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中老年人喜欢去银行存款是为了米面油等存款送礼的优惠活动?是真的吗?

东震木



我国居民的储蓄率位列世界前茅,截止2018年5月,住户存款余额高达68.4万亿,人均存款余额4.92万。而超过40%的美国人只有不到1万美元的存款,以备退休之需,20%的美国人则不喜欢存款,而将其投资于股市,基金和保险投资渠道等。由此可见,中老年人存款,不仅仅是为了存款送礼品的优惠活动那么简单。

存钱防老仍然是很多中老年朋友的初衷。虽然我国的社会养老保险体系正在不断健全和完善,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况且,这其中特别是农村广大地区,还未真正做到百分百全覆盖,即使参保的,其保障能力也是不足的。尤其体现在医疗保险方面,即使城镇职工在大病治疗中,剔除已报销医疗费,个人自付部分也是一笔不菲的费用,因病致贫时有发生。如果不存款储蓄,几乎将晚年生活生存置于风险之中。


其次,中老年朋友是家庭经济来源的支柱,生活负担重。面对父辈,在社会保险缺失或不足时,不得不承担生老病养的赡养重任;对于儿女,教育,医疗,创业以及购房买车等还要给予必要资助,否则大批工薪一族将难以维持高房价和高物价的生活支出。对于以上两个方面的责任,作为家庭主要收入者,中老年朋友选择必要的储蓄存款是必须的。

传统储蓄观念还未与新兴理财观完全融合。大部分居民喜欢去银行存款,也喜欢高利率或存款送积分礼品等,但更多人不喜欢有风险的产品,哪怕一丝风险也不容易接受。保本保息在传统储蓄观中因为根深蒂固,而一时难以与新兴理财观难以融合,同时由于理财产品市场个别平台和产品的不规范,负面消息频出,对两种观念的融合也起到了一定的阻碍作用。因此,从表面上看,貌似平台多多产品多多,而实际真正适合大众投资者的,不忽悠的客户的,就太少了。投资渠道不能做到多元化,大众化,储蓄存款有时就成了一种无奈的选择。


很多人不了解新兴理财工具,怕风险,再加上不良平台的负面效应,以及尚未高度保障的社会保险体系等,中老年朋友选择储蓄存款也是情理之中的事。银行为揽到更多存款,采取各种送米面油等福利方式,居民需要存款,但也希望拿到足够高利息的同时获得其他福利,于是二者一拍即合。


龙门山财经


中老年人去银行存款往往收益是第一位的,也就是说更看重收益,而不是为了送礼的优惠活动。中老年人在精打细算方面比年轻人更讲究,如果一个银行单纯的只是送礼活动,存款利率非常低,同样不可能引起中老年人的共鸣。

第一,中老年人重点考察存款利率。中老年人一般都是退休闲赋在家的人群,这群人喜欢到各家银行网点打探存款利率,仔细对比每一家银行的每一个存款期限的年利率,真可谓是“斤斤计较”,有时候银行的利率可能就高了那么0.01%,大叔大妈们也会被吸引到。比如当地的中老年都知道地方性的商业银行利率比较高,直接放弃去国有银行看利率电子屏了,天天就钻进那些农商行、村镇银行戴上花镜仔细地盘算每一家银行的利率到底存进来划算不划算。

第二,存款送礼活动只是存款的一种揽储形式。存款礼品在很多时候质量不会太高,就是便宜货,什么肥皂、洗衣粉、5斤小袋大米、面粉、花生油、锅碗瓢盆之类,很多时候进货渠道都不正规,全是些价格很低的日常生活用品,很多时候在2元超市就能买到的。银行提供所谓的礼品,往往就是指定好的,客户没有可选余地。存款积分兑换礼品活动,有时候就是一种营销手段,最好的奖品液晶电视机、电动车往往放在营业大厅吸引客户的,真的那么容易抓走,银行早赔死了。

第三,对于老百姓来说,存款只要安全、利率高,那就是最实惠的吸引力。个人感觉存款安全是第一位的,许多客户听着某一个银行内出现了风险,导致客户资金丢失,马上就吓得不敢去存款了,哪怕不是当地的分支机构、只是一个外地的,可见风险一旦发生,声誉风险波及范围广泛,给银行造成的不止存款损失。现在客户的安全意识都比以前强多了,只要听闻见遇的风险一旦被客户知道,大部分人都不再选择这家银行存款。

另外,存款利息是给客户最最实惠的东西、存款作为理财的一种方式,目的就是为了取得收益,银行利率市场化将存款利率推向了金融市场,银行自主权更大了,可以上浮下调,只要客户认可,只要能盈利,怎么都好说,这下存款客户的选择就多了,谁不愿意多点儿利息呢,同样存1年,有1.75%的利率,有5.1%的利率,换做是你,你选择哪个银行?

不要以为中老年人就惦记那点儿小礼品,中老年人是社会阶层中收益最稳定的,这个年龄段的人经历了年轻时候奋斗打拼,大部分人都是有房有车有退休金的人,怎么可能在乎这点儿小礼物,只不过是图银行的利息高罢了。现在很多送礼的银行利率也不会太低,起码我周围的银行中不送礼的国有银行利率都特低,送礼的小银行都是当地利率较高的。


财富公元


银行的存款送礼品的优惠活动是中老年人喜欢在银行存款的一个原因,不是全部的原因,尤其是年纪较大的中老年人,更加喜欢在银行放入存款,那么为什么中老年人喜欢趁着银行在做存款送礼品的优惠活动去存款呢?

一,存款送礼品的活动中存款利率高

一般银行做存款送礼品的优惠活动都是为了吸收更多的存款,而活动不止只有存款礼品,还对应提高了存款利率,可能是较高提高存款利率,也可能是较低提高存款利率,不管怎么样,都是提高了存款利率,一般这样的活动都是在年底,年底的时候银行做这样的活动力度和范围更大,中老年人更加喜欢在这个时候去银行存款。

二,中老年人投资理财的渠道缺乏,没有更多的投资渠道

目前国内的中老年人的投资理财意识普遍不足,对于理财的产品和种类没有清醒明白的认识,在日常的时候中又很难接触到新型的理财产品和渠道,长期以往,自然会让中老年人的理财渠道越来越匮乏,只能知道或者把资金放在银行来得到利息。

三,中老年人的理财惯性——存银行

中老年人都是老一辈的人,他们最开始接触到就是银行,在他们那个时代,银行是最主要的投资理财地方,不如现在的各种各样的投资理财渠道和产品,而定期存款每年都是需要再银行,长期下去,又形成了一种理财惯性,那就是一直放在银行,当把钱放在银行成为一种习惯的时候,自然还会继续放在银行。


小车说理财


这确实是真的,不仅仅在银行存款这件事上,很多其他的中老年人营销活动最爱的就是送米面油等礼品。我国中老年人爱贪小便宜这一特征是普遍存在的,这也让很多不怀好意的人得逞了,要多多提醒自家中老年人。

1.身边为了米面油去存款的中老年人不在少数。

大家可以仔细观察周边中老年,或者跟自己中老年一辈亲戚聊这个话题,会发现有很大一部分人都有过领米面油存款的经历。一般刚开始中老年人只会存少量钱,但吃人嘴软,后续会持续加大存款金额,非常有效。

2.我国中老年人爱贪小便宜是共性特征。

我国中老年这一代人在小时候普遍都是非常穷的,对贫穷有深刻的记忆,养成了节俭的好习惯。这种节俭不断演变,体现出了爱贪小便宜的特质。因此银行深谙中老年人营销之道,精准定位,米面油带来了很多中老年人存款。

3.中老年人这一特质容易被坏人利用,一定要谨防。

常常听说某某中老年人被传销欺骗,被某些理财产品欺骗,被某些保健食品欺骗,其实一开始营销人员都是通过这些小礼品获取到中老年人信任的。故我们要提醒家人朋友当中的中老年人,不要贪小便宜。

回到主题,楼主的问题确实是真的,而且这部分中老年人群体很大。去银行存款没什么问题,挺好的,但是一定要防范骗子使用该方式。


大南山伯爵,NUS博士后,资深金融科技人士,用专业的知识、大白话的方式为您科普投资理财,让天下没有难懂的金融!欢迎关注、留言交流。


大南山伯爵


  多多少少出于此因,但是主因还是中老年人金融知识存在局限性,以及投资渠道非常有限,以致钱基本存在银行,有存款的需求。

  本来就要把钱存进银行,如果这时还有送米面油等礼品,那么何乐而不为呢?也就这样,银行戳中了中老年人这一痒点,无往而不利。

  能够送米面油等往往出于活动阶段,比如年尾或年头。年尾年头银行相对的会加大上浮利率来揽储(各个银行相互竞争的需要),对中老年人来说同样有利于存款。

  同时,年头年尾中老年人手头比较丰裕,不管是劳动所得还是亲戚朋友给的红包,存在要向银行存钱的需求。本身就有供求的存在,再加上米面油等礼品,哪有便宜不占的呢?

  中老年人并非完全是冲着米面油等礼品去存款,而是他自身就有存款的需求。老一辈的人比较传统,也玩不转如今的金融产品,也不敢相信当下的金融产品,特别是P2P理财接连爆雷。而银行、证券和保险提供的理财产品看不懂其风险类型(风险性),特别是有些媒体一说到某理财产品到期不能兑付,中老年人就会笼统的认为风险较大,而不是具体的去分析理财产品的投资对象,以及对应的风险类型。

  而存入银行简便的多,风险也几乎为零,特别是2015年5月实施《存款保险条例》以后,本息在50万以下都可以说绝对安全,不管在哪一家银行。


三人聚众


其中只有部分的中老年人会看中这个,大部分老年人看中的是你们银行的产品是否保本以及收益如何。礼品只是一个影响的因素,因为我的客户们,都看中的不是礼品,这个只是一个附带因素而已。

第一:产品

现在保本型产品就是结构性存款,大额存单以及投资险了。

收益率的话现在结构性存款也有3.88%,门槛值也只是5万元就可以,相对于大额存单20万起的话,还是相当普惠的。

如果时间可以更久的话,更加可以选择投资险,现在收益率在5.16%。

第二:收益率

其实收益率相对不会差距太大的,所以的话,主要会看距离,如果离家近的话,他们也不想走太远。


立马财经


银行是用最小的成本,换取最大的利益。必定,礼品都价值和银行把存款再贷出去,取得的受益要大的多。银行是不会赔本的。

社会上的流动资金总数是一定的,你银行不拉存款,别的银行也会去拉都。再说 每个银行、储蓄所都有任务考核,如果没有任务考核,谁不知道歇歇呢?银行的领导们能出此政策,也算英明了。必定都是在努力工作啊!


蔡东亚1


在老一辈的人心中,银行毕竟是银行,还是很保险的。其中,定期存款写清楚保本保息。他们一辈子的积蓄留下来也是为了养老用,年龄大了,最为关心的不是能赚多少,而是以稳为主。

而老一辈又比较节省,在一样利息或者利息差不多的情况下,多送一些小东西,老人们也会很开心。


e圈兜家


马云说过:不是骗子太狡猾,而是你太贪婪。其实身边有很多人都是为了领一些小。东西去发朋友圈 、去存那些结构性存款的。说到底还是一个“贪”字作祟。


醉了醉了916


并不是。没有其他的更好投资渠道。存着至少安全。而且,年龄在那里去了,花钱的地方也少了。就是存个安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