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的山區農民要賣羊養牛?

草根的情感世界


"為什麼有的山區農民要賣羊養牛?"針對這個問題,願意與你分享一下個人看法。

在山區裡面,山上的牧草充足,是比較適合養殖山羊的。一頭山羊羊的利潤200元左右,一年出欄50頭,也有10000元的利潤。然而,農民做出棄羊養牛的決定,原因有二:



養牛便於耕地

本人就是來自於山區,對於山區的情況比較瞭解。到目前為止,很多山區的村民耕地都還是選擇牛耕。那麼,一頭牛就變得很有必要了。比如我家,雖然買了微耕機,但是根本不實用,扔在角落裡好幾年了。而不使用的原因,一是,家裡的地塊分散各處,通往的道路也不好走,託運微耕機過去比較困難,不如耕牛方便,能夠自己走,而且人能夠過去的地方,牛都可以跟上;二是,微耕機操作不方便,在父輩的眼裡,這鐵牛不如肉牛。所以,種地的村民,更喜歡養殖一頭耕牛,方便種地。



養羊比較吃力

養殖山羊可不輕鬆,一群幾十只,每天都需要放養,加上山區道路崎嶇,不好走。上了年紀的人是管理不過來的。而現在的山區農村,年輕的勞動力基本上都外出務工,村子裡只剩下老人和小孩,整個村子非常安靜。基於這種狀況,很多農村家庭已經很少養殖牛、羊等需要放牧的家畜了。而有的村民養牛,其原因就是上面提及的便於耕地。此外,養殖一兩頭牛管理起來不費勁,老人也喜歡養殖。每天牽著牛,沿著村子的道路,讓牛慢慢吃路邊的牧草,一個上午的時間就可以吃飽。



好了,以上是我個人看法,歡迎評論指正。另外,大家有關於三農方面的問題,可以一起探討。


有點意思的事兒


為什麼有的山區農民要賣羊養牛?

我認為產生這種山區農民要賣羊養牛的因素主要有


一是由於山羊的習性所決定,山羊靈敏活潑,善於爬山,一天山羊要走幾十里路,放牧確實很辛苦,況且現在農村年輕人多數外出務工或考取學校,農村沒有多少年輕人啦,剩餘的是老弱病殘和婦女兒童,所以能力來放羊。


<strong>

<strong>

二是疾病問題,山羊雖然抗病力強,但是集中養殖,山羊的病也增多了,農村缺乏獸醫科技人員,只有土獸醫,很難醫治山羊疾病,山羊一旦感染疾病活的少死的多。


<strong>

三是由於山羊跑的很快,放牧和收牧時容易進入農田吃莊稼,容易產生矛盾。


<strong>

四是農村養殖山羊數量少,不是規模養殖,山羊銷售基本上是零售,價格低,見不到什麼效益。


五是牛與羊一樣依靠放牧,飼料費用相同,但是牛比較溫馴,聽話,好放牧管理,而且還可以耕地,所以賣羊賣母牛進行養殖,雖然牛繁殖速度慢,但是三年兩胎,牛比羊管錢了,一頭牛的價值是羊的十倍以上,牛的管理比較輕鬆,這樣放牧的群體少,老年人可以管理下來。


農村現在養山羊確實比較賺錢,在南方山羊的價格比較高,每公斤山羊40元左右,山羊一年產兩胎或兩年產三胎,每隻母羊每年可出售兩隻以上的羔羊,山羊一年到頭都是放牧養殖,養殖農戶補料料很有限,一般情況下收入是很可觀的。但由於上述原因山區農民還是要賣羊養牛。


老周說三農


山區農民放棄養羊而改養牛是正確的!這個回答是由飼養存欄量和社會需求所決定的。養羊發展快,現在養的大多是小尾寒羊每胎可繁歹直3只以上,如果有十隻母羊便可增至40頭,有些羊每年還產二胎,這樣一來,十隻母羊飼養得好,每年存欄可到30到5o只。另外羊的成本低,每隻羊只需1500元以下,既便買十隻才一萬五千元以內成本,所以養羊容易成風。一旦養羊戶發展過多,就會衝擊市場,羊肉過剩降價,造成農民賣羊,這樣的大起大落肯定不是一件有利養羊業發展的好事情,這就是俗話說的凡事不能往一塊兒擠。這和養豬一哄而起市場行情大起大落是一個道理。養牛則不同。苐一牛成本高,每頭好母牛需15.000.00到二萬元,有些人想養想多買買不起。而牛繁殖慢,飼養最好的也就之三年五個頭,這二條因素制約了養牛行業只能穩步發展,你想一哄而起也辦不到。而人民生活對牛肉需求量只能增加,不會減少,這就形成了養牛行業在今後若干年都是穩定的,絕不會大起大落。所以個人認為農民做轉型新農民,耕牧並舉,首選養牛走從小到大,從少到多而在致富道路上立於不敗之地。


海納百川21210


因為羊需要放養,羊頭多了要兩個人工才能把羊一個不少的放回家,近幾年以來我們農村的放牧區也減少了,而牛隻需圈養,一個人就每一天喂兩次食就行,還省了人工。


兩個人一路2


唯一的經濟來源,別無選擇,我也一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