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體》中,維德明明瞭解程心,知道她會阻止自己的,他為什麼要遵守承諾?

太原逸水居


這個問題,前面的答主都說得很清楚了。一言以蔽之,維德累了。

維德是個意志力絕頂超群的人,一個從意識到行動上都能做到“把媽賣進妓院”的人。他的口號是“前進!前進!不擇手段地前進!”為了推進階梯計劃,他可以讓瓦季姆去死。為了競選執劍人,他可以出手殺程心。他的樂趣,就是欣賞別人的絕望和痛苦。

這樣的一個人,當然稱得上“魔鬼”的稱號。但他不受普通意義上的道德束縛,為的是更長遠的目標。對人類來說他是惡魔,對三體來說,他那永遠頂在100%的威懾度,更是三體人揮之不去的夢魘。實際上,率先用“魔鬼”稱呼維德的,正是委託程心向維德表達敬意的智子。

三體人的科技全面碾壓地球,思想上又是冷冰冰的全無感性和軟弱可言,面對這樣的強敵,也只有硬剛到底,從意志上震懾對方。這樣的時勢本來很需要維德這樣的人,無奈感性的人類接受不了這樣“沒有人情味”的硬梆梆冷冰冰的形象。維德的粉絲雖然一定是鐵粉,但是數量一定不多,而且在人群中一定是不被理解的異類,要想獲取資源做些什麼事情,一定也是困難重重難以得到支持。

所以,維德後期必須和程心合作,因為程心擁有大量的資源。在商言商,要交易就要有條件。程心提出的條件是當維德的研究有可能危害人類時,必須喚醒她讓她做決定。維德在當時需要得到程心資源的情況下,是必須答應這個條件的。

問題在於,以維德的個性,他認為對的事情,不需要遵從什麼規則,自然也不必遵守這個承諾。維德不但遵守了,而且在程心果然做出了不利於他的決定時,他沒有反抗,反而是“束手就擒”,最自然的解釋,就是漫長的歲月已經淘盡維德的耐心。

維德是強者,但不是超人。他已經到了110歲的高齡,頭髮鬍子都白了。在這漫長的時光裡,人類是怎樣的德性,有沒有一點點的進步,他自然是非常清楚的。這不,光速飛船眼看有望成功,政府又出來阻止了。維德不會不明白這是人類最後的希望,畢竟時間已經不多了,但人類在思維上還是絲毫沒有長進,這不能不讓維德非常失望。他應該知道,不管他再怎麼努力,都是改變不了頑固的人類的。而人類這種頑固的傲慢不改變,毀滅也是遲早的事。他已經無力迴天。或者,再強的人,到了鬚髮盡白的時候,很多曾經堅持的東西都不會那麼堅持了,因為發現沒有意義。

但我還是覺得,維德喚醒程心,其實是潛意識裡抱有一絲絲幻想。他已經老了,他知道自己已經無法改變什麼,但他也知道自己是對的,或者他還是希望有一個後輩能夠成長起來,接手他所做的事。

如果程心能夠理解他,其實是最好的結果。因為程心有資源,有能力,最初作為維德手下時,有過讓維德激賞的表現。可以說她是很熟悉維德的思想的,不會產生誤解,況且她有過擔當執劍人失敗的慘痛經歷,這些按理都是成長。理論上,程心是存在明白維德是對的,從而支持維德的可能的。

可惜程心還是讓維德失望了。我個人覺得,在最後的時刻,維德其實對程心是有著一種複雜的矛盾情緒的。

一方面,他依然試圖說服程心:

“再考慮一下吧。”
“失去人性,失去很多;失去獸性,失去一切。”

另一方面,他已經在心裡開始放棄:

他的目光黯淡下來,有什麼東西熄滅了,永遠熄滅了,歲月崩塌下來,壓在他身上,他顯得疲憊無力。

這是英雄遲暮的寫照。包括寫他對程心進行最後的勸說時,“目光中又露出了那種罕見的無助和乞求”,都在說明曾經剛硬如鐵的維德在歲月的重壓下終於無力再承擔重負。

而他被逮捕前對程心說的最後一句話更是耐人尋味:

“小女孩,你看,我遵守了諾言。”

遵守諾言,從來就不在維德的行動模式之內。曾幾何時,這種他看不上眼的迂腐舉動,此刻竟然成了值得誇耀的東西?

還特地向程心這個“小女孩”強調。

有人說,哀莫大於心死。當然,維德此刻是失望透頂了。但是他應該知道,在他放棄的這一刻,人類毀滅的命運就無法挽回了。那麼,他選擇不再拯救人類,是否也意味著他選擇了放棄曾經的堅持,轉而投向他曾經不妥協的那些理念?——也就是程心堅持的所謂“人性”。

我在之前回答的《中程心究竟對自己的過錯認識多少?》說過,程心一手把人類送上滅亡之路,為什麼自己卻能獨善其身,還一路得到羅輯、雲天明、艾AA、關一帆等各路人類精英護航?原因大概就在於,她做事的後果雖然錯得離譜,動機卻是無比善良。她是死都堅持“人性”的人,這種真正“聖母”般的心態,還真的很少人有。而人性之所以動人,就在於程心所堅持的這些部分。那些洞察人類命運的精英還願意護著她,大概就因為他們也看得明白,保護程心,就是保護人性中美好的部分。

如果毀滅的命運不可挽回,那就讓人性留存久一點吧。最後都是要消失的,至少消失得美麗一點。或者,這就是那些精英們保護著程心時的想法。

程心的老同事瓦季姆說過的話就很有代表性。瓦季姆最瞭解維德,而且也應該是維德的支持者,因為他的死雖然是維德設計的,但他本人之前已經意識到他是維德計劃中的最佳人選。並且覺得這是自己的責任,不應該回避。

這樣的瓦季姆,曾經告訴程心,維德發脾氣時威脅過他,說程心可以代替他的位置。這說明,維德一度是欣賞程心的。

同時瓦季姆又對程心說了這番話:

“程,真的,我很高興你能代替我,但你還代替不了我。”他抬頭望著周圍的混亂,“因為你不會把你媽賣給妓院,在這方面你還是個孩子,我希望你永遠是。”

程心有人性的底線,瓦季姆深知這底線將制約她成大事,但他又希望她永遠不要突破這底線,這說明他還是希望程心能夠保留人性。

在維德的最後時刻,焉知這不也是他的想法呢?一聲“小女孩”已經說明一切。

小女孩是幼稚的,不成熟不懂事的,他終究沒有等到程心這個小女孩長大,能夠接他的班。但他還是向這“小女孩”屈服了,或許,在生命終將逝去的這個無法挽回的大勢面前,還是小女孩的天真值得欣賞和留戀吧。

以上是頭條號“海闊天空詩酒花”的回答。歡迎在今日頭條APP關注“海闊天空詩酒花”,圖文、問答、視頻,海闊天空隨便聊。


海闊天空詩酒花


他,托馬斯韋德,遵守了諾言,放棄了權利,把星環公司交還給程心,導致三體文明入侵地球的時候,人類極盡滅亡。為什麼?為什麼他明知道程心,會帶領地球文明走向滅亡,他還會把權利交給程心?筆者簡短分析一下。

他,推動了階梯計劃,實施了階梯計劃。階梯計劃的成功,為地球文明爭取了科技發展的時間。

是他,完美應對了掩體計劃。併成功研製曲率驅動技術,為後來程心逃亡二向箔打擊提供了光速飛船。

是他,為了面壁計劃,為了得到執劍人的權利,不惜向程心下殺手,結果他失敗了,失敗也就意味著失去了執劍人競爭的席位。

他,托馬斯韋德,一個心狠手辣,極端理智的人,一個眼光獨到,思想敏捷的人,一個為達目的,不擇手段的人,一個為了人類文明都夠延續下去,不惜與政府對抗的人,一個能把自己母親賣給妓院的人。他是如此的黑暗,如此的偏執。就是這樣一個人,最後卻放棄了。為什麼會這樣?

其實,韋德之所以會遵守承諾,不是因為他真的信守諾言,而是他絕望了,心死了,對人類失望了。因為他看透了人類的愚蠢與懦弱,無知與自私。他曾說過,失去人性,失去很多,失去獸性,失去一切。而地球上的絕大部分人類,都已經失去獸性了。

在韋德心中,一個沒有獸性的文明,已經不是文明瞭,那是一堆垃圾而已。

他曾為了地球文明,嘔心瀝血,即使被欺騙,被誤解,他都不會放棄,因為他不單單是一個偏執冷血的政治家,而是一個為了地球文明能夠得以延續,異常冷靜的決策者。

可是,事情總是違揹他的意願,他失敗了,失敗的很徹底。一群他極力想要保護的人,最後成了要殺死他的人,他被冬眠,被監視,被人類逮捕。

他絕望了,哀默大於心死。既然他想要保護的文明已經不存在了,那就由他毀滅吧,即使韋德不是聯合艦隊的對手,但是,同歸於盡的能力還是不缺的。




詩詞歌賦難尋


維德為什麼不再堅持?也許他已經明白,自己註定是人類中的極少數,他沒有足夠的力量再推動自己繼續走下去。人們選擇人性,並不是人們真的相信人性,而是人類內心深處的、基因裡所攜帶的軟弱,讓個體不願意去承擔對於全人類的責任。維德嘗試過,但是他最終失敗了。“維德的目光黯淡下來,有什麼東西熄滅了,永遠熄滅了,歲月崩塌下來,壓在他身上,他顯得疲憊無力。”


西安交大黎荔


能把自己的母親賣到妓院,是西方社會對猶太人的一種普遍性看法,如果只有這種文化能夠拯救世界,說明作者是認同猶太人不擇手段的生存鬥爭方式的,作者是一個不折不扣的達爾文主義者。


莫折念生


實際上這是一場成功的文化入侵,三體人學習了地球文化,反過來文化反輸入,引導地球社會風氣,讓人類慢慢變成了溫順的綿羊。 到最後起來抗爭和為地球留下火種的都是公園人。


星辰9945879


因為是設定

說真的,這段劇情真的蠻中二的


心之貌人之形


我就很理解,我也會這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