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彥宏為智能網聯汽車劃定“三重境界”

人間四月天,花開滿星城。4月2日,2019互聯網嶽麓峰會開幕式在長沙舉行,這場主題為“智能網聯於斯為盛”的峰會上,百度CEO李彥宏發表了主題演講,闡述了他對智能網聯、產業智能化等概念落地的理解和作為,其中他用“三重境界”描述了智能網聯汽車的發展——基礎設施的智能網聯化;自動泊車;以及真正的共享汽車時代、無人駕駛時代。

李彥宏為智能網聯汽車劃定“三重境界”

圖注:百度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李彥宏在2019嶽麓峰會上發表主題演講

第一個境界是基礎設施的智能網聯化

智能交通,設施先行。交通燈作為城市交通基礎之基礎的設施,必然成為城市智能交通改造的第一步。如今城市交通中的絕大多數汽車是沒有聯網、也沒有任何自動駕駛功能的汽車,但今天的交通已經可以用人工智能的方式來改變、來提升。李彥宏在演講中表示,目前人工智能已經可以實時地、全量地處理交通信息,“那麼如果我們把全城的信號燈聯合起來,協同地調整紅綠燈的時間,應該可以把每個紅綠燈的等待時間降低30%-40%。”

智能交通信號燈可以視為車路協同的一個重要案例。近年來,國內外自動駕駛的重要競爭者爭相投入“車路協同”賽道。自2016年起,百度就開始佈局V2X研發,智能紅綠燈等“車路協同”技術目前已經有相當成熟的解決方案,可以真正進入落地應用。2019年1月,百度又將Apollo車路協同解決方案正式開放。

此次,百度將“車路協同”佈局指向星城。據悉,結束峰會演講後,李彥宏還出席了百度與湖南省人民政府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簽署儀式,與湖南省委常委、長沙市委書記胡衡華共同見證雙方在自動駕駛產業、新型智慧城市建設、傳統產業智能化變革等方面開展合作,加快推進“互聯網+”與湖南智慧城市建設的計劃。對此,李彥宏表示,“湖南省一直是最具創新意識的省份之一,在深入推進人工智能與實體經濟融合方面,顯示出超前的意識和發展決心。百度從誕生之日起就與人工智能息息相關,不僅有比較全面和深厚的技術積累,在推進應用落地和產業智能化方面也是全球領先的。相信這些經驗和優勢,將助力湖南省打造出國內,乃至在全世界都具有重要影響力的人工智能創新引領區、人工智能產業集聚區和人工智能應用示範區。”

李彥宏為智能網聯汽車劃定“三重境界”

圖注:湖南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杜家毫會見百度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李彥宏

第二境界是自動泊車,或者說是“最後一公里的無人駕駛”

李彥宏以日常生活中的泊車場景舉例:“當你把車開到目的地、開到大門、開到離電梯很近的位置的時候你可以下車,這個車可以自己去找停車的位置、去到黑暗的地庫裡。”

自動泊車固然便利,但作為一種直覺上並不難於理解的技術能力,何以被稱為智能網聯汽車的第二境界而非第一境界?“因為,每一個“最後一公里”的自動駕駛,都代表了一次消費者的自主選擇,而全城紅綠燈的實現可以是一聲令下、一呼百應達成的一項城市基建的集體換裝。自主泊車的推廣意味著當道路網聯已經具備條件之後,真正普及於個體家庭的市場需求增長,代表了全社會的大眾趨勢。

李彥宏認為,“最後一公里的自動駕駛”不僅會到來,還會提早到來:由於自主泊車是一個低速場景,它的實現難度和風險都會大幅度地下降。“當一輛車在比較慢的速度行駛的時候,我們要解決的問題就簡單很多,我們可以做的實驗就多了很多。所以最後一公里的自動駕駛,會提早到來。”

同時,他還提到,最後一公里自動泊車的實現還會對沒有自動泊車能力的車輛形成“擠壓效益”。可以試想,在一個交通繁忙的寫字樓或商場附近,“最後一公里”之內的駕駛者,更能通過近距離、切身的對比體驗,感受到自動駕駛技術加持下,自動泊車能力為用戶帶來的實際效應,而這在一定程度上,也會推動智能網聯汽車的大眾化。

李彥宏為智能網聯汽車劃定“三重境界”

智能網聯汽車的第三境界是真正的共享汽車時代、無人駕駛時代

真正的共享汽車時代、無人駕駛時代一定會到來嗎?李彥宏對此保持了其一貫的樂觀態度:“今天已經有大量的公司在無人駕駛的技術上投入了大量的研發力量,它的科技進步、技術的進步是非常快速的。”他介紹,如今,在一些相對封閉的場景裡,無人駕駛已經完全實現了,無人車“可以沒有駕駛位、方向盤,它真的是在自己跑。”而當這些沒有駕駛位、方向盤的車遍佈大街小巷的時候,城市交通的通行效率將會極大提高。

就在嶽麓峰會舉行前夕,百度與長沙先導產業投資有限公司、湖南湘江智能科技創新中心有限公司聯合成立的湖南阿波羅智行科技有限公司於4月1日正式揭牌。預計2019年下半年,普通市民即可有機會在長沙打到自動駕駛出租車。這也被視為2018年10月29日百度和長沙市人民政府、湖南湘江新區管委會簽署戰略合作協議,與長沙攜手共建國內領先的“自動駕駛與車路協同創新示範城市”後的重要落地舉措。

李彥宏為智能網聯汽車劃定“三重境界”

無人駕駛時代的到來將意味著汽車產業脫胎換骨的變革,而這個變革的過程,將歷經三重境界的蛻變。過程本身也將對整個產業乃至國民經濟形成深刻的影響。李彥宏在演講中也表示,“汽車工業是一個很大的產業,在中國大概有10萬億左右。”如今,汽車工業正面臨一個百年未有的變局——“它的智能化、網聯化,最終走向無人駕駛”——李彥宏說,這將是一個比較長期的過程,但真正的共享汽車時代、無人駕駛時代“遲早會到來”。

各位來賓大家好!非常高興來到嶽麓峰會!今天我們這個場地,今天我們這個會議,其實是充滿了未來感、充滿科技感的一個會議。但是當我們提到嶽麓的時候,恐怕大家還是首先會想起來,有1800年曆史的嶽麓書院,讓我們感受到的是湖南深厚的文化積澱。說到嶽麓書院、說到文化積澱,其實這也自然讓我會想到百度這個名字的由來,大家很多人都知道它是出自800多年前的一首宋詞。事實上當時起這個名字,更多的是受了王國維的人生三境界的啟發,“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 這是第一境界。“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是第二境界。“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這是第三境界。說這個三境界呢,不是為了給大家講百度的歷史,我是想說今天我們這個峰會的主題——智能網聯。大多數人在提到智能網聯的時候,首先想到的是什麼?是汽車。其實今天你到百度去查“智能網聯”這幾個字的話,它給你第一提示就是智能網聯汽車。我想講的,其實智能網聯汽車也有三境界,哪三個境界呢?大家知道,就是汽車工業是一個很大的產業,在中國大概有10萬億左右,非常大。而今天的汽車工業又面臨著一個百年未有的變局,就是它的智能化、網聯化,最終走向無人駕駛。但是我們也應該清楚地認識到,智能網聯這個過程會是一個比較長期的過程,所以在我看來它應該有三個境界:

第一個境界就是基礎設施的智能網聯化。其實不是汽車本身,今天在街上跑的汽車絕大多數是沒有聯網的汽車,也沒有任何自動駕駛功能的汽車。但是今天的交通已經可以用人工智能的方式來改變、來提升。那麼怎麼改變,怎麼提升?這就是我們說的第一境界——基礎設施的智能網聯化。當車還沒有跟得上時代步伐的時候,其實我們的基礎設施可以先走一步,也就是在路側可以安裝各種各樣的傳感器、攝像頭。比如說最簡單的,在交叉路口的信號燈,今天的信號燈是給人看的,今天的信號燈是非智能的,但是我們很快就可以讓這些信號燈變得更加智能。

今天的人工智能已經可以實時地、全量地處理交通信息。交叉路口的每一輛車在向什麼方向行駛、每一輛車處在什麼位置,精確到釐米是已經可以做到的。那麼如果我們把全程的信號燈聯合起來,協同地調整紅綠燈的時間,應該可以把每個紅綠燈的等待時間降低30%-40%。而這個解決方案不依賴車的任何智能,它就可以大幅度地提升我們城市的交通效率、通行的效率。所以,我覺得這是智能網聯汽車的第一境界。

什麼是第二境界?簡單地講,可以叫做自動泊車。其實嚴格意義上講,它不是自動泊車,它是最後一公里的無人駕駛。為什麼這個是第二境界?為什麼它會比完全無人駕駛時代更早到來?因為它處在一個低速環境中。今天當我們要上班的時候,把車開到大樓門前,你還要慢慢地去找停車場,有時候還要跑到地下去,在地下找半天,很多的車位又非常小,不熟練的司機還停不進去。但是很快我們就應該能夠使車具備自動泊車的能力。當你把車開到目的地、開到大門、開到離電梯很近的位置的時候你可以下車,這個車可以自己去找停車的位置、去到黑暗的地庫裡。不僅如此,當它具備這個能力的時候,它其實可以在擁堵路段,到最後一公里的時候、到離你的目的地只有幾百米路程的時候,你前面已經堵得走不動了。這個時候你就可以下車步行到你的目的地去,讓車慢慢地跟著這些車流行進,最後到達你的目的、找到你的停車位。為什麼這樣一種技術會更早地到來,因為低速使得風險大幅度地下降。大家想一想,如果在高速路上如果稍微出一點事的話,可能就是很嚴重的事故。但是在日常生活中,如果公園裡有個人在慢跑,不小心撞了你一下,你一點事都沒有。所以當一輛車在以一個比較慢的速度行駛的時候,難麼我們要解決的問題其實就簡單了很多,我們可以做的實驗就多了很多。所以最後一公里的自動駕駛,會提早到來。而且一旦這個時代到來,它對那些不具有最後一公里自動駕駛能力的車,會有一個擠壓效益。試想一下,當你在路上已經堵得一點兒都走不動的時候,你前面那輛車的司機下車自己走到目的地去了,而你跟著無人駕駛的車在慢慢往前挪,這是一種什麼感受?所以我們認為,智能網聯汽車的第二境界是自動泊車。

第三境界就是大家每個人都很嚮往的,真正的共享汽車的時代、無人駕駛的時代,這個時代遲早會到來。今天已經有大量的公司在無人駕駛的技術上投入了大量的研發力量,它的科技進步、技術進步是非常快速的。今天我們已經看到在一些相對封閉的場景裡,無人駕駛已經完全實現了,可以沒有駕駛位、可以沒有方向盤,它真的是在自己跑。有一天這樣的車遍佈大街小巷的時候,大家想一想我們所處的社會會是一個什麼樣的社會?我們的通行效率會是一個什麼樣的通行效率?所以,這是我說的智能網聯汽車的三個境界。

但今天大會的主題講智能網聯,我相信不僅講的是汽車工業。它應該覆蓋了人、社會、經濟生活方方面面,它是代表一個全社會的大趨勢,所以智能網聯在很多領域都有非常大的發展潛力。比如說,智能家庭,或者說智能家居,過去20年,中國人對於手機的依賴程度是在不斷的提升的。可以說很多人會認為手機就像自己身體的一部分一樣,走到哪裡帶到哪裡。但我有一個判斷,未來20年人們對於手機的依賴程度會是逐步下降的。原因是因為智能,是因為人工智能的時代到來。這個時代到來會使得我們周邊的環境逐步地佈滿各種各樣的傳感器,而這些傳感器能夠更方便地響應人的需求。今天在我們的家庭裡面,很多的家庭已經開始擁有了智能音箱,智能音箱就是人工智能時代到來的一個非常典型的標誌。今天我們使用手機,我們把它叫做touch first,所以說你是用手來觸摸跟機器進行交互。那麼未來,人們跟機器交互的方式會變得非常多樣,在家庭裡面可能不是手而是嘴,是用語音來跟機器進行交流。今天大家如果有智能音箱的話,你會發現它其實經常能夠給你驚喜感。有時候你以為它不會聽懂你的話,(其實)它能夠聽得懂。有時候你稍微帶點口音,其實也沒關係,它一開始沒懂的,後來你用得多了,它慢慢變懂了。這些都是典型的機器學習的現象,機器在變得越來越聰明。

2017年的1月份百度在拉斯維加斯CES,我們首發了帶屏的智能音箱。美國的同類產品是大概6個月之後才出現。今天,百度的智能音箱當中,相當(大)的出貨量,相當一部分都是帶屏的。有屏和無屏,其實差別也非常大,就好象收音機和電視機的區別一樣。有了一個屏幕,我們能做的東西,能夠感知到的世界,我們能夠獲得的體驗都是會有明顯地提升。當然我也要說,今天的智能音箱背後不完全是機器,也有很多人工的輔助。也就是說,今天的人工智能技術還不能夠完全的在全場景、在每時每刻,都能夠理解人的意圖、人的語言。但是作為一個企業家,我是一個樂觀主義者。我認為智能音箱也好、人工智能也好,它的進步會是飛快的。機器會越來越懂得人的需求,越來越好地滿足人的需求。這是家庭的智能化。

那麼,除了家庭之外,其實我們每天的生活也好、工作也好,我們接觸到的每一個行業,在智能化這條路上都有非常大的潛力。無論是智能的醫療——今天機器去讀片子,很多時候已經比人更精準了。還是智能的教育——古人講的因材施教,以後計算機、電腦可以比任何一個老師更瞭解我們這些學生。

在傳統的製造業,因為過去這麼多年,人力成本不斷地上升,有些產業開始從中國向東南亞、向非洲去轉移了。但是當我們有了智能技術的時候,我們的勞動生產力可以大幅度地提升,很多的產業、高端的製造仍然可以留在中國。農業,剛才跟烏蘭書記聊天的時候也談到了,很多農業需要做的事情,都是可以用機器來大量的替代人工,或者說輔助人去把它更加高效地做好。這樣一個趨勢,我們判斷,還會持續很長時間,會持續20年到50年的時間。如果說過去20年中國互聯網改變了消費,那麼未來20年到50年人工智能會改變供給端。當然它也在改變消費,消費和供給兩邊都會有大的改善。而這方面,其實中國也有很多的優勢,有什麼優勢呢?

在數據上我們有優勢,還是因為我們人多。大家知道長沙城市人口大概是舊金山人口的10倍,長沙還不算中國最大的城市。當你有這麼大規模的城市,當你有很多很多數據,當算力成本不斷地降低,當算法不斷有各種各樣新的創新出現的時候,這些力量就會推進我們每一個行業效率的不斷提升。而在這方面,其實中國並不落後,這方面大家也都比較清楚。所以中國在很多時候,在未來智能化的道路上,應該可以起到一個引領作用。

我昨天查了一下,中國在現代意義上第一條跑汽車的公路是誕生在湖南,是從長沙到湘潭的,長潭公路,在1921年竣工。但是,中國的第一條公路,跟世界上的第一條公路相比,時間間隔了100多年,那個時候我們確實很落後。而今天,當我們有這麼多的人口資源,當我們有這麼多的人工智能的應用場景,當我們有這麼好的基礎設施的時候,當我們的政府奉行“先行先試”“敢為天下先”的這樣的理念的時候,很多過去在世界上其他地方碰不到的困難,我們會先碰到;在其他地方沒有的場景,在我們這裡會有;在其他地方沒有解決過的問題,我們有機會首先去解決。首先解決問題,就是創新。所以我也想說,世界的創新,世界的技術發展,逐步會進入“中國時間”。我們的實體經濟轉型、升級,創新驅動,很大程度上未來要靠人工智能。我們也非常有信心身處在這樣一個時代,身處這樣一個環境當中,我們每一個人都有能力為技術創新、為社會的進步作出自己的貢獻。

感謝大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