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太阳燃烧完了,地球将一片黑暗,人类如何生存?

龍山真人


地球上所有的生命的生存都离不开太阳的光辉,但是从恒星的发展演变上来看,太阳也是有它的生命周期的,目前我们的太阳处于恒星的主序星时期,约有近50亿年的年龄,预估它还可以继续燃烧50到70亿年,届时太阳将渐渐熄灭,那么到了那个时候,如果地球上还有人类的话,我们应该怎样生存呢?



其实从太阳本身的演变来看,我们地球上的生态环境根本撑不到那个时候,大概在5亿年之后,太阳的体积就会比现在更大一些,光照也更强烈一些,10亿年之后,地球就未必再适合生命生存了。


时间再向前推,届时地球很可能已经不再处于太阳的宜居带之内,相当于金星现在的位置,到了太阳的晚年时期,大概50-70亿年后,它将会发生内部氦闪现象,其体积将迅速膨胀,成为一颗红巨星,而在其氦闪的那一刻,发出的强光很可能瞬间就消灭掉地球上的生物。

太阳成为红巨星的时候,它的体积会增加到吞并地球的轨道,届时地球将在太阳的肚子里运行,可以说地球将进入到太阳的茫茫火海之中,这样的话,地球的运行速度将会越来越慢,并且与地球的密度更大,它将越来越倾向于沉到太阳的中心,最终成为太阳核心的一部分。



从上面太阳的演变过程可以看出,实际上地球不适合人类生存的时间不会等到太阳熄灭,大概在5亿年之后,地球生态环境就会在太阳的影响下发生较大的变化,留给人类或者说地球生命正常发展的时间,顶多不过10亿年,以人类为代表的地球生命要想永久存在,就必须在这10亿年之中想办法。


那么有什么办法可以开离开太阳光照的情况下可持续发展呢?方法还是有的,比如要么调整移动地球的轨道让它适应太阳的光照,要么改造太阳系其他星球,不过如果我们人类能够走出太阳系移民开发别的恒星系统,那就再好不过了,太阳系也终将是会消亡的。

鸡蛋不能总放在一个篮子里,生命的神奇也在于它追求永恒的目标,只要我们的科技可以稳健的发展,10亿年的时间,足够我们创造许许多多的奇迹的。



人类的方向


前面朋友已经说的很不错了,我从另一个角度说说。

担心地球会变得一片黑暗,实在是太遥远了。即使太阳到了晚期变成了白矮星,也还有光和热,甚至更亮更热。但从太阳的亮度变化来看,太阳每10亿年要增加10%的亮度和热度,所以现在不是越来越黑,而是越来越亮。五六十亿年后,到了太阳的末日,太阳会变得比现在亮2.2倍,地球不但亮了很多,而且温度会比现在提高60摄氏度。这时太阳的主序星阶段就要结束,就是说已经过了年富力强的阶段进入了老年。

太阳的老年很短暂也很极端。由于中心部分的氢已经燃烧殆尽,开始向内收缩,而外围还有一些残存的氢在燃烧,就会膨胀,膨胀的直径达到了现在太阳的200倍,到了地球的边缘,而亮度增加了2000倍,如果地球人类还存在的话,会不会亮瞎了眼睛?这个阶段大概有几百万年到1亿年,就要结束了,结束的方式是太阳中心部分收缩,外壳爆发离去,引力变小,行星也远离而去。这时地球如果还侥幸存在的话,也会飘离远去。

太阳的中心进一步收缩成为了一个坚固的白矮星,开始时这个星球的表面温度还有100000度左右,比现在的太阳6000度高多了,所以这时候的地球即使远了许多,还是非常光明的。由于白矮星燃料已经很少,慢慢烧没了,就变成了一个黑矮星。由于白矮星小,燃烧的慢,这个变化的时间会很漫长,漫长的令人难以想象。反正直到现在,宇宙形成了138亿年,还没有一个黑矮星出现。所以担心地球会变一片黑暗,真的是杞人忧天忧错了方向。

真正要担忧的是人类过不了这么久。不要说等到太阳变成红巨星,就是10亿年的亮度和温度增加也过不了这坎。可能这个时候海水就蒸发殆尽了,人类怎么存活?更有甚者,现在科学家提出地球生态、各种灾难和地外文明的入侵,很可能会在1000年内毁灭地球生命,人类唯一的出路就是尽快提升文明层次,能够应对这些灾害,并能够在几百年内实现移民地外星球的能力,才有可能延续我们的文明。目前太阳系最接近地球环境的星球就是火星,所以美国已经规划和启动改造火星计划,并准备2037年载人登陆火星,为改造火星计划迈开第一步。人类只有精诚团结,首先不要自己毁了自己,才能谋求文明得以延续的出路。


时空通讯


我小时候,第一次知道太阳不是永恒的,终有一天它会熄灭的时候,也曾经怅然若失。

这个终有一天,当时说的是50亿年。

那时候太小不明白50亿年到底是啥意思。直到成年之后,我才对50亿这个数字有了更加清醒的概念和意识。比如,你存一个亿到某个理财服务中去(比如支付宝等),为了本金不受损失,以及方便我们计算,就按3.65%的年息计算。(注:利息越高本金风险越大,理论上说小于4%的年息,通常是可以签署保本协议的)。


那么你每天恰好会有一万元的利息,如果你存50亿到这个理财账户中去,你每天就有50万利息,注意是每天。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价格八百万的一线城市的最好中学的学区房,你也只需要16天就能买一套,半个月一套最好的学区房,这就是50亿的意思,这还仅仅是它产出的利息带给你的收益呢。

图示:将地球的历史约45亿年,转换成12小时,那么人类这个物种的历史,只有短短两秒钟时间。


从地球本身来说,50亿年前的地球一片荒芜,没有生命,50亿年后的地球,一片生机勃勃,而且还经历了七次生物大灭绝呢。50亿年是一个漫长得完全无法想象的时间。而就生物学家的统计,平均来说哺乳动物的物种寿命大约是200万年,而人类这个物种的历史也才短短20万年罢了,而人类是否能幸存200万年,现在是一个未知数。

从南猿开始算,人类的诞生大约花了400万年时间。50亿年时间,都够地球诞生1250次智能文明了,当然这只是简单机械呆板的数学运算,为了表示50亿年究竟有多漫长,不需要当真。


在太阳熄灭之前,地球就将变得不适合居住。时间大约为10亿年后。

图示:当前地球正好处于太阳系的宜居带(habitable zone)范围中。


假设人类不作死,不自我毁灭,那么未来的子孙们早在在太阳熄灭之前,就要面对太阳的危机,不是红巨星吞噬地球的危机,而是太阳把地球烤干烤焦的危机,太阳的核聚变并不是均匀进行的,自诞生起,每过10亿年,太阳光度大约增加10%,这意味着未来的太阳将比今天辐射出更多能量,随着太阳释放的能量变多,太阳系的宜居带也在发生改变。所谓宜居带,就是保持行星地表温度在0~100℃之间,保证地表存在液态水的温度。而根据天文学家的估算,这意味着再过10亿年,地球表面就将无法维持住液态水的环境,随着太阳的升温,地球的温室效应将会加剧,最终地球将会变得像如今的金星一样炙热。

图示:金星表面的温度高达462℃,是源于其稠密大气层的失控的温室效应。


金星大气由二氧化碳、水和硫酸组成。而金星的现状很可能就是地球的未来,除非那时候的人类搞出什么黑科技,能阻挡失控的温室效应。但即便如此,人类终究有必须撤离地球的那一天,因为伴随着太阳变成红巨星的过程,地球将会被太阳彻底吞没融化,恐怕没有什么黑科技,能让人类活在液态和气态中。

图示:太阳膨胀成红巨星后,恰好将地球吞没,但是金星不会被吞没,那么金星是一个合适移民的家园吗?


人类要何去何从?

2016年,天文学家Ramses Ramirez和Lisa Kaltenegger开发了一个太阳系演化的新模型,发表在天体物理学杂志上。该研究的一个重要发现时,当太阳真的变成红巨星那天,人类的子孙可以移居到外太阳系去,虽然外太阳系的都是巨态气体行星,但它们的一些卫星是固体的,并且还不缺乏水,比如欧罗巴(木卫二)和土卫二,这两个卫星都有一个岩石核心,土卫二上还有证据确凿的地下海洋。像土卫二这样如今被冰冻的世界在遥远的未来可能成为人类新的家园。不过,这大概只能持续九亿年时间。因为,我们的太阳不能长时间维持在红巨星状态,它只能维持九亿年,然后就会耗尽燃料,变成一颗白矮星,释放的能量大幅度减少。到那时,人类的子孙大概必须去别的太阳系,改造或者霸占一个行星来让自己延续吧。

图示:新模型的计算表明,红巨星时代,木星和土星将位于宜居带中。人类可以到木星和土星的那些含有水的岩石卫星上去居住。


最后,强烈推荐新年电影《流浪地球》。它改编自《三体》作者刘慈欣的另一本获银河奖的科幻小说《流浪地球》。


只有无趣的答案,没有愚蠢的问题


三思逍遥


我们的太阳是一颗中等质量的黄矮星,其寿命在100亿年左右,再有50亿年我们的太阳就会寿终正寝


恒星是氢和氦聚集到一定质量时的产物,当核聚变元素达到一定质量后,最中心的氢元素会被巨大的压力和温度诱发核聚变反应,质量越小的恒星核聚变反应就越弱,寿命也就越长,大质量恒星由于内部核聚变太过激烈,寿命往往只有几千万年。

恒星达到寿命后并不会直接熄灭,而是会根据生前质量的不同再演变成不同的天体,太阳这种黄矮星在氢元素消耗殆尽时就会剧烈膨胀为一颗红巨星,初步估计红巨星时代的太阳体积将逼近火星轨道,地球在此之前就会被吞噬。

太阳系红巨星时代只能持续几百万年,在这之后就会因为引力的作用坍缩为每立方厘米10吨的白矮星,但不论是红巨星还是白矮星,它们本身都会向外辐射光和热,尽管白矮星理论上还能变成不发光的黑矮星,但宇宙的太年轻了,白矮星都还没变成黑矮星。

其实人类最只能在地球上待10到20亿年,因为太阳的热度和亮度每10亿年就会增加10%,这个增幅完全能把地球变成第二个金星或者火星,但以现在人类的技术来看,几百年内就能离开地球甚至离开太阳系。

我们不需要为未来的人担心


宇宙探索未解之迷


如果太阳燃烧完了,地球早就已经灭亡了,人类更是估计连渣渣都不剩了!

太阳继续发展下去,在大约50至60亿年之后,太阳内部的氢元素几乎会全部消耗尽,太阳的核心将发生坍缩,导致温度上升。这时候地球就很有可能会因为高温而出现问题,甚至由于热胀冷缩,使得太阳一直膨胀到地球的轨道,最终将地球吞噬掉!所以地球等不到太阳燃烧完了,地球就已经灭亡了。

而在地球灭亡以前,人类由于对地球资源的过量开采、对地球能源的过度使用、对地球环境的严重破坏,最终由于能源危机、资源危机和环境危机的影响,使得人类可能用不了1亿年就会灭亡了。这一点目前已经看出端倪,而且人类直到现在也没有什么办法!

总之,人类目前还担心不了太阳燃烧完以后的事情,甚至连地球灭亡的事情也不用担心,而更应该担心自己怎么应付资源危机、能源危机和环境危机!


地震博士


太阳和地球就像一对夫妻,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事实上也正是如此,只是人类的年龄是以“年”为单位,而太阳和地球的年龄是以“亿年”为单位,太阳诞生于约50亿年前,地球则是在其后大约3-4亿年时形成,这对“特殊的夫妻”年龄相差3-4岁,注定会相约而生,相守而存,相伴而亡的。



那么,这些依附于母体(地球)的孩子们(人类)在其父母(太阳和地球)百年(即大约经100亿年稳定运行后进入衰亡期)之后怎么办?无非两条路,第一,就是假如人类到时候还不能脱离母体地球的话,也就是说人类的生存仍仅限于依附地球资源,那只能是父亡妻从,母亡子随。第二,假如到那一天,地球的孩子们都已成长自立,也就是说,人类文明程度发达到已可以脱离地球母亲的呵护,能够找到合适的生存环境的话,也许人类文明的“火种”能够有幸得以延续。


亚马孙蝴蝶


1.太阳的质量高于地球的质量,寿命比地球长。

2.不可能太阳没了地球还在的情况。

3.如果太阳燃烧完了,太阳毁灭爆炸了不存在了,太阳系的星球就全乱套了,可能有很多星球会爆炸,宇宙要重新组合新的宇宙规律。

4.到那时候地球上人类的一切科技都是渺小的,别杞人忧天了。


用户5818144565


这或许就是杞人忧天最好的例子!

没错,即使永恒去太阳这样的天体外星遥远的某一天也会因燃料耗尽而走向灭亡,届时地球并非是一片漆黑,但没有了太阳光的沐浴,地球将变得一片死寂!

科学家们预测,太阳的寿命达到100亿年晕左右,而目前太阳年龄为45.7亿岁,正值壮年,也是我们人类的福分!

不过,50亿年之后,太阳开始一步步膨胀为红巨星,届时体积将急剧膨胀,吞噬靠近太阳的水星,金星,甚至也有可能吞噬地球!

可以预见的是,如果届时人类仍然存在,在太阳成为红巨星之前我们必须提前寻找新的家园。由于太阳膨胀后,太阳系的宜居带会外移至木星土星附近,它们的卫星家族可以成为我们的新家园。

不过那也是暂时的,太阳系迟早有一天变得彻底不宜居,我们也需要彻底离开太阳系!

但是有一个重要的前提是,我们人类足够幸运,能够把文明延续到如此远的未来!如果我们在太阳成为红巨星之前因为某些不可控因素灭亡了,太阳是否燃烧完都不再重要!

所以说,莫要担心太阳燃烧完,很可能我们根本没有资格去担心!如果我们有资格担心(延续到50亿年以后),人类科技经过50亿年的发展,还用担心太阳是否发光吗?恐怕在那之前,我们早已经飞出太阳系!


宇宙探索


太阳最终的结局,很可能是变成一颗巨大的钻石,而这颗钻石会包裹在厚厚的碳壳之下。天文学上称之为黑矮星,而太阳变成的黑矮星,直径可能只会有100公里左右吗,看起来就是一个黑漆漆的巨大碳球。

不过距离这事儿发生,大约要等上百亿年。五十亿年后,当太阳垂死,它会先剧烈爆发,甩掉外层物质,整个太阳系的行星都将被吞噬。

然后太阳会先变成白矮星,慢慢的喘息几十亿年,最后变成黑矮星,然后很可能就那样一直下去了,直到时间的尽头。

所以太阳燃烧完的问题,其时间尺度根本不在人类应该担心的范畴之内。可以非常肯定的说,人类根本等不到那一天,早就已经灭绝了。或者乐观的说,人类根本不用等到那一天,早就已经进化到更高等级的文明了。

那时的人类,早就不依赖于太阳的能量生存,也许已经拥有了从一整个星系获取能量的能力。如果真是那样,人类一定会给太阳充能,并精心的保护起来,让这个孕育了我们的母恒星永远年轻,永远闪耀下去。


罗生物语


刚刚读过《万物简史》一书。回答此问题字数已不能少了,但还是乐意为之。

科学界公认的宇宙起源于奇点的大爆炸。那么奇点的原物质是什么?一是宇宙的中心,二是宇宙上的星球理应围绕这个中心而旋转。奇点的爆炸是不是一炸就没有了呢?未必就什么都没有了。而爆炸后的奇点,一是生发出无以穷计的热能,二是热能的载体全都是奇点爆炸物,比如光子,质子,电子,中子什么的。三是爆炸后的奇点,热能本会发光,而光即人称的时空,无光无时空。四是热能会使物质移动,而物质移动会使热能有温度上的高低之变化。

爆炸后的奇点,现如今是不是太阳?我认为,除了太阳,您还未发现有另一个爆炸体。所以我假定太阳是整个宇宙的中心。这与“日心说”并没有出入。

哈勃所发现的星球在远离我们,的确是日心的引力不足衰减而使星球渐行渐远。这只以证明太阳的燃烧或燃灯,随着热能的散发,带走了无以穷计数量的物质粒子。太阳本身的质量在逐渐地减少着,引力也是在递减着的。可以这么认为,引力越弱,星球有可能离中心越远。这就是所谓的宇宙正在膨胀之说。这也表明西方哲人讲的:“上帝使您灭亡,必先使其膨胀”之一说,并非是信口开河,胡说八道。

所有绕太阳旋转的星球,是不是全部都是太阳本身随光热之能所散发出来的物质粒子在自旋中逐渐形成的呢?自然会是在粒子的自旋中慢慢地靠自身所获得的引力,吸引更多的物质粒子,越吸越多,越吸越大而形成的星球个体。如果说太阳的日心正在减轻重量,减少引力,那么绕太阳旋转的星球正在增加质量,增强引力,这一减一加而相等,星球的周转轨道不变。而远离太阳系的星球,属不属于太阳系物质?是可以怀疑的,也许宇宙中另有物质奇点的爆炸,可另生太阳也未必。

然而,宇宙的多中心论也未必就可在科学计算和论证上立得住脚跟。但我们可从大自然轮替现象中看,太阳最终总是要息火的。但还不至于太阳一息火,宇宙又变无了吧?我是相信一定会有另一个奇点会随之爆炸来替换太阳这个中心的。

本人认为,能替代太阳息火后而作为奇点随时爆炸的,就是霍金先生所研究的宇宙黑洞。而那些正在远离我们的星球,会被黑洞所接纳,和吸引过去。黑洞的质量在增加,引力在会越来越大。本人认为当黑洞足以牵引太阳时分,就是日心转为洞心的时候。宇宙的新生又将来临了。太阳息火时,正好就是黑洞蓄积能量达爆炸之时。黑洞作为宇宙中的新奇点而成给宇宙续送光明的新太阳。

我是按照循环轮替说推论的。我当然是相信物质不灭,物性不变论,万有引力论,热胀冷缩论,这里还应加上霍金先生所研究的冷缩内热论。这才可推论奇点爆炸论的合理性与科学验证性。

不当之想象,科学家指正,谢谢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