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溥仪不退位硬扛的话,历史会往什么方向发展呢

1912年2月12日,对于清朝贵族来说,这天并不是什么好日子。因为在这一天,年才6岁的中国最后一位皇帝退出了中国这个政治舞台。其实严格的说来,6岁的溥仪肯定屁事都不懂,给他拿主意的还是以隆裕太后为代表的满清贵族们。人能把手里最大的权利心甘情愿的交出去只有两种可能,一是得到了更大的权利,二是不交出来就连自己的命都得搭上。隆裕太后和溥仪这孤儿寡母面对的明显是后者。革命党的步步紧逼,袁世凯的咄咄逼人,为了保命也只能如此了。

如果溥仪不退位硬扛的话,历史会往什么方向发展呢

要不是到了山穷水尽单位地步,谁也不会这样做啊。但其实满当时清政府除了袁世~凯的北洋军之外还是有忠于自己的军队的,总数在60多万左右,拥有这么庞大的军队数量,却为何选择了投降呢?如果当时的隆裕皇后突然慈禧上身,决定不投降拼死一战的话,清朝有没有可能改变历史走向呢?其实要搞清楚件事也很简单,清廷不退位,那只能跟武昌起义军死磕,而死磕不在乎两种情况,要么输,要么战败。

如果溥仪不退位硬扛的话,历史会往什么方向发展呢

既然死磕,就要了解一下晚清双方军事实力的对比了。要说当时最厉害的武装并不是起义军,这点毋容置疑的,当时升允手里的大部士兵都调去四川,但当起义爆发波及到西安的时候,升允虽然一时不敌,但逃出西安城之后,很快就集结了旧部,连连攻下被革命军掌控的十多个城市,从这里我们就可以看出,清军要是和革命军死磕的话,也未必能够战胜清军部队,甚至被击败也不得而知了。最后升允面对倒戈的袁世凯军队的攻击和威胁之下,最后也无可奈何。

如果溥仪不退位硬扛的话,历史会往什么方向发展呢

这里也就说明了,当时能掌控全局的,最厉害的部队就是袁世凯手里头的北洋军了,但当时的军队领导权已经不在清朝手里了,这只军队被袁世凯当成自己的私人武装掌控在自己手里。这里假如清朝不退位死磕的话,袁世凯很有可能会发动兵变,这样一来,紫禁城里的清廷勋贵们得牺牲流血一波。而且到了这种境地,清朝皇室一个也不会剩下。而如果袁世凯拥兵自重,坐山观虎斗的话。清政府就算能抵御革命军,但大概率也是两败俱伤,最后还是会被袁世凯给捡便宜。

如果溥仪不退位硬扛的话,历史会往什么方向发展呢

所以面对当时的情况,清勋贵们绝对是讨论过的,反正无论如何天下都会掉到袁世凯手里,因此面对袁世凯的逼宫,皇室和选贵们也只好妥协,选择迫签署《退位诏书》,因为这就是最好的选择了。就算我们往最后的方面去假设,假设袁世凯逼宫不成选择架空皇室南下打击革命军,并一举击溃革命军。

如果溥仪不退位硬扛的话,历史会往什么方向发展呢

但当打败革命军之日,清廷也绝对是被袁世凯左右的败亡之时,而且毫无例外的,袁世凯会找理由血洗清朝的统治阶层,按照历史上的事例来看,很可能清朝勋贵到头来就剩溥仪一个皇帝罢了。所以说,袁世凯逼皇帝退位,其实是有功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