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孟頫的書法到底有多好?

專業書畫定製


趙孟頫地元代書法的宗師,他的書法尊崇二王,得二王用筆又深得晉人之韻,在亂世之際為中國書法的傳承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關於他的書法有多好,下面有很多老師都發表了自己的看法,我今天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說說他的書法有多好,就是看看歷代名人大家是如何看待他的書法的,我相信這些人的眼光絕對不會錯的。

元代的仁宗對他的評價是:

“文學之士,世所難得,如唐李太白,宋蘇子瞻,姓名彰彰然,常在人耳目。今朕有趙子昂,與古人何異。”“與左右論公人所不及者數事:帝王苗裔,一也;狀貌昳麗,二也;博學多聞知,三也;操履純正,四也;文詞高古,五也;書畫絕倫,六也;旁通佛老之旨,造詣玄微,七也。”

元人來復曾經有詩讚他:“雅知國滅史不滅,家聲無愧三百年。”元陸友贊趙孟頫:

“唐人臨摹古蹟,得其形似,而失其氣韻;米元章得其韻而失其形。氣韻、形似具備者,惟吳興趙子昂得之。”

元胡汲仲贊他:“上下五百年,縱橫一萬里,舉無此書。”明人何良俊稱讚他是:“唐以後集書法之大成者。”

明代的董其昌批評趙孟頫,說趙字軟、俗,批評了一輩子,到老的時候他卻這樣說:

“餘年十八歲學晉人書,得其形模,便目無吳興(趙孟頫),今老矣,始知吳興書法之妙。”

經歷了很多,人書俱老的時候才知道趙書的妙處。另外一位趙孟頫的超級反對者傅山,也是晚年的時候對趙書轉變了看法,在《秉燭》一詩中寫到:

秉燭起長嘆,其人想斷腸。趙廝真足奇,管婢亦非常。醉起酒猶酒,老來狂更狂。斫輪餘一筆,何處發文章?

再看看趙孟頫的書法有多值錢吧,北京保利拍賣於2017年12月17日中國古代書畫夜場拍賣趙孟頫的一件《心經》冊頁,最終成交價格,1.9億元。此文的配圖就是此卷作品和它的單字放大版局部。

說一千道一萬,書法這玩意有時候也講眼緣的,你自己對他的字喜歡,他就是最好的。我是翰墨今香,我也是王羲之和趙孟頫的粉絲。


翰墨今香


趙孟頫的書法,究竟有多好。這個問題就是叫中書協專家回答恐怕也說不透徹,只能算作是權威性回答。因為趙孟頫的書畫成就有史可鑑,真得是冠絕古今,後無來者。

趙孟頫,元代著名書畫家、文學家。精通音律,善古物鑑定,書畫成就尤為突出。他擅長篆、隸、楷、行、草各體。


後世學趙孟頫書法的極多,趙孟頫的字在朝鮮、日本非常風行。趙氏楷書中也有上乘之作,如《三門記》結體寬博深穩,運筆酣暢圓潤,最適合當字帖。傳世作品以行楷居多,大多用筆精到,結字嚴謹,如《赤壁賦》堪稱經典之作。

據明人宋濂講,趙氏書法早歲學“妙悟八法,留神古雅”的思陵(即宋高宗趙構)書,中年學“鍾繇及羲獻諸家”,晚年師法李北海。此外,他還臨撫過元魏的定鼎碑及唐虞世南、褚遂良等人,集前代諸家之大成。

趙氏能在書法上獲得如此成就,是和他善於吸取別人的長處分不開的。尤為可貴的是宋元時代的書法家多數只擅長行、草體,而趙孟頫卻能精究各體。他的文章亦冠絕時流,又旁通佛老之學。


樓蘭相守


【以下內容為個人手寫,杜絕複製粘貼】

一千個書法愛好者心中,可能有一千個趙孟頫。

我喜歡趙孟頫甚至在喜歡“二王”之前,老趙的字華麗滋潤,圓潤典雅,又富有骨力。

前段時間,故宮趙孟頫特展,萬人空巷,足以見趙孟頫的書法魅力。為何有如此多的人喜歡趙孟頫?

我認為他的書法風格符合了中國傳統的哲學觀和審美觀——中庸之美。他的字不尖銳,但也不柔弱,把行楷書風發揮到了極致。這是他從小的童子功所致。據說他兒時每日練習《千字文》多達萬字。

趙孟頫對中國書壇的另一個巨大貢獻是,打破了北宋以來書壇古風漸湮的頹勢,把書風再次引導迴歸到復古的道路上,以古為尊,以古為美。這一點對於當代書壇有些人提倡的書法要有時代特色要有創新的論調,是重磅一擊。

元朝的皇帝曾經給趙孟頫貼了幾個標籤:人品貴重,相貌脫俗,皇室貴胄,詩文極佳,書畫雙絕。足以見當時趙孟頫在文壇、政壇上的影響。

有人說,讀懂了趙孟頫,才能讀懂宋元。雖有些誇張,但是也有一定道理。

至於有些人質疑的趙孟頫的書法柔美無骨,純屬人身汙衊,不懈一擊。仔細看趙孟頫的書法,尤其是楷書,哪一個不是鐵骨錚錚,精神抖擻,一點也不亞於顏魯公。

說他的書法直接晉唐,是中國古典主義書法道路上的最後一座高峰,絕不誇張。


豫見書法


趙孟頫有多好,可以多多聽取書法大師和愛好們的摯言和徹悟,也可以翻翻前人對趙氏筆法的普遍看法。


趙孟頫雖然貴為楷書四大家之一,但他的地位和前三位大家不能同步比肩,史上多有置評,甚至有的評論認為:把趙氏劃入四大家,是因為再無可心的楷書佳作可選,趙氏書作只能是“矬子裡拔大個兒”,收穫個“安慰獎”而已。

趙氏書法,在明代以後被批得灰頭土臉、體無完膚——趙氏書法也開啟了館閣體的先河,因為過於秀麗綺糜,帶有油膩的脂粉氣,而被廣泛詬病甚至詈罵。

不可否認,趙孟頫這個皇族後裔,是元代文學、書法、繪畫的集大成者,其中的書法造詣尤高。但就是因為其字體過於秀麗,才造成如今譭譽參半的結果。

趙孟頫留下的墨跡很多,最為著名的有《膽巴碑》《洛神賦》《赤壁賦》等等,都堪稱膾炙人口,一時之雄。

打一個不恰當的比喻:趙氏書法就如當今的田楷一樣,久看而生厭。

但無論如何,趙氏法書都是元代以來最好看最俊氣的書法,無論結體還是用筆,都出類拔萃,傲世群儕。而且,最近以來,趙氏書法有越來越紅、越來越熱的趨勢,這也是身有長技必不久居人下的原由。所謂非池中之物也,遭際風雲便化龍。



龍吟148119260


要說趙孟頫書法有多好,我可舉個例子:傅山和董其昌皆在20多歲時開始大罵趙孟頫,而同時又在70多歲時讚美趙孟頫為“不可及也”。


以二位大師功力、見識去感同身受解讀趙孟頫竟花五十年光陰,豈不令今人愧嘆?

如果說王羲之引領了中國書壇近1500年,唐法、宋意統治了書壇600年,那麼短短不到100年的元代,卻影響了中國書壇至今800年的審美主流。而創造這奇蹟的始作俑者,惟趙孟頫一人而已。

趙孟頫是碑學與帖學分野的一道分水嶺。秦漢以來,碑刻與牘書就不自覺地交替發展。這一格局直到趙孟頫的出現,才自覺地確立了以帖學為主流的地位。




趙孟頫是繼王羲之之後的又一座書法高峰,所不同王羲之的“裁出新體”創新高度,他的高度恰恰相反,是集眾美之長,把韻味醇厚的傳統美酒,裝入自己雕琢的精美瓶中,成為人人追慕的奢侈典藏。


趙孟頫也是以“書聖”王羲之至唐宋眾先賢中遺留墨跡最多的一位。從中我們可看到他由凡入仙的軌跡。

我們不可相信,《杜甫秋興八首》及《吳興賦》中那種具唐人氣象的肥腴、雍和,全篇充盈文人風流倜儻的作品,是出自一位20多歲的年青人;在變法期我們又看到了《前後赤壁賦》中那些綿裡揉鋼,對比強烈線條魅力;到《蘭亭十三跋》時,終於表達出了對晉人風度的最完美詮釋;後期的《閒居賦》、《煙江疊嶂圖詩》則大開大闔,瘦圓相融,化矩鋼為繞指柔,如睹清癯仙顏,如臨瓊臺玉樹,是為人書俱老矣。



如王羲之書法可稱“入聖”,那麼趙孟頫書法可謂“入道”,是“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的儒道,是老莊道釋意識入書法,被表現出來之道;無廊廟之氣,見真個性,貌柔骨剛,有臨風高舉之態,絕無拋筋露骨。


斯時去古樸未遠,道氣也近乎!這是對趙孟頫書法最由衷的讚歎。。。

[臨池管窺]謝謝瀏覽!


臨池管窺


書法如果是標準加工件,有一個量化的標準,就能夠用好到什麼程度來作答。可惜,它的感性認識多於共性的規則。

共性規則是運筆的能力。也就是通常所說的筆力。感性的認識則是結體的風格。在崇尚質樸、雄強書風的人眼中,趙孟頫的書法妍媚纖柔。只適合閨閣之中拈花鬥草的婦輩人。缺乏陽剛之氣。而更多的人則認為,趙孟頫書法源於王羲之正脈。精巧的筆法,妍麗的結體,前後五百年,縱橫一萬里。



趙孟頫在歷代書評中,褒揚佔據主流。非議僅屬個別。明代項穆,在他的《書法雅言》中,把趙孟頫書法描述為妍媚纖柔,殊乏大節不奪之氣。在清代崇尚魏碑的人中,如包世臣、康有為等人,對趙孟頫書法也頗有微詞。傅山則是恨趙孟頫身為宋室皇親,出仕元朝為官的行為。由恨其人轉恨其書。董其昌則是不服氣。其實這二位對趙孟頫的書法評價也是給予了中肯的評價。


要說趙孟頫的書法水平到底有多高?“上下五百年,縱橫一萬里,舉無其匹”。這就是趙孟頫書法的水平程度。


子衿書法


老趙是“二王”脈系的傑出代表,是歷史上少有的全能書家。

他的突出貢獻體現在書法史第三次變革中。宋代的尚“意”書法,忽視“法”而重視“意”,到南宋終使書法技巧更單調而江河日下。這時,老趙意識到一定要復興古法,他大膽打出“貴有古意”的復古旗號,開元明書法一代書風。

他特別鍾愛二王書法,心摹手追,他臨的《蘭亭序》不但似其形,而且能肖其神。他的書法就像一風流瀟灑、俊秀清逸的江南才子,恬靜、優雅、動人,是典型的江左風格。他的作品華麗而不乏骨力,流麗而不甜膩,瀟灑中見高雅,秀逸中見清氣。

老趙在書法上的貢獻,不僅在他的書法作品,還在於他的書論。他有不少關於書法的精到見解,比如“學書有二,一曰筆法,二曰字形。筆法弗精,雖善猶惡;字形弗妙,雖熟猶生。學書能解此,始可以語書也。”“學書在玩味古人法帖,悉知其用筆之意,乃為有益。”等等,都可以給我們重要的啟示。

後世喜愛趙孟頫的人極多,“ 專 職皇 上”張鐵林就是其中之一,據說拍賣會上趙孟頫的作品大多被他收入囊中。

趙孟頫 《縮臨蘭亭》 13×32cm


千年蘭亭


趙孟頫是元朝的一位大書法家,可以說自趙孟頫之後幾百年無出其右者,歷史上評論趙孟頫有“七絕”他不但書法好,長相魁梧。文章也是妙筆生花。

趙孟頫作為楷書四大家之一,要知道,唐楷是楷書的鼎盛時期,其他三位都是唐人,獨他一人是元朝,可見他的書法是何等了得。



趙孟頫的書法整體風華婉轉,用筆精到,在楷書中帶有行書的筆意,使楷書顯得生動活潑。他一生死學王羲之,行書整體風貌接近王羲之,他是他學王羲之的時候,圓筆用得多了一點,顯得有點圓滑,所以有些人說他的書法過於嫵媚,我認為這種評價是不妥的,人家是和王羲之比較的!


存希齋書法


我畫畫寫字至今五十四年。畫花鳥、蔬果草蟲,練蘇字;後練《多寶塔》。趙字雖秀美明麗,不學,理由簡單——子昂先生,貳臣。

至到上世紀九十年代,書多讀了點,世事多瞭解些,問題多思考了點。趙宋亡了,子昂活著。他可以死節,難道不可以活著?趙子昂選擇了活,象孫臏、象韓非、象姬發、象史遷——忍垢念悲,不過心有所繫而已,他不敢死。

不當元差,世無趙體。王鐸也寫字,也做貳臣。趙王相較,趙被逼迫,王系自願,習趙字理所應當。

於是我開始學趙體,算下來也近三十年了。

—— 子昂不易。


塗之人995


趙孟頫這位空前絕後,驚才絕豔之人,擱在當今來看,無疑也同樣是技能滿點的現象級人物。他詩畫書鑑,無一不精;而書法更是諸體兼善,空前絕後。除此以外,更是生的一副“神仙中人”的好相貌,又是“宋太祖趙匡胤十一世孫、秦王趙德芳嫡派子孫”,妥妥的皇室後裔。


據說元仁宗(1312-1320年在位)非常喜歡趙孟頫的書法,仁宗總結出了趙孟頫其書其人的七個特質:


帝王苗裔,一也;狀貌昳麗,二也;博學多聞知,三也;操履純正,四也;文詞高古,五也;書畫絕倫,六也;旁通佛老者,造詣玄微,七也。


明人王世貞曾說:"文人畫起自東坡,至松雪敞開大門。"這句話基本上客觀地道出了趙孟頫在中國繪畫史上的地位。趙孟頫作為一位變革轉型時期承前啟後的大家,提出"師古"的口號,扭轉了北宋以來古風漸湮的畫壇頹勢,使繪畫從工豔瑣細之風轉向質樸自然。此外,他還首倡“書畫同體”,以書法入畫,使繪畫的文人氣質更為濃烈,韻味變化增強。趙孟頫諸體兼善,而其中尤以楷、行兩體出類拔萃,這來自他常年臨摹王羲之、王獻之父子書跡之功。時賢稱其“上下五百年,縱橫一萬里,舉無此書”,後人說他是“朝宋邁唐,直接右軍”。而在心摹手追,刻意臨寫之間,外求形似而內宗筆法,踵步風規神韻,加之能夠融會貫通曆代名家之長,趙孟頫終於鍛造出平和雍容、圓活姿媚的個人風格。而趙孟頫的書法審美理想,是晉唐人不即不離而風規自遠的中和雅正美,或可叫,盡善盡美。大都會藝術博物館亞洲藝術部主任何慕文(Maxwell K. Hearn)曾說:“最想與趙孟頫徹夜長談。”可見這樣一位全才型選手,他的天賦之高,能力之強,足以稱為“前無古人,後無來者”。這樣驚才絕豔的人物,連何慕文先生都想與之徹夜長談話盡千古,我們對於他的驚豔、欣賞與敬佩又怎能簡單說盡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