有冲锋枪,一位苏军将军表示“我们用的是步枪,而法西斯用的是冲锋枪!”

于是,苏联也开始大量制造冲锋枪。

以1942年为分界线,1942年之前苏军一个步兵班的火力配置是配备一挺轻机枪,两把冲锋枪,剩下全是步枪,而到了1942年,武器换装,除了一挺轻机枪,剩下全是冲锋枪。

可见,苏军也不让份,在二战中,德国一共生产一百多万把冲锋枪,苏联生产了五百万把,这五百万把冲锋枪就是“波波沙”冲锋枪。

苏联之所以装备如此多的波波沙冲锋枪,纵横认为有两个原因。

战场形势迫切需要短程强火力的支撑

一款枪的研发和其所要加入的战场息息相关,只有最适合的战场,没有最牛的枪。

在一战之前,马克沁机枪已经研发了三十年,却很少大范围使用,究其原因就是枪出来了却没有适合的战场,到了一战时期德军生产的马克沁机枪在索姆河战役中创造了一天射杀六万英军的记录。

冲锋枪也是一样,在当时的亚洲战场,无论中国还是日本都极少装备冲锋枪,而是以打的远,打得准为核心,对火力的需求以轻重机枪来完成,因为二战时中国战场城市建筑比较少,又缺乏装甲坦克,因此作战距离比较远。

但是欧洲战场不一样,大家用脑袋稍微想想欧洲战场的战役就会发现,大部分战役都是以城市为依托进行的巷战,苏德战场上的比如基辅战役、莫斯科保卫战、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尤其是斯大林格勒会战,堪称是战争史上最大规模的巷战。

德国在二战时期以闪电战著称,但是当德国的坦克开到苏联的街头时,一样会被被阻隔,在斯大林格勒会战期间,双方超过三百个师投入到这个城市当中,在街头巷尾为了一间屋子,一个街口,一个楼顶进行你争我夺,异常激烈。

在这样的战场形态中,短兵相接是常态,冲锋枪的优势无疑会被放到最大,你想想在街头巷尾,用冲锋枪去突突拿步枪的人是有多爽。

“波波沙”冲锋枪制造工艺简单,能够大量生产

在苏德战争初期,由于德国闪电战打苏联一个措手不及,很多武器都被销毁,而苏联大部分的地盘都被占领,大量钢铁等战争资源被掠夺,兵工厂也被摧毁,使得苏联无法短时间内大量生产武器。

这场战争中又急需枪械,因此,苏联开始大量制造结构简化、工艺简单、易于制造的波波沙冲锋枪。

当然,这种所谓的易于制造,是建立在苏联强大的军工基础上的,正是因为军工技术的升级,尤其是在金属冲压技术应用于枪械制造,才能让波波沙冲锋枪能够快速生产。

其实这个金属冲压技术,对于枪械的更新换代起着巨大的作用,德国在二战中生产的堪称最好用的机枪,MG42机枪就是利用金属冲压技术根据MG34机枪的原理生产而成的。

“波波沙”冲锋枪和MP38/40冲锋枪对比来看特点

在苏军大量装备的波波沙冲锋枪后,短程火力上就不输给德军的MP38/40了,和MP38/40这款冲锋枪相比,波波沙操作极其简单,使得大量新征入伍的士兵经过短暂的训练就能够使用,非常适合当时的苏军新兵。

相对来说,波波沙弹速特别快,MP38/40的是32发子弹,而波波沙是71发,波波沙的弹药量是MP38/40二倍还要多,持续火力输出方面性能很好;

MP38/40的优点在于精准度要高于波波沙,因为MP38/40的结构本身就比波波沙要复杂的多一点,然而这也出现一个问题,就是精密的结构导致MP38/40并不能完全适应苏联寒冷的天气,枪栓经常冻住,相比波波沙毕竟是“外来户”。

还是文中的那句话,没有最厉害的枪械,只有最厉害的战场。


史论纵横


因为苏军需要足够的自动武器,而波波莎是一款性能十分优秀而且便于大批量制造的武器,所以自然被大量生产,在苏德战争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战争之初的苏军其实也有一些冲锋枪,比如PPD等冲锋枪,但是产量不多,绝大多数部队使用的还是火力单薄的莫辛纳甘步枪。因此面对在轻武器上占据火力优势的德军极为吃亏,再加上德军的多兵种协同作战等新的战术,苏军在和德军作战时往往损失巨大。

而且由于大量新兵应征入伍,但是没有太多的时间进行射击训练,所以此时自动射击的冲锋枪凭借着更高的火力密度,更能有效杀伤敌军,即使是一个射击水平一般的士兵也能在中近距离击中敌军。可是步枪就要经过较长的训练,而且火力也不如冲锋枪。

除了这些需求上的原因之外,波波沙冲锋枪性能可靠,弹容量高达71发,射速快火力强,而且结构简单便于大量生产,这都是其无与伦比的优势,所以才会得到苏联军工部门的重视,产量高达600万支。


战争之王


PPSh–41/43冲锋枪(波波沙41)苏联卫国战争期间苏联红军形象的象征,任何二战期间的纪录片和苏/俄拍摄的反映二战题材的电影都能看到它的身影!

说来很残酷!“波波沙41”冲锋枪是在1942年才大规模制造,当时卫国战争已经打了快一年了,在强大的德国军队“闪电战”突袭下苏军损失极其惨重!兵员损失超过了300万人,各种技术兵器也是不计其数!而苏联当时虽然有人力资源充足(当时有1.4亿人口),但是征来的新兵由于战争紧迫,几乎没有经过多久的时间训练就被运往战场抵抗德国法西斯。


这孩子也就14,5岁脸上稚气未脱!但是,大人都拼光了,保卫国家的重任也就落在了他们的身上。

在和平时期,新入伍的战士都要经过8周或者12周时间不等的“新兵连”生活,就是将一个老百姓变成一个优秀的战士,这个期间要学会枪械的使用、内务管理、队列……等等基础训练。但是,卫国战争那个年代就不行了!敌人就在眼前哪有时间挨个训练好了才上前线?基本上都是学会了打枪、拆解、上子弹就可以了,至于什么技战术动作没时间教授!去了战场自己学,学不会就被打死!

“波波沙”结构非常简单,整枪只有87个零件,7.3个工时就能生产一支,而且采用了大量的冲压、铆焊工艺,就连枪管加工都很粗糙,口径被设定在7.62㎜,发射托卡列夫手枪弹。

卫国战争双方城市战的争夺是极其残酷,斯大林格勒战役、哈尔科夫战役、列宁格勒战役……等等城市争夺战白热化期间几乎每天都有一万多人伤亡,并且每一个街区、房屋都是堡垒,就是将建筑物炸塌了也是障碍物,没有失去堡垒的作用,在这种战争条件下,交战双方巷战最好的方式就是相互“泼子弹”!知道对方大概的隐藏地点,双方班排战斗小队的十多支自动武器连续开火力求压制对方!想使用98k或者莫辛纳甘精确瞄准是不可能的事情,没等瞄准就被打成筛子了。所以,新兵去了这样的战场只要学会开枪、学会“泼子弹”就行了,根本不用训练。


几乎人手一支的“波波沙”,其实该枪是有弹匣的,但是红军战士仍然喜爱这种71发的弹鼓,因为火力密度和持续时间长。
世界大战级别的战争,双方都拼命的生产武器,在整场上丢弃和被对方缴获的也很多,由于波波沙结构简单,机械动作可靠、加工粗糙环境适应性强、火力猛烈持续时间长……这些特点德军也非常喜爱!

总之,波波沙这种枪基本上就是给“低技术”、训练时间很短的部队研制开发的,新兵用不上两三天就学会了拆解、组合,也不用怎么训练,到了战场往敌人大概其的位置扣动扳机就可以了!

和平时期研制的高精尖装备不算有效装备, 只有进过战争洗礼过,并且留存下来的装备才是好装备!波波沙与英国“司登”冲锋枪一样,都是外表难看,制造简单的有效装备,波波沙一共生产了超过500万支的巨量!也为战胜德国立下了汗马功劳!




皇家橡树1972


其实苏联在二战的早期也并不是很喜欢冲锋枪,而在苏德战争中大量使用冲锋枪是因为在这是用几十万苏联士兵的鲜血换来的真理。在1939的苏芬战争战争当中,脚踩滑雪橇手拿索米冲锋枪的芬兰军队给苏军造成了巨大的伤亡,在苏芬战争中苏军经常被成建制的消灭,而冲锋枪在其中功不可没,所以战后苏联便开始仿制索米冲锋枪,并在1941年投入实战使用,将仿制的型号命名为PPS-41。


芬兰卫国战争中干掉的苏联侵略者,估计有许多就是被索米冲锋枪干掉的

而由于苏德战争前期德国打得顺风顺水,到了中期进入城市巷战的焦灼,近战当中无需做精确瞄准,只要对着敌人的大概方向直接突突就可以了,而所以71发大弹鼓的的波波沙冲锋枪在巷战中具有很高的优势。而且和加工精密的索米冲锋枪不同,波波沙冲锋枪由于考虑本国士兵的保养情况,所以在设计时便是走简单的路线,枪身大量冲压零件,不仅生产简单、便宜,而且还方便保养,这就是这款枪最大的特点。



而这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索米冲锋枪的弹容是70发,而斯大林觉得苏维埃的东西就是要比芬兰的好,指标一定要超过它,于是在武器设计时波波沙冲锋枪的最大弹容为71发,刚好超过一个子弹。不过使用71发弹鼓的波波沙重量太大,而且弹鼓携带也不是很方便,而到了1943年列宁格勒被围困,物资缺乏,穷得只剩下钢铁,所以将波波沙的木制枪托改成了钢铁的折叠枪托,71发弹容改成了32发弹匣,并命名为PPS-43。


在十字路口等等你


冲锋枪这种武器是介于轻机枪和传统栓动步枪之间的一种近战自动武器,早在一次大战期间就出现了,当时的使用原则就是突入敌人战壕之后以猛烈的火力密度去消灭抵抗的敌人……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特别是“苏德战场” 冲锋枪的作用又被发挥到了极致!1942年之后苏联红军普通战士手中的单兵武器,冲锋枪占了相当大的比例。

著名的PPSh41冲锋枪,二战期间苏联红军的象征物!

“苏德战场”著名的大型战役基本都是“城市战”,比如:斯大林格勒战役、列宁格勒保卫战、塞瓦斯托波尔战役…出了国境的柏林战役,这些特大型战争场所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双方班排作战小队在成片的瓦砾堆里近距离交战,这个时候坦克、大炮发挥不了太大的作用,唯有战士手里的自动武器和手榴弹是有效的装备。

由于“苏德战争”突然爆发,苏军受到了极大的损失(伤亡、被俘、投降超过了300万人以上)!各种武器装备也被毁和丢弃严重,并且苏联欧洲部分的工业核心地带也被破坏严重……在兵员紧缺、武器装备生产能力急剧下降的情况下,需要生产一型:设计简单易于生产、使用便利机械动作可靠、火力猛烈并且持续时间长的武器……PPSh41冲锋枪就是在1942年才大规模生产的(这枪1940年就定型完成并且服役了),整枪才87个零部件,大量的采用了冲压薄钢板、铆焊工艺,采用35发弹匣或者71发弹鼓供弹,使用7.62×25托卡列夫手枪弹,有效射程在100米。

斯大林格勒战役后期参战的红军战士几乎有超过60%的使用PPSh41。

同时,德军参战部队也大量的使用MP38冲锋枪,双方战士就在建筑物的废墟内相互泼洒子弹。

PPSh41冲锋枪作为近战武器,所使用的场合就是残酷的城市战,由于战争初期苏军兵员损失惨重……在战争紧迫的条件下,刚入伍的新兵仅仅进行了2个星期的部队训练就被派上了战场!没有经过多久训练的新兵几乎与老百姓没有太大的差别,唯一的区别就是他们受过冲锋枪实弹射击、知道怎样拆解与保养枪械。他们到了战场在老兵的指挥下往德军大概隐蔽的方向上开枪就可以了!未指望他们有什么高超的技战术水平和精准射击能力。能阻挡敌人的几波进攻就行,而PPSh41冲锋枪就是给这类新兵设计的!大容量的弹鼓供弹方式、简单的维护保养……这样简单而可靠的武器使得红军新兵们与使用98K栓动步枪的德军交战的过程中反而占了上风!

总之,PPSh41冲锋枪在“苏德战场”上表现较为完美,大量未经过训练的战士可以轻松自如的使用它,特别是71发弹鼓设计与德军交战中火力密度空前的提高,基本上弥补了由于训练不足带来的战斗能力差的问题!也是正是基于它这些有点苏联在“卫国战争”期间一个制造了500万支的PPSh41/43冲锋枪……几乎在任何战役当中都能看到它的身影。


雏菊西瓜Peterpan


对于苏联人来说,一开始冲锋枪并不是特别入军方的法眼,倒是原来的几种半自动步枪让军方比较重视,苏联当时的冲锋枪大部分是装备了苏联的内务部队,其实就是武装警察,正规军中使用的不多。

在苏德战争爆发前,苏军已经有几种冲锋枪在使用,主要型号是波波德34,PPD40等几种,这些冲锋枪可以算是典型的第一代冲锋枪,重量大,大量使用金属切削加工,费时费力,当时苏联在苏芬战争中,吃了不少芬兰苏米冲锋枪的亏,不过当时苏联的冲锋枪中,PPD40的性能已经是不错了,不过就是生产费劲,所以无法满足前线士兵对于火力输出的需求。

而苏军在苏芬战争中吃了亏以后,自然也是需要检讨自身的问题,其中没有冲锋枪就是一条,但是手头的几种冲锋枪并不能令人满意,所以才有了波波莎的问世,波波莎和它的前辈相比最大的优势在于它的生产简便性,结构简单,没有需要特别精密加工的地方,波波莎最精密的部分就是枪管,枪管镀铬是最大的精密的地方。

一般对于波波莎的枪管都说是可以用一根莫辛纳干步枪的枪管截成两根波波莎的枪管来使用,这个东西我表示有点怀疑,一整根枪管除了膛线部分以外还有一个叫做坡膛的地方,常说的子弹上膛其实就是把子弹送到坡膛里边,一根枪管只有一个坡膛,不知道如何让一根枪管出来两个坡膛。

波波莎的设计师帕什金曾经说过,把一件简单的事情搞复杂很容易,但是把一件复杂的事情搞简单是很复杂的事情。在研制波波莎的时候,帕什金主要就是针对前辈生产性比较差的缺点进行改进,最终是波波莎成为了有史以来产量最大的冲锋枪。高达500万支的产量以后也不会有冲锋枪能够超越了。

苏德战争中,双方不但是要和对方作战,严酷的环境也是双方共同的敌人,波波莎非常好的适应了战场环境,极高的可靠性使得波波莎受到了双方士兵的喜爱,德军士兵喜欢他还有一个是喜欢它的71发大弹鼓,这种大弹鼓虽说对于携带性来说不是好消息,但是对于一般的步兵来说,弹鼓占地方大的麻烦不值一提,而带来的火力持续性好的优点则是更重要的。

所以,及其适应东线战场环境,及其简单的生产工艺,使得波波莎成为了一代名枪。


有痰


苏德战争是残酷的现实,战争初期,手持一战时期的莫辛纳甘步枪的苏军抵挡不住德国人暴雨般扫射的MG一34机枪和冲锋枪的弹雨,苏军军工企业突击生产了大批波波莎转盘冲锋枪,射击精确度不高,但是71发备弹冲锋起来扫射德国人正好,随着德国人的数次合围歼灭战,苏军的熟练度高的\\一军人都消失了,你可以试试指望刚刚入伍的战士能静悄悄的瞧准确了再扣下搬机,他跟本做不到。只有一支70响的波波莎才能给新战士信心

它的工艺也不复杂,列宁格勒军工厂直接用一个莫:辛纳甘的枪筒改成两个冲锋枪枪管。战士们特别欢迎它。因为只要概略秒准就能压倒德国人的扺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