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秆禁烧下的“黑土地”

秸秆焚烧与秸秆禁烧,一字之差,前者只是农业生产中并不起眼的一环,后者却越来越成为加重基层负担的关键问题。

烧还是不烧,是一个问题。

但实际上却常常演变成一门学问:什么时候烧、怎么烧。

秸秆禁烧下的“黑土地”

2018年年底,在从严整治环境的大背景下,烧的人大都付出了非常惨重的代价。

同样付出辛苦的还有两方面

一方面是那些原本就疲惫不堪的基层干部,在原本就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若干重要工作中,还要再加上看管、督导秸秆禁烧的职能,甚至还得扑火。

唯一能换取些许安慰的是,这些工作都是在田间地头完成,至于每个人负责的几项工作是否能在同一片田地上完成,就不是人力能扭转的了。

另一方面是原本压力山大的基层财政,天天看、时时看,不分黑夜白昼、工作日节假日,人员补贴、车油损耗、物资补贴等消耗巨大。

秸秆禁烧下的“黑土地”

而最让人心痛的是:费力不讨好。

微薄的补贴难以弥补工作人员的身心损耗,细致的思想工作难以抚平农民的焦虑。

与此相对应的是绕不开的秸秆利用难题。

无论是秸秆还田还是秸秆加工再利用,都因为种种制约因素而事倍功半。

做为即时型项目,秸秆还田算是比较成型的思路,只要有大型机械,只要给愿意从事秸秆还田作业的工作人员发放定额补贴就可以了。

但现实是,在缺乏科学研究的盲目推广下,当一些示范的农民接受了这项新技术,却发现费时费力却并不如一烧了之效果更好的时候,这种模式越来越有热脸贴冷屁股的趋势。因为,客观地说,确实有很多土地不适合这样做。

而秸秆再利用,却始终犹抱琵琶半遮面,那些自上而下谋划的宣称100万吨、500万吨甚至1000万吨的大型利用项目,从产能上几乎覆盖了大部分田地。

实际情况却并不尽如人意。

一方面是这种自上而下的审批项目手续繁琐,进展极为缓慢。投资者在焦虑中也逐渐磨灭了激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开始顾虑重重,缓慢推进下,担心“风来了猪都会飞,风停了摔死的都是猪”的不乏其人。

另一方面是离田秸秆情况良莠不齐。那些来自示范点的交通便利、打捆规整的秸秆确实不愁被利用。但大部分偏远地区或者压块后含水量高、含土量高、松散破碎的秸秆,并不被秸秆再利用项目所喜爱。

秸秆禁烧下的“黑土地”

甚至有的项目冒着被举报处罚的危险,使用其他原料代替秸秆进行生产。

这些种种问题,最终导致前文所说的问题。

秸秆禁烧费财费力后,却最终演变成了一门学问:什么时候烧、怎么烧。

而在秸秆禁烧大背景下,那些面积越来越大的“黑土地”之下,也有着因此关联的各行各业从业者的无奈与期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