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軍軍隊中的軍曹是怎樣的存在?為什麼他能指揮一個炮樓?

周少辰


1941年初,侵華日軍的中國派遣軍總司令西尾壽造在南京召開“年會”,總結和檢討各戰區的軍事形勢,所轄各方面軍、軍的司令官和參謀長都來參加,會上華北方面軍(亦稱北支方面軍)司令官多田駿中將大吐苦水,聲稱本部兵力太少,根本無法應付華北日益壯大的八路軍和其他抗日武裝,更無力對中條山防區國民黨第一戰區的兩個集團軍採取攻勢,說來說去一句話,要求增兵。西尾即將奉調回國,便隨口承諾從華中調撥兩個師團加強華北。



(多田駿)

當時的華北被視為日軍作戰的後方,日寇華北方面軍的轄區包括8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和1億左右的人口,而方面軍兵力在1941年約為9個師團、4個混成旅團共245000人, 擁有馬匹52000頭,重炮740門和汽車8000輛。表面看起來總數要超過在華日軍的任何一個兵團(不含關東軍),而實際上兵力密度是最稀薄的,每平方公里只能攤到0.37人,駐紮的武漢地區第11軍的兵力密度是它的9倍。

因此,多田駿陳述的倒也符合事實,華北日軍的一個師團至少要分佈在200個左右的據點,作為戰略後方,華北方面軍序列幾乎沒有甲種師團,幾乎都是第36、第37、第65師團這樣的警備師團,作戰部隊是三個聯隊9個步兵大隊36箇中隊,用來守備200個據點的話,平均一個據點一個小隊都做不到,何況據點還有大小之分,日軍必須在大的據點保有一定的機動兵力,通常情況下,縣城才駐有一箇中隊的日軍,交通沿線的一個炮樓駐紮一個班(分隊)是常有的事情。



(日本軍曹)

之前曾經有過專答,二戰日本軍隊的“軍曹”不是軍官而是“士官”,屬於“職業士兵”範疇,其軍中地位和作戰能力要高於徵招來的“普通士兵”,士官軍銜則分為三等:曹長(上士)、軍曹(中士)和伍長(下士)。日軍的小隊長基本都是少尉銜的軍官,而小隊副可以由曹長和軍曹擔任,最基本的作戰單元“分隊”的分隊長一般是由軍曹擔任,這也是軍曹的標配職務。如果是隻有一個炮樓的小型據點,根本沒有軍官的存在,擔任分隊長職務的軍曹可不就是老大嘛。

但是,這個炮樓可未必只有該分隊的13個鬼子兵和一挺歪把子、七八支三八大蓋,別忘記華北的偽軍也是數量龐大的,不僅有被稱為“皇協軍”的10多萬華北治安軍,華北日軍還在各地組建地方性質的警備隊和警察隊,總數甚至超過了華北偽政府的正規治安軍。多田駿滾蛋岡村寧次到任後,日軍大肆推行“治安肅正計劃”,加之部分國民黨軍隊投敵,使華北各類偽軍的總數達到峰值,抗日形勢急劇惡化。



岡村寧次採取以鐵路為柱、以公路為鏈、以碉堡為鎖的“囚籠政策”,利用交通線連接成網狀的封鎖線,是對抗日根據地進行壓縮和封鎖的主要手段。僅冀中地區沿交通線修建的據點或炮樓就多達500餘個,平均每10公里就有一個,為了解決兵力不足的問題,岡村寧次採用了日偽軍混駐的辦法,小型據點或炮樓的標配是:一個分隊的日軍和一個排(小隊)的偽軍。

據點裡偽軍的排長或者小隊長雖然是軍官,但他們卻是奴才,真正說了算的是日本鬼子,因此日軍的分隊長才是據點的頭目,由此造成了日寇曹長和軍曹指揮偽軍少尉甚至中尉的奇葩情況,手下指揮的人數可以達到好幾十。



這些日偽軍不時下鄉搶糧抓丁,華北民眾遭受了巨大苦難。而缺乏攻堅火炮的八路軍和抗日遊擊隊,每攻克一座炮樓和一個據點,都要付出很大的傷亡。

需要指出的是,如題所問的情況只存在於抗戰時期的華北地區,在華東和華中等主要交戰區省份侵華日軍是不敢這麼幹的,國民黨正規軍不乏平射炮等武器,孤零零一個炮樓和幾十個鬼子偽軍簡直就是送人頭了。況且,偽軍有個共性,他們不大願意跟國軍作戰,因此大部分偽軍都成為維持治安和駐守炮樓的“棺材兵”。


度度狼gg


這是針對當時日本一種特有的情況而設計出來的一種特殊的軍銜,而且我也可以很明確的告訴你這完全就是一種無奈之舉。

當時在華北大後方,日本人由於進入到了戰爭末期,傭兵壓力極大,大量的有經驗的富有戰鬥能力的作戰部隊抽調出了這個區域兒,這塊兒區域存在的軍隊都是什麼樣的人呢?第一,由各個戰場被打殘建制的其它的作戰部隊組成的,第二,是國內直接拉派過來的一些不懂得戰爭的新兵蛋子。

在這種情況之下,很顯然,原本的那一套軍銜制度已經不能存在了,為什麼軍隊作戰的範圍太廣了,軍隊人數又太少了,軍隊作戰的單位太小了。

就在這個時候,日本軍隊爭得這種特殊的情況,設置出了軍曹這一個特殊的軍銜,正常一點兒的軍官或者是正統的軍官,不可能說大批量的委派到華北戰場上來。為什麼前線需要的軍官數量特別的多,軍官就是一個消耗品。

在殲滅106師團的時候,日本人就曾經因為前方的軍官數量不足而空頭的200名軍官,大家想想,日本前線軍官的吃緊。

因此就必須要做一些特殊的改變,大家都是一個接著一個的小炮樓,軍隊人數不多,這樣的情況之下,太軍官太浪費了,不派軍官,沒人指揮,因此就讓其中一個最服做戰經驗的士兵或者服役時間最長的一個士兵站出來當指揮員。

這種事情歷史上面曾經有很多次,比如說,當時秦末漢初,農民起義軍逼近咸陽,這個時候秦國將領章邯,就把當時在驪山大墓和咸陽宮駐紮的那一批千挑萬選,從秦國軍隊裡面挑選出來的優秀軍官,把他們編入到了奴隸大軍裡面,一個人統帥幾個奴隸,然後正面形成一股強悍的戰鬥力,然後將如火如荼的農民起義軍給擊敗。

從道理上來講,這種制度是可行的,但是從側面來講,當時日本軍隊對於在華北地區,在敵後戰場負責游擊戰的這些八路軍士兵也是一種無可奈何,所以才修的炮樓修了炮樓以後才被迫催生出了這種獨特的軍銜。

對於一個普通的,經過戰場歷練的一個日本士兵來講,指揮十幾個人防守一個炮樓,這是綽綽有餘的事情,(今日頭條漩渦鳴人yy首發於悟空問答)日本的軍曹在當時受到了日本在華北戰場上面的歡迎。

當然也有人說了,日本人這麼佈置兵力,遲早被我們一個接著一個給吃掉。但是由於當時八路軍士兵缺乏重火力,這種炮樓對於八路軍士兵來講,簡直就是難以逾越的溝壑,很多八路軍的士兵就是倒在了進攻炮樓的路上。


漩渦鳴人yy


軍曹是日軍特有的軍銜等級,對應的話差不多就是其他國家的中士。一般情況下,軍曹是擔任分隊長,也就是班長,極少數情況下也有軍曹擔任小隊的副隊長,也就是副排長的職務。日軍分隊的編制包括軍曹、4名機槍射手和8名步槍兵,共計13人。

而炮樓也是抗戰裡日軍為了加強佔領區的控制的產物。在抗戰裡,由於佔領區大,而兵力有限,加之中國民眾頑強抵抗,敵後游擊戰非常活躍。在這種情況下,日軍針對游擊隊大多火力薄弱的特點,在交通要點、鐵路沿線、重要的村鎮修建了炮樓。

炮樓大多隻是用磚頭、三合土構成,防禦能力一般,只能擋下步機槍的子彈,主要是欺負游擊隊沒有重火力。炮樓個頭也不大,一般小的炮樓只有幾個鬼子,稍微大點的就是一個分隊,然後加強1、20名偽軍,炮樓裡配有充足的彈藥、糧食,以便固守。這樣的小型據點,自然一個軍曹足以指揮了。這樣的炮樓守軍數量雖然不多,但是彈藥充足,火力強大,加上鐵絲網、壕溝、機動的巡邏隊等等,是日軍當時用來加強佔領區控制力和封鎖根據地的重要手段,對敵後武裝的威脅很大。因此敵後作戰有很多就是拔除鬼子的炮樓。

雖然炮樓防禦能力一般,但是由於游擊隊缺乏重火力,一般強攻也是很難拿下的。而且炮樓所處位置通常交通方便,附近的鬼子增援也方便,所以打炮樓不能打成持久戰,必須一擊而下,否則等鬼子援軍一來就要麻煩。

所以游擊隊攻打炮樓一般是智取,比如化妝混入炮樓,或者是策反炮樓裡的偽軍裡應外合。另外八路軍和新四軍也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改造了迫擊炮,使之能平射,對付炮樓效果也不錯。

日軍軍銜

攻克炮樓


不沉的經遠


軍曹是日軍獨有的對中士的稱呼。

日軍中,上士為曹長,中士為軍曹,下士為伍長。

軍曹並非軍官,而是士官,屬於日軍中基層的骨幹士兵。和新兵相比,他們是老兵,歷經戰場的洗禮,作戰素質高於普通士兵。

軍曹可擔任分隊長,“分隊”是日本最基本的作戰單位。分隊編制13人。

軍曹來源分為:一“士官候補生”,二“陸軍幼年學校”的畢業生。如果沒有進入陸軍士官學校學習,士官很難成為軍官。


五味社


日軍的軍曹,相當於現在士官,兵頭將尾,屬於基層的最具有實戰經驗的士兵。士官在戰場上最急需的人才,當然了,也可以代替基層指揮官直接連排一級作戰部隊。在電視劇《兄弟連》中,職業士官就是一支連排級部隊的核心成員。那怕是,後來已經榮升到營級指揮官的老連長,在遇到難以解決問題時,還是要依靠這些專業的士官出面解決問題。美國大片《風語者》里尼古拉斯,凱奇,扮演就是基層的士官。這些人,是基層部隊的靈魂。


愛看愛思考


日本軍曹就是士官學校生,二戰日本是軍功晉級制,軍校生畢業從士官做起,逐級晉升,從基層班開始。

根據戰功晉級,體現了軍人素質提高。

由於一座炮樓據點,就是以班為單位建制駐守,炮樓最高基層指揮官,就是軍曹。

軍曹相當於班長。


隨雨飄渺


就是個班長吧,十個八個人,守個活棺材,除了日寇,世界上就沒人再這麼幹了。主要是八路軍沒重武器,步槍也打不開炮樓!岡村寧次的傑作,蔣介石特別迷戀,解放戰爭,想學鬼子,結果不靠譜。


弓目


……“指揮”一個炮樓算個屁啊……想當年幾個民兵土八路就能端掉一個日軍炮樓的……

無聊的提問……到底想說什麼???


明鏡亦非臺30


軍曹是班長。


西沙817


士官。日本軍隊強在一線指揮,就是說的這些軍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