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志願是外校現在回本校調劑,老師問為什麼不考本校研怎樣回答?

濱江潯陽


之前很多院校在接受考生調劑申請的時候,需要考生填寫調劑申請表,其中調劑申請表有一欄就是申請調劑的理由。

不過,目前招生單位在接受考生調劑申請時,已經不再關注考生申請調劑的理由,老師在面試的時候也不會問:“為什麼一志願不報考我們學校?”這樣的問題。

好的問題才有可能得到好的答案,如果有老師在調劑或者是在面試時問這樣的問題,要麼是對考研的情況不太瞭解;要是是想通過這個問題看下學生的態度。

大部分老師都會覺得學生從外校調劑回本校是一種正常的現象。

考研調劑是一種正常的現象,大部分學生在考研時會優先選擇985、211院校,並且一志願院校的層次和本科院校相比都會好很多,畢竟“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

既然現在選擇了調劑,肯定是自己的實力達不到一志願的院校要求,要麼是初試成績,沒有達到院校的複試分數線,要麼是進入了複試,但是因為在複試的過程中表現不好而被淘汰。如果考生能被一志願院校錄取或者有別的選擇一般也不會申請調劑。

而在調劑的過程中,有很多學生會優先考慮自己的母校,畢竟自己在這個地方呆了四年,和學校多多少少還是有情感的,學校就有點像學生的“孃家”,當學生在外面遇到困難時,肯定會優先想到自己的母校。

很多學校的老師也比較容易理解這件事情,當學生遇到困難向自己求助時,一般都會竭盡所能的給學生提供幫助。

所以,正常情況下,不論是在申請條件還是在複試的過程中,老師一般不會問為什麼一志願不報考咱們學校呢?

如果老師確實問了這樣的問題,一般是有兩種可能。

老師不瞭解考研時的具體情況

可能有一部分老師在一個學校呆的時間比較長,只瞭解自己學校的研究生招生情況,不太瞭解其他學校,會誤以為考生一志願報考的院校還不如自己的本科院校。

去年就有個考生一志願報考的西南某財經211院校,後來調劑到二區某綜合性大學,在複試時老師問:“你一志願怎麼報考的這個學校?這個學校的法學專業好像不咋樣呀”。

還好這名考生比較機智,沒有直接和麵試老師爭辯,想了一會給老師說:“當時選擇院校時就想選一個離家比較近的學校。”這樣回答之後,面試老師也就沒再追問。

其實,西南這所財經院校最近幾年法學學科發展勢頭強勁,在新一輪的學科評估中,早已經超越了二區這所綜合性大學,只不過是面試的老師自己不太關注而已。

老師想通過這個問題了解考生的考研動力和忠誠度

有一部分導師在複試的時候,非常害怕遇見那些隨大流的考生,看別人考研,自己也考研,看別人報考名校,自己也報考名校,看別人調劑,自己也要調劑。

如果考生對自己沒有一個客觀的評價,對以後的職業發展沒有清晰的規劃,那麼在讀研階段非常容易出現問題,不僅會給老師製造不必要的麻煩,甚至有些時候還會毀了老師的名聲,所以有的老師在複試的時候,會比較關注學生的考研動機,以及考生自己的發展規劃。

還有一部分老師可能是害怕有些申請調劑的考生朝三暮四,極度的不忠誠,只是把這個學校當做一個“備胎”,學校好心好意接受了考生的調劑申請,但是考生只要有好的機會就一腳把這個學校踢開。

昨天就有一個老師在網上發了一篇題目為《研究生招生,老師有多真誠,就有多失望》的文章,文章講述了有些學生在申請調劑時頻繁的“放鴿子”,前一秒還信誓旦旦的給老師說:“如果老師接受自己的調劑申請,就誓死追隨導師”,後一秒又給老師編各種理由說:“自己已經被一志願錄取,自己要找工作”,甚至還有的學生一聲不吭,直接把老師拉黑。突然,讓我想起了“精緻的利己主義者”這個詞。

要是老師之前被學生欺騙過,甚至是被自己學校的學生欺騙過,那麼老師在接受本校學生調劑申請時,自然就會比較謹慎,畢竟老師也不願意在一個地方多次栽跟頭。

所以,有可能老師是想了解考生考研動機和忠誠度,那麼,回答問題時,就要讓老師相信自己申請調劑並不是頭腦一熱,而是有清晰的規劃,是經過深思熟慮做出的決定,並且順帶和老師說下自己的學業或者職業規劃。

期望我的回答能對您有所幫助

歡迎關注升學與考試,在升學的路上與您一路同行。


升學與考試


這應該是一種假設,聰明的老師是不會問這樣很無聊的問題,如果問也僅僅是以開玩笑的方式調侃一下,所以你一笑而過是最好的。

那麼如果真有老師很認真的問你這個問題,你又該如何回答呢?

最聰明的答案是這樣的,老師,之所以不考本校的碩士研究生,是因為在大學期間上課時,我們的大學老師總是會時不時的建議我們走出去,去更好的大學接受更好的教育,等學成之後再回到母校,這樣也可以做到“今天我以母校為榮,明天母校以我為榮”的光榮使命。

同時,在經過一年的考研複習,本以為可以順利被錄取,但卻發現自己依然能力不夠,所以在選擇調劑院校的時候,我毫不猶豫的選擇了母校。

只能是這樣說了,或者是最直接的回答:因為相信母校不會在複試中淘汰自己的學生的,所以為了成功上岸,於是選擇了母校。

此外,還記得我一同學在考研複試中,導師問她,有男朋友嗎?她說,沒有。導師又問她,在我們學校找一個吧?她說,還沒有談戀愛的打算。最後雖然被錄取了,但是成績在最後一名。

總之,這樣的問題,在考研複試種一般是不會出現的,這是一個很沒有含金量的問題,同時也是不值得在面試環節中提到的。因此如果被問到,你或許只能這樣說。



學姐說考研


答題帥小西De--期待為您解惑!


之前小西曾說過能調劑回本校,相比陌生的同層次院校考生更具有優勢,也是不少其他院校考生質疑的"本校保護",出發點無法是提升學院改專業的就業率(讀研算入就業)。導師選擇本校生是因為知根知底,畢竟在考研過程中都是"人往高處走",普通雙非院校的最佳報考生源也就是自己學校的層次。

2019年算是史上覆試錄取最為"規範化"的一年,閱卷、面試等全程監控,尤其是必須按初試成績排名遴選調劑複試名單。相比往年,招生單位"隨機"發放調劑複試通知,今年不少報考外校分不高的本校生同樣無法調劑回母校,調劑複試考生壓力小了不少。

遇到這樣的問題如何回答,得看提問"老師"是溝通的導師或是綜合面試考官呢?

首先,若是在你和本校導師溝通時被詢問,建議你實誠回答,如想去更好的平臺學習。但是,個人能力依然不足,沒有成功。今年調劑比較難,不想再考一年,希望有機會在母校和導師您這邊進一步學習,提升自己等。

其次,若是在綜合面試現場被考官提問該問題,該考官有些不合格啊。今年,面試現場明確要求考生自我介紹和考官提問不得談及考生的原院校,尤其是本校生認識也得裝不認識。不過既然問了,建議你突出"希望回到起點繼續提升自己,讓自己變得更優秀"即可。不要聊什麼你對學校熟悉,和某個導師溝通過等。

看到這個問題,總感覺是複試考官故意在為難你啊。之前幾年,聊到這個問題比較隨意,部分院校的複試甚至沒有全程錄像,遇到熟悉的考生幾個導師扯扯算是正常的。今年能調劑回本校的顯然不是985高校,考生考外校的理由顯而易見,去更好的平臺。

小西記得不少雙非院校的導師都在鼓勵自己的本科生考出去,有些還給介紹下熟悉的導師,如湖南省內不少考生選擇中南大學、湖南大學等。因此,一般真的不會問這個問題,不管考生如何回答,都是考官或導師自己難堪...

▼小西期待您的關注與點贊,這將是我答題最大的收穫!

帥小西De


今年和幾個研究生導師交流了一些調劑的問題,其中就聊到調劑回本校的情況。這種情況在考研調劑中屬於比較常見的情況,這幾個導師都認為:這個問題不重要。如果有老師問這個問題,他多半是隨口這麼一問,並不會作為評價參考。

一方面,在本校參加複試,面試的老師基本上都是自己的親老師,大多給自己上過課,帶過實習或者畢業設計。這些老師與自己的學生是有一定了解的,特別是對專業課成績還不錯的一部分學生,另外,他們對學生也是有一定感情的,也希望學生有個好的歸宿,有的學校的學生就業率和升學率還會作為系主任或專業負責人的一個考核指標。因此,在面試的時候多多少少都會有一定的傾斜,而不是刁難。

另一方面,研究生複試重點考察的是學生的專業基礎和學術思維能力,只要你專業基礎紮實、思維比較敏捷、理解力、邏輯性都不差,而且,初試成績也能排在前面,其他因素就不那麼重要了。通常,願意考外校,說明這一學科外校比本校更好,外校沒上調劑本校也說明外校的水平更高,老師沒有理由會拒絕一個成績更好,追求更高的學生,更不會有老師會提出“因為這個學生不愛學校,所以堅決不能要”這種狹隘的意見。

所以總的來說,本校學生調劑本校是不會受到歧視的,對於老師的這個問題,你只需要如實回答就可以了:想去更好的城市,更好的學校,更好地學科,仰慕某一個老師,這些答案都沒有關係。不過,今年調劑形勢嚴峻,題主需要擔心的是:很多學校在錄完第一志願後,剩下的名額本來就不多了,而在參加調劑的學生中,比本校更好的學校來的學生比往年更多了(比如我校是211高校,今年有不少985高校學生報名調劑),在大部分高校“生源至上”的原則下,985調劑的肯定優先錄,其次是學科排名靠前的高校,最後才會輪到本校學生。而不管你最後能否被錄取,跟這個問題都沒有任何關係。

以上回答源於導師和考生的真實體驗,感謝大家的閱讀。如果對我的回答感興趣,請點擊關注我吧。


高校人才真經


你可以藉口說你之前很喜歡那個外校的老師,本來是可望不可及的,所以初試之前就告訴自己,發封郵件試試,看老師願不願意收我,讓我跟著做項目,本來也沒抱太大希望,因為這個老師很厲害,有很多優異的成果,能做他的學生簡直是做夢一樣,有百分之九十九的可能會被拒絕,但令自己驚喜的是這個老師竟然回覆郵件了,跟自己詳細瞭解了自己的情況,有意願收自己,所以就借了那邊老師的橄欖枝。尷尬的是自己準備的不充分,沒有上線,只能很抱歉和自責得跟那個老師道別,但我不想放棄繼續深造的機會,當今社會,競爭激烈,必須抓住任何能夠提升自己的機會,所以我想要調回來,希望老師們可以給我這個機會,我會努力的。


點滴美好記錄感動


就說總吃一種飯吃多了,就想換換口味!最後發現自己還是喜歡原來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