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时,通过日军的军刀如何区分将官、佐官与尉官的阶级?

沈孟栋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代,日本军队的军刀大致可分为陆军和海军两个种别,其中对军官阶级的标识设定有所不同,大致如下:

陆军军官军刀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日本陆军军官所使用的军刀包括“指挥刀”和“军刀”两类,其指挥刀是欧式军刀造型,军刀则主要是昭和9年式(94式)军刀、昭和13年式(98式)野战军刀、昭和18式(3式)军刀,造型是日本传统的太刀式。用于区分持有者身份的属具主要是“刀绪”,中国一般称为“刀带”,即系在刀柄上的装饰性绦饰。

其中,欧式的指挥刀的正刀绪都是金色,为西式的织带式样,用金属丝(印度丝)编成,通过织带本身的变化体现出将、校、尉的区分,具体图式如下:

(日本陆军所用的欧式指挥刀)

(将官指挥刀刀绪)

(佐官指挥刀刀绪)

(尉官指挥刀刀绪)


除了正刀绪外,二战时代,日本陆军的指挥刀以及日本太刀式的军刀,广泛使用的是下面这种刀绪,根据刀绪内衬的颜色、装饰来区分军官的级别。这种刀绪的外表面都是棕色(日本称为茶色),内面,将官是红色、编入三股金线。佐官是红色。尉官则是蓝色。具体的图例如下:

(昭和13年式军刀。刀鞘为“国防色”,从军刀刀绪内衬的蓝色可知,配用者的身份是尉官)

(尉官刀绪特写)

(佐官所用的内衬为红色的军刀刀绪)

(将官刀绪。可以看到内衬为红色,刀绪上有用三股金线编制的纹路。刀绪的穗饰则是金色)

除军官之外,第二次世界大战时代日本军队的下士阶级(日语汉字“下士”,相当于我们现在所称的士官)也有军刀,初期采用32式(1898式),战争后期使用95式(1935式),这种军刀的刀绪则完全是棕色。

(等级最低的“下士官”军刀的刀绪)

海军军官军刀

说完陆军再说海军。

日本海军的“军刀”分为剑(Saber)和刀(Sword)两类。

其中的“剑”源自明治时代,是彻底西式的海军佩剑样式,黑色鞘壳、金色配饰,通过剑体上的装饰来区分官员级。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代,日本海军也有和陆军军官刀非常相似的“刀”,不过海军刀的刀绪完全为茶色,没有陆军那种级别区分色。


海研会


兔哥回答这个问题。欢迎你的关注。日本军队在二战时都有佩带指挥刀的军官,无论是陆军海是海军,打仗时都拿着指挥刀瞪眼张嘴的哩啰哇啦的乱叫,大概是指挥小鬼子们打仗。那么这些有资格佩带指挥刀的鬼子都是什么级别的人呢?我们看看二战时日本鬼子的军衔级别。二战时期,日本军人佩带指挥刀的级别。
上面是日本的军衔(二战)
。其中少尉以下的都属于士官级别。其中又分准士官和下士官。准尉(准士官),剩下的都属于下士官,如,曹长(上士),军曹(中士),伍长(下士)。根据日本二战时的佩带指挥刀的等级看。是有士官刀的,日本的士官属于军官序列。因此从伍长都有资格佩带,而实际情况通常是从军曹级别往上才佩带。二战时期日本军人佩带的指挥刀,对应的级别的区分。



首先是日本的皇亲国戚。如日本天皇的表弟,表兄等等这一类人,不包括娘儿们,天皇的亲戚女人们不佩刀。这些人不论官阶大小都佩刀,而且刀的手柄都是象牙制白色刀柄,并标有皇家标志,这类佩刀并不是佩发的,都是自己花钱定制。



将官级别的军刀。首先这些刀的来源有祖上传下来的,有天皇御赐的,也有自己花钱定制的。还有下面的军官们行贿赠送的。日本将官们通常都有几把刀,它们主要起身份像征,不会去冲锋陷阵的拼杀。

刀的手柄通常都是镀金的,也有象牙的,但和天皇的表兄弟们有如别。佩有精美的丝带缠花纹饰,刀锷(护手格)为金色,刀鞘蒙皮,刀绪(刀柄饰穗)通常是金色,带子里面也是金色,这是主要的区别。

佐官刀,这个和将官的差不多,主要区别是没将官那么华丽,刀柄通常为银制丝带缠花。刀绪饰穗为红色。佐官刀也是需要自己花钱定制,也有天皇御赐的。当然也有祖宗留下的。尉官刀。

最主要的区别是刀柄,刀柄为铝,或铜制,丝带缠花饰纹。刀绪为青色,也有蓝色的,士官刀。

这个不用花钱买,配发,用机器制造的产品。士官刀和其它军官用刀有些区别,因为干坏事的通常都是尉官和这些士官们。士官刀的血槽深而长。刀柄和尉官没什么区别,刀绪就差多了,没什么穗什么颜色的。就是皮子做的一条带子,自然色。嫌不好看自己买好的去。

关于日本军官佩刀其实并没有什么严格的要求,必竟除了士官其它都是自己花钱买。由于日本战争期间物资匮乏,其它的装备其实也需要自己掏腰包,当然多少都得花点。日本军人战争中犯重重罪恶,最后终于被正义打败,而日本的军刀也成为战胜国的战利品。(以上为个人的论点,难免有误,欢迎指正,也欢迎关注兔哥。图片来源网络,一并谢过!)


兔哥42928


战争带给人们的记忆往往只有痛苦,不管是侵略国还是被伤害的国家。

每一个男儿都想象自己可以穿一身军装,都向往着成为一名合格的军人。不管在世界上的哪个国家,男孩子们都有这样的理想。但是军队是一个十分严格的地方,讲究令行禁止,并且有严格的等级制度以及严格的着装佩戴要求。

那么我们接下来就来探讨一下日本军队是怎样通过军刀来区分军官等级呢?

首先日本军刀的来源是日本的传统刀,日本人也称作是剑,日本剑的原型来源于我们唐朝时的一种兵器——唐刀。唐刀较短,传到日本后,日本人把它加长,做了一系列的改变。

日本人崇尚剑道,这剑对他们来说也是非常重要,不同的等级佩戴的武器都有着很大的区别。不光是用料,材质上,最重要的是装饰,颜色等等。那么下面我们一一讲解。

1.\t将官刀

在日本,凡是佐官以上军衔的军官,指挥刀均由天皇御赐,是荣誉和地位的象征,这将官刀自然也是。而武士刀主要的区别就是在刀柄上,将官刀刀绪里侧的颜色是金色的,刀把由象牙制成。并且在这层金色上面还会有装饰的花纹,级别越高,家族地位越高的这些花纹也一定更加精致。

2.\t佐官刀

佐官在我们中国军队编制中的地位就相当于是我们常说的校级,大校,中校等等。佐官的刀绪里侧是红色的,刀把是银色的。并且刀柄上也会有各种各样的装饰物。在我们喜欢的电视剧两件当中就有这样的一段,李云龙把一把日军佐官刀赠与楚云飞,将官刀则被旅长要走了。

3.\t尉官刀

尉官刀的刀绪里侧颜色为蓝色,等级又低了一级,刀把只能是铜色。制作相对来说还是比较精致的,尤其是看重剑道的人,都会花大价钱去为自己准备一把宝剑,更不用说前面的那些将佐之类,更是花大价钱。

4.\t士官刀

在日军侵华之前,日本军队中士官是没有佩刀的,也许是为了鼓舞士气,并且在战场是的需要,日本政府通过现代工业的手段铸造了大批的武士刀。这些武士刀大多是铝制刀柄,并且很多刀身上还有三环的标志。同样印有三环标志的还有38大盖的刺刀。由此可见,士官刀的规格很低,但是为了满足战争需求,在他们的刀身上还有血槽,这样就加大了近身作战时的伤害。

二战期间除了日本陆军,海军空军也都有配制武士刀,但大多没有实用意义。很多贵族还专门请日本传统剑的铸造世家为自己订做一把佩刀,用于展示自己的身份地位。

当然日本军队能够大批量配备武士刀,与日本政府军国主义的盛行有着脱离不开的关系。在当时,不光是军队,甚至在学校当中都会专门开设剑道课,专门教授学生使用武士刀,并且会举办各种比赛,当然比赛当中会使用护具和木制的武士刀。日军的刺杀方法很多也来自于武士道。

武士刀对于我们中华民族来说带来的是无尽的恐惧,是无尽的侵略。所幸在日军大肆侵入我国之时,有这样一支军队挺身而出,他们把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大刀也成了我们中国军队抗战当中的标志性武器之一。

我的脑海不由得闪现出了那首歌曲: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


小小嬴政


二战时期,日本军官除了佩手枪,还另配有一把指挥刀,士官也配军刀,因范围比较大,就不在本文探讨范筹了。

有别于士兵,特别军官指挥刀一举,士兵不是冲锋就是撤退,显然军刀对军官意义重大,既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同时是战时的指挥工具,又可用于近战防身,适合白刃战。

由于日军军官分将佐尉三等级,因此军刀也分为将级、佐级和尉级军刀,抗战剧《亮剑》中,八路军独立团团长李云龙率一营打掉了日军华北方面军组织的一个军官战地观慕团,其中缴获的那把将官刀被386旅旅长要去了,就送了晋绥军第358团团长楚云飞一把缴获的佐官刀,作为回赠楚云飞送其一把雄性勃郎宁小手枪。

其实,日军的将官刀、佐官刀和尉官刀,在质材上并没有明显区别,只是在刀穗上有所区别。所谓的刀穗,就是军刀的装饰品,是挂在刀柄上的,起一定的美化作用,仅次而已。

军官的刀穗只是笼统地分为将官、佐官和尉官,而不再细分大将、中将、少将;大佐、中佐、少佐;大尉、中尉、少尉三等九级的区别。

一般将官刀穗的带子部分,外侧为茶色,里侧为红色,其间有用金丝线呈M型装饰的纹饰,流苏为金色绢丝。


佐官刀穗的带子部分,外侧为茶色,里侧为红色,无金丝线装饰,流苏为茶色与红色混合绢丝。

尉官刀穗的带子部分,外侧为茶色,里侧为绀青色,亦无金丝线装饰,流苏为茶色与绀青色混合绢丝。

由于将佐尉官的刀穗不好区别,因此,在国内拍摄的抗战剧中,是看不到将佐尉官军刀刀穗的区别,丝织的有之、牛皮的有之、红樱的有之,麻绳的有之、没有刀穗的有之,真的是五花八门,别有一番景象。

这个真的非专业人士不清楚,也难为剧中的编导和道具了,只要不再出现1940年的侵华日军装备美军1943年秋季才装备的M-3冲锋枪就算是万幸了,对这帮喜欢玩穿越连最基本的军事常识都不具备的人就不能要求太高了。


国平军史


通过历史老照片可以发现,侵华日军军官不一定有手枪,但军刀却是人人都随身佩戴的。

军刀对日本军官来说,既是身份的象征,也是用于白刃战的防身武器。那么,不看军衔的话,如何通过军刀判断日军军官的官职大小呢?

日军的军官,分为将官、佐官和尉官3个等级,不同等级的军官佩戴的军刀有所不同,但无论是将官还是尉官用的军刀材质大体是一样的,只是装饰军刀的刀穗、以及刀把手柄不同。举个例子,将官的刀穗颜色是金色,材料多为金色与红色的丝线编制。佐官的刀穗颜色则是红色,材料和将官不同,是红色与茶色的丝线编织。而尉官的刀穗颜色就更加素了,既不用金色也不用红色,而是用青色丝线编织。

刀穗所用的丝线颜色是一方面,另一方面还有刀把的手柄颜色。最高级别的将官刀柄是镀金的,佐官的刀柄则是银制材料,最低级别的尉官的刀柄,则用黄铜制作。

因此,观察日军军刀刀柄的颜色,就可以分辨其大致级别,不过现在许多抗日神剧,不会注意这样的细节,经常出现将官佩戴佐官军刀的画面。


兵说


对于日本军刀的了解,多亏了我们的影视剧!在剧中展现最多的场景就是缴获一把日本军刀当做战利品是一件无上荣光的事情。在现实当中确实如此,不光我们就连太平洋战争的美军都把缴获的日本军刀当做荣光。在影视剧还有一个有意思的场景,就是在缴获日本军刀的时候,我们的战士通常会喊:是将军刀,是将军刀。那么他们是怎么判断是将军刀的呢?下面就由抽烟的苦咖啡为大家讲解日本军刀文化!



明治维新以后,传统的日本武士刀通通被丢进垃圾桶。日本全面学习西方,军队改革以法国军队为学习目标,除了效仿法国的军服和步枪以外,也把法国军官佩戴的长剑借鉴了过来,后来在日俄战争中发现长剑并不实用,随后被日本抛弃。1933年,日本以荒川五郎为代表通过东京下议院向日本政府提出复兴刀剑的建议,以此来重振传统武士道精神。同年日本关东军遭遇大刀队袭击。随后在几位日本陆军高官的推动下,日军重新装备军刀,颁布“陆军将校用新军刀制定”。最开始的标配是九四式军刀。九四式军刀模仿传统武士刀。这也代表日本军官主义的崛起。



我们知道日本军队等级森严,军刀的制订也会体现出身份的象征。军刀上面的刀绪就代表军衔的不同。九四式军刀的刀绪由绢丝编织而成,尉官刀绪由紫色和茶色织带,佐官(校官)刀绪是红色和茶色织带,将官刀绪则比佐官的多了一丝金色。



1938年日本进入战时体制。同时也版布新的“陆军将校用新军刀改正”,在九四式的基础上改进出了九八式军刀,这种军刀在外形要更加华丽,但是代表军衔的刀绪一直没有改变。所以我们仍然可以通过九八式军刀刀绪的颜色来判断军衔的高低。


我是抽烟的苦咖啡,感谢您的关注与支持!


铁血军史1927


总的来说大家在区分的时候记住:刀柄如果是铝制的那一般是士官,而缠绳的是军官。 刀里面的内侧如果是蓝色的一半都是尉级的官,红色一般是校佐级的官,金色一般是将官级别的。还可以看刀把,铜色一般是尉级官,银色的大佐或者是校级官员,象牙的就厉害了将级别的官了。


00丶军迷


我当是什么呢,刀好办 岗村宁次得刀弄不来 弄把佐官得刀还不难办啊。这样,你再给我加10箱 我顺手和你弄个日本娘们来。


YoutooloveMe


这是小学生喜欢提问你的问题。


历山耕夫569


蓝带子尉官,红带子佐官,黄带子将官。黄带子军刀多为珍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