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玥波常去李菁的星夜相声会馆演出,为什么再不去德云社演出?

相声演义


所以说,在德云社相关的新闻中这种是非问题德云社为“是”已经是政治正确的问题了吗?

不来往说忘恩,来往了说蹭热点。

想想,郭老师自己都说做相声的没好人。他本身要贤良恭俭德云社到不了今天,那几年摇摇欲坠风雨飘摇,至今蒸蒸日上确实有手段。

虽然喜闻乐见的是“小人物”反转胜利。是,对于“曲协”来说,郭老师确实是小人物(不承认也没办法)。从现在看来,郭老师也确实已经可以跟曲协那一帮分庭抗礼。可是,水军有时候是不是太霸道了吧。所有离开德云社的人都是带着原罪吗??

想一想这个事情,目前,德云社谁辈分最大?云字科的还剩几个?

好了,至此,他最大了,没人大的过了。

当年呢?上有老下有小啊,平辈的也有许多人。

为什么平辈的一个一个走了?儿徒一个个走了?

为什么志同道合的师兄弟离开了?手把手朝夕相处的“孩子”都离开了?

现在所谓“顶梁柱”郭老师本人一手带起来,怕是没几个了吧。能上台的云字科,还有几个?

问题都有,并不是一方的。不要那么偏激,哪有非黑即白的那些事儿。

所谓真相就一定是真相吗?

又会不会是所谓“粉丝相互谩骂,明星亲如一家”呢?


一喝水就烫嘴


不可能去了,除非李菁和郭德纲和解,那样王玥波跟郭德纲就能自动化冰。

而李菁要跟郭德纲和好,前提是北京台跟郭德纲和好。

以上两个条件的难度都极高,所以王玥波只能站在郭德纲对立面,跟何沄伟王文林一起聚餐晒幸福了。

严格说王玥波跟郭德纲是没有利益纠葛的,他从来就不是德云社的人,只是因为跟老郭有私交,所以经常帮着助演,而且王胖子捧哏还是不错,台风稳健,也能接得住郭德纲的活,两人的默契程度也很高,毕竟郭德纲第三次进京之后,第一个在茶馆结识的相声演员就是王胖子,两人合作的电视相声网上现在还有不少。

但他作为宣南书馆的台柱子,李菁的干哥哥,肯定不能跟郭德纲保持任何交集了。加上北京台也是他的主要活动阵地,比如之前的《北京评书大会》,所以老东家的敌人,自然也是他的敌人了。

王胖子跟郭德纲彻底划清界限,被视为站队声明的发言,就是《话说杨少奎》里面的这段话:

“有的观众朋友,可能看到了某些相声演员写的回忆录,里面说相声演员老先生们,谁吸毒了,谁搞破鞋了 ,谁判刑了。你写那个干嘛?相声圈多少好人好事,可歌可颂的你不写,像杨少奎刘洪沂这些事你不写,非得写谁判刑了……还有观众上后台找我们,因为那书上面没写张三李四,拿着书问我们上面写的是谁,让我们给轰出去了:你管得着管不着。”

但说了归齐,王玥波跟郭德纲毕竟矛盾属于间接的,在李菁和郭德纲闹掰之前,他其实也跟德云社来往不太密切了,但也会在评书里面砸挂郭德纲,当然也有肯定和赞美的说辞。后来德云社黑八月事件一出,王胖子就只能去星夜相声会演出,跟着李菁搭台唱戏了。所以与其说他跟郭德纲绝交了,还不如说是李菁替他绝交的。

而李菁已经做出了很明确的表态,不可能再跟郭德纲有来往了,所以王胖子也天然屏蔽郭德纲,虽然不往来但也不扯皮打架就是,毕竟没什么明面上的利益冲突,各自安好便是。


咸鱼茶馆


郭德纲和王玥波在思想意识层面上是有差别的,严格来说,是王玥波看不起郭德纲那样的,对郭德纲的很多做法也是大有微词。

他看不惯郭德纲在书上写有黑历史的相声前辈的黑历史的刻薄,但是站在郭德纲的角度来看,别人都把自己告到法庭上了,他要是不反击很可能当时就已经结束自己的演艺生涯了。

不去讨论郭德纲有没有别的更好的做法,只说明王玥波在个性上跟郭德纲是不一样的。

另外对待观众,两位也不一样,郭德纲什么事情都惯着,观众喊郭德纲我爱你,老郭也敢回应,观众喊姐夫,公公,他都不恼。

王玥波有一次在书馆说书,有女粉丝喊了一句“我要给你生猴子”被制止,王玥波可能脸皮也薄,听不了那个。而且也很看不惯有些相声演员惯观众所谓的坏毛病。

再加上王玥波跟李菁是干兄弟,王玥波常去星夜相声会馆不去德云社也就说得通了。

王玥波在星夜相声会馆算是正式成员。

但王玥波从来没有加入过德云社,早期常去德云社帮忙,大部分德云社的粉丝是从王玥波去帮忙的哪一个时间段认识的王玥波。

王玥波跟郭德纲有交情,郭德纲在北京没有饭辙的时候,跟着王玥波孙越他们的大学生相声社团一起说相声,那时候郭德纲给王玥波捧过哏,两个人合作的不错。

据说那时候郭德纲跟着他们在一起,吃饭的时候都不让郭德纲掏钱,知道他那时候没钱。

只是时间长了之后发现世界观和价值观都不一样,在一起别扭。

他们之间后来的不来往,是有点刻意的不来往。


草野泥涂


所知道的就是王玥波和李菁都和连丽如的评书门有点十分紧密关系,好像是连丽如的干儿子,因为相声、评书、快板不同门派和辈分问题不能收为徒弟的缘故吧,北京台还专门有一档节目说这事的,另外王玥波以前说相声有一个搭档叫应宁的,是马季先生的徒弟王谦祥的弟子,也就是马季的徒孙,王谦祥也就是姜昆的同门师弟,由于姜昆的师兄弟和郭德纲德云社应该不太和,自然应宁不可能和郭德纲走的太近(王玥波和应宁非常好),当时应宁和王玥波都说相声都做电视台节目也到处演出,和德云社难免碰撞产生一些小矛盾也是在所难免(具体什么原因大家好像都知道的),又因为当初应宁在北京台有节目而且和北京台合作紧密,当时郭德纲和北京台闹得不愉快,自然应宁合理站队的原因更不可能与郭德纲有和谐相处的道理。基于王玥波的最亲近的两个小伙伴李菁和应宁都和郭德纲及德云社关系疏远,那可想而知王玥波不和德云社亲近也是顺理成章的事儿。

说到底也是性格、理念、价值观的巨大差异,王玥波在郭德纲事业低谷时和郭德纲也合作过,估计通过一段时间的合作和接触二人因为性格等各方面也没产生友谊的火花,王玥波在访谈节目中也隐约表达他对那种伦理哏、荤段子的反感和不屑,这也是他远离郭德纲和德云社的一个原因吧,同时也是他把重心放在评书上的原因。

所以种种阴差阳错的原因造成王玥波和郭德纲的关系即尴尬又没办法有任何的紧密联系,所以就是今天这个局面。以上是通过电视节目上的内容了解和人情世故谈一点推理和理解,不针对任何人的,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财富雄鹰


现在的回答大多是顾左右而言他,我不明白是不是为了凑字数,显得自己上网查的资料多。

我认为就是朋友之间来往少了,一开始互相帮助,认可对方的艺术成就,后来应该是因为人品所以不联络了。

郭德纲有时候有所指的说过:“俩个人闹掰了,朋友之间不联系了,都说不是钱的事儿,其实就是钱的事儿。”

郭鹤鸣在说以前评书的时候也聊到过王玥波和郭德纲,看好了,是以前的评书,具体哪个作品我忘了。他说:“以前我师傅和王玥波关系好的时候,王玥波说评书经常拿我师傅砸挂。比如说以前。王玥波说:郭德纲,再难再苦的时候没找过我借过一分钱,一次少不少?没有过。以前我们两个人演出的时候都是大刀切白菜,一人一半,那个时候王玥波还是一个孩子?没有什么负担。挣了钱就是两个人一起去饭店吃饭,都花了它,朋友之间也不在乎。但是那会儿郭德纲不一样,他属于北漂,一个人在北京,哪里都是要钱的,穷到最后卖了一个BB机买馒头吃,买感冒药。所以说德刚这些年的成长有。有赖于我们的督促。后来,逐渐调侃少了,都是义正言辞,再后来就是不再提了。”后来郭鹤鸣因为德云社家谱,也不再提郭德纲。甚至,在最近的作品中提到:“我是有师傅,有传承的人,我们门里面……”说的是现在的师傅,有兴趣的自己去查吧!

王玥波的评书我也非常喜欢,十次听书八次有王玥波的。早期王玥波的作品里经常也会听到。他去调侃相声界的一些人,一些事儿,现在少了。比如王玥波说到以前郭德纲,借给洛桑的钱。还有一些名里暗里的一些包袱。具体的我记不太清,也不敢瞎说。

我一直认为就是听相声,听评书,听的是内容,而不是要去听一些别人之间的纷争,然后拿出来说,说的有鼻子有眼的,这种人,不喜欢。

最后补一句,我认为就是简简单单的朋友之间不再联系了,为了什么不知道,就是互相看着不顺眼。每个人身边都有,曾经好的俩人像一个人,后来逐渐逐渐不联系了,也就散了,正常的。


流氓也诚实


王玥波师从大家,还是评书老艺人连先生的干儿子,跟老郭是最早的搭档,老郭下水他不踩,老郭发达他不靠,实君子也。

但每个人志向不同,月波更多的喜欢评书。雍正剑侠图啊,聊斋啊,侠义英雄传啊都说的极好,甚至于说新一辈里他和他大师兄等宣南派是巅峰了。不客气说听过他们几个的回头听老郭的评书,那就是扯闲篇碎嘴子。而且我真心觉得他和老郭谦哥他们像《扒马褂》等段子,台风稳健程度,基本功等高过高峰等一众德云社人物。

这东西就像做饭,一人一个口味,你敢说澳门豆捞就一定比重庆哪个小馆子好吃?可一个团体成功不是单纯的,还要营销还要会搞人脉还有很多很多因素


blacksheep119679121


郭德纲之前,很多人说相声,很多人听相声,但是新中国的年轻人,听的多半是被改良到雅俗共赏层次的相声,八十年代相声特别火,春晚年年上,九十年代相声相对沉寂,小品开始崭露头角,郭德纲对相声的贡献是,发掘收集了很多传统相声,郭德纲起步于小剧场相声,小剧场相声要生存,免不了雅俗共赏之中,俗的多一点,素的少一点,伦理哏多一点,观众爱不爱听?爱听的多数,爱听的多数就不俗?确实伦理哏就是三俗,主流不能提倡,必须反对,园子里还有未成年人,即使成年人也不是人人都爱听于谦媳妇于谦爹妈屋里炕上怎么怎么这样类似的哏,郭德纲有才华,不代表德云社有传人,相声这门手艺,言传身教之外,最重要的是创作天赋,没有创作能力的相声演员,没有前途可言,小剧场跟着师傅饿不死,离开师傅嘛都不是,吃饭都难,所以小剧场是个立足点,成名成家靠上电视和跨界综艺,然并卵,媒体千万家,成名路忒少,马季肯定不如侯宝林,姜昆又不如马季,郭德纲拜侯耀文带艺拜师图个名分,郭德纲能不能培养出合格的接班人,难度真不小,毕竟,大家只爱郭德纲于谦,换掉于谦都不行,别说俩都换了


下一秒天使911


原因很简单,王玥波是星夜相声会馆的成员,他自然要常去演出了。而德云社自从改制后,德云社以外的演员就很少出现在他们的舞台上了,所以我们在德云社看不到王玥波就很正常了!
王玥波和郭德纲以及李菁有着错综复杂的关系。其实他和郭德纲并没有任何矛盾,他们的“症结”在李菁那儿。

王玥波和郭德纲是惺惺相惜

王玥波和郭德纲一直是很要好的朋友,以前是,现在也是!只是他们的来往比以前少了一些而已,因为他们都太忙了。郭德纲还没有出名的时候,王玥波是德云社的常客,并经常上台演出,后来德云社十周年纪念的时候,王玥波也来演出了呢!

原则上来说,王玥波不算德云社的人,他虽然和老郭早就相识,并且惺惺相惜,他也经常去德云社给郭德纲帮忙,但他始终都没有加入德云社。

郭德纲在北京第一个合作的人就是王玥波,他们彼此都欣赏对方的才华,于是就有了在茶馆的合作。后来老郭又遇到了张文顺和李菁,他们三个成立了北京相声大会,王玥波没有参与,因为他志不在此,他的专业是说评书,代表作《雍正剑侠图》,深受评书迷们的喜爱。


虽然王玥波没有掺和他们的事,但是他在德云社名气还不是很大的时候,倒是经常去捧场,他的名气多少也为德云社带来一点儿人气,从这一点来说,郭德纲是心存感激的。

不知道大家发现没有,声名鹊起后的德云社,人才辈出,老郭捧红了很多自己旗下的相声艺人,他们中的很多人已经能够独挡一面。德云社的第二、第三梯队也已经齐备,人才补位机制已经完善。所以说,在这样的背景之下,郭德纲已经不需要外人的捧场了!

王玥波和李菁有同一个干娘

还有一层关系,王玥波和李菁都是评书大家连丽如先生的干儿子,王玥波在感情上还是更偏向李菁一点,李菁离开德云社后,连丽如曾经告诫过王玥波,要远离那帮说相声的。王玥波为了表示对她老人家的尊重,会有意识的远离郭德纲也未可知。


后来李菁成立了北京星夜相声会馆,为了给自己这个干弟弟帮忙,王玥波加入了会馆。他会在说评书之余,时不时的去会馆说上几段相声,听说还挺受欢迎!

因为这些外在因素,王玥波就很少在德云社的舞台上露面了。但是坊间对王玥波评价很高,说他在郭德纲一文不名时帮衬、辅佐;在在郭德纲成名后,不靠近、不巴结、不蹭热度,是真君子!


相声迷老于


郭现在一股宗师的派头不假,但放在当年看,他睚眦必报的个性,与李王的淡然仁义比,确是两路人。若不以成败论英雄,则李王今天也潇洒自如受人尊敬。


龙哥说红楼


你问到点子上了!郭德纲的人品绝对有问题!他为了掩盖自己的人品上的污点,不止一次对媒体发声说这么多徒弟走一两个都很正常,似乎徒弟的离开都是徒弟的不是,那问题来了,那为什么李菁和王玥波等人也离开德云社呢?他们可不是你的徒弟,他们都是你的共同创业者或者说都是德云社的元老!可见郭德纲的为人!当然了,郭德纲这个人他是从来不检讨自己的不对,从来都是别人的不好!鼠肚鸡肠,刚愎自用,心胸狭窄,容不下任何人,除非像岳云鹏这样的唯命是从唯他独尊整天给他当孙子的人才能留在德云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