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出土甲骨文,还了纣王一个清白,我们都被《封神榜》误导了

我们很多时候都会说历史就是一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打扮出来是什么样子,后人看到的就是什么样子。为什么会产生这个说法呢?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历史主要有胜利者编写,再加上胜者为了让自己对前代君主发起的攻击合理化,就必须要找一些合理的借口,所以,对败者形象的抹黑几乎是每一个后朝的君主都必做的事情。在这方面,商纣王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

河南出土甲骨文,还了纣王一个清白,我们都被《封神榜》误导了

打开UC浏览器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现在的一些描述中,比如《封神榜》中,纣王的形象从来都是残暴不仁、杀人如麻的,那么史书上又是怎么记载的呢?根据史书我们得知,为了推翻纣王的统治,周武王等人发动了一场战争,后来的人们称之位牧野之战,战争开始之前,周武王宣读了一篇讨伐词,具体内容就是纣王听后宫女人的话,听奸臣小贼的话,就是不听忠臣良言,也不认真的祭拜先人,以上一系列行为简直让大家不能忍!这些话以及后来人对纣王的加工润色,纣王基本已经成为中国历史上所有暴君中的代表人物了。

河南出土甲骨文,还了纣王一个清白,我们都被《封神榜》误导了

打开UC浏览器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就在我们对纣王的形象已经深入脑海的时候,河南出土甲骨文资料却是为我们带了了新的东西,还了纣王一个清白。在先秦时期所有阶级中最低级的一个阶层叫做人牲,意思就是虽然是人,但是却可以用对待牲口的态度去对待他们。那个时代重视祭祀,祭祀中被献祭的人主要就是人牲,而且很多人牲的死法都极为凄惨,什么烧死、剁成泥统统都是家常便饭。武丁这个人大家应该不陌生,在那个时期,武丁可是被尊为"仁君","仁"到什么程度呢?几百个人牲的命在他的眼里连一只蚂蚁都比不上,在一次祭祀中,被杀死的人牲竟然多达五百人。而在我们印象中很残暴的纣王,也就是帝辛,他的行为却是让我们一改先前感观。因为据记载,杀人如麻的帝辛最不喜欢的事情就是用人牲祭祀,对于俘虏,帝辛主要是让他们成为奴隶,比起生死不定的人牲,这个待遇已然很好了。

河南出土甲骨文,还了纣王一个清白,我们都被《封神榜》误导了

打开UC浏览器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但对于当时的人们来说,帝辛这样的行为完全就是逆大流而行,因此,当时很多人都看帝辛不顺眼,尤其是当时颇有地位的负责祭祀的国师们,对殷商实力掌握的清清楚楚的他们就这样投靠了帝辛的敌人,而掌握了这些东西的周人也就开始谋划伐纣一事。

河南出土甲骨文,还了纣王一个清白,我们都被《封神榜》误导了

打开UC浏览器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总而言之,纣王帝辛就算有错,也绝对没有现在所说的这么严重,现在的很多评价,不过是历史的"叠雪球"作用罢了,因此,新资料的出土对于挖出"雪球"的本来面目还是有很大作用的。所以,我们别再被《封神榜》误导了,应该从历史资料中了解更是真实的纣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