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希特勒的計劃中,擊敗蘇聯之後,他的下一個目標是誰?

076178


二戰時期,德國確實令全球軍迷刮目相看,幾乎是以一己之力,挑戰整個歐洲列強,包括來自北美非常強大國力遠在德國之上的美國。

事實上,所謂的同盟國日本和意大利,從來就沒有幫上德國什麼忙,在莫斯科戰役打得如火如荼之際,希特勒請求日本出兵夾擊蘇聯時,但日本卻始終無動於衷,將希特勒的請求當耳邊風。

意大利,似乎更是德國的累贅,由於侵略希臘等國失敗,希特勒不得不派兵進攻毫無戰略價值的巴爾幹半島,拯救墨索里尼的意大利軍隊,導致“巴巴羅薩計劃”推遲了一個多月,將近百萬大軍毫無意義地乾耗在了巴爾幹半島。

此外,匈牙利、保加利亞、羅馬尼亞等僕從國的軍隊,也沒有什麼像模像樣的戰鬥力,德國國防軍反而像救火隊一般,經常要去將他們從水深火熱中撈出來,反倒嚴重拖了德國軍隊的後腿,所以二戰時的德國擁有的全都是豬一樣的隊友。希特勒攻擊蘇聯目的,一是看中了烏克蘭的天然糧倉,能夠提供德國國內取之不盡的優質食物;二是高加索地區豐富的石油資源,能支撐德國龐大戰爭機器的運轉;三是看中了蘇聯的人力資源,以彌補德國國內勞動力的緊缺局面等。

一旦征服了蘇聯,就回顧頭來全力以赴對付英國,所以英美兩國政府對希特勒的企圖是門清的,儘管和蘇聯有意識形態的衝突,但此時希特勒德國成了他們的共同敵人。

蘇聯斯大林政府絕對不能倒臺,蘇聯絕對不能亡國,一旦蘇聯滅亡了,那麼,德國就成將成為歐洲大陸的主宰,將補齊德國最大的短板-海軍,此時,即便英國皇家海軍也難以阻擋德軍在英吉利海峽的登陸,一旦征服英國,那麼德國最大征服對象就剩下美國了。

於是,1941年6月27日,巴巴羅薩行動開始不久,英國就組織了規模空前的PQ-17船隊,頂著惡劣的天氣從冰島出航,運載了20萬噸戰爭物資支援蘇聯,用來抵抗德軍的入侵。

當德國徹底打敗蘇聯以後,下一個目標是英國,然後接下來就是美國,符合希特勒分三步走,瓜分全球的戰路目標,即建立包括中歐的大德意志帝國;擊敗法國和蘇聯,成為歐洲的統治者;在擁有整個歐洲的工業基礎和人力資源以後,迅速向海外擴張,打敗美國以後,從而稱霸全球。

但進攻蘇聯的失敗,英美盟軍開闢歐洲第二戰場,讓希特勒的理想打敗蘇聯、征服英國、最終打敗美國,稱霸世界,淪為了空想。

畢竟德國的國力無法與美英蘇等國相提並論,戰爭打到後面就是綜合國力的比拼,最終,德國失敗了,希特勒蛇吞象的野心終歸無法實現,征服世界的三部曲,終止在征服法國,只是完成了一部半而已。


國平軍史


二戰時期,德國確實令全球軍迷刮目相看,幾乎是以一己之力,挑戰整個歐洲列強,包括來自北美非常強大國力遠在德國之上的美國。事實上,所謂的同盟國日本和意大利,從來就沒有幫上德國什麼忙,在莫斯科戰役打得如火如荼之際,希特勒請求日本出兵夾擊蘇聯時,但日本卻始終無動於衷,將希特勒的請求當耳邊風。

意大利,似乎更是德國的累贅,由於侵略希臘等國失敗,希特勒不得不派兵進攻毫無戰略價值的巴爾幹半島,拯救墨索里尼的意大利軍隊,導致“巴巴羅薩計劃”推遲了一個多月,將近百萬大軍毫無意義地乾耗在了巴爾幹半島。此外,匈牙利、保加利亞、羅馬尼亞等僕從國的軍隊,也沒有什麼像模像樣的戰鬥力。

西線作戰結束後,納粹德國基本上將整個中歐、西歐全部納入囊中,特別是奪取了全歐大部分工業區,獲得了空前龐大的戰爭潛力,虎視眈眈的看著海峽對岸那個掌控著全球最大的殖民帝國——英國。

但是志得意滿的希特勒卻沒有要征服英國的心思,這主要源於他發自內心對英國和不列顛民族的一種敬意,他認為要想振興西方世界,需要陸權大國——德國和海權大國——英國合作。在戰爭發動之前,英國人藉助希特勒這種心態想在歐洲搞平衡,當德國發動對波蘭的戰爭後,英國人意識到了希特勒的真面目,不敢再隨便言和。

但是匪夷所思的是,希特勒居然不忘初衷,在飲馬英吉利海峽後重新向英國人伸出了求和的橄欖枝。只有以丘吉爾為首的主戰派認為目前英國尚有實力與德國一戰,國際局勢轉換的因素還存在。更重要的是,英國如果持續抵抗,就會增大原本就面和心不和的蘇德同盟瓦解的因素。

對於丘吉爾這種頑固派,希特勒自然心涼了半截,本來是帶著朋友之道與英國人談合作,卻沒想到丘吉爾卻理性到了神經敏感。思索再三,希特勒決定以戰逼和! 在接下來的不列顛空戰中德國戰爭機器終於暴露出來尺有所短的弱點。結果以德國的失敗告終。

而蘇聯則趁著德國在西歐力扛英國的時候在東歐一步步拓展地盤。 這就讓希特勒開始有點坐立不安,戰略思維也開始出現混亂。他本來是因為英國不好對付所以才聯合蘇聯,現在卻又因為英國的持續抵抗讓蘇聯漁翁得利,希特勒打蘇聯就是擔心英國和蘇聯聯合,幹掉了蘇聯,英國也就大勢己去了。

於是,希特勒想要來一次急如閃電的突襲先放倒東面的蘇聯,再回過頭來收拾那個不識抬舉的英國。


打彩開戶找505484


筆者認為是英國!

戰爭狂人希特勒的戰略思維真的是一般人難以捉摸透的。

西線作戰結束後,納粹德國基本上將整個中歐、西歐全部納入囊中,特別是奪取了全歐大部分工業區,獲得了空前龐大的戰爭潛力,虎視眈眈的看著海峽對岸那個掌控著全球最大的殖民帝國——英國。

但是志得意滿的希特勒卻沒有要征服英國的心思,這主要源於他發自內心對英國和不列顛民族的一種敬意,他認為要想振興西方世界,需要陸權大國——德國和海權大國——英國合作。

在戰爭發動之前,英國人藉助希特勒這種心態想在歐洲搞平衡,當德國發動對波蘭的戰爭後,英國人意識到了希特勒的真面目,不敢再隨便言和。

但是匪夷所思的是,希特勒居然不忘初衷,在飲馬英吉利海峽後重新向英國人伸出了求和的橄欖枝。 面對西歐陸沉、自身又剛剛經歷了一場慘敗的嚴峻局面,英國國內出現了強烈的議和暗流,這些人多半被希特勒的赫赫武功嚇破了膽,認為以目前英國的力量於德國人開戰無非是自取滅亡,不如趁著希特勒開出的和談價嗎還不算太低,就坡下驢,與希特勒言和。

只有以丘吉爾為首的主戰派認為目前英國尚有實力與德國一戰,國際局勢轉換的因素還存在。首先是英國背後還有一個潛力強大的美國支持,美國要想不被這場世界大戰淘汰,就必須加入歐陸戰團,而英國則是美國人唯一可以借力的國家。再者,英國雖然軍力蒙受了巨大的損失,但是還有一道讓幾千年來無數歐陸英雄競折腰的英吉利海峽,完全可以成為英國人進可開關擊敵、退可閉關自守的戰略屏障。更重要的是,英國如果持續抵抗,就會增大原本就面和心不和的蘇德同盟瓦解的因素。

相反,一旦英國向希特勒屈服,那麼不僅僅是向德國屈服這麼簡單,而是向整個法西斯陣營屈服。屆時,一心想要重溫羅馬帝國舊夢的意大利會在英國在巴爾幹半島和北非的勢力範圍下手切割,亞太的日本則會將馬六甲海峽以東屬於英國的殖民地收入囊中,完成大東亞共榮圈。這樣一來,就等於是法西斯國家不費吹灰之力就把幾代英國人建立起來的日不落帝國零敲碎打的瓜分乾淨了。

於是,丘吉爾不顧國內多數政客的反對,堅決主張與希特勒血戰到底!

對於丘吉爾這種頑固派,希特勒自然心涼了半截,本來是帶著朋友之道與英國人談合作,卻沒想到丘吉爾卻理性到了神經敏感。思索再三,希特勒決定以戰逼和! 在接下來的不列顛空戰中德國戰爭機器終於暴露出來尺有所短的弱點,英國的國際形象得到空前提高。原本想要和德國一道瓜分英國在海外殖民地的意大利、日本此時也開始猶豫不決,而蘇聯則趁著德國在西歐力扛英國的時候在東歐一步步拓展地盤。 這就讓希特勒開始有點坐立不安,戰略思維也開始出現混亂。

他本來是因為英國不好對付所以才聯合蘇聯,現在卻又因為英國的持續抵抗讓蘇聯漁翁得利,甚至是意大利、日本這兩個夥伴對自己也有點離心離德。於是,希特勒便自欺欺人的認為英國敢於抵抗完全是因為蘇聯的存在,幹掉了蘇聯,英國也就大勢己去了。

於是,希特勒想要來一次急如閃電的突襲先放倒東面的蘇聯,再回過頭來收拾那個不識抬舉的英國。正如前文說到的,希特勒想要統治歐洲,建立一個世界性的大國,就不能忽視掌控著全球大多數制海權的英國,無論是征服還是合作。


大將軍威武K


希特勒當初如果擊敗蘇聯,下一個目標就是與英美講和然後休養生息。

對於希特勒這個戰爭狂人來說,狂是因為有資本,所以當資本不夠的時候他一定會選擇繼續積累資本。

研究過二戰歷史的讀友都知道,當時的歐洲除了蘇聯之外基本地域都十分有限,即便是當時號稱歐洲強國的法國本土面積才區區55萬平方公里,希特勒的“閃電戰”也是基於歐洲國家國土面積狹小的特點而針對性制定的,所以在這種快速分割圍剿的攻擊下,德國其實並沒有耗費多大的戰爭資本就基本將西歐全部納入懷中。


在二戰中唯一難啃的兩塊骨頭一個是“英倫三島”,另一個就是當時國土面積遼闊的蘇聯。

一,英吉利海峽易守難攻。英國因為英吉利海峽這道天然屏障給德國進攻其本土製造了巨大的困難,因為受到一戰戰敗的影響德國不僅喪失了大片領土,而且還揹負了鉅額的戰爭賠款,德國想要全方面崛起是不可能的,當時德國最強大的是陸軍,空軍和海軍相對較弱,所以面對英國的時候只能圍困,因為沒有強大的海軍支持德軍登入英國本土。

二,蘇聯幅員遼闊。咱們再來說說蘇聯,蘇德戰爭爆發初期德軍的閃電戰優勢明顯,蘇聯前線部隊基本上一觸即潰,但是隨著戰爭的不斷深入,德軍的補給線也在不斷的拉長,閃電戰的弊端也隨著地域的遼闊性開始顯現,大規模的裝甲集群和士兵都需要巨大的補給,最主要的是蘇聯同樣擁有百萬雄兵,可不是西歐那些國家可比的,並且蘇聯軍隊在廣闊的戰略縱深支持下對德軍進行了全面反擊。

之所以列舉蘇聯和英國,主要是因為如果希特勒想要佔領歐洲只需要擊敗法國、英國和蘇聯即可。

所以我們會發現希特勒想要稱霸歐洲必須要越過三座大山,對於德國至關重要的三場戰爭希特勒其實只能勉強算是打贏了一場半,也就是說對於德國來講這三場戰爭是最為重要的,也是最考驗希特勒領導才華的。德國把對蘇作戰安排在最後可以說希特勒也是經過慎重考慮的,因為如果德國打敗蘇聯那麼將會和日本所在的亞洲連成一片,到時即便是美國有心加入戰局面對強大的亞洲和歐洲自然也不敢輕舉妄動。


最主要的是在佔領蘇聯之後德軍的燃料補給將會再無後顧之憂,只需要經過短暫的修養就可以在西線戰場對美國形成巨大的戰略威懾,英倫三島在德國潛艇和飛機的輪番襲擾之下物資補給必然會出現巨大困難,投降也只能是時間問題。

攻打蘇聯實際上是真正決定德國命運的戰爭同時消耗也將是巨大的。

以當時德國的國力是不足以支撐他戰勝蘇聯之後繼續擴大戰爭規模的,如果不進行一段時間的戰略修整,德國也將會因為戰線過長過大而走向死亡,因為如果德國佔領歐洲大陸不僅部隊需要補給,佔領區內普通民眾的生活補給也將會是德國最為頭疼的問題,這對於德國來說將會是一個巨大的問題,因為戰爭必將破壞一個國家的整體工業基礎,當時僅蘇聯就有1.6億人口,如果德國佔領蘇聯必將會揹負巨大的經濟負擔,所以根本就沒有能力在短時期內向美國或者英國發動大規模的登陸作戰。


世界淺談


無知,希特勒打蘇聯是被逼的。

德國不打蘇聯,再過幾年,蘇聯必然進攻德國。這早已是人所共知的了。而蘇聯打芬蘭時的拙劣表現,再加上幾乎殺掉了幾乎全部的高級將領,使得希特勒覺得機不可失,必須進攻蘇聯。

德國應該沒有太長遠的計劃,他只不過是想抱一戰的仇。法國拿下了,英國其實拿不拿得下並不是太重要。只不過蘇聯太可怕,一定要毀掉它。

德國人第一年進攻晚了一些,雖然導致了被動,但仍舊在蘇聯堅持了三年,佔領了油田。只是後來美國居然援助蘇聯。而德國人國家還是太小,綜合國力不行。所以最後必然失敗。

希特勒到底想幹什麼沒人知道,他只是替歐洲人殺了猶太人,替西方國家去消滅蘇聯。他如果打敗了蘇聯,英美會歡欣鼓舞,蘇聯這個社會主義國家就不存在了。然後英美德會走到一起,討論利益分配。估計還是把德國人以前的東西還給德國。停止屠殺猶太人。蘇聯解體。

這樣也就不存在冷戰了。世界完全是另一個模樣。

總之,英美德本來就都是日耳曼人,他們的共同敵人只有蘇聯。


會意而忘食


二戰中:假如、假如德國擊敗了蘇聯後!我認為:希特勒將更加狂妄!更加自大!藐視世界任何國家!假如打敗蘇聯!希特勒有空騰出兵力為下一個打擊對象作準備!下一個目標是隔海相望的英國!在希特勒看來:英國處處跟德國作對!是德國統治整個歐洲的拌腳石!必須消滅!

有人認為:假如德國擊攻蘇聯後!下一個目標是美國!我認為:希特勒再怎麼狂妄、自大、目無一切!但美國相距太遙遠!攻打美國!根本無任何意義!這一點!希特勒比任何人都清楚!所以我確信!二戰中,假如德國擊敗了蘇聯!下一個攻擊目標是英國!而不是美國!

…………


張家祥148


這個幾乎不用考慮,肯定是英國了,希特勒打蘇聯就是擔心英國和蘇聯聯合,現在蘇聯打敗了,那就必須轉過頭來對付英國了。美國和德國之間隔了一個大西洋,在沒有建立強大的海軍之前,德國對美國是無從下手的。



從軍事角度來看,德國對付英國還是老一套,依靠是利用空軍和海軍潛艇部隊對英國本土進行全面的封鎖。唯一不一樣的就是德國打敗蘇聯後,其陸軍和空軍的大部分都得以騰出,用於地中海戰場,這也是唯一可以投入陸軍使用的戰場。一面德軍會大大加強隆美爾的非洲軍團,使其具備向埃及做深遠突擊的能力;另一方面在蘇聯結束戰爭的德軍南方集團軍群主力極有可能會經高加索向南進入地中海,從北面攻向蘇伊士運河和伊拉克、埃及等敵,對英軍形成兩路夾擊的態勢,最終將英軍逐出地中海。



希特勒一直認為英國之所以敢於堅決的抵抗德國就是因為有蘇聯的存在,只要蘇聯存在英國就可以聯合蘇聯一起挑戰德國的歐洲霸主地位,如果打敗了蘇聯,那麼英國也會最終屈服。希特勒無法同時應付海上和陸上的雙重威脅,德國的工業實力僅夠維持一支強大的陸軍或者一支強大的海軍,而無法同時維持。所以在擊敗蘇聯後,希特勒將裁撤相當數量的陸軍,轉入全力發展空軍和海軍,最終佔領英國本土,以及冰島等大西洋上重要島嶼,只有佔領這些島嶼才能使德國的西線一勞永逸的不受海權的威脅,那些島嶼是重要的兩棲登陸的反攻基地。這樣德國就真的不再受到任何嚴重的威脅了,德國的安全將得到絕對的保障。



不過在德國繼續對付英國的同時,也極有可能對東亞的盟友日本實施軍事援助,派出海軍甚至一部分陸軍協助日軍夾擊印度,這裡是盟軍最重要的反攻基地,時刻威脅著軸心國的地中海和東南亞區域,只有在佔領印度,控制印度洋後,軸心國的勢力範圍才算是真正聯繫起來,尤其是建立其關鍵的陸地連接,不再像之前那樣各自處於較為封閉的戰場。他們的海軍、空軍甚至陸軍可以實現聯合行動,最終實現全球的擴張。最終的決戰將是軸心國和美國的決戰,而僅靠美國抵抗坐擁三大洲的軸心國勢力勝算是在是太低。


戰略論


德國在軸心國中的政治體制是與意日完全相反的,意日反而與蘇聯高度類似,都是富國強兵的戰時共產主義,所有工業都要為軍事生產讓路。德國是一個幫派林立,政商結合,高度封建化的國家,表面嚴刑峻法,實際上也分三六九等,嚴重拖累了生產。直到1942年才開始動員,但是1941年,剛剛經歷過斯大林格勒慘敗後,軍事產值反而降到了最低。德國的裝備競標很多,標準複雜,本質就是不同商業集團追求利潤的產物,這與蘇意日效率至上大相徑庭,結果德國的技術水平和投人力資源歐洲最豐富,但是坦克飛機大炮產量卻比不上蘇意日。

結合德國的封建主義傳統,我推斷,在蘇聯戰事結束後,希特勒可能被隆美爾和720眾等早就不滿的政敵清洗,然後這些政敵宣佈改革,在佔領區成立一個個傀儡政府然後佔山為王。這是對被佔領區人民和德國人民都最黑暗的一條未來。一個暴行累累的侵略者自己放下武器,就意味著你不能去清算他以前官員,罪行和支持的人民,被整個打爛至少還能不破不立。


摸魚的吃貨


希特勒,法西斯的大傻逼!但是比意大利這個扯後腿的強太多了!

希特勒,閃電戰拿下波蘭,蘇聯斯大林來個互不侵犯,拿下另外一半波蘭。過了沒多久,德國繞過馬其頓防線,半個月,法國淪陷,接著刷刷刷,歐洲GG!

德國準備幹蘇聯,因非洲意大利不爭氣,先去了非洲,解救小弟。回來攻蘇聯。跑了幾個月,覺得蘇聯太窮了,連路都沒有,車都沒法走!終於到了十月,地凍上了,但是又太冷了,沒有攻下莫斯科,轉攻為守!

如果打破蘇聯,那就要越過高加索山,進攻印度了,與日本在印度會師了!!

但是,美國大哥說。欺負我小弟就算了,還欺負到我了。來個珍珠港奇襲!大哥參戰,結果已定!

歷史沒有如果,我還想,如果早出生,或許還能趕上那波淘金時代呢!所以我能能做的就是了解歷史,不讓機會錯過,不讓歷史重演,不讓悲劇發生,不讓故事延續!!!

芸芸眾生,生活不易,還是想想當下,歷史不會因為你的篡改而失掉它本來的面貌,或者將來時光雞可以帶你去看一看歷史。原來,沒人知道真正的歷史,一切都是虛構的歷史。歷史看看就好!!

抗擊日寇英雄的歷史不能忘記。

有些人說應該打英國,說實話,要打早打了!!


你不要的一曲相思


英國,如果希特勒拿下了蘇聯,歐洲剩下的也只有一個英國了。

其實對於英國的態度呢,希特勒還是比較曖昧的。打了半天,想議和,隨後乾脆把英國扔了,去打蘇聯。如果,希特勒拿下了蘇聯,那掐著手指頭都知道,希特勒下一個要拿下的是誰,只有英國了。


英國不是非打不可

希特勒發動戰爭的時候,並沒有將英國列入黑名單。德國人算是,從波蘭開始發動戰爭,到進攻蘇聯,基本上就是所有戰爭都到了一個不得不打的地步了,並不是希特勒想打,而是形勢已經不允許希特勒低調了。

從希特勒對捷克斯洛伐克採取行動,他就是英法的眼中釘,進攻波蘭,和英法就撕破臉了。幾個國家已經處於交戰狀態了,不得不打了。

等拿下法國,針對英國開戰時,德國人卻傻了,德國人一條登陸艇都沒有,這還玩什麼?希特勒在這個時候看到,英國久攻不下,自己消耗不起,就選擇和英國議和,結果呢,英國人死纏爛打的打個不停。

丘吉爾放話“我們決不投降”。

希特勒“丘吉爾就是個頑固不化的農民”

其實德國人要的很簡單,讓英國人承認德國人在一戰之前的一切利益就可以了。只要英國人同意了,對於希特勒來說,打不打過去都無所謂了,反正想要的都拿到了。



而希特勒將後背亮給蘇聯之後,就意識到了,再和英國打,後面就一片空虛被鑽空子的危險太大。如果德國擊敗了蘇聯,希特勒一準打英國。雖說打蘇聯的時候,德國人消耗很大吧,但是,德國人不會傻到立馬就對英國大動干戈,這個時候的重點是修整,發展海軍。


除非這個時候英國人主動議和,否則德國人不會放過他們。與其留著一個威脅在旁邊,和自己隔海對峙,不如過去幹掉他們。英國從最開始就是抵抗到底的態度,希特勒也不會再議和。

拿下蘇聯之後,德國人就沒必要和英國議和了,英國只剩下美國一個夥伴了,對英國的行動,勢在必行了,德國人需要的是時間,去讓自己的實力遠超英國,然後一舉拿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