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35的战斗力能排到什么位置?

鱼鱼鱼__出没


购买的苏35将全部装备湛江空2师?对付台湾还是南海?

外媒对于我军引进的苏35是非常重视的。苏35可以压倒除了歼20以外,几乎所有的我军战机。观察苏35装备什么部队,就可以知道我军的战略。听说萨沙说一说吧。

外媒的消息很明确,我军引进的24架苏35,除了4架暂时留在沧州飞行员战术试飞中心,其余20架都会装备湛江的空2师。

空2师的名气很大,1950年在毛泽东的命令下建军。

建军之后,空2师一直负责最为重要的上海防空任务,进行过多次实战。

朝鲜爆发以后,空2师轮战到朝鲜也有不错的成绩,当然伤亡也不轻。

之后直到1968年空2师奉命南调,一头扎在广东湛江的遂溪基地直到今天。

一般认为空2师的主要任务有两个,第一对付台湾,第二对付南海。

空2师主要基地湛江遂溪,是除了海南岛以外最靠南的我军大型空军基地,也是拱卫南海的前哨。早在1974年,空2师曾经在西沙海战期间,执行过空中支援任务。

至于台湾,一旦台海开战,战争有可能聚焦在防御较为薄弱的台湾岛东面。

解放军潜艇、导弹舰甚至辽宁号航母,都会从台湾东面发动攻击。

不过,这些目标均会遭到台军F16V的反击。现有的解放军飞机,尤其是舰载机歼15,尚且没十足把握打败F16V。另外,在缺乏大型预警机的情况下,辽宁号也可能会遭遇F16V的偷袭。

那么,航程最远的、雷达最强、空战能力惊人的苏35,就可以有效执行争夺制空权、掩护航母和探测警戒这三个任务。

看来,空2师两个作战方向的敌人都比较强,且局势都很紧张。

所以,空2师也相当被重视。

90年代,空2师成为空3师之后,全军第二个列装进口苏27战斗机的部队。该师一直被作为样板部队,口号也是“平时是样板,战时是拳头”。

空2师还是对外交流较多的我军部队。

大家都应该听说,空2师曾经使用4架歼11A去泰国和鹰狮战斗机进行模拟对抗。最终结果吗,大家也知道,萨沙就不多说了。

此次将最先进的苏35中几乎全部装备空2师,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有意思的是,外媒认为我军内部各部队,对这批苏35都非常“眼红”。

我军目前的歼10、歼11、歼15、歼16均略逊苏35一筹。

在歼20批量装备部队之前,苏35就是我军最强有力的拳头。

我国为了购买苏35,付出了单价8500万美元以上的高价,甚至超过了歼20。

外媒认为这个价格还是非常值得的。以苏35的性能,可以有效对付周边潜在敌人的F15、F16、F18和苏30。就纸面上,苏35也具备和F35正面对抗的能力。

也就是说,至少在10年内,苏35对解放军还是非常有用的。

对于空2师是否独占这20架飞机,还有一定争议。

在沧州的4架进行训练的飞机,将来会配属鼎新基地,主要进行各种对抗性训练。

也有可能,空2师会装备20架中的大部分,仍然调拨一部分给兄弟部队。

目前空2师下属3个团:第4团装备歼11A、空5团装备歼10A,剩下的空6团会全部换装苏35。

一旦完成苏35换装以后,空2师实力就会大增,毫无疑问成为全军战斗力最强的1个师了。


萨沙


苏35战斗机是世界上战斗力最强大的第四代半战斗机,俄罗斯称其为第4++代战斗机,也就是比四代半还要再加很多,是仅次于五代隐身战斗机的第四代飞机,堪称是最强的第四代战斗机了,为什么这么说呢?

苏35S战斗机机动性能非常好,他有优秀的气动布局、大推力的发动机和三维矢量尾喷。


原来,苏35S战斗机除了没有应用苏57战斗机的机身隐身措施外,凡是苏57用了的先进技术,苏35S都有应用,比如,苏35S的雷达是雪豹E,这是一种无源相控阵雷达,在很小的火控夹角内,有着接近300公里的探测距离,当然,实战中肯定不会这么做,除非预知目标位置才会这么小的夹角进行搜索,实际实战搜索距离也再200公里左右,非常远。

图为苏35S和苏57并飞,他们除了机体不同,其他内部配置基本相同。


而且飞机具有很强的反隐身作战能力,由于雷达的功率较大,雪豹E可以对隐身目标实现100公里左右的火控,一旦再较远的距离发现了隐身战斗机,那么苏35S战斗机就可以缩小雷达扫描角度,进行凝视,达到火控精度,可以发射超视距空空导弹打击隐身目标,这是有说法称他可以击败F35的原因之一。

图为俄罗斯空军装备的量产型苏35S战斗机。


苏35S战斗机的发动机也和苏57一样,都是用的117S发动机,117S发动机是在AL41F发动机基础上修改得到的,而AL41F发动机是在AL31F发动机基础上牺牲寿命增加推力得到的版本,推力为14.5吨,117S是在AL41F发动机上硬性连接上一段三维矢量尾喷得到的,因此,苏35S战斗机还是世界上最早装备了三维矢量发动机的战斗机,使其拥有了不凡的机动能力。

苏35S战斗机航程很大,以至于他们可以跟随轰炸机一起出航,图为苏35S战斗机配合轰6K一起在海上巡航,轰6K还挂着巡航导弹。


苏35S战斗机运用了机体储油技术,而且是侧卫系列中少有的可以空中加油的型号,因此这架战斗机可以实现很大的作战半径,其作战半径比早期的苏27和苏30都要更远,成为一种远程航空兵的装备,他可以伴随轰炸机一起前出远海地区进行巡航和训练,这一能力让他受到了我国空军的喜爱,也采购了24架,已经交付,据说我国还签订了继续购买24架的合同。

图为较早出现的苏35S的原型机。


苏35S战斗机的综合作战能力超过了我国空军的歼11B系列战斗机,和歼16系列战斗机处于同一水平,当然他们的任务不尽相同,不能直接比较,但是从军事地位角度来看,苏35S的先进性已经和歼16差不多了。

图为从轰6K的机舱内望去,看见的3架苏35S战斗机。


海事先锋


苏35在中国空军的地位应该是除歼20以外最强的战斗机了,当然是空中格斗方面,你要和歼16、苏30MKK对地、对海攻击能力,这确实比不了!个人的观点是苏35就是三代机中空战最强的那一个,因为有了F35的西方,恐怕也懒得再去给F15、F16、F18三代半战机再进行升级改造了!

看过一个纪录片,专门讲苏35如何在短短一年内实现全战斗力,也知道了接收苏35的这个旅就是最初第一批接收俄罗斯苏27SK的老牌部队,这支部队训练有多狠是有目共睹了,第一批苏27战,1992年来到中国,2009年就退役报废了,都不是进飞机坟场,因为这批飞机已经将机体寿命全部耗尽,没有了任何价值,只能拆毁!

而苏35来了后,又是这支部队接收了俄罗斯新战机,一脉相承,当然同样是往“死

”里训练,训练时相当的累,相当的刻苦,甚至达到了正常训练量的几倍,能够在不到1年形成战斗力那都是拼命拼出来的。常规的接收战机后,训练都是“技术训练→武器训练→战术训练”的步步推进模式,但是让苏35快速形成战斗力那是硬指标,不能按部就班,然后训练就变成了“三者合一”同步训练,训练的强度一下子大了很多。

我记得纪录片采访一个年轻飞行员的时候,他就说:“每次起飞训练,技术的基础训练,武器训练和战术训练搭配在一起进行,强度非强大,训练下来飞行员们基本都是汗流浃背,甚至有时候身上还会被压出血点”,这么大的训练量,这么拼搏自然能出好成绩,一年不到形成战斗力就不足为怪了!

付出的回报就是苏35从俄罗斯接回来首飞到2018年2月春节前夕,就开始到南海执行战斗巡逻任务,只有不到一年的时间,这次战斗巡逻刷爆了网络,也代表我们的苏35形成了战斗力。在2018年5月,苏35又护航轰6执行绕岛飞行等等,能这么快的形成战斗力,其实付出是相当之大的!

至于网络上传出的苏35在演戏中被国产的歼10、歼11雷达压制,反正没有看到任何依据,这还真有些说不清楚。苏35采用的是“雪豹”无缘相控阵雷达,机头安装的一个X波段的火控雷达,视野好,能覆盖机头前方±60°的范围。俄罗斯还别出心裁的率先在苏35的机翼前缘安装了L波段雷达机翼雷达,这不但扩大了雷达的视野范围,可以达到机头±180°的探测,而且L波段对隐身战机的探测效果更好,缺点是精度有些不足。而且俄罗斯也知道自己的雷达技术不怎么样,因此一直没有放弃IRST探测技术,作为雷达性能不足的一种辅助探测工具。俄罗斯虽然宣传自己的雷达技术有多么多么了不起,但是与我方目前生产新型战机搭配的有源相控阵雷达相比差了半代,至于有源相控阵与无缘相控阵到底实战中差距有多大,个人说不清楚!雷达方面的不足可以用预警机来弥补,除了这方面,空战导弹大家都差不多,其他方面恐怕没有任何战机能与苏35并驾齐驱了,不管是航程、机动性等方面!

但有一点个人认为,歼11D可能被军方给否决了,至少前期的歼11D空军是不大满意的,除了机头弄了个斜切面的雷达罩,代表着这里要安装有源相控阵雷达外,其他部分性能有多大的提升真不好说,只是在我们脑补的画面中歼11D就应该是一款像苏35一样终极形态,但这么好为什么军方给否决了呢?为什么还要购买苏35呢?这不就是打自己脸吗?

至少有一点可以肯定,沈霍伊在类似苏35的战机升级开发上遇到了瓶颈无法突破,而购买苏35正好可以有个借鉴的方向,还可以实实在在的了解一下俄系矢量发动机技术的优势在哪里等等,以及苏35是如何减重的,如何扩大油箱等等!


狼烟火燎


苏35战机是一款三代+重型双发战斗机,是俄罗斯苏27系列战斗机的终极改进版,代表着全球第三代战斗机的最高技术水平和实战能力。

苏35战机同时扮演着俄罗斯第四代战机相关技术平台的角色,初步具备了四代战机中4S标准中的三项能力——超音速巡航、超视距打击和超机动性。苏35战斗机最大起飞重量34.5吨,采用高推重比涡扇发动机,发动机加力推力到了142千牛的地步,推重比9.1,性能极为强劲,最大飞行速度2.4倍音速,苏35试飞员博格丹曾经在苏35战机功率临界及未开启加力工作状态下实现了超音速巡航,超音速巡航性能甚至超过了美国四代战机F35,作战半径超过1500千米,更高的速度和作战半径意味着战斗机更高的作战效能。


而苏35的电子信息水平也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座舱实现了玻璃化,机载航电系统为雪豹-E无源相控阵雷达,航电系统一点不亚于无源相控阵雷达,可同时跟踪30个目标,允许4个目标的距离超过300Km,而雪豹无源相控阵雷达最大输出功率为20千瓦,最大探测距离达到400公里,更为恐怖的是,苏35战斗机对反射截面仅0.01平方米的隐身目标探测距离也达到了90千米,之前还曝出过美国的F22战机被俄罗斯苏35战机雷达锁定,打破了F22天下无敌的噱头。还是俄罗斯第一款具备综合电子战能力的机载雷达。

而苏35的火力打击能力同样强悍。远可超视距打击,近可近距离格斗,具有12个外挂点,最大载弹量8吨,可发射俄罗斯所有精确制导武器,如反舰、反辐射、巡航导弹,携带的R77M超视距空空导弹最大拦截过载超过12g,而有人战机的极限机动过载也不过10g,猎杀效率极高。

所以说,苏35兼具强火力、高机动性、超视距打击、先进航电系统的多方面领先,在三代机阵列里面是绝对的霸主,甚至法国的阵风战斗机都不如之。


西凉宣抚使


我国空军针对先进战机部署呈现出以下特点:歼20优先部署东海方向,苏35则部署在南海方向。我国空军经过实际使用给予苏35“一代机之下万代机之上”的极高评价。

苏35是一款双发、重型、多用途歼击机,北约代号“超级侧卫”,是苏27基础上的深度改进型,既可以夺取空中制空权,又可对地、对海精确打击。苏35的成名同苏27一般在于其在航展中的惊人的飞行表演,“超级眼镜蛇”、“落叶漂”等过失速动作几乎成为苏35的专项动作,其高超的机动能力给世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第一大特点:“腿长”

从俄罗斯官方公开资料来看,苏35多用途歼击机最大飞行速度2500km/h,作战航程3400公里,经过一次空中加油航程可衍射到4500公里;基于上述数据便可计算出苏3500的作战半径和滞空时间,远非众多现役三代半战机所能比拟。苏35之所以具有傲人的“长腿”,主要在于垂尾加装油箱设计,公开资料显示苏35垂尾油箱可以使其多携带20%的油量,同时发动机推力的增加,共同成就了苏35超大航程。

第二大特点:三元矢量喷管

苏35装备两台从AL31F改进而来的117S型发动机,117S采用了三元矢量喷管技术,可以改变发动机喷口的方向,从而赋予载机优异的过失速机动能力,这也是苏35能够轻松完成“落叶漂”等过失速螺旋动作的关键。同时117S较前身AL31F全寿命提高了2-2.7倍,飞行寿命达到6000小时,一次大修延寿1500小时;这是俄制发动机在全寿命领域初步达到美欧水平,同时117S赋予了苏35超音速巡航能力,使得苏35具备了和四代隐形机(我国划代标准)较量的速度资本。



第三个特点:火眼金睛

苏35装备了俄罗斯当前最高水平的雪豹E无源相控阵雷达,对空作战模式下,可同时跟踪30个目标,并同时引导2枚半主动雷达导弹或8枚主动雷达导弹进行攻击;扫描角度扩展至120度,工作频率扩展了2倍。根据俄罗斯宣传数据显示,雪豹E可在300公里外探测到F16中型战斗机,能在90公里范围发展四代隐形飞机F22。在叙利亚战场俄军方就高调发布苏35光电探测系统发现F22的清晰图像资料。


通过上述三个方面的技战术性能介绍,与当前各国空军普遍装备的三代半战机做个对比:首先具备矢量机动能力的战机主要有我国的歼10B矢量验证机、前不久展示的枭龙验证机、美国的F22和F35第四代隐形战斗机以及法国的阵风战斗机;然而具备矢量机动能力同时又具备超音速巡航能力的目前只有苏35、美国的F22和F35隐形战斗机三款,我国歼20目前还未展示或无证据显示装备矢量发动机;由此可以看出在机动能力上能与苏35抗衡的目前只有美国的F22和F35第四代隐形战斗机。

其次,在作战航程上,重型歼击机具有先天优势,大航程、大载弹量是重型歼击机的主要优势,苏35一次空中加油4500公里的作战航程是众多中型机望其项背的;就算是同体量的重型战斗机能与之相比的目前尚无一款,无论是美国F22、F15还是苏35的兄弟姐妹苏27家族,包括我国的歼11家族。

最后,在机载雷达航电系统领域。苏35采用了全数字化飞控模式,完全取消了机械备份系统,同时装备的雪豹E无源相控阵雷达探测距离可达到400公里,虽然较有源相控阵雷达跟踪目标数量、引导攻击数量上有所先天不足,但是整体性能并不弱于当前除四代机之外的任何一款三代半战机,尽管,西方国家在电子领域占据优势,但是苏35具有后发优势,在机载雷达航电系统领域基本持平。



由此可见,苏35是一款技战术性能优异的多用途歼击机,除了与现役四代机之间存在3S的差距外,不弱于现役的任何一款三代半战机,“一代机之下万代机之上”的评价恰如其分。


鹰鸽分析


随着美国的“妙手回春”,世界各主要军事国家都装备上了五代机,而中国的五代机也已经获得了决定性的突破,俄罗斯方面受到了空前的压力,技术已经落后美国20年的俄罗斯加快了苏-35的研制,近日,苏-35的最终测试也已经进行,但是正是这样的尴尬处境,使得这款将各种先进技术临时拼凑而来的战机性能根本达不到俄罗斯空军的标准,而美国方面的军事媒体则调侃苏-35,称苏-35将成为世界上最好的四代机。

苏联解体之后,俄罗斯继承了大量的遗产,最重要的要属位于莫斯科和圣彼得堡的大量装备研发机构,但是一同获得的还有苏联时代最大的国内外债务,导致俄罗斯根本没有多于的经费支撑如此庞大的军队,更不要说研发新的装备了,多年来,俄罗斯三军都靠着吃老本勉强度日,而如果不是美国F-35和中国的压力,俄罗斯也许还会在休养生息数年再研发五代机,到时,苏-35的各项性能指标也许会提高一个档次。

从数据来看,苏-35与F-22的技术水平不相上下,毕竟俄罗斯为了新一代战斗机储备了十年的技术水平,但是俄罗斯军方的时间限制,导致了这款战斗机从设计到试验,只用了不到五年的时间,早早的立项,突然的生产,显然俄罗斯还没有这样的能力,将先进技术堆砌而成的战争设备,它的结果只能是故障频发,在数次的试飞中,苏-35原型机暴露出了巨大的技术故障,即便得到妥善的解决,这款战斗机的战斗力也还是会排在F-22、歼-20之后。


楠竹一


由俄罗斯独立研发的第四代战斗机苏-35战机,目前已经成功的大量装备部队,近期更是随着俄罗斯军队的步伐,到达了叙利亚境内执行实战化的军事部署,并且更是前几日的新闻报道之中 ,苏-35多功能重型战斗机在一次执行相关的军事任务之中,成功的使用了相关的机载红外光电系统,成功的稳定锁定了前来干扰的美制F-22重型隐身战斗机。

俄罗斯的苏霍伊飞机设计公司,花大力研发的苏-35多功能重型战斗机,也采用了部分俄制第五代战斗机苏-57的相关技术和制造工业,也因此极为喜爱自己国家自己武器装备的俄罗斯相关的新闻媒体更是将苏-35称为了第四+++代型战机。当然,21世纪才问世的苏-35多功能重型战斗机也继承了苏-27系列战机家族优异的武器承载能力,该款重型战机的机身上一共大大小小有12个的武器挂载点,一次战机起降更是可以携带8吨重的武器弹药升空执行相关的打击任务。

不仅拥有超强的武器挂载能力,能够在空中执行多样化打击任务,苏-35这款多功能重型战斗机在其本质工作空战能力上也是颇为出色的,其搭载的大型有源相控阵雷达,也让苏-35战机具备了在很远的距离下,能够轻松的搜索发现并稳定跟踪敌方的战机或相关的飞行目标,并通过机载计算机自动优先选出最具威胁的几个空中飞行目标,先行发动攻击。

几乎可以肯定的这么说,俄制的苏-35重型多功能战斗机目前在全世界各型战机的排名之中,起码是可以排进前五的,并且这样的一个排名对于一款无隐身能力,且整体相关的航电系统先进程度并没有超过欧美等国战机水平的战机来说,也是一件颇为自豪的事情了。



航空君


苏-35是我们唯一装备俄制现役的一款主力战斗机,现在世人对它非常关注。要说到世上排名,依俄之定位为4++,就是比四代机还要高半格,是不是这样?不妨来让我们来分析一下。且以三代机而论,苏-27出世晚,首度巴黎航展,即惊艳一片,美国即意识到现役三型主力三代机难以比肩,因而如临大敌,深自惊悚,急速打造F-22以应对。嘴上却一直拿航电优越等说些风凉话,其实早就如临大敌。至少在三代机时代,美苏仍是主流,欧洲“双风”与“鹰狮”虽棒,但与苏-27相比,无论是轻重定位,还是性能比拼,可以公开地讲,根本就不在一个档次上,苏伊霍靠着外销赚得盆满钵满,开始对苏-27升级,印度一款苏-30经常飞出去与西方货同台竞技,每次大都能满载而归,吹牛成份有一点,但亦表明苏-30是款绝佳的飞机。所以我们要给苏-35一定位的话,这点正是前提,苏-27正是王者,何况深度改进的苏-35呢?

▲王霸天下。美国打海湾战争,把中苏武器贬得一钱不值,其实不是武器本身不好用,而是美军取得了太空优势。俄罗斯三代机一出,世上的滥言与践踏,难以再次提起精神来,推翻了一切不实之词,尤其苏-27后期主要出口型号,即多任务型,发展得很好很靓丽,卖得也很疯,得到了购买国家的喜爱和尊重。中印使用就是一个例子,印度贪大求新,使用一款不成熟的发动机,威风了多年,现在因过度使用,半数趴窝,正自闹心不已,思之再三,居然弃如敝履,重新购买了法制“阵风”。中国不然,买来苏-27生产线,早就实现了自主技术生产,相继研制出歼-15和歼-16,成为两款不错的四代机,一为舰载型,一为多任务偏重对地型。飞出去也是满满威风。

▲四代而王。西方取名“侧卫”,意思只能干一点辅助性的活,给人抹黑,改变不了自己所有三代机全不如苏-27的实事。升级为四代后,就更要命,更难取得任何空中优势。之所以还有一点力气吹牛,因为进入了四代后,综合制空开始大行其道,空战再不是单打独斗,不再讲求单机飞机性能,这是世上公认的吧?说白了就是不如俄制飞机优秀,有着出色设计飞机传统的俄罗斯,西方还就不能不服气。苏-35得到脱胎换骨的改造,在航程,航电等性能上均有大幅提高,再加上机载武器,正能成为四代机中的王者,对此,西方更是一声不吭,找不到合适的办法来对抗它,更加深了对俄罗斯内心的恐惧,所以苏-35飞去利比亚发疯,无人敢对之不恭,原因正在于苏-35很优秀的表现。

▲俄罗斯的想法。打造苏-35的目的,开始考虑是出口,后来因五代机发展缓慢,务实地做出选择,使用不少五代技术,将苏-27推向极致,以具备与五代机部分空战能力,所有的雷达和传感设备,都为先五代机发现为前提,待自己的五代机问世后,可以配合空战。应对五代机,俄罗斯自苏-35开始,潜心尽力,我空军引进以后,与歼-16打配合,以苏-35制空,歼-16对地攻击,快速装备成军,伴“战神”巡航,正是镇慑小鬼的利器。俄罗斯飞去叙利亚,有人还为它如何应对F-22捏着一把老汗,出击不久,公布了捕获F-22的截图。其中有怎样的斗法故事,没有说,反正是逮着了,逮了一个正着,由是见之苏-35设计的成功。正式开启实战对抗模式,苏-35无论从哪方面说,都是加分项,真是值了。魂舞大漠就在想,如果它有机会逮住F-35,就会对美销售大有影响,俄方面未必没有这种想法,故而为免得出乖露丑计,美方严命以色列F-35不得再次出阵。嘻嘻,F-35闪了。


魂舞大漠


前两年关于中国是否真的打算引进苏35,引进多少这个问题一直长期处于热门讨论状态,直到苏35正式交付解放军空军使用才获得定论。为何无论军迷还是中国空军都对苏35战机这么重视,甚至将其视为仅次于五代机的最强战机。那么苏35战机的战力到底在什么位置呢?

苏35战机为俄罗斯在苏27系列平台上,采用其最新航空电子技术以及矢量发动机技术,开发出来的最新一款侧卫家族战机,单从其机体性能上来看,它使用了强大的“雪豹E”机载相控阵雷达和俄罗斯最新的电子设备,软件能力已经达到了世界前列,和美国最新改进的F15系列有得一拼。这也可能是中国想要获得其源代码的原因之一。

加上苏35又有侧卫系列绝佳的气动底子,在使用两台117S矢量推力发动机的情况下,苏35的超机动能力是数一数二的。虽然目前强调超视距作战,不太重视近距离格斗,但是苏35作为重型战斗机经常应用于激烈的空战,矢量发动机在抢占空空导弹发射位置和能量空战当中也有很好的优势。

苏35得益于侧卫系列的气动,获得了不错的机动性,但是同时也由于自己三代机的底子被限制了未来的发展,目前世界主流战机发展方向都强调隐身打击,尽管俄罗斯已经对苏35进行了隐身优化,但是还是无法和F-22、F-35等战机相比,所以俄罗斯还在大力发展下一代苏57隐身战斗机。

对于我国来说,引进苏35并不是太看中其性能有多优异,就算苏35比歼11B和歼16都强一些,我们也不可能全面换装,更多的目的是借助俄罗斯的战机产,在短时间内补充中国空军的先进战机数量,同时积累矢量发动机的使用经验。并照顾一下经济陷入困难的俄罗斯盟友,这才是最重要的。


利刃巨透社


在中国空军已经装备的飞机里,我们总是很自然的就想起歼20,但是除了歼20以外,中国空军还是有很多非常优秀的装备,苏35就是其中之一。也许是歼20风头太盛,我们平时能看到的苏35的报道其实并不是很多,那么对于中国来说苏35到底是怎样的一款飞机呢?他又拥有着怎样的战斗力呢?

武器的战斗力总是通过互相的对比才能得出结论,苏35也是如此。但是如果我们拿苏-35和国际上一些先进的飞机作横向对比的话就会发现苏-35所处的位置有些微妙。

这个微妙的关系来源于两个方面,第一是苏-35的强大,同样的第二也是苏-35的缺陷。我们拿苏-35和美国的f22做一个对比就会发现苏-35和f22的性能其实是相差无几的。

f22作为第四代战机其性能特征可以说十分明显,那就是不仅拥有超强的机动性还可以保持非常高的巡航速度,在开足马力的时候甚至可以达到几倍音速,同时飞机的航电系统也处于全球顶尖水平,当然最重要的是作为第四代机的f22所拥有的隐身能力在战斗中的作用也是十分的关键。

那么相比之下苏-35在前几个方面都丝毫不逊色于f22,无论是巡航能力还是机动性,亦或是先进的航电系统都可以和f22进行较量,但是唯一美中不足的便是苏-35的隐身能力并不能被看好。

当然中国空军装备的苏-35战机似乎并不用担心这样的问题,原因就是中国空军有非常强大的侦察系统,在和敌军进行交锋的过程中强大的雷达和预警机可以让对方的隐形战机无所遁形,有了这样强大的辅助苏-35可以说是完全不怕f22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