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在临终绝笔中写了什么,竟让慈禧嚎啕大哭?

用户61403323


李鸿章——错综复杂的晚清重臣

李鸿章——中国近代史上一个复杂的人物。他靠绞杀太平军和捻军起家,是一个军事家。后来他还创办了一大批的新式企业,是一个实业家。不得不承认,他是第一流的人才。但是与此同时他还代表着清政府签订了许许多多的丧权辱国的条约,因此许多人认为他是一个卖国贼。


李鸿章有20余年的时间是以文华殿大学士的身份来担任北洋大臣兼直隶总督,可以说他集军事、外交于一身,几乎左右了政局。以至于梁启超在李鸿章病逝后感叹:“四十年来,中国大事,几无一不与李鸿章有关系”。

饱受争议的李鸿章

梁启超在《李鸿章传》中写道“敬李鸿章之才,惜李鸿章之识,悲李鸿章之遇”,曾国藩也是这样的评价李鸿章的“少荃天资与公牍最相近,将来建树非凡,或竟青出于蓝也未可知。”可见李鸿章的才华。

梁启超在《李鸿章传》中:鸿章必为数千年中国历史上一人物,无可疑也。李鸿章必为十九世纪世界历史上一人物,无可疑也。梁启超在《李鸿章传》中:“当戎马压境之际,为忍气吞声之言,旁观者尤为酸心,况鸿章身历其境者!”

但终究李鸿章还是成为了历史上饱受争议的人物,认可他的人都同情他的遭遇,努力的让他从历史的错误中开脱,说他是形势所逼,迫不得已。而否定他的人又认为他终究签下了无数的卖国条约,即使逃得过卖国这一名词终究逃不过误国这一词。

对于这两方的评价,很难做出评价,我无法否定他的错误,但是与此同时,我也无法否定他的努力,所以最后还是归结到了梁启超的那一句评价上,敬李鸿章之才,惜李鸿章之识,悲李鸿章之遇了。



李鸿章去世,世界都为之报道

所以,李鸿章对清政府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在世界上,李鸿章也是享有圣谕,他去世之后,《洛杉矶时报》,《华盛顿邮报》,《芝加哥每日论坛报》,《纽约时报》,《泰晤士报》等等报纸都其做出了报道,当然国内也是没有平静,李鸿章的死讯传来,慈禧感叹说“大局未定,倘有不测,再也没有人分担了。”也可见慈禧对他的惋惜。


至于慈禧是否真的流眼泪,没有找到直接的证据,但是慈禧内心终究是不平静。


围知历史


李鸿章在弥留之际,写了两样东西。一个是呈给远在西安的光绪帝和慈禧太后的奏章,另一个是一首诗。

奏折不长,也就四百多字。但这份奏折中李鸿章所表达出来的深情,却引起了共同经历晚清动荡的慈禧的共鸣,让慈禧这位心狠手辣的老太太也为之动容。

李鸿章的遗奏,大意是说:

我知道自己重病难以治愈,大概快到了生命的尽头,现在口述这份奏折,希望圣上可以明鉴此事。

我为官四十多年以来,吃苦耐劳,从未请过病假。之前我在马关受伤,大量失血,才导致了眩晕。去年夏天,在北上途中又再次患上了腹泻,身体元气大伤。在回到都城以后,我又因为诸事不顺而日夜操劳,长期焦虑。这使得我胃口越来越差,身上的老毛病也反反复复地发作。后来承蒙太后您的关心,拥有了特别假期。对您的关心和慰问,我非常感激。

和八国联军的合约差不多处理完了,但和俄国的协定还遥遥无期。这些让圣上忧心的事,也是我没有处理完的心事。我每次一想到这些,便觉得五脏六腑都像是有烈火在焚烧。这个月十九日的晚上,我突然咳出大半碗血。几天之内,我都陷入昏迷,医生们束手无策,我知道我的生命难以再延续。

我想到我早早就受到朝廷的赏识,承蒙的恩惠最深。所以每每想到时局艰危,我就不敢透露自己的病情。我只希望自己能多活几天,亲眼看到国家的复兴。正是因为心中怀着这样的志向,所以我要是如此死去,那我大概会死不瞑目。

现在朝廷还在复兴的起点,圣上也没有回到都城。和八国联军的的协议才达成,东边的争端却还没有平息。我们整个国家的根本都受到动摇,处处都潜伏着危机。我想,多难兴邦,殷忧启圣。我看了近来颁布的多道政令,觉得我们应举行新政,以此来达到自强的目的。庆亲王等人和我共事很久,这次他们更是和我一同面对困境。所以他们一定是可以为国家真正效力的人。有他们继续努力,我就算这么走了,也死而无憾了。而我的子孙,他们也受到朝廷恩惠,所以他们也会为朝廷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单单从内容来说,一位七十九岁高龄的病重老臣,在生命垂危之际仍然惦记着国家大事,这该是怎样一位为了家国抛头颅洒热血的人。而李鸿章在重病时还能记得清政务,也看得出他平日里是个多么投入的人。

而李鸿章又不是一个普通大臣。他的这份遗奏,是呈给慈禧的。

李鸿章作为晚清重臣之一,领导了洋务运动,掌握着北洋水师。日本第一任首相伊藤博文评价李鸿章说,他是“大清帝国中唯一有能耐可和世界列强一争长短之人。”在局势混乱,各种势力在中国这片土地上激烈角逐的时候,李鸿章在清朝廷起到了定心丸一般的作用。

无论慈禧惦记李鸿章是因为什么原因,当看到并肩作战的老臣如此感激和道别,慈禧不可能不感到痛心。

正如慈禧所说,李鸿章是“再造玄黄”之晚清重臣。对慈禧而言,李鸿章的离去,是“大局未定,倘有不测,再也没有人分担了。”


邓海春


题主的这个说法,明显是受到电视剧《走向共和》的影响。

在《走向共和》里,慈禧从西安回銮,在保定火车站上车之前,一个太监慌慌张张跑过来,递给慈禧一叠纸,慈禧草草看过,悲从中来,踉踉跄跄,痛哭失声,然后观众才知道,李鸿章死了。

这个场景严重失实。

清朝十三省督抚和十四个驻防将军是清朝最重要的工作岗位,一旦出缺,包括病逝、自杀、战死,都关乎属地安危,是朝廷头等大事,几乎高于一切,因此清廷规定有严格的奏报程序。

具体是,驻防将军出缺,由驻地总督出奏,没有总督同城的乌里雅苏台、伊犁、吉林和盛京将军由都统出奏。

总督出缺,由驻地驻防将军领衔,会同属地巡抚一起奏报。巡抚出缺,由总督领衔会同布政史司一起奏报。

这个奏报是清廷头等重要文件,必须第一时间让皇帝和军机处知道。同时,这个文件也是保密级别最高的文件,在发出时,由将军衙署或督抚衙门密押封箴,皇帝或太后看到之前,绝对不可以拆封。

因此,太后和皇帝无论有多少人伺候,至少有一项不能假手于人的工作,那就是拆封六百里加急的奏报,一般都是用裁纸刀,慈禧就有一把象牙的裁纸刀,专门干这事,放在她的寝宫里,有专人保管。

清廷有电报之前,这种奏报要通过最高级别的驿递送到北京,即大家熟知的六百里加急。其实,当时的六百里加急是曾国藩发明的新花样,以前没有。以前最高的是四百里加急,雍正时,军机处明文规定,四百里加急只能用于两种情况,驻防将军、总督和巡抚出缺,以及城池失守。咸同以后湘军崛起,曾国藩手下的湖南蛮子太能干,硬是把最高驿递提高了二百里。

六百里加急的意思是,快马驿递,一日之内必须奔走六百里。而且,为了保密,六百里加急的驿递不能用普通的兵部驿递,而是将军或总督衙门里负责机要的亲兵,一般还都得是有一定级别的,比如把总以上的,一路换马不换人,送到北京,这种驿递差不多是在搏命,曾国藩和左宗棠在前线打仗时,手下送信的戈什哈,每年都累死好几个。

六百里加急到京时,不管多晚,也不管皇帝或太后是不是睡下了,必须喊起来,马上处理。咸丰皇帝一朝,就是拆六百里加急的折子太多,咸丰才落下了惊慌的病根。那时经常有城池失守、督抚阵亡的消息在夜半传来,令咸丰皇帝十分忧心,他的病疑似今天的躁郁症。

慈禧从西安回銮时,清廷已经有电报,两江到北京不需要六百里加急驿递了,当时的电报是通过太平洋电缆,在上海和山海关两个地方上岸,再经快马驿递送到北京。但慈禧从西安一路过来是乘马车,没有电报可用,还是要用传统的快马驿递。

而李鸿章当时是以直隶总督、钦差大臣、特命全权专使的身份住在北京贤良寺,军机处又随扈在外,所以李鸿章去世的消息应该由在京的庆亲王奕劻会同兵部上奏。

慈禧当时如果收到李鸿章病逝的消息,绝不会是写着李鸿章遗言的一叠纸,而是一个密封的大信封。送信的太监如果像电视剧里那样慌张,一定会被怀疑泄密而被杖责打死。

还有,李鸿章的遗言正规的称呼是遗折,不是一页一页的纸,而是折片,每页纸都是粘连在一起的,以防做手脚,那是一种严格而固定的格式,格式如果不符是一种很重的罪。

大臣平时给皇帝上折子,外面的封套要用皇帝专属的明黄色,而遗折要用白色的封套以示区别,过年或是国家大庆典时的请安折子还要用红色封套。

遗折一般在出缺奏报以后很久皇帝才会收到,因为遗折不着急,走的是普通驿递的路线。对于李鸿章这样的大人物来说,遗折是非常重要的文件,甚至可以说是他人生最后一件大事。

在1901年初冬的北京,李鸿章的死是一件天大的事,其重要程度,不亚于一场大规模的天灾人祸。

实际上,李鸿章出缺的消息,是由庆亲王奕劻单独出奏的,由兵部六百里加急送到慈禧手里。

奕劻那时是京城里清廷的全权代表,那几天他差不多是在当皇帝。此前,太后和皇帝匆匆逃走,八国联军进城,除了崇琦和徐桐之流自知是祸首免不了一死、自杀殉国之外,剩下的大小官员均作鸟兽散,所有的衙门都瘫痪,连印信都找不着了。奕劻奉旨回京,瓦德西下令,全北京除了庆王府和李鸿章住的贤良寺,都不归大清国管辖。

等到合约一签,瓦德西元帅向清廷移交京城的防务,只能向奕劻移交。那几天的庆王府是大清国两百多年最风光的王府,幸存的大小官员都来走门路,连丫鬟老妈子厨子都有人大把塞银票,京城里六部九卿,九门提督衙门,顺天府、大兴县、宛平县,五城兵马司,数不清的差事,仅凭奕劻一句话。奕劻一辈子的风光都不如这几天,庆王府的侍卫们在京城横着走路,比军机大臣还牛掰。不过奕劻第一件要办的事是刻一枚临时的兵部关防大印,否则出了北京没人认他。

慈禧得到消息那一天是在回銮的路上,只不过不是在保定,而是在河南辉县。慈禧拿到六百里加急,盖着兵部部堂大印的大号封套,心中就咯噔一下,全身的血液似乎都要凝固了。那绝对是个不祥之兆,辛丑条约也签了,罪魁祸首也惩办了,所有的大事都办完了,奕劻却送来了一个六百里加急,凭经验就知道李鸿章出缺了。

慈禧当时嚎啕大哭,不顾黄河岸边的冷风吹乱她的头发。身边的李莲英见状赶紧打发人去请已经病入膏肓走不了路的荣禄。慈禧是真的悲恸。这种悲恸不是做样子,而是兔死狐悲。以前曾国藩和左宗棠死的时候,慈禧都哭过,但那两次都不能与眼下比。

庚子之乱的祸事其实是她惹的,半年前八国联军惩办祸首的187人大名单上,排在第一位的是她。是李鸿章殚精竭虑把她从名单上剔除,并且还获得了列强的谅解。一个行将就木、老病侵夺的七十多岁老翁,顶着卖国贼的骂名和全中国人民的口水,硬是完成了一个似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 一场近乎亡国的大祸乱之后,得罪了全世界的列强,却没有以往的割地和无法接受的丧权辱国,仅仅是赔款了事,而且赔款的数额从最初的十亿两降到了四亿五千万两银子。

戊戌以后,后党表面上看威风凛凛,实际上核心的人物只有三个,那就是李鸿章、荣禄和奕劻。李鸿章替她挡了半辈子的枪,现在他驾鹤西去,眼看着荣禄也不行了。剩下一个奕劻,听话倒是听话,但是难以服众,才具也远不及李、荣二位。看来今后的她要独自面对那些千难万难了,想起这些,她心里一点底都没有,不由得愈加悲从中来。

在辉县的黄河岸边,慈禧与荣禄泪眼相对,什么心情也没有,只定了一件事,那就是李鸿章的谥号。

其实就是想办别的事也办不了,李鸿章这个级别的大员病殁,如果銮驾还在西安,至少要辍朝三天,以示朝廷优隆。现在逃难一切从权,但该有的程序不能免,起码要设个谯,让皇帝或者年轻的亲贵王公代表太后奠酒祭祀,銮驾在外无小事,如此一来,又是一番手忙脚乱。

瞿鸿禨代表军机处把他们商量好的谥号写给慈禧看,是文襄二字。慈禧不满意,问还有没有更好的,瞿鸿禨说那就只剩下文忠了。慈禧斩钉截铁地说,就是文忠,李鸿章当得一个忠字。然后就让军机处找李鸿章的长子李经方,问李鸿章在家事上有什么未了的心愿,还有让军机处商议李鸿章世袭罔替的爵位由他哪个儿子来承袭,慈禧知道李经方不是李鸿章亲生的,李鸿章儿子一大堆,说不定他想让别的儿子袭爵。

文忠在文臣谥号中仅次于文正,差不多是清廷的最高谥号了。瞿鸿禨当言官时与翁同龢走的很近,与李鸿章不是一路人,他真心反对给李鸿章这么高的谥号,无奈李鸿章帘眷不衰,没办法做手脚。

半个月以后,慈禧才收到李鸿章的遗折。遗折全文如下:

奏为臣病垂危,自知不起,口占遗疏,仰求圣鉴事。窃臣体气素健,向能耐劳,服官四十余年,未尝因病请假。前在马关受伤,流血过久,遂成眩晕。去夏冒暑北上,复患泄泻,元气大伤。入都后又以事机不顺,朝夕焦思,往往彻夜不眠,胃纳日减,触发旧疾时作时止。迭蒙圣慈垂询,特赏假期,慰谕周详,感激涕零。和约幸得竣事,俄约仍无定期,上贻宵旰之忧,是臣未终心事。每一念及,忧灼五中。本月十九夜,忽喀血碗余,数日之间,遂至沉笃,群医束手,知难久延。谨口占遗疏,烦臣子经述恭校写成,固封以俟。伏念臣受知最早,蒙恩最深,每念时局艰危,不敢自称衰病。惟冀稍延余息,重睹中兴。赍志以终,殁身难瞑。现值京师初复,銮辂未归,和议新成,东事尚棘,根本至计,处处可虞。窃念多难兴邦,殷忧启圣。伏读迭次谕旨,举行新政,力图自强。庆亲王等皆臣久经共事之人,此次复同更患难,定能一心效力,翼赞讦谟。臣在九泉,庶无遗憾。至臣子孙,皆受国厚恩,唯有勖其守身读书,勉图报效。属纩在即,瞻望无时,长辞圣明,无任依恋之至。谨叩谢天恩,乞皇太后、皇上圣鉴。谨奏。

李鸿章年轻时以文笔见长,多次挽起袖子,拿他那只笔替老师曾国藩在皇帝面前争短长。可临到他死前,已经拿不动笔了。他的遗折是他口述,由盛宣怀替他写的。虽寥寥数语,却颇有深意。那时全国人民痛骂李鸿章,唾沫星子淹死他,正如他事前预料的那样。

看李鸿章的遗折,核心就两层意思,一是表明心迹,我李鸿章顶着枪子给你签了《马关条约》,这次又吐着血签了《辛丑条约》,尽力了,别人爱怎么骂就怎么骂吧。二是庆亲王奕劻也不容易,各位有幸活着的别站着说话不腰疼,请高抬贵手。

李鸿章在遗折中,一句不提袁世凯,一句不提谁来接替自己的职位,这是很反常的。那个时候,李鸿章其实是万念俱灰,我死后,哪管他洪水滔天。


国史馆


李鸿章去世前,给慈禧上了一道奏折。这道奏折在李鸿章去世后,送到慈禧的手里。慈禧看到这道奏折后,一时老泪纵横,痛苦不已。

那么,李鸿章在奏折里写了什么?慈禧为什么为这样失态呢?

(悲伤的慈禧)

李鸿章死前,正遇“庚子之乱”。

当时,几十万“刀枪不入”的义和团入京,打着“扶清灭洋”的口号,围攻各国领事馆。之所以义和团敢这么做,就是因为慈禧暗中支持,想利用他们的力量,把西方列强赶出中国。

慈禧之所以如此痛恨洋人,是因为戊戌变法后,她一心想废掉光绪,但遭到西方列强的反对。这无疑是对她权力的挑衅,因此她不管不顾,向列强发起了宣战。

这样一来,洋人立刻组建了八国联军,一路势如破竹,攻进了北京城。

慈禧眼见北京城守不住了,只得丢下紫禁城,带着光绪一路西逃。

捅了这么大个窟窿,得找人来补啊。

有家不能回的慈禧,很自然地就想到了时任两广总督的李鸿章。

于是急命他为清政府全权大臣,入京和列强谈判,看怎么赔偿合适,只要把这事给摆平了就成。

其实,这事谁都知道是个吃亏不讨好的事,李鸿章更是吃过一次亏。

当年签《马关条约》时,李鸿章身负使命,在谈判中尽力维护清政府权益,据理力争。但无奈国家羸弱,面对日本列强的傲慢羞辱,最终还是少不了割地赔款。条约签定后,国人纷纷痛斥李鸿章是卖国贼。

(李鸿章旧照)

所以,当慈禧的任命下达后,李鸿章的家人一万个反对。再加上李鸿章身体不好,有咳血的毛病,因此家人百般劝阻,让他推辞掉这个职务。

但李鸿章没有听家人的劝告,还是风尘仆仆地赶到北京,分别拜会了各国使馆。

一路舟车劳顿,再加上与洋人斡旋时的心理负担太大,李鸿章病倒了。

李鸿章这一病,本想漫天要价的洋人们沉不住气了。

毕竟他们想要的,无非是吃上清政府一大块肉,而不是取代清政府。所以他们迫不及待地开出了10亿两白银的赔偿。

李鸿章拖着病躯,强打精神,和洋人据理力争。尽管途中吐血数次,但他依然坚持把清政府的损失降到最低。洋人最终将10亿白银,降到了4亿5千万两,并称中国当时有4亿5000人,一人赔一两,表示羞辱。

李鸿章想,只要能降低赔款,也不管羞不羞辱了,于是经得慈禧同意后,最终签定了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辛丑条约》。

(入京处理北京事务的李鸿章)

条约签定后,八国联军退出了北京城。

慈禧打点行头,准备起驾回宫。

李鸿章却咳血数升,病倒在了贤良寺。

李鸿章自知命不久矣,于是提笔给慈禧写了最后一份奏折,然后才穿上寿衣静静地等着那一刻。

然而想着国难当头,还有许多事情未办,终究心不能安,忍不住默默流下两行清泪来。不久卒,卒年78岁。

很快,庆亲王奕劻,便将李鸿章的遗折呈给了还在回京途中的慈禧,并将李鸿章病逝的消息一并传达。

慈禧听闻后,眼睛湿润,待看完遗折,更是泣不成声。

原来,李鸿章在遗折中依然担忧清朝国力凋敝,时局艰难,苦劝慈禧和光绪能“举行新政,力图自强”。

要知道在清末,官员腐败已经是很严重的问题了。八国联军进京的时候,尽管慈禧多次向封疆大吏拍电报,希望他们能进京勤王,但有动静的几乎没有。所以,此时李鸿章的鞠躬尽瘁,让慈禧感动不已。她当时一边哭,一边说了一句:“大局未定,倘有不测,再没有人分担了。”

这句话的意思是,像李鸿章这样好用的大臣,再也没有了……

(参考资料:《李鸿章与晚清四十年》)


张生全精彩历史


慈禧太后是清朝后期绝对的女强者,是实际上的皇帝。在她掌权的时期里,她用特别残忍的手段来达到她想要做的很多事情。



▲:慈禧年轻复原图

按理说,这样一个霸道的太后,应该是很无情的,但李鸿章在临死前写的内容,却让她痛哭流涕,这究竟是因为什么呢?

国家到了生死存亡的时刻

李鸿章去世时的背景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几十万的义和团人围攻各国列强领事馆,爆发了严重的骚乱,西方列强以此为借口制造出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恶行。



面对实力如此强大的敌人,慈禧哪里顶得住啊,当然是打不过啊,不是屡败屡战,而是很快放弃了抵抗,带着光绪逃出了北京城。

八国联军进入北京城之后,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慈禧虽然自身安然无恙,但留下的这个烂摊子还是需要人收拾的,而收拾烂摊子帮她善后的第一个人选就是李鸿章。

生不逢时,背足了黑锅

李鸿章可以说是一个命运悲惨的人,他有才能,是个成事的好帮手。

而著名的洋务运动的发起与他脱不开干系关系,也是他一手创办了大名鼎鼎的北洋舰队,为中国的现代化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李鸿章在外交方面颇有建树,曾去往很多国家学习强国之道,其中去德国拜访过俾斯麦。在那个中国饱受欺负的年代里,李鸿章是最适合去和外国人进行谈判的。

像我们熟悉的《马关条约》就是他自己前往日本和日本首相伊藤博文签订的。

甲午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整个朝廷都为之震撼。本来战争一开始慈禧就不希望再打下去,北洋舰队全部阵亡的消息一传开,慈禧更是十分害怕,派出了几位大臣去日本议和,但都没有结果。

其实,甲午战争虽然是日本打赢了,但日本也损失惨重。因为战争使得日本民众负担加重,甚至有的地方产生了民变,此时的日本只是希望能够多一些筹码和中国谈判。

后来日本首相伊藤博文明确表示要恭亲王奕䜣或李鸿章当全权代表才能谈判。恭亲王不想背这个骂名,无奈之下,清廷连忙派出李鸿章出使日本。

《马关条约》使得中国赔偿2亿两白银,并要割让岛屿,还使得中国的形势更加困难。

也正是因为李鸿章全权代表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导致世人对李鸿章的评价很不好,但这并不是李鸿章自己想要这么做的,他只是一个臣子,做这些事情也不是他自己能决定的,君要臣死,臣怎能不死?

临危不惧,完成最后的使命

八国联军入侵之时,李鸿章在两广地区。慈禧的命令来了之后,李鸿章的家人是非常不愿意他去做,因为这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他们实在是不想让李鸿章背锅了。

但是李鸿章并没有听家人的劝告,还是领了慈禧的命令,去和各国的外交领事斡旋。当时的李鸿章身体已经非常不好了,再加上长途奔波,李鸿章病倒了。


但即使如此,他还是坚持着尽全力完成使命,和洋人据理力争,十亿两白银的赔偿硬是被李鸿章强行压到了4.5亿两白银。

虽然李鸿章善于外交,但在绝对的实力面前,任何的技巧都难以有所作为,李鸿章拼了老命,也只能取得这样的结果。

签了《辛丑条约》之后,李鸿章身体越来越差,他知道自己活不长了,于是就给慈禧太后写了一份奏折。

可能你会以为他是希望死后朝廷能够善待他的家眷,但并不是如此,李鸿章死前仍在思考着国家的未来。

他在奏折中写到中国虽然看起来解决了一次危难,但很多的矛盾很多的问题还有待解决,希望朝廷能够想出办法来,把国家慢慢治理好。争取国家富强,人民幸福。

李鸿章因为背锅而留下了不少的骂名,但临时之前却仍然惦记着这千疮百孔的国家,他的一心为国深深的刺激了慈禧太后,使得冷酷无情的慈禧痛哭流涕,大哭:你这一走,我还有谁可以依靠呢?不得不说,李鸿章他的爱国之心确实让人敬佩。慈禧看到他的奏折后,被他的爱国心给感动了,哭了......


参考文献:《李鸿章与晚清四十年》


小小嬴政


李鸿章也算是书香门第,官宦世家了,早年拜在曾国藩府上,后来考中进士,是清朝时期出类拔萃的读书人,在古代做官,不会写文章是不行的。

虽然大家都在骂李鸿章,但是我相信很多人并没有深入的了解过李鸿章,至少连他的文章都没有读过,我大概读了一下李鸿章在1874年作的《筹议海防折》,感觉李鸿章写文章的水平的确很高,尤其是能在甲午战争爆发前20年就已经预感到中日之间必有一场恶战,这种远见卓识,当时的清廷也没有几个。

针对时局的艰难,李鸿章在《筹议海防折》中提出“练兵、简器、造船、筹饷、用人、持久”六条全方位打造清朝近代海防策略,至今来看,依然是逻辑清晰,方案完整。

然而,除了在对策之外,在字里行间依然能够看到一个殚精竭虑的老头抱着一颗拳拳爱国之心,在一点点给上层分析,解读,报告。

说李鸿章以一人敌一国实际上是过高的抬举了李鸿章,然而李鸿章的内心的确是希望自己就能战胜一国。

从《筹议海防折》的文笔性来说,李鸿章想要写一篇感动慈禧老寡妇的奏折还是能办到的。

1901年,在签订完《辛丑条约》后,李鸿章就已经快要不行了,临终前上的最后一道奏折应该就是题中所说的临终遗言了。

奏为臣病垂危,自知不起,口占遗疏,仰求圣鉴事。窃臣体气素健,向能耐劳,服官四十余年,未尝因病请假。前在马关受伤,流血过久,遂成眩晕。去夏冒暑北上,复患泄泻,元气大伤。入都后又以事机不顺,朝夕焦思,往往彻夜不眠,胃纳日减,触发旧疾时作时止。迭蒙圣慈垂询,特赏假期,慰谕周详,感激涕零。和约幸得竣事,俄约仍无定期,上贻宵旰之忧,是臣未终心事。每一念及,忧灼五中。本月十九夜,忽喀血碗余,数日之间,遂至沉笃,群医束手,知难久延。谨口占遗疏,烦臣子经述恭校写成,固封以俟。伏念臣受知最早,蒙恩最深,每念时局艰危,不敢自称衰病。惟冀稍延余息,重睹中兴。赍志以终,殁身难瞑。现值京师初复,銮辂未归,和议新成,东事尚棘,根本至计,处处可虞。窃念多难兴邦,殷忧启圣。伏读迭次谕旨,举行新政,力图自强。庆亲王等皆臣久经共事之人,此次复同更患难,定能一心效力,翼赞讦谟。臣在九泉,庶无遗憾。至臣子孙,皆受国厚恩,唯有勖其守身读书,勉图报效。属纩在即,瞻望无时,长辞圣明,无任依恋之至。谨叩谢天恩,乞皇太后、皇上圣鉴。谨奏。

这一篇文章就看出李鸿章的文笔水平,绝非一般官员所能企及,然而,我相信慈禧看过这样的奏折绝对不在少数,为何会将慈禧感动哭了,就要讲讲这个奏折里面,李鸿章是怎么说的。

感动慈禧的第一个泪点:为慈禧背锅签订《马关条约》

在奏折说,李鸿章说自己快不行了,以前身体棒棒的,当官四十多年都没有请过病假,但是在《马关条约》签订的时候,被人打了一枪,落下病根了。

签订《马关条约》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的确是给慈禧背了锅。

感动慈禧的第二个泪点:为慈禧到广东扫黑除恶

“去夏冒暑北上,复患泄泻,元气大伤。”很多人可能不明白,冒暑北上有什么感动的!

这句话其实有很深刻的意义,甲午战败后,李鸿章基本也就告别权力中枢了,当时广东黑社会风起云涌,面对英法入侵和革命势力的萌芽,必须要有一个人去处理,已经77岁的李鸿章被调往广东处理这件事,李鸿章在广东半年杀人无数,差点被人炸死。

可以说,在广东这段时间,李鸿章差点为大清送了老命。

感动慈禧的第三个泪点:一边吐血,一边签订《辛丑条约》

八国联军侵华后,慈禧急调李鸿章北上处理外交谈判,李鸿章从两广赶回北京,于是有了“朝夕焦思,往往彻夜不眠,胃纳日减,触发旧疾时作时止。”

当时在签订《辛丑条约》的时候,据说李鸿章是一边吐血,一边和洋人谈判。

感动慈禧的第四个泪点:临时还在担心朝廷的事情

“和约幸得竣事,俄约仍无定期”,我吐着血把《辛丑条约》签完了,但是东北的事情还没有解决,“东事尚棘” “举行新政”“是臣未终心事”。

一个快要死了的人,还担心工作没有完成的事,慈禧怎么能不感动。

感动慈禧的第五个泪点:还能拿什么感动你,我的蔡根花宝贝

忧国忧民的事就不说了,然而忧国忧民到“喀血碗余”还要 “惟冀稍延余息,重睹中兴”,真是爆肝要爆炸的感觉,也要为大清卖命。

在后面,李鸿章不但说自己要报效朝廷,就连子子孙孙都要报效,如此看来,还能拿什么感动你,我的蔡根花小宝贝!

所以,李鸿章不止是文章写的好,关键是做的这些事,件件戳中慈禧的泪点,想要不哭都不行。


史论纵横


关于提问者所说的慈禧嚎啕大哭一事,正史上并无记录,倒是影视剧中时常演绎。

正史中记载的内容大致如下:

光绪二十七年也就是1901年九月二十六日,此时慈禧与光绪正在“回銮”返京途中,这天由河南巩县抵达汜水县驻跸,接到北京奏电:“病势危笃,请速派大臣接替,以资镇摄。”慈禧和光绪阅后都很担心,因为当时另一议和大臣奕劻己出京赶来迎驾途中。慈禧对局势极为担扰的对随驾吴永说:“大局末定,李相倘有不测,如此重荷,更有何人可分担?”

九月二十八曰由汜冰往荥阳,傍晚接到京电.李鸿章于当日午刻逝世,慈禧,光绪无心晚膳。随即召见荣禄商议对策,事后决定三个人事任命:

一,王文韶着署理全权大臣

二,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着袁世凯署理

三,山东巡抚着张人骏调补

十月初二在开封慈禧收到李鸿章最后奉疏:

同日发布一道上谕表彰李鸿章之功绩:

通过正史未见慈禧有失态大哭记录,以其性格也不会在臣下面前失态大哭至多掉几滴眼泪而已!

(上图为李鸿章七十四岁出访欧洲时留影)


申报七十七载


李鸿章在离别之际留下了一首凄凉的绝命诗,诗中包含了这位老者的辛酸与无奈!

劳劳车马未离鞍,临事方知一死难。三百年来伤国步,八千里外吊民残。秋风宝剑孤臣泪,落日旌旗大将坛。海外尘氛犹未息,请君莫作等闲看。”

慈禧在见此诗后,百感交集,痛哭流涕,一度呕血!到底是什么竟会让慈禧老太太如此伤心欲绝呢?

劳劳车马未离鞍,临事方知一死难

马车前几经劳顿的马从未卸下马鞍,大事未成,受尽磨砺想要轻松一死也是很难的。这是在感慨自己的事业未完,几经劳累,早已疲惫不堪,尽管曾想一死了之,但这样的想法却是不容易实现的!


我们知道李鸿章是晚清著名重臣,清廷在对外战争失败后和外国的议和,几乎都是由李鸿章出面协谈,由此签下了像《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丧权辱国的条约,而这些也败坏了李鸿章的名声。李鸿章其实也深知自己所作的这一切必遭国人唾骂,但他又有何办法呢?“临事方知一死难”,深深道出了这位老者在弥留之际的痛苦与无奈。

三百年来伤国步,八千里外吊民残

三百年来国家发展缓慢,回望无限悲伤。遥遥祭奠那些因外强侵略而逝去同胞的那残伤民魂。两次鸦片战争,列强的入侵,使得中华民族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灾难,多少国民死在了外国列强的屠刀之下,而他所作的,唯有在远方为这些亡灵祷告。是什么造成了这样的后果呢?根本原因还是自己国家不思进取,发展缓慢啊!

秋风宝剑孤臣泪,落日旌旗大将坛

秋风吹着未出鞘的宝剑,孤臣壮志未酬潸然落泪。日落的那点余辉,此刻正孤寂悲凉的照耀着曾经辉煌,荣耀的旌旗和大将坛。这句真是令闻者落泪,李鸿章内心的无限悲愁在此刻表达得淋漓尽致,他是孤臣吗?绝对是!

海外尘氛犹未息,请君莫作等闲看

海外列强虎视耽耽,想入侵我朝的想法从未平息。恳求大家不要视若等闲,冷眼旁观啊!此句足见李鸿章的忧国忧民之心。外国列强狼子野心,希望国人不要对他们心存幻想,这些告诫,也是这位老者在弥留之际,唯一能做的了。

在你眼中,李鸿章是如何的呢?对此,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品历史人文,悟真理人生。”专注历史文化的探索,我是灵魂的感触!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我的头条号哦!


灵魂的感触


慈禧太后是中国历史上帝制时代中少有的长期当政的强势女人,她的政治手段堪称干练,尤其擅长操弄亲贵朝臣之间的权力平衡,以维系自身的绝对权威,在这当中,她也以极其残忍的手段打击反对者,在她统治期间还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遭受世人的唾弃。

但就是这样一位冷面的女强人,也有其柔性的一面,当她看到李鸿章的临终绝笔时,也不禁失声痛哭,这是为什么呢?


1900年注定是不太平的一年,先是北方义和团发动暴乱,之后八国联军以此为借口,大举入侵我国,侵占北京并犯下了滔天罪行,慈禧太后在逃往西安之际,第一个想到能救火的人就是她的忠实老臣李鸿章了,于是就下令让李鸿章前去谈判,当时他的家人都反对,但是李鸿章这个人就是很忠心,尽管他知道这个谈判只会给自己带来坏处,但他还是领命,前去为慈禧善后。

李鸿章是晚清四大名臣之一,淮军,北洋水师的创建者和洋务运动的领袖,当年因为签订《马关条约》全国上下群情激愤,李鸿章也郁郁寡欢,被放两广,基本处于闲赋状态,也可以说是因祸得福,他躲过了这次战乱。

但是作为一名臣子,国家的命运总是与之休戚相关的,因此在与八国联军议和之际,慈禧首先就想到了李鸿章,因为他善于与外国人进行各种谈判,外交手段还是高于其他官员的,因此李鸿章再次出山,参与制定了那份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


当时李鸿章已经病得很严重了,经常咳血,据说在谈判桌上也多次咳血,不过最后还是坚持到谈判结束,李鸿章已经尽自己所能,把原来的10亿多的赔偿额度降到了4亿多,也就是当时的人均一两白银,但是这个条约还是让国人非常愤怒。

伴随着《辛丑条约》的签订,李鸿章再次声名涂地,声讨他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在清朝连续不断的耻辱中,李鸿章又一次成为了“背锅侠”,《辛丑条约》人均一两白银的耻辱像刀子一样,深深地折磨着这个风烛残年的老者。


《辛丑条约》的签订,使得李鸿章心力交瘁,之后便驾鹤西去,李鸿章在去世前曾给逃难在外的慈禧太后写过一封奏折,以及留下一首诗,慈禧看过奏折后当场嚎啕大哭“你一去,还有谁可以于这乱世之中帮我呢?” 那么李鸿章到底写了什么,让慈禧难过成这样?

那份奏折现今已无法考证,但是李鸿章的这首诗则流传了下来。

劳劳车马未离鞍,临事方知一死难,

三百年来伤国步,八千里外吊民残,

秋风宝剑孤臣泪,落日旌旗大将坛

海外尘氛犹未息,诸君莫作等闲看。


自从李鸿章奉命与八国联军进行交涉之后,可以说是食无能保,夜不能寐,正如诗中第一句话所说,他一直奔波,几乎从未离开过马鞍,肩负国家大任,岂是一死摆脱得了的,更何况他也不能死,否则自己撒手而去之后,这个破烂的残局谁来收拾呢?

李鸿章从20岁就开始了自己的官宦生涯,最初他可谓是意气风发,挥斥方遒,一心只为升官,但是当他垂垂老矣时,回顾近百年来的历史,国力日渐衰退,此时个人利益早已置之度外,一心只为国家的繁荣富强,在临死之前,他仍不忘关心国家命运,呼吁那些有志青年不要做看客,积极地来救国家于危难之际,这一腔热血不可谓不真切。


李鸿章深知自己所作的这一切必遭国人的唾骂,但他又有何办法呢?“临事方知一死难”,深深道出了这位老者在弥留之际的痛苦与无奈。

慈禧看到这份奏折的时候,甚感其诚,觉得李鸿章是唯一为自己着想的大臣,所以才会那么伤心。









遗产君


李鸿章,晚清四大名臣之一,淮军、北洋水师的创建者和洋务运动的领袖,他一生参与了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对于他的评价,至今争论不休,有骂其为卖国贼的,有说其是史上最大背锅侠的,有说他是晚清唯一可以与列强争一长短、东方俾斯麦的。而当时的慈禧太后视其为再造玄黄之人。

李鸿章在临终前给远在西安的慈禧太后和光绪帝上了最后一道奏折,即他的遗折:“伏念臣受知最早,荣恩最深,每念时局艰危,不敢自称哀痛;惟冀稍延余息,重睹中兴,赍志以终,殁身难暝。现值京师初复,銮辂未归。和议新成,东事尚棘,根本至计,处处可虞。窃念多难兴邦,殷优启圣。伏读迭次谕旨,举行新政,力图自强。庆亲王等皆臣久经共事之人,此次复同更患难,定能一心勰力,冀赞讦谟,臣在九泉,庶无遗憾。”

正在回銮途中的慈禧太后得到了李鸿章的奏折,慈禧太后看后为之流泪,并说:“大局未定,倘有不测,再也没有人分担了。”次日,李鸿章去世的消息传来,慈禧太后“震悼失次”。

网上盛传的慈禧看到李鸿章绝命诗后大哭,其中所传的李鸿章绝命诗真伪性难辨。其诗文为:“劳劳车马未离鞍,临事方知一死难。三百年来伤国步,八千里外吊民残。秋风宝剑孤臣泪,落日旌旗大将坛。海外尘氛犹未息,诸君莫作等闲看。”

这首诗是在李鸿章去世近六十年后才出现的,最早出现于高拜石的《南湖录忆》,之前在李鸿章的传记、文集、好友编纂的文集中都没有此诗的踪影,此外,李鸿章在临终前每时每刻都有亲信和亲人在身边,他弥留之际的具体言语形态,周围的人都有详细记载,在之后会被整理和回忆(如当时在场的周馥回忆:“公临终时,两目炯炯不暝。余抚之曰:'未了事,我辈可了,请公放心。’目乃暝,犹流涕,口动欲语,公伤也!”)但是对于这首“绝命诗”却没人记载、回忆,因此这首绝命诗的真伪性受到质疑(诗风比较符合李鸿章)。

如有错误,望斧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