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宗复位后,是如何对待景泰的后妃的?

伟仔很专一


夺门之变后,明英宗朱祁镇复位称帝,二次登基后的朱祁镇随即发布了几条关于景泰帝的诏令,这几条诏令可以简单的理解为“三废一复”。明英宗首先废黜了景泰帝的皇帝尊号,接着又将景泰帝已经去世的皇后杭氏的皇后之位追废,就连景泰帝夭折的太子朱见济的太子之位为被追废,仍称为郕王世子,此外已经被景泰帝废为庶人的汪氏被复尊为郕王妃。景泰帝去世后,除汪氏外,其余嫔妃全部被英宗下令殉葬景泰帝。

追废杭氏:

杭氏原本为郕王朱祁钰的妾室,后朱祁钰在土木之变后被拥立为帝,杭氏也被封为贵妃,成为景泰帝宫中地位仅次于皇后汪氏的二号人物,景泰三年,代宗废黜了英宗的太子朱见深后将杭氏的儿子朱见济立为太子,皇后汪氏因为反对废立而触怒代宗,因而皇后之位被废黜,汪氏被废后,杭氏母以子贵被扶为继后,然而杭氏的皇后之位只坐了四年,就因为太子朱见济夭折而伤心去世,在她去世两年之后,即是1457年,明英宗复辟,代宗朱祁钰降为郕王,软禁在西苑,2天后暴死,朱祁钰去世时享年仅29岁。明英宗对当年代宗废去自己的儿子朱见深的太子之位怀恨在心,因此非常痛恨杭氏母子,此时,杭氏母子早已去世,于是英宗下诏将杭氏“肃孝皇后”的谥号废去,同时还命人毁坏了她的陵墓,杭皇后的梓宫下落不明,其尸骨也不知去向。除了陵墓被毁,尸骨无存,皇后地位也不被明朝历代史官所承认。

复位汪氏:

汪氏的一生先后经历了郕王妃-皇后-庶人-郕王妃四个阶段,相比杭氏死后被废而言,生前即被废黜皇后之位的汪氏算是因祸得福了,汪氏因为反对废黜英宗太子朱见深而触怒了景泰帝,因而被废为了庶人,英宗复位后,感念汪氏曾为自己的儿子仗义执言,不仅将其复为郕王妃,还在景泰帝去世后免其殉葬,汪氏在郕王府一直安然生活到了明武宗年间,享寿八十,去世时,明武宗为其尊谥“贞惠安和景皇后”,汪氏与明代宗朱祁钰合葬景泰陵。

殉葬唐氏:

明代宗皇贵妃唐氏在明朝历史上虽然并不出名,但是她却连创了两个明朝第一:她是明朝有史可考的第一位皇贵妃,也是明朝最后一位被殉葬的妃子。在汪后被废、杭后病逝的那段时间,唐氏实际上是景泰帝后宫中的主人,以唐氏当时受宠的程度来看,她是极有可能被扶正为皇后的,但是一切都随着夺门之变结束了,英宗复位后不久,代宗便暴毙了,唐氏和李氏等人依据祖制和英宗诏令,为代宗殉葬。七年后殉葬制度被英宗废黜,唐氏等嫔妃成为了明朝最后一批被殉葬的妃嫔。






历史鲜生


第一任皇后孝渊景皇后汪氏,景泰三年(1452年),景泰帝想立自己的儿子(杭贵妃所生)朱见济为太子,废原太子朱见深(景泰帝侄子,英宗长子),汪皇后竭力反对,因而触怒代宗,被废,杭妃被立为皇后。英宗复位,降代宗为郕王,汪氏复称郕王妃。天顺元年(1457年),郕王逝世后,英宗让其后宫嫔妃殉葬。当论及汪氏殉葬与否时,李贤不赞同,以汪氏已废且幽禁深宫,况两女年幼,应不予殉葬。朱见深复立为太子后,知道汪氏当年支持继续以他为太子,因而对汪氏相当孝敬,亦上言于英宗。经英宗同意,汪氏得以活命,从宫中迁至郕王府。孝渊景皇后汪氏在郕王府斋素事佛,正德元年(1506年)十二月,汪氏薨逝,终年80岁。熬到了明英宗曾孙正德皇帝在位。

第二任皇后杭氏,原为郕王朱祁钰登基前的侧室,景帝即位后封杭氏为贵妃。景泰三年(1452年),景帝废黜皇太子朱见深,改立杭氏之子朱见济为皇太子,立杭贵妃为皇后。景泰七年,杭氏崩逝,谥号肃孝皇后。其弟杭敏受官锦衣百户。英宗复位后,下诏将杭氏“肃孝皇后”的谥号废去,同时也毁坏杭氏的陵墓,其弟杭敏削职还里。

皇贵妃唐氏,景泰七年(1456年)进宫,八月封皇贵妃。唐贵妃因姿色艳美,宠冠后宫。父亲唐兴以女贵被封为正一品右都督。英宗复位后,唐氏被革皇贵妃封号,降级为郕王侍妾。唐兴被抄没所有家产,发配充军。景泰帝暴死,明英宗命以亲王礼葬金山,又令唐氏殉葬。唐氏无言,遂被殉葬,葬金山。后明英宗废除了明朝皇帝去世以妃嫔殉葬的陋制,因此唐氏也是明朝妃嫔中最后一名可考的遭殉葬者。


治史局


景泰,明代宗的年号,明英宗的弟弟。在明英宗出征瓦拉的时候,代理国政。不料明英宗被浮,在于谦的劝谏下,登基称帝,重掌大明江山。

在迎回明英宗后,遵英宗为太上皇。在景泰九年,朱祁砡病重,英宗重新多回了自己的皇位,朱祁砡于是一病不起,最终离世。





景泰有两个皇后,两个妃子。

原配汪氏,因为劝谏朱祁砡不要废除前皇太子朱见深,惹恼景泰帝,于是被废。在明英宗重逢大位后,因为汪氏曾经劝谏过景泰帝,于是得到皇帝,皇后,以及朱见深的照顾。并且回复了汪氏的名号。



另一位皇后。杭氏。曾为贵妃,后升为皇后,景泰七年去世。明英宗后,废除谥号,并且毁其陵墓。而且明朝无一朝承认这位皇后。

唐皇贵妃。冲冠后宫。在景泰帝死后,明英宗逼其殉葬。

另一名妃子,也被逼殉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