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鼠肉到底能不能吃?

Kanata_


老鼠對於很多人來說一看到就覺得毛皮要豎起來了,何況是吃老鼠肉呢。但是不得不說老鼠肉卻是是一道美味。

老鼠肉自己也是吃過的,我是農村的,一個90後,吃過很多次老鼠肉,而且去年的時候還吃過。不過吃的都是山上的那種山鼠,很大的。不是家裡的那種米老鼠。我們這邊是山區,有很多的野生動物,竹鼠,山鼠,田鼠等等各種各樣的鼠類基本上都吃過。

老鼠肉肯定是能吃的的,但是很多人覺得老鼠身上有細菌病毒,所以很多人不敢吃,而且看到就感到害怕。

以前小時候還烤過田裡的那種小老鼠,打完稻子之後,在稻草堆裡就會有很多田鼠在裡面,把稻草一搬開就能看到很多,隨便拿個工具就能抓到。然後把皮剝了,內臟處理乾淨,直接在火上烤,非常的美味。

還有山裡的那種大老鼠,有時候真的非常大,一斤多差不多兩斤的都是有的,記得以前小時候經常晚上去田裡放籠子抓黃鱔,泥鰍這些。有時候回來的路上就能看到那種大老鼠,也打到過幾次,就是手裡的扁擔一下去,這個要看準咯。然後每次回來就是讓爺爺做著吃,像爺爺那一輩的人什麼都吃過,老鼠對他來說真的就是美味,因為我媽他們是不會吃的,而且我爺爺做的很好吃。也不知道他是怎麼做的,應該就是爆炒之後,倒一點水燉的,湯不是很多,香香辣辣的,真的非常好吃。

老鼠肉在世界上很多國家都是吃的,特別是一些東南亞國家,比如說越南就是最喜歡吃老鼠肉的。中國很多地方的人也會吃老鼠的,在兩廣地區吃的人就比較多。

有多少人敢吃老鼠呢?


中國美食研究所


老鼠肉我現在是不敢吃了,不管它是竹鼠、山鼠、田鼠、豚鼠。小時候倒是吃過一回,真的很美味的。記憶很深刻,記得是大概十幾年前吧,大概是六七歲的時候,正值秋收的時候,老爸從田地裡裝回來的田鼠。就像平時吃雞吃鴨一樣,先煮了一鍋開水,然後去除鼠毛,清洗乾淨,剁成小塊,猛火煸炒,後下水燜熟,起鍋的時候一家人圍著吃,記憶中鼠肉是甜甜的。

還記得那時候爸爸端著一盆熱水,弟弟在玩耍,不小心碰上還燙傷了他。好像自己還捱了罵,說自己沒有照顧好弟弟,甜甜鼠肉和劈頭蓋臉的捱罵把這還算美好的時光留在了腦海。

南方的你,有沒有吃過鼠肉?有沒有關於老鼠帶給您的美好或者帶給您的不安呢?


92小姐姐美食


說到老鼠肉能不能吃?只有吃貨才懂得吃,農村人才懂得吃。而且現在鄉鎮集市上賣的老鼠也是很貴又小個,說實在的鄉鎮上現在賣的老鼠根本不是田地間老鼠,而是垃圾場或街頭堆垃圾處捕捉到的根本就不敢買怕放藥或者是吃到藥物還沒有死到。

小時候在農村家裡窮,而且那時候為了解口饞,都是幾個小孩子在村前屋後地上裝電線接到捕鼠器上。晚上夜黑,開通電源後,捕鼠器一響就兩個人拿手電筒去找被電到的老鼠抓回來。

或者下午天黑前去田間地頭在老鼠洞口前裝老鼠夾,或者是老鼠經常走過留下的道路上埋老鼠夾子,特別是甘蔗地、紅薯地還有稻田裡面的老鼠特別肥美個頭也大。幾個小孩在晚上十二點後一起拿電筒去查看,抓到的順便帶回來,若是發現人家裝的老鼠夾,不管夾不夾到老鼠都順手牽羊把老鼠夾要回來。順便在路過哪家菜地順手牽羊弄點菜回來,幾個孩子一起動手煮飯炒菜爆炒老鼠肉,幾個孩子們圍在一起大吃大喝。

老鼠拿開水燙後迅速拔毛,拔完毛後用柴火烤一下把沒拔乾淨的細毛烤走。洗乾淨後把頭砍掉不要頭,開膛破肚後要老鼠肝,其他的內臟東西不要,老鼠皮也不要剝皮,因為老鼠皮最好吃,除非抓到老鼠太多才剝皮,然後放酒、生抽俺制一下,鍋內放油燒熱放拍碎的羌,跟老鼠肉一起爆炒幹,怎備好時放點芹、蒜下去炒熟上菜,味道之美賽過活神仙。


黃升高


老鼠肉我們這就吃的,老鼠其實有很多種類,我們吃的這種鼠就跟野味是一樣的。

像我們常見的就是家裡的賊老鼠,屋裡屋外、地溝房頂到處偷東西吃的老鼠,這種老鼠是很讓人厭惡的,它們不僅偷食物吃,還會破壞家裡的好多東西,而且也很髒,這種老鼠是沒人吃的。

我們吃的老鼠是生長在山上或田地裡,它們叫山老鼠或田棒鼠,這種鼠肉吃起來就跟野味一樣,肉質很緊實也很營養;他們都是在山上吃野果竹筍,地瓜玉米等作物長大的,個頭比家老鼠大個;因為生活在野外,山老鼠性子比較生猛也很狡猾,平時要捉他們可不太容易,冬天的時候到山上去找它們的洞窩,運氣好的話一窩可以挖出好幾個來。




悠悠歲月橙子果園


一般人看到老鼠就厭惡,女的見到則尖叫,更不說吃了。但是老鼠肉確實有人吃,比如越南人吃的老鼠,圍起來可以繞地球幾圈。

真的沒開玩笑,越南《青年週日》有報道過,就單單一個省份,每天食用量不少於6000斤。而且價格不便宜的,小鼠每斤6塊錢,大鼠每斤12元,跟豬肉價差不多的。


但是越南人吃的老鼠品種不同,像在城市裡自由奔跑的老鼠,他們也不敢吃,認為不健康,有毒的。主要吃的是“田鼠”,就是那種以稻穀之類的農作物為食,肥大肉厚的田鼠。

越南人對田鼠的烹飪挺多樣化的,紅燒的、炭烤的、燉湯……等等,不僅在民間受歡迎,餐館也是如此。都認可田鼠的味道,在我們看了無法理解,田鼠有什麼好吃 的。偏偏他們就覺得好吃,還講營養價值高,能吃能入藥。

別以為只有越南吃田鼠,我國的廣西自治區,也有少部分人食用的。畢竟處於邊界交接處,飲食習俗受到影響。做法有些不同,一般是用來椒鹽、紅燜、紅燒為主。

福建也有,著名的“寧化田鼠幹”,就是由炭火米燻田鼠製作而成的,屬於“閩西八大幹”之一。價格自然不便宜,一斤上百塊。



怎麼少得了廣東呢?吃貨們可是無所畏懼的,田鼠視為餐中物,不過現在少有人吃了。以前在農村,小孩子們喜歡抓剛出生的小老鼠,注意不是田鼠。通體乳白,能透過外皮隱約見到內臟,眼睛尚未掙開,嗷嗷待哺的那種。您知道怎麼吃嗎?直接竹籤穿膛而過,架火上烤熟,不用調味,入口咀嚼……

建議不要冒著獵奇心吃老鼠,如今的城裡老鼠生活環境不同,體內有致病菌,吃了有害無益。田鼠還是可以的,有誰吃過嗎?口感如何,留言下。

佘小廚(完)


佘小廚


人們對老鼠的成見,大大超過鼠肉的誘惑。這成見還不是老鼠的猥瑣長相,也不是家鼠的齷鹺行為,而是源自於歷史上鼠疫對人類的致命傷害,至今仍是個讓人絕望的怕人字眼。


其實老鼠肉很美味,完全媲美笨雞、鴿子,比過牛羊豬肉。尤其是完全野生的田鼠、竹鼠,吃的食物,住的環境,整個的生存狀態乾淨衛生,肉多細嫩,美味無比。

吃鼠肉最多的故事傳說,是田間抓住老鼠,扒了皮,荷葉包了,泥巴裹住,火裡燒熟,不要任何調味料,甚至鹽都沒有,就會吃得骨頭不剩。比起燒螞蚱,燒紅薯麥穗大豆好吃多少倍,跟叫花雞都有得一拼。

田鼠竹鼠還不用豢養,自我生長很健康,怎麼也捕捉不盡。只是這些年農藥化肥除草劑用的太多,對田鼠生態有很大影響,數量少很多。但是淺山丘陵地帶的竹鼠不受多大影響,依然的可以大量的捕捉,老鼠生態還正常。

老鼠肉比較容易的做法是紅燒。步驟如下:

  1. 呲邊熱水燙下去淨毛。剖開去腸肚。蔥姜甜酒鹽生抽油備齊。
  2. 剁塊,炒鍋熱油,爆香蔥姜,炒肉到沒了水氣,給甜酒炒到出香,烹生抽,給開水淹住,燒開轉中火加蓋煮30分鐘。
  3. 開蓋大火收汁,關火裝盤。

普濟


老鼠肉到底能不能吃?能吃,老鼠肉是我吃過的東西里最好的美味了!

經常去買菜,時不時的去賣野味的地方看看,有時能看見賣老鼠的。我們這活老鼠120一一130元1斤,前段時間吧,我還站在那看了幾分鐘,4只老鼠130多元,平均一隻30多元,是野外捕捉的山老鼠。怎麼鑑別?野外山老鼠是白肚皮的,家裡的、城市街道上跑的老鼠肚皮是灰色的,還有就是看尾巴,野外山上的老鼠,尾巴要比家裡和街道上跑的老鼠尾巴長一截。人工養殖的老鼠沒那麼貴,每斤32元一一35元這樣。

七八十年代,九月以後地裡的花生、紅薯收了,沒啥偷吃的老鼠就回到了山裡,許多人傍晚的時候就帶著捕鼠工具去到山裡放裝好,第二天一早就去把老鼠收回來,剝皮去內臟後,掛在火頭上和臘肉樣燻幹,炒來吃,那味道真香,吃過一次便讓你忘不了,估計現在三五百元1斤都不夠賣。

記住了,山老鼠的肚皮是白色的,尾巴又粗又長,城裡街道上跑的老鼠肚皮是灰色的,太髒了是不能吃的。以前在農村,家裡的老鼠捉來也是吃的,那時候的農村乾淨,不像現在到處都是丟棄的泡洙、塑料袋,陰溝裡到處橫流的都是洗衣服後的洗衣粉水,老鼠見了什麼都咬的,現在農村家裡的老鼠也沒人敢吃了。


三農新視界


老鼠肉當然能吃。

在野外生存的訓練中,能吃得到老鼠肉已經是很幸福的事情了。

老鼠吃五穀雜糧,和狗,豬等吃的糧食沒什麼差別。並且老鼠雖然長得難看,其實身上並沒有什麼毒素。

當然,部分老鼠有鼠疫,但是一旦鼠肉作熟了,鼠疫自然也消滅了。

有些地方是有吃老鼠肉的習慣的(南方某少數民族,電視上看過),他們把老鼠切開燒烤,就如同我們烤魚一樣。這樣烤出來的老鼠肉味道很好吃。

當地人吃燒烤的老鼠,走老鼠頭都吃的乾乾淨淨的。(電視上看的)

據說,老鼠肉比一般的豬肉,羊肉,牛肉好吃多了,很細嫩。

最後,你聽說過“三吱兒”這道菜吧!活老鼠娃呀!





龍嘯九天令


老鼠肉能不能吃,得看以下幾點:

1.老鼠是誰生的,他媽媽乾淨不乾淨,如果媽媽是隻吃糧食不吃雜物長大的,這隻老鼠應該是乾淨的。可以吃。

2.得看這隻老鼠是隻吃糧食長大的嘛,如果還吃雜七雜八的,那就不能吃。太髒。

3.怎麼個吃法,蒸煮燉炒炸。最好選擇面目全非的做法,不然,視覺受不了,噁心的吃不下去。

好了,寫到這裡都快吐了。


我是誰你是誰愛誰誰1


一般人看到老鼠就厭惡,女的見到則尖叫,更不說吃了。但是老鼠肉確實有人吃,比如越南人吃的老鼠,圍起來可以繞地球幾圈。

真的沒開玩笑,越南《青年週日》有報道過,就單單一個省份,每天食用量不少於6000斤。而且價格不便宜的,小鼠每斤6塊錢,大鼠每斤12元,跟豬肉價差不多的。

但是越南人吃的老鼠品種不同,像在城市裡自由奔跑的老鼠,他們也不敢吃,認為不健康,有毒的。主要吃的是“田鼠”,就是那種以稻穀之類的農作物為食,肥大肉厚的田鼠。

越南人對田鼠的烹飪挺多樣化的,紅燒的、炭烤的、燉湯……等等,不僅在民間受歡迎,餐館也是如此。都認可田鼠的味道,在我們看了無法理解,田鼠有什麼好吃 的。偏偏他們就覺得好吃,還講營養價值高,能吃能入藥。

別以為只有越南吃田鼠,我國的廣西自治區,也有少部分人食用的。畢竟處於邊界交接處,飲食習俗受到影響。做法有些不同,一般是用來椒鹽、紅燜、紅燒為主。

福建也有,著名的“寧化田鼠幹”,就是由炭火米燻田鼠製作而成的,屬於“閩西八大幹”之一。價格自然不便宜,一斤上百塊。

怎麼少得了廣東呢?吃貨們可是無所畏懼的,田鼠視為餐中物,不過現在少有人吃了。以前在農村,小孩子們喜歡抓剛出生的小老鼠,注意不是田鼠。通體乳白,能透過外皮隱約見到內臟,眼睛尚未掙開,嗷嗷待哺的那種。您知道怎麼吃嗎?直接竹籤穿膛而過,架火上烤熟,不用調味,入口咀嚼……

建議不要冒著獵奇心吃老鼠,如今的城裡老鼠生活環境不同,體內有致病菌,吃了有害無益。田鼠還是可以的,有誰吃過嗎?口感如何,留言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