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绍的“河北四庭柱”分别是谁,该如何评价呢?

于寒洛


河北四庭柱指的是袁绍手下的颜良、文丑、张郃和高览这四员大将。这一说法并不见于正史,也不是《三国演义》,而是出自张国良的《评话三国》中,不过《评话三国》的体系比较独特,所以还是按照大家熟悉的《三国演义》来讨论下他们四人吧。

在《三国演义》里颜良、文丑、张郃和高览这四人除张郃外,其他三人出场机会都不多,可谓是标准的龙套,不过从他们短暂的表现看,还是相当不错的。河北四庭柱虽然并列,四个人水平却并不一样:

颜良在白马一战中先斩宋宪再杀魏续,接着只用二十个回合就击败了名将徐晃,这个战绩要优于许褚,而文丑则曾经在磐河一战中和赵云大战五六十个回合不分胜负,在延津之战中杀的徐晃“料敌不过”,调头逃跑。虽然颜良被关羽一刀就杀了,文丑只打了三个回合就心怯逃跑,不过这是有特殊原因,所以颜良和文丑的表现还是可以跻身超一流武将之列。

而张郃、高览在官渡大战时才出场,张郃和张辽大战四五十回合战平,而高览则拦住了许褚交战,这个战绩也是不错了。张郃虽然曾经和张飞打了三五十个回合没有落败,结合张郃曾经被马超二十个回合击败,被赵云三十多回合击败来看,张郃和张飞一战有点超水平发挥,所以综合考虑可以算一流武将。

而高览比较倒霉,在穰山被赵云一枪挑了,虽然赵云杀来的有些突然,但是还是让人怀疑高览的水平,所以排名要比张郃略低一些,勉强算一流或者准一流武将吧。

所以从武艺排名来说,应该是颜良、文丑、张郃、高览。

但是这四人中颜良、文丑全靠武力,带兵作战没有显示任何特色。而张郃在曹操偷袭乌巢时明白曹军大营肯定有备,应该去救乌巢,高览在发现袁绍有问罪之意时果断斩杀使者劝张郃投降曹操,所以论智力张郃和高览又要比颜良、文丑强上一筹了。


不沉的经远


河北四庭柱,貌似没有蜀汉“五虎良将”和“五子良将”有名!河北四庭柱火了很短的时间,后来战死的战死,投降的投降,就此宣告解散了!

河北四庭柱成员分别是:颜良、文丑、张郃、高览。这四个人,武艺超群,随便哪个都能独当一面、勇冠三军。令人感慨的是,河北四庭柱无一善终,结局都很凄惨!



先看颜良。颜良能排到河北四庭柱之首,实力肯定非常了得,最能证明其实力的,是他二十合击败了徐晃。要知道徐晃足以匹敌关羽的,他后来与关羽血战了八十合,关羽因为气力不支,鸣金收兵。侧面比较起来,颜良实力至少应该不弱于关羽才对。

但颜良哼都没哼一声,就被关羽一刀斩于马下,有违常理,令人费解。且看书中记载:

颜良正在麾盖下,见关公冲来,方欲问时,关公赤兔马快,早已跑到面前;颜良措手不及,被云长手起一刀,刺于马下。

可见,颜良当时太过粗心大意了。两将交战,一般双方都要报上名号,对骂一阵,然后再开打,可是关羽没有遵守惯例,一句话都不说,仗着赤兔马快,一溜烟就冲过去了,可怜一代名将,措手不及,就这样成为刀下鬼了!



再看文丑。文丑既然能与颜良齐名,其实力肯定非常了得!能证明其实力的,是在袁绍攻打公孙瓒时,文丑曾与赵云大战了四十回合,胜负未分。他同样死于关羽之手,看来关羽是这哥俩克星啊!

与文丑交马,战不三合,文丑心怯,拨马绕河而走。关公马快,赶上文丑,脑后一刀,将文丑斩下马来。

当时文丑中了曹操诡计,正在撤退,所以根本无心与关羽厮杀,这边正纵马飞奔呢,耳边呼呼风声和阵阵喊杀声,根本没提防背后快如闪电的赤兔马,于是让关羽一刀削去了脑袋。



再看张郃。张郃比颜良文丑这哥俩运气好很多,活的比较久。张郃前期谁也打不过,但后期谁都打不过他。张郃曾被赵云三十合打败,产生心理阴影,以至于见了赵云就想躲。他还曾被张飞打的落花流水,差点小命不保。

但张郃后期却是无敌的存在,不仅给汉中之战的刘备制造很多麻烦,还击败了马谡,让诸葛亮北伐计划成为泡影。张郃成了诸葛亮北伐最大的绊脚石,于是诸葛亮用计把他整死了!

忽一声梆子响,两下万弩齐发,将张郃并百余个部将,皆射死于木门道中。

张郃死于万箭穿心!



最后看高览。高览名气不如其他三位,但能排入河北四庭柱,实力肯定不弱。估计实力在颜良文丑之下,能与张郃相当。能证明其实力的,是他曾在官渡之战中,与许褚打了个平手。高览死的非常窝囊,他的克星是赵云。

玄德正慌,方欲自战,高览后军忽然大乱,一将冲阵而来,枪起出,高览翻身落马。刺高览者,乃子龙也。

高览也是死于大意。

河北四庭柱,颜良死于200年,文丑死于200年,高览死于200年,张郃死于231年。只有张郃活的时间比较长。冷兵器时代,武将的命运只能交给老天!


一半秋色



袁绍手下有颜良、文丑、张郃和高览这四员大将。这四位大将被称为河北四庭柱。

在河北四庭柱中,颜良、高览武力值最强,是超一流名将。文丑、张合稍微逊色,是一流名将。

对此四人武力值评判前,先说一下《三国演义》中的超一流名将: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许褚、颜良、高览、黄忠、孙策。

一流名将最典型的是张辽。准一流名将最典型的是徐晃。

颜良斩宋宪杀魏续。二十个回合就击败了名将徐晃。

颜良的武力值强于张辽等名将。可跻身超一流名将之列。

文丑虽然与赵云大战五六十个回合战平。但当时赵云年级太小。未到巅峰期。就类似一位28岁的拳手与一位18岁的拳手打平。文丑与关羽只打了三个回合就心怯逃跑。说明文丑的确不是超一流名将。

曹操麾下只有两个超一流名将:典韦和许褚。

张郃和张辽战平。高览则与许褚战平。张郃被赵云三十多回合击败。说明张合的武力值不如高览。


高览被赵云一枪刺死。虽然是赵云突袭。但高览身后是自己麾下,赵云从后面攻击高览军,高览身后大乱。这就给了高览反应时间。

关羽杀颜良,完全是偷袭。乘颜良没有防备之际,将颜良杀死。而赵云杀高览,则是高览后军大乱。肯定是有人突袭。这已经高览做了预警。所以,赵云的武力值强于关羽和高览。


杨朱学派


“河北四庭柱”是指雄据冀、幽、并、青四州的袁绍,所属的四位能征善战的将领。

四庭柱分别是张郃、高览、颜良、文丑,其中颜良为四庭柱之首。 四人与袁绍手下的八大谋士,合称为“四梁八柱”。

河北双璧之颜良、文丑

这两人一般都是公不离婆、秤不离砣的,不管是演义还民间文学,提颜良避说文丑,而说文丑则必提颜良。

在演义中,袁绍曾说过“若有颜良、文丑之一人,何惧华雄”,可见这两人的武艺还是得到领导肯定的。官渡之战中,两人作为袁绍军的先锋。颜良进攻白马港,连杀宋宪、魏续等健将,二十回合内击败徐晃,后被关羽偷袭而死,文丑则出兵延津,并击败张辽、徐晃等,后也被关羽一刀搞定。

在正史中,颜良也确实死在了关羽手上,而文丑极有可能是死在了虎豹骑首领——曹纯之手。(我认为当时虎豹骑应该是属于试水的阶段,两年后在黎阳大战正式登场)。


五子良将——张郃;下落不明——高览

文学作品中将张郃排列在“四庭柱”之三,但这是单就武力值来排的。而不管是演义还是正史,张郃所擅长的是用兵、列阵,尤其是利用地形作战,百战百胜,深受曹家三代器重。是连刘备、诸葛亮都忌惮的人物。

张郃的演义描述和正史基本相同。不过作为和他一起投靠曹操的高览,则落了下落不明的结局。

演义中的高览曾和许褚单挑,不分胜负。在官渡之战后期,和张郃一起在官渡之战中反水,导致了袁绍最后的兵败。之后在汝南伏击刘备,三回合内斩刘辟,最后被赵云一枪刺死。但相比演义中的“多姿多彩”,正史中的高览却不是那么显眼。

正史中,高览和张郃一起投降曹操之后,被封为偏将军、东莱侯,但此后就不见记载。推测应该是在黎阳大战前夕病死,或者在黎阳大战中战死。

所谓的“河北四庭柱”,其实也是小说家语罢了,里面除了张郃之外,多是充数之辈,和“西川四将”、“吕布八健将”一样,大多都是名气大于实力的。




狐史首丘


颜良文丑张郃高览!为三国演义中袁绍手下四勇将。又称河北四庭柱!颜良刀斩宋宪,魏续,二十合败徐晃,今曹军诸将心惧!那可真勇将。本领应和刘备五虎将不差分亳。文丑曾五六十合战平赵云,公孙瓒手下四将群殴文丑,被文丑斩杀一人,三人皆逃,独战张辽,徐晃,取胜,战关羽三合怯阵而逃被斩(因形势不利,关羽又力大刀沉,又杀过颜良),说明他应低于关羽一点。但略强于许褚,典韦,高于张辽,徐晃。略低于赵云,张郃能力与徐晃,张辽,高览差不多,。和东吴太史慈不相上下!


阳光映晨




路遥lgy


颜良,连斩二将,再二十合轻胜徐晃,这战绩在三国唯吕布可比,可一回合亡于关羽确实让人不解


坚持270632276



人到中年风青


颜良文丑,一对武夫,有勇无谋。

张郃,有勇有谋,良将。

高览,无存在感。


白露为霜65799235


与其说四庭柱,不如说五虎将!麯义,颜良,文丑,张郃,高览。接下来;韩猛,淳于琼,蒋奇,蒋义蕖,马延,张奕,焦褚,张南,吕旷,吕翔。感觉除了张郃,都血弱,不经打。田丰,沮授,许攸,审配,都是顶级大谋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