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中的香菱在整部書中的作用是什麼?

大千小語


甄英蓮,是古典小說《紅樓夢》虛擬的人物,賈府通稱香菱,是甄士隱的獨女,也是作者安排的提綱挈領式的人物之一。其作用在於:

1映射紅樓夢中各女子的命運.

紅樓夢中奼紫嫣紅的佳麗比比皆是,第一個登場的女子卻是“甄英蓮”,諧音的含義是人們真應該憐憫她;不管環肥燕瘦,所有女子的人生,作者同判為“千紅一窟(哭),萬豔同杯(悲)”。


而脂胭齋這樣批註:“細想香菱之為人也,根基不讓迎探,容貌不讓鳳秦,端雅不讓紈釵,風流不讓湘黛,賢惠不讓襲平。”,讓眾位金釵化為影子依附於香菱身上,從而潛移默化昭示了各位金釵悲慘的命運。



2.作者安排她與紅樓夢中的兩大女主人公黛玉、寶釵都有交集,方便體現寶、黛的性格特徵。

寶玉夢遊太虛幻境,於“薄命司”內抽到“副冊”,裡面僅詳細介紹了香菱一人;顯而易見,曹雪芹心中香菱有很重要的地位,副冊判詞 :“根並荷花一莖香, 平生遭際實堪傷。 自從兩地生孤木, 致使香魂返故鄉”。細思,黛玉、寶釵哪個不是“平生遭際實堪傷”?




3.著重暗示林黛玉的人生結局。

香菱命運多舛,本來有優裕的家庭,在三歲時被騙子拐走,於悽風苦雨中長到十三.又被賣給馮淵,竟遭遇薛蟠搶親,為奴為婢是、當牛作馬,直至後來被夏金桂毒害,鬱郁成疾,至使“香魂返故鄉”。


這與“一年三百六十日,風刀霜劍嚴相逼”的黛玉命運何其相似!雖然林黛玉享受著“錦衣玉食”,但憂病纏身、愛心無依,最終也“冷月葬花魂”。寫香菱的命運結局,實際上隱含了黛玉的淒涼人生結屈。

4.側寫、隱寫。

而香菱一生命運多舛、顛沛流離、最後落得一身重病;她是有追求的女子,主動拜師學詩就是證明:然而一生沒有過上正常人的生活,從未享受過愛情、榮耀、自由。她的一生,是逆來順受,委屈求全的一生;縱觀大觀園各金釵任何一位也有忍辱負重的一面。


希望星晨58298869


香菱,是紅樓夢出場的第一個女子,她雖然身份不高,但是紅樓夢中對她的筆墨卻不少。她是眾多女兒悲劇的影子。

香菱是紅樓夢一書中十二釵副冊唯一有明確描述的人,也可能是副冊第一人。

先是香菱小時候得父母寵愛,然後花燈節被拐,甄家沒落,甄士隱出家,薛蟠打死人,賈雨村審案,香菱跟寶釵進京住到榮國府,到最後香消玉殞,由甄士隱接入太虛幻境全書結束。香菱是貫穿了整部書的人物。



正是因為香菱,才引起了賈雨村審案,引出了“護官符”,描繪出封建社會官官相護,互相勾連的黑暗,也描寫出來封建社會沒有權利的百姓有冤無處申,活活被欺凌的命運。

我本人覺得,香菱就是眾多女孩子悲劇的開端。香菱死後,似乎所有的女孩子的悲劇都來了,迎春死於中山狼,探春遠嫁,黛玉夭亡,元春身死,整個四大家族隨之沒落。

香菱原名甄英蓮,意味“真應憐”,其父甄士隱雖然筆墨不多,但是他是整部紅樓夢,他是唯一一個明白大局的凡人。



懷念我們的青春年華


香菱在整部書中的作用有這幾種:



第一,為薛家舉家進京提供理由,為薛家和賈家即將產生的命運糾葛做鋪墊!

薛家全家進京明面上是說為寶釵待選入宮,實際上是為了薛蟠避禍。薛蟠因和別人爭香菱鬧出了人命,雖在賈府的幫助下此事不了了之,但是當地也無法待下去了,只好進京尋求賈家庇護。



香菱就是個起因,本來和她無關,可是因為命運,她和薛家的命運已經不可分離,她的出現就薛家和賈家故事的開始。

第二,引出寶釵和黛玉各自的品性。

寶釵和黛玉對香菱最深的事情就是寫詩,這件事情表達了她們不一樣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也決定了為什麼她們會和寶玉有不一樣的結局。



香菱本是寶釵家的人,但是她卻和黛玉玩的最好,甚至還拜黛玉為老師像黛玉學習寫詩,成為自己想要成為的人。

寶釵對待香菱的態度是不支持的。寶釵認為女孩子不要學習這些定西改變了性情,她認為女孩子學習針黹女紅就好了,所以她不願意教香菱學習作詩。但是對於執著的香菱她也不反對,隨他。

正如寶釵沒事就要寶玉學習經濟仕途學問,這些又都是寶玉最討厭的,兩個人不一樣的三觀,註定了即使他們成婚,但是還是會貌合神離,無法相伴一生的結局。

黛玉對此事則不同,她很支持香菱寫詩。她並不認為女孩子一生只圍繞著家庭打轉,每個人都該有自己的夢想和想要走的路。



人應該追求自己喜歡和想要的事物,並且有勇氣和毅力一點點去實現他。就像對待寶玉一樣,她從來不會逼著寶玉去做他不想做的事情,就像讀書出仕一樣。

寶玉是個很有意義的人,即使不讀書做官,他也有其他可以謀生和撐起一個家的其他方式,大可不必侷限在這一件事情上。

這種態度源於瞭解和信任,黛玉能成為寶玉心中獨一無二的人不是沒有緣由的。這也就註定了就算不能在一起,黛玉依然在寶玉心裡有個最重要位置。

第三,香菱的出現見證了寶釵的善良。



寶釵因為懂事和世故多少會受到大家的不喜歡,但是她卻是香菱一生的貴人,她的善良讓香菱悲慘的命運透進了最明亮的光。

寶釵帶著香菱入大觀園,讓香菱度過了她生命中少有的最愜意的生活,香菱可以和大家一樣做她最嚮往的詩翁,平等自在的和大家在一起玩耍成長。

香菱被薛蟠打罵,要被薛姨媽賣掉,如果不是寶釵善意的救助,香菱又要過上以前那種顛沛流離、無家可歸的日子,是寶釵救了香菱一命。


愛讀紅樓的小迷糊



紅樓夢中香菱的判詞是這樣的:根並荷花一莖香,平生遭際實堪傷。自從兩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鄉。她的平生遭際真是令人難以想象的悲慘和痛苦。她一生的坎坷際遇,其實更像是一面鏡子,折射出了人性的美好和醜惡。

一、之於賈雨村。折射出賈雨村忘恩負義的卑劣人性。

當年賈雨村寄居在葫蘆廟時,是一個窮困潦倒的書生。英蓮之父甄士隱鼓勵賈雨村“速入都”,參與“春闈一戰”,還慷慨解囊,支助賈雨村“五十兩白銀、並兩套冬衣”。

賈雨村在受了甄家恩惠,參加科舉補授了應天府,主審的第一件案子是關於英蓮的。然而,他卻不是救英蓮於水火,而是屈服於薛家的權勢,徇私枉法,“維持了了結”,將英蓮推入了火坑。

基於此,在賈府被抄時,他不感激林如海的舉薦、賈政的提攜之恩,而是在一旁煽風點火、不管不顧的表現,使他卑劣的小人得志嘴臉有了更深層次的體現。


二、之於薛蟠。折射出薛蟠的霸道和薛家的勢力。

馮淵因為與薛蟠爭奪香菱,而被“打了個稀爛,抬回家三日竟死了”。人命關天的大事,在薛蟠眼裡“竟視為兒戲,自為花上幾個臭錢,沒有不了的”,視人命為草芥,沒有雄厚的財力和強硬的背景,薛蟠如何能這樣霸道?!

香菱爭搶致人死亡案件的處理,是“豐年好大薛”的有力佐證。同時,也因此薛家才舉家投奔賈府,薛寶釵、林黛玉、賈寶玉齊聚賈府,傷感的愛情故事由此拉開帷幕。

三、之於薛寶釵。折射出寶釵的善良。

她把香菱帶進了大觀園,遂了香菱的心願。寶琴送給她的好布料,她不但自己做了一件裙子,也給香菱做了一件石榴紅綾裙。在她的母親因夏金桂胡攪蠻纏,而打算把香菱賣掉的時候,也是寶釵極力阻止:“她跟著我也是一樣,橫豎不叫她到前頭去。從此斷絕了她那裡,也如賣了一般”。

由於寶釵的善舉,才避免了香菱再次被賣的命運。在夏金桂下毒欲毒死香菱,不想天不遂人願,竟把自己毒死了,而香菱成了“犯罪嫌疑人”,在寶釵努力的抽絲剝繭下,才還了香菱的清白。寶釵的善良,使她實至名歸的成為香菱的救命恩人。


四、之於林黛玉。折射出黛玉熱心的一面。

黛玉性子孤僻冷淡,且真真的“嘴像刀子一樣”。但是在香菱向她學作詩的時候,她卻顯示出從未有的大度熱情“既要作詩,你就拜我為師,我雖不通大略也教得起你”。她在指導香菱作詩中,不厭其煩,循循善誘,而且言簡意賅,使香菱很快入了門。

五、之於夏金桂。折射出夏金桂的歹毒。

她故意讓香菱回房中取帕子,撞見薛蟠和寶蟾的“好事”,害的香菱捱打。強逼香菱在她的臥房裡打地鋪,變著法兒的折磨她,“剛睡下,便叫倒茶,一時又叫捶腿,如是一夜七八次,總不使其安逸穩臥片時”。最後,她設計毒死香菱,卻陰差陽錯要了自己的命,真是多行不義必自斃!


少讀紅樓


香菱本名甄英蓮,脂硯齋專門點明這是“真應憐”之意。我們應以此為角度,來認識香菱在書中的角色和命運。曹公對書中眾女子的人生命運判詞是:“千紅一窟(哭),萬豔同杯(悲)”。作為書中第一個出場的女子“甄英蓮”,真真實命運緊扣以上“八字判詞”,確實“真應憐”!

寶玉夢遊太虛幻境,於“薄命司”內抽到“副冊”,裡面僅介紹了香菱一人。這很奇怪,也很重要。賈府中有那麼多的小姐(寶琴、荊大姑娘、李紋、尤氏二姐妹等)、丫鬟(除襲人、晴雯被點入“又副冊”外)、侍妾(包括平兒也算在內),都未顯示“入冊”,能入冊的總共15人。其中,唯有香菱一人被點名入“副冊”。由此可見她在雪芹心目中的極端重要性。

書中記述:一隻見畫著一株桂花,下面是一池沼,其中水涸泥幹,蓮枯藕敗。後面書雲:

根並荷花一莖香(清人陳其泰在此評論到:香菱也,真事之為林顯然矣)

平生遭際實堪傷。

自從兩地生孤木,

致使香魂返故鄉。

這段評論是引導我們認識香菱這個角色的關鍵。如果說“真應憐”是實指“甄英蓮”,那麼結合黛玉命運,也實在擔得上“真應憐”三個沉重的字,因為“平生遭際實堪傷”!

根據這一評論,香菱是林黛玉的“命運影子”。“自從兩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鄉”,表面上看是順筆寫了香菱的最後命運,實則寫的是黛玉。因為“兩地生孤木”之“孤木”,不就是“林”嗎?

黛玉在書中被眾人指明的“影子”,是晴雯!她更多的是黛玉的“性格影子”。曹公對她的判詞是:

霽月難逢,彩雲易散。

心比天高,身為下賤。

風流靈巧招人怨,

壽夭多因毀謗生,

多情公子空牽念.

詞首兩句“霽月難逢,彩雲易散”點出晴雯的名字,暗示她的人品和將遭到的不幸,霽月,指雨後月出,天晴月朗。這就點出了一個“晴”字。而舊時以“光風霽月”喻人的品格光明磊落。這也就是作者對晴雯人品的讚賞。彩雲是有紋彩的雲霞,兩雲呈彩叫雯,點出一個“雯”字,而且寓有純淨美好的意思。這兩句中的“難逢”、“易散”,暗寓晴雯品格高尚,像易於消散的雲彩那樣難存於世,她將遭到不幸。對照黛玉的人生際遇,又何嘗不是如此呢?!所以,說晴雯是黛玉的“性格影子”是站得腳的。

回過頭來說在人生際遇上香菱與黛玉的相似性。

二人都是父母的掌上名珠,然而一個四歲被拐,永失溫暖的父母親情;一個少小失孤,成為寄人籬下的內心孤苦的“淚人”。“真應憐”的命運是直接刻進了她們的人生的!

英蓮之被拐、被買、被奪,遭遇的是被一個無形黑手的操控,她註定為奴、為妾的命運,是對那個專制、愚昧、不公、不義、野蠻的社會制度的強烈控訴。

而黛玉是被“賺”進賈府的,不是為了這個人,而是為了林如海從祖上繼承和任上積下的萬貫家產。至於這財產是怎樣被賺進來的,書中並沒有特筆交待。除了王熙鳳、賈蓮兩口子嫌疑頗大而外,兩個舅家恐怕難脫干係。這就註定了黛玉入駐賈府,是被人“賺進”的、算計的。難怪她始終都有“風刀霜劍嚴相逼”的感覺。寄人籬下的感覺真的不好受!哪象寶釵、妙玉雖然也是長駐,一個有姨媽、表姐護著,故可以如魚得水般地八面玲瓏;一個仗著流著皇家的血脈(“金玉質”)被請進了大觀院,一直獨往獨來,孤芳自賞。而黛玉卻只好對著良辰美景,吟出“葬花詞”、“代別離.秋窗風雨夕”!

雖然飽受欺凌,但香菱心地單純善良。她由童養媳之身被納為妾,在小姑子寶釵眼裡等同於家奴,從未把她視為家嫂。香菱倒不計較。隨寶釵入住大觀院,因羨慕而痴迷上寫詩。寶釵正眼都不看她一眼,不願為師教她。倒是從來心高氣傲的黛玉,偏偏喜歡香菱這顆苗子,自告奮勇地教起了她。這是二人的第一次頻密的交集,之後再沒有這樣的情形了。從香菱學詩的經歷看,活脫脫就是黛玉初學寫詩的成長經歷!

黛玉本是千金之身,“心較比干多一竅”,前身乃是靈界的一顆仙草,下凡為人。在其短暫的生命歷程中,沒有享受到真正的生命快樂和幸福生活。她執著地追求與寶玉的愛情,天天見面,心靈相通,但卻前景渺茫,可欲(遇)而不可求。而香菱逆來順受,百般受辱,最後落得一身重病,險被賣掉(寶釵從未呵護過家嫂)。這樣一個悲情女子,命運最是“堪傷”、可憐!她從未有過愛情、尊嚴、自由。她的人生,既是一個普通女子的人生悲劇,又是黛玉的“命運影子”。雖然林黛玉享受著“錦衣玉食”,但憂病纏身、最終“冷月葬花魂”。寫香菱的命運結局,實側可看作是對黛玉人生命運的側寫、隱寫。

(9.19.2018)


太平洋之遠


首先,作為第一個出場的女子,她的悲慘命運也映射了紅樓夢裡所有的女子。

香菱是紅樓夢故事開始後,第一個出場的女子,那個時候她還叫甄英蓮,諧音“真應憐”。在海提時代她出場不多,但是卻至關重要。

她出場沒多久,就被拐走,從此開始了顛沛流離的拐賣生活,可謂是真正薄命的女子,她的一生是真的應該被可憐。


作為開篇第一個女子,命運如此悲催,我們是否看到她的故事時就應該驚醒之後所有的人物尤其是女子,她們的命運不會很好。

其次,她為寶玉、黛玉、寶釵重逢提供了基礎。

薛家上京一是為了薛寶釵待選,而是為了給薛蟠避禍,而香菱恰恰是這個禍端的當事人。

如果沒有香菱,薛蟠不會打死馮淵;如果沒有這起人命案,薛家不用依靠賈府來避禍;如果不需要避禍那麼薛姨媽家就缺少了死乞白賴在賈府的理由(畢竟金玉良緣算不上臺面上的理由);如果這樣,賈寶玉、林黛玉、薛寶釵重逢的時間會很少,由她們領風騷的大觀園時光就會褪去色彩。

再次,香菱用一生的悲苦證明了癩頭和尚所言不虛。

紅樓夢裡,癩頭和尚和跛足道人要化多少人?有一個人聽過他們的話嗎?沒有,大家都不以為意,都認為是假的。

他們開篇要化的第一個人是香菱,那個時候她還叫英蓮,他們說香菱有命無運,累計爹孃,甄士隱不信,結果卻印證了和尚道士所言不假。

因此,從香菱的經歷起,我們早就應該看到但凡是被跛足道人和癩頭和尚光顧過的人,結局都不會好。

香菱薄命的一生,貫穿了紅樓夢整個故事。


更上紅樓


香菱在《紅樓夢》的作用

香菱是《紅樓夢》中的一個人物,表面看她的故事並不是很多,但是,她可以說是少有的貫穿整部《紅樓夢》一個重要的人物,對整部《紅樓夢》起著統領作用。



香菱本命叫甄英蓮——諧音“真應憐”,原籍姑蘇,甄士隱獨女,眉心中有一粒米大小的一點胭脂記。3歲那年元宵佳節,在看社火花燈時候家奴霍啟——諧音“禍起”,看護不當而被拐子拐走,養大後先是被賣給公子馮淵——諧音“逢冤”,後來呆霸王薛蟠打死了馮淵,把香菱強買去做小妾。香菱後隨薛家進京,一直住在榮府的梨香院。她生得嫋娜纖巧,做人行事又溫柔安靜,是一個標準的淑女,呆霸王薛蟠也比較喜歡她,也正是這個原因薛蟠的正房夏金桂非常嫉妒她,一直想方設法地虐待香菱。香菱的身心備受夏金桂的折磨,名字被改為秋菱——諧音“求憐”,險遭謀害。曾寄住在大觀園中,拜黛玉為師學詩。




就香菱本身來講小時甄家窮困潦倒,跟隨父母過著朝不保夕的生活,屋漏偏逢連夜雨偏偏無端禍起,她又被拐被賣,書中沒有更多的交代,讀者可以想見那是怎樣一種生活狀態,真的應該讓人可憐。



做了呆霸王薛蟠小妾後,日子終於好了起來,名字香菱和現在的生活一樣溫馨淡雅。可是好景不長,又遭夏金桂的種種迫害,最後消失不見了。真是求人憐憫都做不到了。

曹雪芹在小說《紅樓夢》裡面安排香菱這樣一個角色,用來襯托賈史王薛等榮辱興衰猶如人的一生,最後只能走向死亡。


鄭老師262366556


香菱在整部書中起一個帶動別人出場,陪襯別人的作用,是一個貫穿全文的索引式的人物。


我們知道《紅樓夢》刻畫了許多形形色色的女孩,有金陵十二釵正冊,有金陵十二釵副冊,有金陵十二釵又副冊……。都有其獨特的戲份在裡面,唯有香菱這個人物,很少有其獨立的戲份出現,即便有,也顯示出陪襯主角的作用,就像現在戲中,陳佩斯與朱時茂的《主角與配角》一樣,始終起一個配角的作用,引出人物,來共同參與表現自己,更表現他人的藝術作用。例如兩個主人公的進京。如黛玉是如何進京的?黛玉的老家在揚州,而她正是靠自己的家教賈雨村帶著進入京城的,而賈雨村是甄士隱(香菱的父親)幫助考取功名、坐上州官。因而黛玉的出場還算是她的功勞呢。


在這些所有薄命司女兒中,香菱是第一個出場的,甚至比主人公賈寶玉還早。曹公把她安排在《金陵十二釵》副冊之首,確實有其用心和強化主體的藝術功能。

再看寶釵這一主人公的出場,也與其關係“重大”。寶釵的哥哥薛蟠就是為買香菱當婢,才打死了人命,才全家趾高氣揚地進入京城。而糊弄僧(葫蘆僧)雨村竟徇私枉法,誤判薛家無罪,放走薛蟠。

香菱最後由父親甄士隱收歸仙境,完成了香菱在紅塵中的功用,藝術的再現了這一形象的索引導入的職能。香菱是最先出場,又是最後出場的一位“傳奇式”人物,在文中起了一個前後照應,引人入勝,貫穿全文的重要作用。再一次強化了這一人物的藝術特色和作用。


人生感悟181687708


香菱也叫甄英蓮、秋菱,是姑蘇仕宦甄士隱唯一的愛女。

在《紅樓夢》眾多女子中香菱是最可憐的女性。小時候英蓮是嬌生貫養的,甄老爺老年得女,膝下無兒,唯一愛女自然視為掌上明珠。英蓮在正月十五元宵節看花燈,家丁霍啟把她放在門檻上去小解;返回時就不見了,英蓮是叫人販子拐走了,又被反覆轉手倒賣。

人販子為了多賺點錢,就將英蓮轉賣給兩個買家。第一家是小鄉官家的公子馮淵;是個知冷知熱,憐憫女孩之人。若能成姻緣也是一對恩愛夫妻。第二家是薛蟠,惡霸,無賴,天下第一的刁民。可就在馮家即將迎娶的前三天被呆霸王薛蟠強行霸佔,薛蟠令手下打死馮淵,留下走卒處理人命官司,自己卻走親戚去了。

人生最大悲哀莫過於有人生,沒人養。不知從何處來,到何處去。英蓮丟失後,生死未卜,活不見人,死不見屍。

葫蘆廟裡的和尙炸供引起大火把個街道燒得火焰山一般,甄士隱家也被燒得片瓦不留。

甄士隱不得不變賣田畝家產投靠到丈人家。甄士隱那能料理莊稼,臉朝黃土背朝天的出苦力。不久就被老丈人連哄帶騙全部家財被賺了去。因遭此天災人禍,精神受到嚴重傷害就有下世的光景。最後離家出走雲遊四海去了。

甄應蓮真是“真應憐”,她悲哀的一生中從未遇到過一次好時運、過一天心淨日子。時運不濟,悲苦連天。前面有坑,後面有海。剛跳出火坑,又落入了苦海。真是屋漏偏逢連陰雨,船漏偏逢頂頭風。啞巴吃黃連有苦難言。

遇唯一次翻身的機會,偏遭賈雨村這個狗官,“葫塗僧錯判葫蘆案” ;不思當年知遇之恩,反而將自己的恩人之女再一次推向火坑。

薛蟠何許人也?就是《護官符》上註明的“豐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鐵。”的“四大家族”之一的薛家。是紫薇舍人薛公之後;官商巨賈。一個是平民之女;一個是官商巨賈。一個是有恩;一個是有情。“如得罪了大戶人家,官做不成不說,連性命都難保呢?”

沒有真(甄)老爺,那有假(賈)老一爺?賈雨村要不是當年得到甄士隱五十兩銀子的的接濟他也考不上進士,當不了官。要不是走路,巴賈家、林家的門路,他也不會官復原職;官做到應天府府尹。

一個是恩人之女;有恩,一個是主子之後,有情。一個是還情,有意巴結,得罪不起。一個是報恩。孰輕孰重?賈雨村心裡最清楚。明面說解救英蓮脫離苦海,務必尋訪得來。其實,苦主就在身邊,連殺人的兇手也沒有跑遠。何況他的續炫嬌杏原就是甄老爺家的丫環。如果枕邊風一 吹就可破案,真相大白,兇手伏法,為苦主報仇申冤。糊塗官貪贓枉法,草菅人命。幾兩銀子就打發了條人命,事後還沒忘了修書兩封向主子表功。

一個連自己的恩人將要被燒死都不說救一下的人;還能 對他的子女能怎麼樣。甄應蓮真是命苦;一環扣一環,環環相扣,都是死結。命比紙薄,有命無運,有運無命。要的就是無的,最缺少的是叫的最兇的。苦大仇深的苦孩子甄應蓮,不知是“商女不知亡國恨”,還是忘本拋家、故意隱瞞。每當有人問起香菱小時的事情,她都是說“不記得了。”


王中明說紅樓


《紅樓夢》中的香菱和她的父親在整部書中起到一個總領全文,貫穿始終的作用。

由香菱引出“假語村言”的賈雨村。

香菱原名英蓮是金陵十二釵副冊第一位的人物。她是姑蘇州城裡一位鄉宦的獨生女兒,她的父親資助了借住在葫蘆廟裡的一個窮書生賈雨村。賈雨村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從此走上仕途。後來與林黛玉的父親和賈寶玉的父親結交。賈雨村經歷一番官場的浮沉變幻後,在甄士隱的指點下了悟,於是用假語村言,敷演出一段故事來,一來為閨閣昭傳;二來可悅世之目,破人愁悶。

由香菱引出四大家族。

英蓮四歲的時候被拐子拐走,十二三歲時被賣給鄉紳馮淵,馮淵立誓只娶英蓮一人,鄭重其事三日後過門,沒想到柺子又把英蓮賣給了薛蟠。兩家爭搶英蓮,馮淵被打死,薛蟠搶了英蓮進京。

賈雨村在賈政的謀劃下補授了應天府,接手了搶奪英蓮打死人命的官司。原葫蘆廟小沙彌現在當了金陵府衙的門子,門子告知賈雨村金陵城賈王史薛四大家族勢力盤根錯節,弄不好不僅丟官而且丟命。打死人的薛蟠就是四大家族的“豐年好大雪”的薛家人,他的舅舅是“龍王來請金陵王”的王家人王子騰,他的姨夫是“白玉為堂金作馬”賈家的賈政。“阿房宮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個史”的史家和薛家也有關係,史家的姑奶奶是是薛蟠姨夫賈政的母親。

因為英蓮一案,賈雨村正式投靠四大家族,潤楊在頭條號上有一篇文章題目是《從葫蘆廟的小沙彌看四大家族關係網》,講述了英蓮一案就是賈雨村向四大家族遞交的投名狀。

由香菱引出金陵十二釵正冊、副冊、又副冊的所有人。

《紅樓夢》又名《金陵十二釵》。

因為英蓮,我們知道了知道了薛蟠、知道了四大家族,知道了寶釵。英蓮跟著薛家住進賈府,寶釵給她改名叫香菱。在賈府裡我們看到了金陵十二釵的上中下三冊裡的所有金釵。她們的故事就此展開……

香菱和寶釵、黛玉、寶玉的交往,我們看到了各具特色,活生生的三個人,他們的優缺點展露無遺。

香菱應該是最後一個死去的金釵,她看到了所有金釵的結局。她最後“香魂返故鄉”的時候,金陵十二釵的香魂也應該全部返回金陵,大家聚齊後,返回太虛幻境,到警幻仙子座下銷案。

由香菱引出賈寶玉。

甄士隱做夢的時候,夢到一僧一道說有一干風流怨鬼下凡造劫歷世,他們要度脫幾個。這一天正是寶玉下凡的日子,甄士隱也見到了通靈寶玉,甄士隱夢醒後抱著英蓮看到了一僧一道,這二人要度英蓮出家,甄士隱沒理睬。在這裡作者告訴了我們寶玉出生這年,香菱三歲。

《紅樓夢》描繪了一批美若天仙的女子,以及舉止見識出於鬚眉之上的閨閣佳人。她們的生活百態,她們的人生悲劇,都與香菱有著絲絲縷縷的聯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