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鴻章在臨終絕筆中寫了什麼,竟讓慈禧嚎啕大哭?

用戶61403323


李鴻章——錯綜複雜的晚清重臣

李鴻章——中國近代史上一個複雜的人物。他靠絞殺太平軍和捻軍起家,是一個軍事家。後來他還創辦了一大批的新式企業,是一個實業家。不得不承認,他是第一流的人才。但是與此同時他還代表著清政府簽訂了許許多多的喪權辱國的條約,因此許多人認為他是一個賣國賊。


李鴻章有20餘年的時間是以文華殿大學士的身份來擔任北洋大臣兼直隸總督,可以說他集軍事、外交於一身,幾乎左右了政局。以至於梁啟超在李鴻章病逝後感嘆:“四十年來,中國大事,幾無一不與李鴻章有關係”。

飽受爭議的李鴻章

梁啟超在《李鴻章傳》中寫道“敬李鴻章之才,惜李鴻章之識,悲李鴻章之遇”,曾國藩也是這樣的評價李鴻章的“少荃天資與公牘最相近,將來建樹非凡,或竟青出於藍也未可知。”可見李鴻章的才華。

梁啟超在《李鴻章傳》中:鴻章必為數千年中國歷史上一人物,無可疑也。李鴻章必為十九世紀世界歷史上一人物,無可疑也。梁啟超在《李鴻章傳》中:“當戎馬壓境之際,為忍氣吞聲之言,旁觀者尤為酸心,況鴻章身歷其境者!”

但終究李鴻章還是成為了歷史上飽受爭議的人物,認可他的人都同情他的遭遇,努力的讓他從歷史的錯誤中開脫,說他是形勢所逼,迫不得已。而否定他的人又認為他終究簽下了無數的賣國條約,即使逃得過賣國這一名詞終究逃不過誤國這一詞。

對於這兩方的評價,很難做出評價,我無法否定他的錯誤,但是與此同時,我也無法否定他的努力,所以最後還是歸結到了梁啟超的那一句評價上,敬李鴻章之才,惜李鴻章之識,悲李鴻章之遇了。



李鴻章去世,世界都為之報道

所以,李鴻章對清政府來說是十分重要的,在世界上,李鴻章也是享有聖諭,他去世之後,《洛杉磯時報》,《華盛頓郵報》,《芝加哥每日論壇報》,《紐約時報》,《泰晤士報》等等報紙都其做出了報道,當然國內也是沒有平靜,李鴻章的死訊傳來,慈禧感嘆說“大局未定,倘有不測,再也沒有人分擔了。”也可見慈禧對他的惋惜。


至於慈禧是否真的流眼淚,沒有找到直接的證據,但是慈禧內心終究是不平靜。


圍知歷史


李鴻章在彌留之際,寫了兩樣東西。一個是呈給遠在西安的光緒帝和慈禧太后的奏章,另一個是一首詩。

奏摺不長,也就四百多字。但這份奏摺中李鴻章所表達出來的深情,卻引起了共同經歷晚清動盪的慈禧的共鳴,讓慈禧這位心狠手辣的老太太也為之動容。

李鴻章的遺奏,大意是說:

我知道自己重病難以治癒,大概快到了生命的盡頭,現在口述這份奏摺,希望聖上可以明鑑此事。

我為官四十多年以來,吃苦耐勞,從未請過病假。之前我在馬關受傷,大量失血,才導致了眩暈。去年夏天,在北上途中又再次患上了腹瀉,身體元氣大傷。在回到都城以後,我又因為諸事不順而日夜操勞,長期焦慮。這使得我胃口越來越差,身上的老毛病也反反覆覆地發作。後來承蒙太后您的關心,擁有了特別假期。對您的關心和慰問,我非常感激。

和八國聯軍的合約差不多處理完了,但和俄國的協定還遙遙無期。這些讓聖上憂心的事,也是我沒有處理完的心事。我每次一想到這些,便覺得五臟六腑都像是有烈火在焚燒。這個月十九日的晚上,我突然咳出大半碗血。幾天之內,我都陷入昏迷,醫生們束手無策,我知道我的生命難以再延續。

我想到我早早就受到朝廷的賞識,承蒙的恩惠最深。所以每每想到時局艱危,我就不敢透露自己的病情。我只希望自己能多活幾天,親眼看到國家的復興。正是因為心中懷著這樣的志向,所以我要是如此死去,那我大概會死不瞑目。

現在朝廷還在復興的起點,聖上也沒有回到都城。和八國聯軍的的協議才達成,東邊的爭端卻還沒有平息。我們整個國家的根本都受到動搖,處處都潛伏著危機。我想,多難興邦,殷憂啟聖。我看了近來頒佈的多道政令,覺得我們應舉行新政,以此來達到自強的目的。慶親王等人和我共事很久,這次他們更是和我一同面對困境。所以他們一定是可以為國家真正效力的人。有他們繼續努力,我就算這麼走了,也死而無憾了。而我的子孫,他們也受到朝廷恩惠,所以他們也會為朝廷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單單從內容來說,一位七十九歲高齡的病重老臣,在生命垂危之際仍然惦記著國家大事,這該是怎樣一位為了家國拋頭顱灑熱血的人。而李鴻章在重病時還能記得清政務,也看得出他平日裡是個多麼投入的人。

而李鴻章又不是一個普通大臣。他的這份遺奏,是呈給慈禧的。

李鴻章作為晚清重臣之一,領導了洋務運動,掌握著北洋水師。日本第一任首相伊藤博文評價李鴻章說,他是“大清帝國中唯一有能耐可和世界列強一爭長短之人。”在局勢混亂,各種勢力在中國這片土地上激烈角逐的時候,李鴻章在清朝廷起到了定心丸一般的作用。

無論慈禧惦記李鴻章是因為什麼原因,當看到並肩作戰的老臣如此感激和道別,慈禧不可能不感到痛心。

正如慈禧所說,李鴻章是“再造玄黃”之晚清重臣。對慈禧而言,李鴻章的離去,是“大局未定,倘有不測,再也沒有人分擔了。”


鄧海春


題主的這個說法,明顯是受到電視劇《走向共和》的影響。

在《走向共和》裡,慈禧從西安迴鑾,在保定火車站上車之前,一個太監慌慌張張跑過來,遞給慈禧一疊紙,慈禧草草看過,悲從中來,踉踉蹌蹌,痛哭失聲,然後觀眾才知道,李鴻章死了。

這個場景嚴重失實。

清朝十三省督撫和十四個駐防將軍是清朝最重要的工作崗位,一旦出缺,包括病逝、自殺、戰死,都關乎屬地安危,是朝廷頭等大事,幾乎高於一切,因此清廷規定有嚴格的奏報程序。

具體是,駐防將軍出缺,由駐地總督出奏,沒有總督同城的烏里雅蘇臺、伊犁、吉林和盛京將軍由都統出奏。

總督出缺,由駐地駐防將軍領銜,會同屬地巡撫一起奏報。巡撫出缺,由總督領銜會同佈政史司一起奏報。

這個奏報是清廷頭等重要文件,必須第一時間讓皇帝和軍機處知道。同時,這個文件也是保密級別最高的文件,在發出時,由將軍衙署或督撫衙門密押封箴,皇帝或太后看到之前,絕對不可以拆封。

因此,太后和皇帝無論有多少人伺候,至少有一項不能假手於人的工作,那就是拆封六百里加急的奏報,一般都是用裁紙刀,慈禧就有一把象牙的裁紙刀,專門幹這事,放在她的寢宮裡,有專人保管。

清廷有電報之前,這種奏報要通過最高級別的驛遞送到北京,即大家熟知的六百里加急。其實,當時的六百里加急是曾國藩發明的新花樣,以前沒有。以前最高的是四百里加急,雍正時,軍機處明文規定,四百里加急只能用於兩種情況,駐防將軍、總督和巡撫出缺,以及城池失守。鹹同以後湘軍崛起,曾國藩手下的湖南蠻子太能幹,硬是把最高驛遞提高了二百里。

六百里加急的意思是,快馬驛遞,一日之內必須奔走六百里。而且,為了保密,六百里加急的驛遞不能用普通的兵部驛遞,而是將軍或總督衙門裡負責機要的親兵,一般還都得是有一定級別的,比如把總以上的,一路換馬不換人,送到北京,這種驛遞差不多是在搏命,曾國藩和左宗棠在前線打仗時,手下送信的戈什哈,每年都累死好幾個。

六百里加急到京時,不管多晚,也不管皇帝或太后是不是睡下了,必須喊起來,馬上處理。咸豐皇帝一朝,就是拆六百里加急的摺子太多,咸豐才落下了驚慌的病根。那時經常有城池失守、督撫陣亡的消息在夜半傳來,令咸豐皇帝十分憂心,他的病疑似今天的躁鬱症。

慈禧從西安迴鑾時,清廷已經有電報,兩江到北京不需要六百里加急驛遞了,當時的電報是通過太平洋電纜,在上海和山海關兩個地方上岸,再經快馬驛遞送到北京。但慈禧從西安一路過來是乘馬車,沒有電報可用,還是要用傳統的快馬驛遞。

而李鴻章當時是以直隸總督、欽差大臣、特命全權專使的身份住在北京賢良寺,軍機處又隨扈在外,所以李鴻章去世的消息應該由在京的慶親王奕劻會同兵部上奏。

慈禧當時如果收到李鴻章病逝的消息,絕不會是寫著李鴻章遺言的一疊紙,而是一個密封的大信封。送信的太監如果像電視劇裡那樣慌張,一定會被懷疑洩密而被杖責打死。

還有,李鴻章的遺言正規的稱呼是遺折,不是一頁一頁的紙,而是折片,每頁紙都是粘連在一起的,以防做手腳,那是一種嚴格而固定的格式,格式如果不符是一種很重的罪。

大臣平時給皇帝上摺子,外面的封套要用皇帝專屬的明黃色,而遺折要用白色的封套以示區別,過年或是國家大慶典時的請安摺子還要用紅色封套。

遺折一般在出缺奏報以後很久皇帝才會收到,因為遺折不著急,走的是普通驛遞的路線。對於李鴻章這樣的大人物來說,遺折是非常重要的文件,甚至可以說是他人生最後一件大事。

在1901年初冬的北京,李鴻章的死是一件天大的事,其重要程度,不亞於一場大規模的天災人禍。

實際上,李鴻章出缺的消息,是由慶親王奕劻單獨出奏的,由兵部六百里加急送到慈禧手裡。

奕劻那時是京城裡清廷的全權代表,那幾天他差不多是在當皇帝。此前,太后和皇帝匆匆逃走,八國聯軍進城,除了崇琦和徐桐之流自知是禍首免不了一死、自殺殉國之外,剩下的大小官員均作鳥獸散,所有的衙門都癱瘓,連印信都找不著了。奕劻奉旨回京,瓦德西下令,全北京除了慶王府和李鴻章住的賢良寺,都不歸大清國管轄。

等到合約一簽,瓦德西元帥向清廷移交京城的防務,只能向奕劻移交。那幾天的慶王府是大清國兩百多年最風光的王府,倖存的大小官員都來走門路,連丫鬟老媽子廚子都有人大把塞銀票,京城裡六部九卿,九門提督衙門,順天府、大興縣、宛平縣,五城兵馬司,數不清的差事,僅憑奕劻一句話。奕劻一輩子的風光都不如這幾天,慶王府的侍衛們在京城橫著走路,比軍機大臣還牛掰。不過奕劻第一件要辦的事是刻一枚臨時的兵部關防大印,否則出了北京沒人認他。

慈禧得到消息那一天是在迴鑾的路上,只不過不是在保定,而是在河南輝縣。慈禧拿到六百里加急,蓋著兵部部堂大印的大號封套,心中就咯噔一下,全身的血液似乎都要凝固了。那絕對是個不祥之兆,辛丑條約也簽了,罪魁禍首也懲辦了,所有的大事都辦完了,奕劻卻送來了一個六百里加急,憑經驗就知道李鴻章出缺了。

慈禧當時嚎啕大哭,不顧黃河岸邊的冷風吹亂她的頭髮。身邊的李蓮英見狀趕緊打發人去請已經病入膏肓走不了路的榮祿。慈禧是真的悲慟。這種悲慟不是做樣子,而是兔死狐悲。以前曾國藩和左宗棠死的時候,慈禧都哭過,但那兩次都不能與眼下比。

庚子之亂的禍事其實是她惹的,半年前八國聯軍懲辦禍首的187人大名單上,排在第一位的是她。是李鴻章殫精竭慮把她從名單上剔除,並且還獲得了列強的諒解。一個行將就木、老病侵奪的七十多歲老翁,頂著賣國賊的罵名和全中國人民的口水,硬是完成了一個似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 一場近乎亡國的大禍亂之後,得罪了全世界的列強,卻沒有以往的割地和無法接受的喪權辱國,僅僅是賠款了事,而且賠款的數額從最初的十億兩降到了四億五千萬兩銀子。

戊戌以後,後黨表面上看威風凜凜,實際上核心的人物只有三個,那就是李鴻章、榮祿和奕劻。李鴻章替她擋了半輩子的槍,現在他駕鶴西去,眼看著榮祿也不行了。剩下一個奕劻,聽話倒是聽話,但是難以服眾,才具也遠不及李、榮二位。看來今後的她要獨自面對那些千難萬難了,想起這些,她心裡一點底都沒有,不由得愈加悲從中來。

在輝縣的黃河岸邊,慈禧與榮祿淚眼相對,什麼心情也沒有,只定了一件事,那就是李鴻章的諡號。

其實就是想辦別的事也辦不了,李鴻章這個級別的大員病歿,如果鑾駕還在西安,至少要輟朝三天,以示朝廷優隆。現在逃難一切從權,但該有的程序不能免,起碼要設個譙,讓皇帝或者年輕的親貴王公代表太后奠酒祭祀,鑾駕在外無小事,如此一來,又是一番手忙腳亂。

瞿鴻禨代表軍機處把他們商量好的諡號寫給慈禧看,是文襄二字。慈禧不滿意,問還有沒有更好的,瞿鴻禨說那就只剩下文忠了。慈禧斬釘截鐵地說,就是文忠,李鴻章當得一個忠字。然後就讓軍機處找李鴻章的長子李經方,問李鴻章在家事上有什麼未了的心願,還有讓軍機處商議李鴻章世襲罔替的爵位由他哪個兒子來承襲,慈禧知道李經方不是李鴻章親生的,李鴻章兒子一大堆,說不定他想讓別的兒子襲爵。

文忠在文臣諡號中僅次於文正,差不多是清廷的最高諡號了。瞿鴻禨當言官時與翁同龢走的很近,與李鴻章不是一路人,他真心反對給李鴻章這麼高的諡號,無奈李鴻章簾眷不衰,沒辦法做手腳。

半個月以後,慈禧才收到李鴻章的遺折。遺折全文如下:

奏為臣病垂危,自知不起,口占遺疏,仰求聖鑑事。竊臣體氣素健,向能耐勞,服官四十餘年,未嘗因病請假。前在馬關受傷,流血過久,遂成眩暈。去夏冒暑北上,復患洩瀉,元氣大傷。入都後又以事機不順,朝夕焦思,往往徹夜不眠,胃納日減,觸發舊疾時作時止。迭蒙聖慈垂詢,特賞假期,慰諭周詳,感激涕零。和約幸得竣事,俄約仍無定期,上貽宵旰之憂,是臣未終心事。每一念及,憂灼五中。本月十九夜,忽喀血碗餘,數日之間,遂至沉篤,群醫束手,知難久延。謹口占遺疏,煩臣子經述恭校寫成,固封以俟。伏念臣受知最早,蒙恩最深,每念時局艱危,不敢自稱衰病。惟冀稍延餘息,重睹中興。齎志以終,歿身難瞑。現值京師初復,鑾輅未歸,和議新成,東事尚棘,根本至計,處處可虞。竊念多難興邦,殷憂啟聖。伏讀迭次諭旨,舉行新政,力圖自強。慶親王等皆臣久經共事之人,此次復同更患難,定能一心效力,翼贊訐謨。臣在九泉,庶無遺憾。至臣子孫,皆受國厚恩,唯有勖其守身讀書,勉圖報效。屬纊在即,瞻望無時,長辭聖明,無任依戀之至。謹叩謝天恩,乞皇太后、皇上聖鑑。謹奏。

李鴻章年輕時以文筆見長,多次挽起袖子,拿他那隻筆替老師曾國藩在皇帝面前爭短長。可臨到他死前,已經拿不動筆了。他的遺折是他口述,由盛宣懷替他寫的。雖寥寥數語,卻頗有深意。那時全國人民痛罵李鴻章,唾沫星子淹死他,正如他事前預料的那樣。

看李鴻章的遺折,核心就兩層意思,一是表明心跡,我李鴻章頂著槍子給你簽了《馬關條約》,這次又吐著血簽了《辛丑條約》,盡力了,別人愛怎麼罵就怎麼罵吧。二是慶親王奕劻也不容易,各位有幸活著的別站著說話不腰疼,請高抬貴手。

李鴻章在遺折中,一句不提袁世凱,一句不提誰來接替自己的職位,這是很反常的。那個時候,李鴻章其實是萬念俱灰,我死後,哪管他洪水滔天。


國史館


李鴻章去世前,給慈禧上了一道奏摺。這道奏摺在李鴻章去世後,送到慈禧的手裡。慈禧看到這道奏摺後,一時老淚縱橫,痛苦不已。

那麼,李鴻章在奏摺裡寫了什麼?慈禧為什麼為這樣失態呢?

(悲傷的慈禧)

李鴻章死前,正遇“庚子之亂”。

當時,幾十萬“刀槍不入”的義和團入京,打著“扶清滅洋”的口號,圍攻各國領事館。之所以義和團敢這麼做,就是因為慈禧暗中支持,想利用他們的力量,把西方列強趕出中國。

慈禧之所以如此痛恨洋人,是因為戊戌變法後,她一心想廢掉光緒,但遭到西方列強的反對。這無疑是對她權力的挑釁,因此她不管不顧,向列強發起了宣戰。

這樣一來,洋人立刻組建了八國聯軍,一路勢如破竹,攻進了北京城。

慈禧眼見北京城守不住了,只得丟下紫禁城,帶著光緒一路西逃。

捅了這麼大個窟窿,得找人來補啊。

有家不能回的慈禧,很自然地就想到了時任兩廣總督的李鴻章。

於是急命他為清政府全權大臣,入京和列強談判,看怎麼賠償合適,只要把這事給擺平了就成。

其實,這事誰都知道是個吃虧不討好的事,李鴻章更是吃過一次虧。

當年籤《馬關條約》時,李鴻章身負使命,在談判中盡力維護清政府權益,據理力爭。但無奈國家羸弱,面對日本列強的傲慢羞辱,最終還是少不了割地賠款。條約簽定後,國人紛紛痛斥李鴻章是賣國賊。

(李鴻章舊照)

所以,當慈禧的任命下達後,李鴻章的家人一萬個反對。再加上李鴻章身體不好,有咳血的毛病,因此家人百般勸阻,讓他推辭掉這個職務。

但李鴻章沒有聽家人的勸告,還是風塵僕僕地趕到北京,分別拜會了各國使館。

一路舟車勞頓,再加上與洋人斡旋時的心理負擔太大,李鴻章病倒了。

李鴻章這一病,本想漫天要價的洋人們沉不住氣了。

畢竟他們想要的,無非是吃上清政府一大塊肉,而不是取代清政府。所以他們迫不及待地開出了10億兩白銀的賠償。

李鴻章拖著病軀,強打精神,和洋人據理力爭。儘管途中吐血數次,但他依然堅持把清政府的損失降到最低。洋人最終將10億白銀,降到了4億5千萬兩,並稱中國當時有4億5000人,一人賠一兩,表示羞辱。

李鴻章想,只要能降低賠款,也不管羞不羞辱了,於是經得慈禧同意後,最終簽定了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辛丑條約》。

(入京處理北京事務的李鴻章)

條約簽定後,八國聯軍退出了北京城。

慈禧打點行頭,準備起駕回宮。

李鴻章卻咳血數升,病倒在了賢良寺。

李鴻章自知命不久矣,於是提筆給慈禧寫了最後一份奏摺,然後才穿上壽衣靜靜地等著那一刻。

然而想著國難當頭,還有許多事情未辦,終究心不能安,忍不住默默流下兩行清淚來。不久卒,卒年78歲。

很快,慶親王奕劻,便將李鴻章的遺折呈給了還在回京途中的慈禧,並將李鴻章病逝的消息一併傳達。

慈禧聽聞後,眼睛溼潤,待看完遺折,更是泣不成聲。

原來,李鴻章在遺折中依然擔憂清朝國力凋敝,時局艱難,苦勸慈禧和光緒能“舉行新政,力圖自強”。

要知道在清末,官員腐敗已經是很嚴重的問題了。八國聯軍進京的時候,儘管慈禧多次向封疆大吏拍電報,希望他們能進京勤王,但有動靜的幾乎沒有。所以,此時李鴻章的鞠躬盡瘁,讓慈禧感動不已。她當時一邊哭,一邊說了一句:“大局未定,倘有不測,再沒有人分擔了。”

這句話的意思是,像李鴻章這樣好用的大臣,再也沒有了……

(參考資料:《李鴻章與晚清四十年》)


張生全精彩歷史


慈禧太后是清朝後期絕對的女強者,是實際上的皇帝。在她掌權的時期裡,她用特別殘忍的手段來達到她想要做的很多事情。



▲:慈禧年輕復原圖

按理說,這樣一個霸道的太后,應該是很無情的,但李鴻章在臨死前寫的內容,卻讓她痛哭流涕,這究竟是因為什麼呢?

國家到了生死存亡的時刻

李鴻章去世時的背景是八國聯軍侵華戰爭。

幾十萬的義和團人圍攻各國列強領事館,爆發了嚴重的騷亂,西方列強以此為藉口製造出了八國聯軍侵華戰爭的惡行。



面對實力如此強大的敵人,慈禧哪裡頂得住啊,當然是打不過啊,不是屢敗屢戰,而是很快放棄了抵抗,帶著光緒逃出了北京城。

八國聯軍進入北京城之後,燒殺搶掠,無惡不作。慈禧雖然自身安然無恙,但留下的這個爛攤子還是需要人收拾的,而收拾爛攤子幫她善後的第一個人選就是李鴻章。

生不逢時,背足了黑鍋

李鴻章可以說是一個命運悲慘的人,他有才能,是個成事的好幫手。

而著名的洋務運動的發起與他脫不開干係關係,也是他一手創辦了大名鼎鼎的北洋艦隊,為中國的現代化作出了一定的貢獻。

李鴻章在外交方面頗有建樹,曾去往很多國家學習強國之道,其中去德國拜訪過俾斯麥。在那個中國飽受欺負的年代裡,李鴻章是最適合去和外國人進行談判的。

像我們熟悉的《馬關條約》就是他自己前往日本和日本首相伊藤博文簽訂的。

甲午戰爭中北洋艦隊全軍覆沒,整個朝廷都為之震撼。本來戰爭一開始慈禧就不希望再打下去,北洋艦隊全部陣亡的消息一傳開,慈禧更是十分害怕,派出了幾位大臣去日本議和,但都沒有結果。

其實,甲午戰爭雖然是日本打贏了,但日本也損失慘重。因為戰爭使得日本民眾負擔加重,甚至有的地方產生了民變,此時的日本只是希望能夠多一些籌碼和中國談判。

後來日本首相伊藤博文明確表示要恭親王奕訢或李鴻章當全權代表才能談判。恭親王不想背這個罵名,無奈之下,清廷連忙派出李鴻章出使日本。

《馬關條約》使得中國賠償2億兩白銀,並要割讓島嶼,還使得中國的形勢更加困難。

也正是因為李鴻章全權代表簽訂了一系列不平等條約,導致世人對李鴻章的評價很不好,但這並不是李鴻章自己想要這麼做的,他只是一個臣子,做這些事情也不是他自己能決定的,君要臣死,臣怎能不死?

臨危不懼,完成最後的使命

八國聯軍入侵之時,李鴻章在兩廣地區。慈禧的命令來了之後,李鴻章的家人是非常不願意他去做,因為這是一件吃力不討好的事,他們實在是不想讓李鴻章背鍋了。

但是李鴻章並沒有聽家人的勸告,還是領了慈禧的命令,去和各國的外交領事斡旋。當時的李鴻章身體已經非常不好了,再加上長途奔波,李鴻章病倒了。


但即使如此,他還是堅持著盡全力完成使命,和洋人據理力爭,十億兩白銀的賠償硬是被李鴻章強行壓到了4.5億兩白銀。

雖然李鴻章善於外交,但在絕對的實力面前,任何的技巧都難以有所作為,李鴻章拼了老命,也只能取得這樣的結果。

簽了《辛丑條約》之後,李鴻章身體越來越差,他知道自己活不長了,於是就給慈禧太后寫了一份奏摺。

可能你會以為他是希望死後朝廷能夠善待他的家眷,但並不是如此,李鴻章死前仍在思考著國家的未來。

他在奏摺中寫到中國雖然看起來解決了一次危難,但很多的矛盾很多的問題還有待解決,希望朝廷能夠想出辦法來,把國家慢慢治理好。爭取國家富強,人民幸福。

李鴻章因為背鍋而留下了不少的罵名,但臨時之前卻仍然惦記著這千瘡百孔的國家,他的一心為國深深的刺激了慈禧太后,使得冷酷無情的慈禧痛哭流涕,大哭:你這一走,我還有誰可以依靠呢?不得不說,李鴻章他的愛國之心確實讓人敬佩。慈禧看到他的奏摺後,被他的愛國心給感動了,哭了......


參考文獻:《李鴻章與晚清四十年》


小小嬴政


李鴻章也算是書香門第,官宦世家了,早年拜在曾國藩府上,後來考中進士,是清朝時期出類拔萃的讀書人,在古代做官,不會寫文章是不行的。

雖然大家都在罵李鴻章,但是我相信很多人並沒有深入的瞭解過李鴻章,至少連他的文章都沒有讀過,我大概讀了一下李鴻章在1874年作的《籌議海防折》,感覺李鴻章寫文章的水平的確很高,尤其是能在甲午戰爭爆發前20年就已經預感到中日之間必有一場惡戰,這種遠見卓識,當時的清廷也沒有幾個。

針對時局的艱難,李鴻章在《籌議海防折》中提出“練兵、簡器、造船、籌餉、用人、持久”六條全方位打造清朝近代海防策略,至今來看,依然是邏輯清晰,方案完整。

然而,除了在對策之外,在字裡行間依然能夠看到一個殫精竭慮的老頭抱著一顆拳拳愛國之心,在一點點給上層分析,解讀,報告。

說李鴻章以一人敵一國實際上是過高的抬舉了李鴻章,然而李鴻章的內心的確是希望自己就能戰勝一國。

從《籌議海防折》的文筆性來說,李鴻章想要寫一篇感動慈禧老寡婦的奏摺還是能辦到的。

1901年,在簽訂完《辛丑條約》後,李鴻章就已經快要不行了,臨終前上的最後一道奏摺應該就是題中所說的臨終遺言了。

奏為臣病垂危,自知不起,口占遺疏,仰求聖鑑事。竊臣體氣素健,向能耐勞,服官四十餘年,未嘗因病請假。前在馬關受傷,流血過久,遂成眩暈。去夏冒暑北上,復患洩瀉,元氣大傷。入都後又以事機不順,朝夕焦思,往往徹夜不眠,胃納日減,觸發舊疾時作時止。迭蒙聖慈垂詢,特賞假期,慰諭周詳,感激涕零。和約幸得竣事,俄約仍無定期,上貽宵旰之憂,是臣未終心事。每一念及,憂灼五中。本月十九夜,忽喀血碗餘,數日之間,遂至沉篤,群醫束手,知難久延。謹口占遺疏,煩臣子經述恭校寫成,固封以俟。伏念臣受知最早,蒙恩最深,每念時局艱危,不敢自稱衰病。惟冀稍延餘息,重睹中興。齎志以終,歿身難瞑。現值京師初復,鑾輅未歸,和議新成,東事尚棘,根本至計,處處可虞。竊念多難興邦,殷憂啟聖。伏讀迭次諭旨,舉行新政,力圖自強。慶親王等皆臣久經共事之人,此次復同更患難,定能一心效力,翼贊訐謨。臣在九泉,庶無遺憾。至臣子孫,皆受國厚恩,唯有勖其守身讀書,勉圖報效。屬纊在即,瞻望無時,長辭聖明,無任依戀之至。謹叩謝天恩,乞皇太后、皇上聖鑑。謹奏。

這一篇文章就看出李鴻章的文筆水平,絕非一般官員所能企及,然而,我相信慈禧看過這樣的奏摺絕對不在少數,為何會將慈禧感動哭了,就要講講這個奏摺裡面,李鴻章是怎麼說的。

感動慈禧的第一個淚點:為慈禧背鍋簽訂《馬關條約》

在奏摺說,李鴻章說自己快不行了,以前身體棒棒的,當官四十多年都沒有請過病假,但是在《馬關條約》簽訂的時候,被人打了一槍,落下病根了。

簽訂《馬關條約》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的確是給慈禧背了鍋。

感動慈禧的第二個淚點:為慈禧到廣東掃黑除惡

“去夏冒暑北上,復患洩瀉,元氣大傷。”很多人可能不明白,冒暑北上有什麼感動的!

這句話其實有很深刻的意義,甲午戰敗後,李鴻章基本也就告別權力中樞了,當時廣東黑社會風起雲湧,面對英法入侵和革命勢力的萌芽,必須要有一個人去處理,已經77歲的李鴻章被調往廣東處理這件事,李鴻章在廣東半年殺人無數,差點被人炸死。

可以說,在廣東這段時間,李鴻章差點為大清送了老命。

感動慈禧的第三個淚點:一邊吐血,一邊簽訂《辛丑條約》

八國聯軍侵華後,慈禧急調李鴻章北上處理外交談判,李鴻章從兩廣趕回北京,於是有了“朝夕焦思,往往徹夜不眠,胃納日減,觸發舊疾時作時止。”

當時在簽訂《辛丑條約》的時候,據說李鴻章是一邊吐血,一邊和洋人談判。

感動慈禧的第四個淚點:臨時還在擔心朝廷的事情

“和約幸得竣事,俄約仍無定期”,我吐著血把《辛丑條約》簽完了,但是東北的事情還沒有解決,“東事尚棘” “舉行新政”“是臣未終心事”。

一個快要死了的人,還擔心工作沒有完成的事,慈禧怎麼能不感動。

感動慈禧的第五個淚點:還能拿什麼感動你,我的蔡根花寶貝

憂國憂民的事就不說了,然而憂國憂民到“喀血碗餘”還要 “惟冀稍延餘息,重睹中興”,真是爆肝要爆炸的感覺,也要為大清賣命。

在後面,李鴻章不但說自己要報效朝廷,就連子子孫孫都要報效,如此看來,還能拿什麼感動你,我的蔡根花小寶貝!

所以,李鴻章不止是文章寫的好,關鍵是做的這些事,件件戳中慈禧的淚點,想要不哭都不行。


史論縱橫


關於提問者所說的慈禧嚎啕大哭一事,正史上並無記錄,倒是影視劇中時常演繹。

正史中記載的內容大致如下:

光緒二十七年也就是1901年九月二十六日,此時慈禧與光緒正在“迴鑾”返京途中,這天由河南鞏縣抵達汜水縣駐蹕,接到北京奏電:“病勢危篤,請速派大臣接替,以資鎮攝。”慈禧和光緒閱後都很擔心,因為當時另一議和大臣奕劻己出京趕來迎駕途中。慈禧對局勢極為擔擾的對隨駕吳永說:“大局末定,李相倘有不測,如此重荷,更有何人可分擔?”

九月二十八曰由汜冰往滎陽,傍晚接到京電.李鴻章於當日午刻逝世,慈禧,光緒無心晚膳。隨即召見榮祿商議對策,事後決定三個人事任命:

一,王文韶著署理全權大臣

二,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著袁世凱署理

三,山東巡撫著張人駿調補

十月初二在開封慈禧收到李鴻章最後奉疏:

同日發佈一道上諭表彰李鴻章之功績:

通過正史未見慈禧有失態大哭記錄,以其性格也不會在臣下面前失態大哭至多掉幾滴眼淚而已!

(上圖為李鴻章七十四歲出訪歐洲時留影)


申報七十七載


李鴻章在離別之際留下了一首淒涼的絕命詩,詩中包含了這位老者的辛酸與無奈!

勞勞車馬未離鞍,臨事方知一死難。三百年來傷國步,八千里外弔民殘。秋風寶劍孤臣淚,落日旌旗大將壇。海外塵氛猶未息,請君莫作等閒看。”

慈禧在見此詩後,百感交集,痛哭流涕,一度嘔血!到底是什麼竟會讓慈禧老太太如此傷心欲絕呢?

勞勞車馬未離鞍,臨事方知一死難

馬車前幾經勞頓的馬從未卸下馬鞍,大事未成,受盡磨礪想要輕鬆一死也是很難的。這是在感慨自己的事業未完,幾經勞累,早已疲憊不堪,儘管曾想一死了之,但這樣的想法卻是不容易實現的!


我們知道李鴻章是晚清著名重臣,清廷在對外戰爭失敗後和外國的議和,幾乎都是由李鴻章出面協談,由此簽下了像《馬關條約》、《辛丑條約》等喪權辱國的條約,而這些也敗壞了李鴻章的名聲。李鴻章其實也深知自己所作的這一切必遭國人唾罵,但他又有何辦法呢?“臨事方知一死難”,深深道出了這位老者在彌留之際的痛苦與無奈。

三百年來傷國步,八千里外弔民殘

三百年來國家發展緩慢,回望無限悲傷。遙遙祭奠那些因外強侵略而逝去同胞的那殘傷民魂。兩次鴉片戰爭,列強的入侵,使得中華民族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災難,多少國民死在了外國列強的屠刀之下,而他所作的,唯有在遠方為這些亡靈禱告。是什麼造成了這樣的後果呢?根本原因還是自己國家不思進取,發展緩慢啊!

秋風寶劍孤臣淚,落日旌旗大將壇

秋風吹著未出鞘的寶劍,孤臣壯志未酬潸然落淚。日落的那點餘輝,此刻正孤寂悲涼的照耀著曾經輝煌,榮耀的旌旗和大將壇。這句真是令聞者落淚,李鴻章內心的無限悲愁在此刻表達得淋漓盡致,他是孤臣嗎?絕對是!

海外塵氛猶未息,請君莫作等閒看

海外列強虎視耽耽,想入侵我朝的想法從未平息。懇求大家不要視若等閒,冷眼旁觀啊!此句足見李鴻章的憂國憂民之心。外國列強狼子野心,希望國人不要對他們心存幻想,這些告誡,也是這位老者在彌留之際,唯一能做的了。

在你眼中,李鴻章是如何的呢?對此,你有什麼想說的嗎?

“品歷史人文,悟真理人生。”專注歷史文化的探索,我是靈魂的感觸!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我的頭條號哦!


靈魂的感觸


慈禧太后是中國歷史上帝制時代中少有的長期當政的強勢女人,她的政治手段堪稱幹練,尤其擅長操弄親貴朝臣之間的權力平衡,以維繫自身的絕對權威,在這當中,她也以極其殘忍的手段打擊反對者,在她統治期間還簽訂了一系列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遭受世人的唾棄。

但就是這樣一位冷麵的女強人,也有其柔性的一面,當她看到李鴻章的臨終絕筆時,也不禁失聲痛哭,這是為什麼呢?


1900年註定是不太平的一年,先是北方義和團發動暴亂,之後八國聯軍以此為藉口,大舉入侵我國,侵佔北京並犯下了滔天罪行,慈禧太后在逃往西安之際,第一個想到能救火的人就是她的忠實老臣李鴻章了,於是就下令讓李鴻章前去談判,當時他的家人都反對,但是李鴻章這個人就是很忠心,儘管他知道這個談判只會給自己帶來壞處,但他還是領命,前去為慈禧善後。

李鴻章是晚清四大名臣之一,淮軍,北洋水師的創建者和洋務運動的領袖,當年因為簽訂《馬關條約》全國上下群情激憤,李鴻章也鬱鬱寡歡,被放兩廣,基本處於閒賦狀態,也可以說是因禍得福,他躲過了這次戰亂。

但是作為一名臣子,國家的命運總是與之休慼相關的,因此在與八國聯軍議和之際,慈禧首先就想到了李鴻章,因為他善於與外國人進行各種談判,外交手段還是高於其他官員的,因此李鴻章再次出山,參與制定了那份喪權辱國的《辛丑條約》。


當時李鴻章已經病得很嚴重了,經常咳血,據說在談判桌上也多次咳血,不過最後還是堅持到談判結束,李鴻章已經儘自己所能,把原來的10億多的賠償額度降到了4億多,也就是當時的人均一兩白銀,但是這個條約還是讓國人非常憤怒。

伴隨著《辛丑條約》的簽訂,李鴻章再次聲名塗地,聲討他的呼聲一浪高過一浪,在清朝連續不斷的恥辱中,李鴻章又一次成為了“背鍋俠”,《辛丑條約》人均一兩白銀的恥辱像刀子一樣,深深地折磨著這個風燭殘年的老者。


《辛丑條約》的簽訂,使得李鴻章心力交瘁,之後便駕鶴西去,李鴻章在去世前曾給逃難在外的慈禧太后寫過一封奏摺,以及留下一首詩,慈禧看過奏摺後當場嚎啕大哭“你一去,還有誰可以於這亂世之中幫我呢?” 那麼李鴻章到底寫了什麼,讓慈禧難過成這樣?

那份奏摺現今已無法考證,但是李鴻章的這首詩則流傳了下來。

勞勞車馬未離鞍,臨事方知一死難,

三百年來傷國步,八千里外弔民殘,

秋風寶劍孤臣淚,落日旌旗大將壇

海外塵氛猶未息,諸君莫作等閒看。


自從李鴻章奉命與八國聯軍進行交涉之後,可以說是食無能保,夜不能寐,正如詩中第一句話所說,他一直奔波,幾乎從未離開過馬鞍,肩負國家大任,豈是一死擺脫得了的,更何況他也不能死,否則自己撒手而去之後,這個破爛的殘局誰來收拾呢?

李鴻章從20歲就開始了自己的官宦生涯,最初他可謂是意氣風發,揮斥方遒,一心只為升官,但是當他垂垂老矣時,回顧近百年來的歷史,國力日漸衰退,此時個人利益早已置之度外,一心只為國家的繁榮富強,在臨死之前,他仍不忘關心國家命運,呼籲那些有志青年不要做看客,積極地來救國家於危難之際,這一腔熱血不可謂不真切。


李鴻章深知自己所作的這一切必遭國人的唾罵,但他又有何辦法呢?“臨事方知一死難”,深深道出了這位老者在彌留之際的痛苦與無奈。

慈禧看到這份奏摺的時候,甚感其誠,覺得李鴻章是唯一為自己著想的大臣,所以才會那麼傷心。









遺產君


李鴻章,晚清四大名臣之一,淮軍、北洋水師的創建者和洋務運動的領袖,他一生參與了一系列重大歷史事件,對於他的評價,至今爭論不休,有罵其為賣國賊的,有說其是史上最大背鍋俠的,有說他是晚清唯一可以與列強爭一長短、東方俾斯麥的。而當時的慈禧太后視其為再造玄黃之人。

李鴻章在臨終前給遠在西安的慈禧太后和光緒帝上了最後一道奏摺,即他的遺折:“伏念臣受知最早,榮恩最深,每念時局艱危,不敢自稱哀痛;惟冀稍延餘息,重睹中興,齎志以終,歿身難暝。現值京師初復,鑾輅未歸。和議新成,東事尚棘,根本至計,處處可虞。竊念多難興邦,殷優啟聖。伏讀迭次諭旨,舉行新政,力圖自強。慶親王等皆臣久經共事之人,此次復同更患難,定能一心勰力,冀贊訐謨,臣在九泉,庶無遺憾。”

正在迴鑾途中的慈禧太后得到了李鴻章的奏摺,慈禧太后看後為之流淚,並說:“大局未定,倘有不測,再也沒有人分擔了。”次日,李鴻章去世的消息傳來,慈禧太后“震悼失次”。

網上盛傳的慈禧看到李鴻章絕命詩後大哭,其中所傳的李鴻章絕命詩真偽性難辨。其詩文為:“勞勞車馬未離鞍,臨事方知一死難。三百年來傷國步,八千里外弔民殘。秋風寶劍孤臣淚,落日旌旗大將壇。海外塵氛猶未息,諸君莫作等閒看。”

這首詩是在李鴻章去世近六十年後才出現的,最早出現於高拜石的《南湖錄憶》,之前在李鴻章的傳記、文集、好友編纂的文集中都沒有此詩的蹤影,此外,李鴻章在臨終前每時每刻都有親信和親人在身邊,他彌留之際的具體言語形態,周圍的人都有詳細記載,在之後會被整理和回憶(如當時在場的周馥回憶:“公臨終時,兩目炯炯不暝。餘撫之曰:'未了事,我輩可了,請公放心。’目乃暝,猶流涕,口動欲語,公傷也!”)但是對於這首“絕命詩”卻沒人記載、回憶,因此這首絕命詩的真偽性受到質疑(詩風比較符合李鴻章)。

如有錯誤,望斧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