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中的“三重三輕”是什麼?

鍾勇180607335


家教觀念的誤區——三重三輕

實施素質教育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家庭是最主要的教育單元,是一支龐大的教育力量。要充分發揮家長的教育力量,最主要的是家長要有正確的觀念。目前,不少家長在教育子女的觀念至少還存在著“三重三輕”的誤區。

1、 重動腦輕動手。不少學生家長盲目的認為:學習就是靜坐在那裡進行讀寫算,學生做實驗,生產勞動,社會調查,遊戲活動全是浪費時間,甚至有些家長把衣服、端飯等家務活全包了,造成孩子畸形發展。未來人才,必須學會創造、學會適應環境,學會發展自己,這種能力的形成必須靠孩子自己動手鍛鍊,應該把五彩繽紛的世界還給孩子,引導他們積極動手,走出書屋,積極實踐,調動他們的視覺、聽覺、味覺、嗅覺,在生動活潑的生活中獲取知識,產生智慧,發展能力,創造自我。

2、 重身體輕心理。不少家長關心孩子的成長,往往只關心孩子的身體健康,忽視心理健康。他們注重孩子的身高、體重、關注孩子吃什麼、補什麼、忽視孩子想什麼,造成不少孩子心理缺陷,甚至釀成悲劇。心理學家預言,21世紀心理疾病將成為人類的一大禍患。家長要關心孩子的心理健康,要培養孩子關心他人,為他人著想的品質。幫助孩子疏導心中的鬱結,促進他們人格的完善、潛能的發揮和心理素質的提高。

3、 重嚴厲輕寬鬆。不少家長認為,對孩子管得越嚴越好,甚至認為“棒下出孝子”,以罰代管。過分嚴厲的管教束縛了孩子的發展,要麼孩子無所適從,沒有主見:要麼容易形成孩子與家長的矛盾,致使一些孩子性格變異,甚至與家長對抗。相反,那種嚴中有愛的較為寬鬆的家庭環境,有利於孩子成才。家長要放下架子,樂做孩子的朋友,充分發揮民主,尊重孩子人格,為孩子創造一個和諧、友愛、溫馨的家,使家成為孩子成長的“樂園”,而不該成為管教的“囚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