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隐的《夜雨寄北》一诗中出现两次“巴山夜雨”,是有意而为之吗?

feng569661700


唐.李商隐.《七绝.夜雨寄北》

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1)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1).巴山,现四川南江以北,后来泛四川。

这是作者写给妻子的诗,表达思念之情。

寄北,这里指寄给北方的妻子,又题为“雨夜寄内”。

这是诗人于大中五年(公元851),诗人在川东节度使柳仲郢幕中写的。洪迈在《万首唐人绝句》中题作《雨夜寄内》,解为一首怀念长安妻子的诗。

从诗意可看,应该也可以理解是怀念友人,何况当时诗人的妻子王氏己死。诗中以眼前之景预期未来,写得平易朴实,但令人一逢三叹!

而“巴山夜雨”、“西窗剪烛”也被后人广泛地用来相赠同窗好友,或怀情远寄相念的亲人(妻儿)。

古诗词最忌雷同重复。初学者亦以为大忌。

不。

只有在充分理解掌握古文化(其实,今天也如此)规则的基础上,重复出句,才是能突破情感的没有羁绊的且又在限内的最佳方式。

诗人两次写“巴山夜雨”,既是强调离人在分别时令人留恋的景象,又是期望离人在重逢时的梦境,正因为思念之深,才会寄托之切:要在当初深沉的景色中回到当初的回忆。

……

今人可能笑腐迂,然古人写此存执念。这就是诗人和平常人之间的表达差别。


葡萄爷爷1


确实是有意为之。

李商隐是晚唐集大成的诗人,作品不但有隐晦深典的句子,还参考借鉴了民歌的清亮流畅。还是那句话,他的诗,你有可能不知道他在说什么,但是读下来绝对是流畅的,而且赏心悦目,余味无穷。

这首诗相对于他自己其它作品来说,算是直白浅显却别出心裁的。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这个很有可能是在写家书的时候有感而发,要考虑到家人的理解能力,所以相对浅显,但是直白不是他的性格,李大诗人还是要玩出一些花来,才对得住自己的名号的。我们详细来看,他为什么要打破七绝的大忌,反复使用“巴山夜雨”,因为我们在聊七绝的时候讲过,绝句相对于律诗,字数少了很多,必须惜字如金,尽量不要使用重复的字词,一是浪费,另一个是会造成朗读不流畅,平仄发生叠韵之类的错误。在律诗规则之内尽情发挥,做到“从心所欲不逾矩”是写诗一个非常高的水平。但是李商隐很明显进入了一个更高的层次,那就是“突破规则,建立规则”。

前两句承接家书,“君问归期未有期,”你问我什么时候回啊?我也不知道啊。为什么呢?“巴山夜雨涨秋池。”巴山的连绵大雨把我耽搁在这里了,池子都涨满了,你看看多大的雨水。这两句就像拉家常,语速不快但叙事节奏飞快,十四个字不但用问答交代了写诗的起因,时间,地点,景色,还构筑了一个漫山雨落如飞,水满为患的情境。诗人的功力非同小可。然后笔锋一转,从现实进入想象。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何当”两个字把文字引入虚境。什么时候我们才能像以前一样在西窗下聊天聊到忘了时间?剪掉蜡烛的绽蕊,挑亮光线,估计也会扯到今晚巴山夜雨的话题吧。平仄就不讲了,能通顺读下来是肯定没问题的。为什么他在这里再次重复“巴山夜雨”这个词组,并没有让人感到繁复呢?

第一点,这个“巴山夜雨”已经从第二句的实景“地点+时间+事件”的词组变成了一个想象中的画面,也就是一个描绘这天晚上状况的一个纯名词词组,词性的改变不会让你觉得重复。第二点,所在的空间不一样了,一个在现实中,而且正在周围真实发生,第二个已经成为了一种未来的回忆,一种想象。读者自然而然会把这两个情景和词性区分开。

这种新奇的有意为之不但不会给阅读带来困难,反而会增加一种时空循环,平行空间错位的奇特感受。李商隐开创了一个新的表现方式,后来者学得多,但是都无法在语言凝练和意境错位中超越他。比如杨万里的《听雨》:

归舟昔岁宿严陵,雨打疏篷听到明。昨夜茅檐疏雨作,梦中唤作打篷声。

这个就不解了,读者可以自己领会。

一家之言,欢迎评论。

喜欢的话点个关注,国学诗词内容日常答疑。


梧桐树边羽


唐代诗人李商隐《夜雨寄北》:

七绝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李商隐(约813一约858),字义山,晚唐著名诗人。十岁丧父,与母过着清贫生活,十几岁便突显才华,后结识了白居易,令狐楚等前辈,并在令狐楚的帮助下考中了进士。结识令狐楚是李商隐成材的一大幸事,但也是其一生悲剧所在。因为老师令狐楚在李商隐考中进士后不久故去,这时李商隐也与其心爱的王氏结婚。而其岳父与其老师令狐楚分属李党牛党不同政治阵营,一段美好姻缘因此打上政治烙印,一边认为这是卖身投靠,一边认为是蛇鼠两端,两不认可,夹板老鼠两头受气,失去了政治上发展空间,纵然才华万丈也是枉然,一生连个带长字的芝麻官都没混上。

公元852年,李商隐应聘到四川东川节度使幕府中任职,不过就是些秘书工作,相当现在部队不带长字的参谋一类吧,有道是“参谋不带长,打屁都不响”,不仅地位低下,而且收入微薄。这时李商隐的妻儿与朋友大多在长安,四川在长安南部,本诗所以叫“寄北”。

本诗开始一问一答,你问我什么时候回去,我也不知道啊,巴山的夜雨正将秋天的池塘灌得满满的了。

为什么不能知道什么时候能回去呢?这反映了小人物的无奈,乱世中,小人物不能左右自己的命运,只能象飘萍一样随风漂泊。这跟后来的范仲淹《渔家傲》说的:“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那个“归无计”完全不是一回事。范的“归无计”是因为自己还没有建立东汉大将窦宪“燕然勒石”那样的功勋,怎好意思轻言思乡回去呢?范说的是悲壮,李说的是悲凉。

等到回去后与你坐在西窗下,共剪西窗蜡烛时,再给你说说巴山夜雨的故事吧!

律诗,特别是绝句,特别忌讳重复,李商隐作为晚唐一代大家,当然不会不知道。本诗却一反常态,用了两个“巴山夜雨”,当然不是巧合,肯定是有意为之。余以为,前一个巴山夜雨,是因为无法回答对方询问的归期,故意搪塞,顾左右而言他,推出个“巴山夜雨正涨着呢”,既然这样说了,那么回去后我再给你细说这“巴山夜雨”中包含的故事吧!

大师就是大师,就能突破框框,大胆重复,反倒收到了跌宕起伏,婉转回旋,一叠三叹的好效果,亦成一传世之作,这在绝句中是绝无仅有的。



云卷飞山


没读过。讲个故事吧!是真实的。打架,家常便饭,请到办公室,也是常事,不记得跟谁,什么事。进入主题。进办公室,两老书呆在查清典,那典是我学的三倍大,好奇,所以顺耳收获,两议论的全言。两查到字,惊讶,原来这字意这么简单,用简字还比它合适,到位。古人也顾弄悬虚,写诗实际挺容易的。现在没人教可惜。所以,我见现呆子,也用冷子,有火。这些冷字意是,站什么上看,或走在什么看,卖弄玩悬,自以清高。算了就这么多。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