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舒城:闳肆而约中 展放而融通——评章桂周《做最好的自己》

章桂周1993年考取舒城师范,1996年毕业。在舒师三年,他的文化课成绩在他那一届两个班90多人中总是翘楚。所以毕业那一年,就被保送到安徽师范大学深造。4年后,也就是2000年,分配到舒城中学教书。因为大学4年读的是中文专业,所以就成了舒城中学的一名语文教师。

安徽舒城:闳肆而约中 展放而融通——评章桂周《做最好的自己》

舒城师范学校(来源 | 老鱼影像)

算起来,他在舒城中学已经教书18个春秋了。在这期间,他一直兢兢于他的教学。我也读过他发表于《语文学习》《语文月刊》等中学语文界颇有口碑的刊物上的文章。然而这些文章,只是以“散”见的形式出现在一些刊物上。直到今年11月份,也就是上个月吧,他忽然在社交平台中说要送我一本他刚刚出版的书,名字叫《做最好的自己》。

安徽舒城:闳肆而约中 展放而融通——评章桂周《做最好的自己》

《做最好的自己》(来源 | 舒城中学官网)

接书后,我很高兴。我觉得这是意料中的事,一个孜孜于教与学的语文教师,那些“散”见的文章,已显示其研究的功力,“收拢”成书,也是早晚的事。虽说现世不像曹丕所说的文章乃不朽之盛事与经国之大业那样高标,但是对一个教书人来说,出一本自己的研究心得,还是不太容易的事。

安徽舒城:闳肆而约中 展放而融通——评章桂周《做最好的自己》

舒城中学官网相关信息

我于1987年来到舒城师范教书,于今31年矣。教过的学生很多,但是到目前为止,出过书的学生,恐怕章桂周还是第一个。因为稀少的缘故,我觉得在当下读书风习很是迷昧的情况下,章桂周能秉持一个读书人的情怀,把自己的研究文字集结起来,出版行世,还是值得点赞的。

安徽舒城:闳肆而约中 展放而融通——评章桂周《做最好的自己》

作者钟能文(来源 | 新浪博客)

于是于灯下翻看。5个专辑,73篇文章,222千字,285个页码。展在手上,沉积着章桂周从2000年到2017年17个寒暑的冥思检发。5个专辑,从何知道,人是什么,为什么活,活得怎样,怎么去活,串成一个高屋建瓴式的人生追问,从而构建一个完整的人生“活法”体系。

说“体系”,似乎有些大而无当。我想说的是,《做最好的自己》,并不是眼下媚俗的心灵鸡汤式的说教与鼓动,而是立基于哲学的原典之上,究掘一个古老的话题或追问,人应该怎样“支派”自己有限的年华?怎样在浮华喧腾的物质世界里持守属于自己的一份“清白”?怎样塑雕一个独立不羁的不被外化或异化的葆有昂臧精神气质的灵魂形象?这种拷问从古往今,多少圣哲名贤,语录著述,可谓丰富大观。

《做最好的自己》可贵在于,文本不在乎对于“体系”的建基,而是以自己的点滴悟思为“箭”发,广泛地游走与先贤圣哲的思想汪洋里,驾驭自己的一叶扁舟,自得于自己的粼光发见。虽然,73篇文章,遨游与指称的物象与事况纷纭闳荡,但是落点与神意总在一点,那就是漫漶着一个届于中年时段的眼光与神运,归一于一个鲜明的意旨——一个人的活法就是一个世象的折光。

安徽舒城:闳肆而约中 展放而融通——评章桂周《做最好的自己》

舒城中学鸟瞰(来源 | 舒城中学官网)

所以,读《做最好的自己》,没有一点说教味道,也没有先入为主或强行进入与灌输的道学面样,更没有时下一些迎合与邀宠,有的是章桂周一个人的清疏寻证,归综与表达。这是一个独守书斋知“困”而后学的仰视穹苍,衔住寂寞与置清贫而不顾的一个人的俯察大地。虽然,仰视与俯察的“姿势”,还没有那么老辣与练达,这对一个才二十几岁的年轻人来说,可贵在于这种沉思默想的“知趣”与“旨趣”,或者“志趣”。总而言之,在于一个人对自己的“知道”——

恢阔自己,展放自己,无论天有多高多远,我们总得要“耕”好自己的领地,活出自己的“自己”。


  • 作者:钟能文(作者授权发表)
  • 运营:束文杰
  • 编辑:束文杰
  • 制作:町甽融媒体工作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