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農村養殖戶創業養雞養不過三年?這是真得嗎?

新大風歌




我相信有很多人想養雞,但是每當說出這個想法後就會被人否定了,因為他們都說養雞不容易,掙不到錢。看看鄉下有不少人做養殖,到頭來一算,發現沒掙什麼錢,所以最後就不養了,所以就有了這句話養雞不過3年。但是,你有發現過有不少人養雞十幾年,最後發家致富了嗎?

先來說說養雞投資費用,雞棚的投資,雞苗,雞飼料都是一筆很大的費用。



首先,養雞場就兩種,一種是在自然森林或者田間養殖場,外圍要用籬笆或者塑料鞋圍起來;另一種是搭建雞棚,佔地面積不是很大,但是能放養很多雞。這兩者用的錢還是有差別的。

其次,選擇雞苗,想要賣好價錢,那肯定是選擇好品種了。很多人都喜歡吃土雞,所以品種好的,自然受歡迎了。



第三,很多人都知道雞容易生病,一旦有一隻雞發病了,如果不及時隔離,很容易傳染給所有的雞。

第四,要及時清理雞糞,還有消毒。消毒不到位,雞就容易生病了,特別是冬季,氣溫,通風難控制,雞就病了,所以定期消毒很重要。



第五,雞一般六個月就可以賣了而賣了雞之後又需要選雞苗,如果要養很多雞,自然是自己培育小雞最好了,不然買雞苗也是很大一筆費用。

第六,養雞不能一直在一個地方,因為病菌會很多了,一般3年左右就需要換地方了,不然雞容易發病,就算你經常消毒都沒多大用處。



而為什麼很多人都做不下去,原因有很多,投資多,回報少,技術和管理問題的缺乏。投資一個養雞場可不像平時我們家裡養的十幾只雞那麼簡單,而是幾百幾千只雞的養,在管理上稍微不注意雞就生病了。養雞不像養牛,雞容易生病,而牛缺少病。投資第一年,回報少,再投資二年,結果一樣,第三年試試,結果不如意就放棄了,所以就有了這個養雞不過三年。

其實,要是懂得行情、技術、核心管理,不斷的去優化、開闊渠道,養雞還是有出路的。不然為什麼會有一些人養雞多年一直生意很好嗎?所以並不是說養雞三年就養不下去了。每一個行業都有成功和失敗,就看你會不會管理了。


壯鄉小美


作為農業從業者和創業者,之前踩過很多農業問題的雷,涉及到養殖業和種植業。對於種植業而言,說是高風險行業也毫不為過。在這幾年裡經歷過很多人大張旗鼓的投資養殖業,最後偃旗息鼓;也有很多人通過小本投資不斷試水,最終在養殖業有所斬獲。而根據題主的意思,是說明農業養殖,尤其是養雞行業很短暫,風險很高。

我認為事情不全部如此,還要分兩方面看待:

1.養雞行業的風險

(1)投資過大,從某一方面而言養殖業就是玩資金

養雞需要修剪養殖場,根據養殖戶的定位,可以修剪對於肉雞的室內養殖場,也可以建設對於養殖土雞的戶外養殖場。兩種養殖場各有千秋:室內養殖場因為恆溫的原因,肉雞沒有過多的熱量消耗,可以速生。很多速生肉雞兩三個月就可以出籠上市,這對於投資人而言可以迅速回籠資金。戶外山間林地養殖場養殖土雞,毫無疑問這種雞廣受市場歡迎但生長緩慢,生長週期過長而導致一系列的養殖風險。

無論如何比較,這兩種方式都是需要充足的資金保障作為前期。

(2)一旦發生雞瘟,則之前的辛苦都毀於一旦

我的朋友之前也開辦過大型養雞場,幾千個雞苗長勢喜人。因為做是山坡林地養殖,這種蟲草雞非常健康,就地覓食飲用山泉水。工作人員也是悉心照料到極致,不讓雞飲隔夜水,每天趕在山坡上放養,並且追趕著雞飛狗跳。眼見再過三個多月就可以收穫,但是突如其來的一場瘟疫將現實輕鬆打垮。

先是一隻雞莫名其妙的無精打采,食量減少,他老爸及時發現了情況給打針處理沒有隔離,然後第二天病雞卻死了,很不幸的是傳染給其他同類,這時候想隔離已經晚了。最後的結果非常傷感,兩千多隻雞最後只剩下一百多隻。

(3)銷路問題

大多數養殖戶都是商人+農民的組合,養殖剛開始做起來,銷售是一大難題。而重要的是雞蛋的銷售也是大問題,如果養雞數量越來越大,每天的雞蛋產量就要百十來斤,這就需要很好的銷路。

很多養殖戶生意失敗,就失敗在銷售上。作為生鮮食品,雞蛋銷售需要很好的包裝保證在運輸途中不會發生意外。因此之前的遠距離運輸簡直是天方夜譚,好在這種情況現在已經被改變了。

2.養雞行業的機遇

任何事情都是一樣,往往風險伴隨著機遇。失敗者大有人在,成功者也不在少數,而好在現在情況已經大為改觀。隨著互聯網直播行業的發展和電商行業越來越好,銷售問題已經被直播輕鬆解決。

山東小夥付紅傑來到社會第1個創業夢想就是養雞,當然他養雞的方式與別人不同。當年決定辭職創業也是做了巨大的思想鬥爭,後來在山東省章丘承包1000多畝山頭用來養雞,在城市奮鬥多年再回歸荒無人煙的山頭這其中的改變你倒下了巨大決心,但是踏入這個行業以來才知道事情遠遠沒有這麼簡單,所面臨的挑戰比以前更加複雜。

發生瘟疫、雞蛋滯銷、資金鍊斷裂、缺乏養殖經驗、不會管理、沒有清晰的盈利模式,所有的難題都統統向他砸下來,但是依然憑藉著這份傻子的堅持熬過第5個年頭,從去年開始試水淘寶直播結果銷路打開,去年銷量也突破500萬,這實在是了不起的成就。

所以任何行業都是一樣,就像題主所說的不超過三年。這或許要因人而異,有人認為方法不對經營思路不對,或者缺乏常人難以忍受的堅持,往往到第3年無法堅持最後只能落敗而歸。或許,只需要再前進一步就能看見光明。

不只是養殖行業,縱觀各行各業成功人只是少數,成功都不容易,而最終的獲勝者往往是那些偏執狂。


鄉村豆思遙


不是真的。這個要根據自己創業的毅力來判斷,我們村人家養雞養了10多年了。養雞和養豬的風險都比較大,因為都有疫情;疫情一旦爆發就會虧的很慘。而且養雞要麼養的肉雞、要麼養的蛋雞,市場行情會很不穩定。不過這些都要根據自己的判斷和市場的大行情來決定的。幹養殖的時間長了有了防疫的經驗和對市場敏銳的洞悉力,會越做越大的。



快放視頻


確實,太枯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