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夫人让林黛玉难堪,贾母立刻回击,当众数落薛宝钗

红楼梦里的贾家是侯门公府,规矩多,礼数大,比方说不同人的称呼都会不一样。同时,对一个人的叫法不同,也体现了亲疏远近。比如,对林黛玉,贾母只是疼爱地叫玉儿,或是叫林丫头,其亲密感一听便知。

而王夫人,一直不喜欢黛玉,她便称林黛玉为姑娘或是大姑娘。在第二十八回,《蒋玉菡情赠茜香罗 薛宝钗羞笼红麝串》,王夫人曾称黛玉为“大姑娘”。乍看之下,似乎没有什么不正常,但和其他处相比,王夫人的用意就很耐人寻味了。

王夫人让林黛玉难堪,贾母立刻回击,当众数落薛宝钗

王夫人见了林黛玉,因问道:“大姑娘,你吃那鲍太医的药可好些?”林黛玉道:“也不过这么着,老太太还叫我吃王大夫的药呢。”这里是王夫人在向黛玉询问病情,情景是大家到前头来吃晚饭。

王夫人问黛玉吃了药可好些,貌似十分关心,但是,所谓当着矮子不说短话,当时宝玉、凤姐、宝钗等人都在这里等着吃饭,王夫人却大谈特谈黛玉的病情。而且黛玉回答之后,王夫人也没说什么“多注意休息,再吃吃看”等话,反而就着这个话题开始扯了一大通闲话。这就说明,王夫人的关心只是应景而已。

其次,王夫人称黛玉为大姑娘,正体现了她对黛玉的疏远。大姑娘是对来自己家做客的女孩子的称呼。比如史湘云来贾府,贾府上下皆在正式场合称其为史大姑娘,宝钗也是贾家的客人,贾母叫她薛大姑娘。反过来,贾母称黛玉为林丫头,湘云为云丫头,而王夫人称宝钗为宝丫头,谁亲谁疏,对谁好对谁不好,这一下子就看出来了吧。

王夫人让林黛玉难堪,贾母立刻回击,当众数落薛宝钗

比如第四十回,《史太君两宴大观园 金鸳鸯三宣牙牌令》,贾母领着刘姥姥,还有薛姨妈和王夫人等人游览大观园。贾母带着众人第一游览了黛玉的潇湘馆,在潇湘馆时,黛玉亲自奉茶给贾母的时候,王夫人却冷了冷地说了一句:“我们不吃茶,姑娘不用倒了。”我想,黛玉对王夫人冷冷的态度,在众人面前肯定会有些难堪。而贾母在听到这句话之后,心里也会很不受用。

贾母心里想:你叫黛玉姑娘,明显是认为她是贾府的客人啊,可在我眼里,黛玉和宝玉一样,是最疼的,是贾府的主子。于是,贾母在接下来时,本不想游览薛宝钗的蘅芜苑的,但是为了回击王夫人,让她中意的宝钗难堪,特意去了蘅芜苑,去“找茬儿”。

离了潇湘馆之后,贾母在船上,看到了蘅芜苑,便问身边人:“那是你薛大姑娘的屋子不是?”然后忙命靠岸,和薛姨妈等人一同进去。大家看看,王夫人称林黛玉为姑娘,此处贾母也称宝钗为“薛大姑娘”,明显透露出疏远宝钗的意思。不仅如此,贾母还在蘅芜苑里找起茬来,挑出了宝钗的很多不是。

王夫人让林黛玉难堪,贾母立刻回击,当众数落薛宝钗

贾母进屋后,看到里面雪洞一般,一色玩器全无,案上只有一个土定瓶,瓶中供着数枝菊花,并两部书、茶奁、茶杯而已。床上只吊着青纱帐幔,衾褥也十分朴素。贾母便摇头说:“使不得。虽然她省事,倘或来一个亲戚,看着不像;二则年轻的姑娘们,房里这样素净,也忌讳。我们这老婆子,越发该住马圈去了。

贾母竟然说自己该住马圈,表面上虽然是自嘲,但这话说得已经非常严重了,第一是说,贾母觉得宝钗这样是在给贾府丢人。第二,贾母认为宝钗年轻女孩,这么素净不吉利,也就是说不详。贾母如此数落宝钗,明明就是为了回击刚才,王夫人令黛玉当众难堪的话。

相较于对黛玉的疏远,王夫人对宝钗可就是异乎寻常的亲近了。凤姐生病不能理家时,王夫人命李纨探春理家,还把宝钗叫过来帮忙。当时凤姐曾言及对薛、林二人的看法:“林丫头,宝姑娘两个倒好,偏又是亲戚不好管咱家的事。”凤姐本来和黛玉关系十分亲密,凤姐叫黛玉为“林丫头”,而叫宝钗为“宝姑娘”,也是一字之差,亲疏远近就体现出来了。

王夫人让林黛玉难堪,贾母立刻回击,当众数落薛宝钗

连凤姐都明白,作为亲戚不应该帮着理家,难道王夫人不懂吗?她如此重视宝钗,动机很明显,一是为了打压黛玉,二是为了挑战贾母。贾母自从嫁给贾家,前后五十四年,什么人没见过,什么事儿没经历过?王夫人这点算计,她岂不知道?

贾母为此,做了很多反击,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在张道士向贾母提起宝玉亲事的时候,以“这孩子命里不该早娶”为理由进行回绝。贾母表明上回绝的是张道士,实际上回绝的是薛家的金玉良缘,回绝的是薛宝钗。宝钗年岁可不小了,早就过了十五岁,可贾母还是想等两年再说。等的是谁?当然是小宝玉两岁的林黛玉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