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是怎么预言千年后的张献忠的命运的?

大道无形629


听到诸葛亮这个名字大家应该不陌生了,他是三国时期一个充满智慧的的人

在他的帮助下刘备得以创下一番作为,而刘备死后忠心耿耿的他还帮助阿斗治理国事,要说蜀国能后建立起来他真的功不可没。那么张献忠是谁,大家可能就不太了解了,要想知道他与诸葛亮之间有何关联,还得先让大家简要的了解一下他。

张献忠是谁?

张献忠其实生在明朝末期,明朝末期政治动荡战乱不断,当时的张献忠率领当地很多的农民群众奋起抵抗明朝的统治,并在当时的蜀地也就是如今的四川境内建立一起一个政权,名为大西,而他自然而然做了大西国的统治者。

据说张献忠此人生性好强,勇猛善斗

在他起义前期部下都十分的信任他的领导,因而他们才能迎难而上,在明军的猛烈打击下还能顽强的抵抗最后建立政权。但是和很多农民起义的案例相同的是,张献忠的队伍也没能长久下去,因为农民的身份眼界太过狭隘,再加上张献忠自身的问题引来了很多人的不服,甚至在内部引起了斗乱,最后结局也是比较悲惨的。

关于预言大概是这样的

传说当时张献忠发现一块石刻,上面讲明了张献忠如果恶意破坏当时的那座塔,那么他就会遭到天谴,被乱箭射死,而后张献忠也确实是死于乱箭之中,也就中了那个预言。

那么话说回来,张献忠生于明朝末年,诸葛亮是三国时代的人物,这二者之间怎么会产生关联呢?

难道当时真的有预言家这一说法,那诸葛亮了真的是神了。话说到这里大家也就明白意思了,其实说诸葛亮能够预言张献忠的身世,只是当时的人随意杜撰出来的,为了增添诸葛亮亮的神话色彩,也为了让世人以为张献忠的所作所为是违背了天意,才自食恶果,不得善终。

关于那首预言诗也是大有来头,传说当时张献忠带领部下在蜀地周边查探,无意间路过一条江流,上面还矗立着一座石桥,旁边一座塔。这引起了张献忠的好奇心便向当地人询问,不问还好这一问就出了问题,当地人告诉他塔的名字后,他大怒说是此塔与他犯冲不吉利,随后便让人立刻毁了这座塔。然后就在底下看到了写有这首预言诗的石刻,一切就是这么的充满戏剧性,好像被人存心安排的一样。

一切都是因为那时候人们太恨他了

当时张献忠入主四川的时候,大行强盗之为干了很多的坏事,一时之间四川血流成河,当地人恨死了张献忠,认为他做这些事情有违天意,会遭到天谴的,后来张献忠在一次战争中被多支箭射中,大西政权就此结束。

后来人们就编造出了这个充满神话色彩的故事。因为事情发生在四川也就是从前蜀国的地界,而诸葛亮被人们看作是蜀地的保护神,同时他本就是一个神机妙算的人,于是便将他赋予神一般的色彩,杜撰了这首预言诗,也是为了告诉世人张献忠的死就是因为坏事做的太多,得到了报应。

从此也可以看出,张献忠给四川造成的灾难是多么的大,以至于当地人用这种说法来描述他的命运。

总而言之就是诸葛亮预言张献忠的身世这件事情在历史上是不存在的,只是为了让世人知道他作恶多端,得到了报应。但是在历史上张献忠确实是被箭射死的,这个说法还是可以考究的。


羽评郡主


张献忠是明末农民军的领袖,与李自成齐名,后来建立了大西政权,他也是大西唯一的皇帝。诸葛亮大家都不陌生,他是三国时期著名的贤相,一生为兴复汉室大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备受后人推崇,成为了后世忠臣的典范,智慧的化身。诸葛亮与张献忠所处的年代相隔千年,那么这样的两个人又是怎样扯上关系的呢?诸葛亮预言千年后的张献忠命运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诸葛亮的预言诗

诸葛亮之所以和张献忠扯上关系,主要源于诸葛亮的一首预言诗,这首诗是这样写的:

“修塔余一龙,拆塔张献忠。岁逢甲乙丙,此地血流红。妖运终川北,毒气播川东。吹箫不用竹,一箭贯当胸。”

那么这首诗出自何处呢?其实这是小说《明末那些事儿》中的一个桥段,说到这大家也很明白了,所谓诸葛亮预言张献忠命运的事,不过是小说作家为了增加小说可读性而杜撰出来的事情罢了!

这个桥段确实写得挺生动,时张献忠已称帝,一次偶然的机会,张献忠带着部队登城巡视,远远看到东门外江水奔流不息,一座气势雄伟的拱桥横跨其上,桥旁还有一座五六十米高的石塔,这深深吸引了张献忠。于是张献忠问道这桥和石塔的名字,一旁有人答道:“桥为锁江桥,塔为回澜塔”,此时的张献忠眉头一皱,直呼石塔不利与自己,于是便下令拆除,后来拆塔的士兵在塔拆除完后偶得一块石碑,石碑上所写的则正是先前我们提到的诸葛亮的那首预言诗。

张献忠看后惴惴不安,因为诗文中预测到了他拆塔,更写到了“妖运终川北,一箭贯当胸”这样的话语,时张献忠本就在为川北的局势忧心忡忡,细心一想,这诗文太可怕了。后来果不其然,张献忠真的在与清军交战中中箭身亡。

历史上张献忠的结局

历史上的张献忠是明末农民义军首领,但在历史上确是臭名昭著,在四川留下的恶劣影响不容忽视。《明史》对其评价是:

“性狡谲,嗜杀,一日不杀人,辄悒悒不乐。”

所以张献忠所建立的大西政权倒台实是必然。公元1646年年底,张献忠在西充凤凰山遭到了清军大将豪格的进攻,两军激战数日,最后张献忠中箭身亡。其死法与小说中所言一致,但并没有诸葛亮预言一说。

“品历史人文,悟真理人生。”专注历史文化的探索,我是灵魂的感触!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我的头条号哦!


灵魂的感触


诸葛亮预言的张献忠命运是这样的:修塔余一龙,拆塔张献忠,岁逢甲乙丙,此地血流红,妖运终川北,毒气播川东,吹箫不用竹,一箭贯当胸。汉炎兴元年,丞相诸葛孔明记。

也就是说,诸葛亮预言张献忠会屠蜀,但最后也会被一箭射死。

那么这件事是真的吗?这则“奇闻”记载于清朝赵吉士所写的《寄园寄所寄·卷九·裂眦寄》,讲的是成都东门外有一座回澜塔,是明朝万历年间布政使余一龙所修,张献忠入蜀后,下令拆毁回澜塔,结果在拆毁的过程中意外在地下发现一块石碑,刻着诸葛亮预言张献忠命运的上述内容。

看似说的有板有眼,但实际上,这是假的!是后人伪托诸葛亮的口吻来诅咒张献忠的。其实这种借古人或者借神灵来煽动民情的事在历史上比比皆是,比如陈胜吴广起义时不就是一会伪装狐狸叫,一会又在鱼肚子里藏书吗?再比如元朝末年的石碑“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这些都是人为的。

如果我们仔细读过诸葛亮流传后世的作品就会发现,所谓诸葛亮预言张献忠命运的石碑内容,根本不符合东汉三国时期的用语习惯,倒更具备明清时期打油诗的特征。所以,个人分析,这应该是痛恨张献忠的四川百姓或者是清朝统治者事后伪造的内容,以此来让百姓相信,张献忠是受到天谴的。

如果诸葛亮真有那么神,能预知千年后事的话,也不至于在街亭错用马谡了。


秦皇汉武


民间传说而已,只不过为了烘托 诸葛亮英明伟大之形象,当然需要要找几个卑鄙无耻人物来作陪衬,题主也信了。 -罗贯中善于用曹操的无能和周瑜的小肚鸡肠来衬托人物,这个是经典写作方法。张献忠不过被加进了曹操、周瑜的队伍,滥竽充数。不信谣,不传谣,不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