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徐元直不離開劉備,並與關羽一起守荊州的話,劉備會不會完成大一統?為什麼?

小馬兒回憶波


誠邀,樓主這意思是說徐庶未走,關羽就能聽徐庶的話留部分兵將守荊州嗎?小編以為這有點想當然了。且不說一山不能容二虎,徐庶與諸葛亮是否能和睦相處,就說關羽是否會聽從徐庶的建議,小編以為這也要畫個大大的問號。

關羽的傲氣是出了名的,當然作為蜀漢千古名將,中國的武聖,關羽也有這種資本,不過恰恰是關羽的傲氣最後害死了他自己,也害死了劉備的一統天下夢。

史書上記載關羽:“剛而自矜”、“性頗自負”。在小說裡更是將關羽的傲氣表現得淋漓盡致,比如在《黃忠魏延獻長沙》諸葛亮就曾對劉備說:“雲長平生傲上而不忍下”就是關羽自恃其勇武,除了對劉備沒有表現出傲氣,但是對蜀漢的高級別官員,包括自己的結義兄弟張飛趙雲,軍事諸葛亮等都不放在在眼裡。關羽自己也說:“吾平生只敬三者,天,地,兄長”

這也就導致了關羽對待手下不知有所體恤,部下只是懾於關羽的威名不敢造次罷了,所以關羽對於士卒的掌控力其實是不夠的,不然也不會荊州一丟,很多蜀軍就直接投降。這點他就比不上自己的大哥劉玄德。關羽常說:“天下英雄,聞吾之名,盡皆縮頸而奔。”竊以為關羽輕視孫權的膽量,這才是他丟荊州的致命弱點。特別是關羽水淹七軍威震華夏後,關羽更是得意滿滿,這時候哪怕諸葛亮在旁邊勸說估計都沒用,更別說徐庶了。

以上就是小編的看法,如有出入還請斧正


電視劇裡看歷史


由徐庶當謀士,關羽做主將,荊州肯定能守住。

二人絕對有這個實力,這個也無需過多論證。問題的關鍵是關羽會不會服徐庶,會不會尊重徐庶的意見。答案是:會。

徐庶在劉備集團工作的時候,他跟眾人的關係是融洽的,包括關羽。首先徐庶出手,幾次用兵,都是輕鬆的把曹軍打敗。這就屬於用行動來證明了自己有這個能力。徐庶的水平,劉備這邊是認可的,曹操那邊也是認可的,成了搶手的人才。徐庶的能力擺在那,這個關羽是必須承認,而且,在徐庶調兵遣將的時候,劉備手下的將領沒有出現任何牴觸情緒,大家合作的比較愉快。

但是,徐庶獲得關羽這些將領認可的最大原因是他:守規矩。

徐庶是自己主動上門到劉備那裡求職的,是主動的向老闆推薦自己,然後被錄取,在老闆手下打工。他走的這個途徑就讓大家都覺得很舒服,劉備有了當老闆的感覺,關羽張飛也有了新同事加盟的感覺。

而諸葛亮跟關羽的不合是盡人皆知,乃至於有人猜測關羽的敗亡是諸葛亮的設計。不管是不是諸葛亮搞關羽,但諸葛亮跟很多同事關係緊張是事實。為什麼?因為他從出山就開始讓人討厭。劉備三顧茅廬才見到諸葛亮,也就是說在沒見面之前,關羽張飛就已經對諸葛亮不滿。第三次去諸葛亮家裡,他還在那裡睡了午覺,直接就把張飛惹毛了,關羽的內心肯定也是很生氣。這個第一印象太差。

諸葛亮還有個比較讓人反感的習慣:激將。他很多的時候都樂於採用激將法,總是去套路自己的同事。關羽、張飛、黃忠這些高級將領他都激過,確實,激將可以讓將領在短期內爆發出更強悍的戰鬥力,但事情過後冷靜下來,大家也都會明白:你他孃的玩老子呢?縱觀諸葛亮的一生,他就是一直在算計同事,包括後期的李嚴、魏延這些人,甚至還有劉禪。

所以說,做人還是要多一些真誠少一些套路。玩套路只會一時獲利,但最終沒朋友。你玩我一次兩次,還能讓你玩第三次咋滴。玩不過你,咱就躲遠點唄。

徐庶人家是自己去面試求職,諸葛亮是在家等老闆來請,徐庶是正常的調兵遣將,諸葛亮總是在激怒、算計將領。徐庶講的是規矩,諸葛亮玩的是套路。而能力上,徐庶指揮的戰役都是完勝,諸葛亮出山也是一路在跑。

徐庶人家是能耐大,按規矩辦事,人很謙虛,還實在。你諸葛亮就是本事不大,淨跟自己人耍詭計,還狂的要死。

所以,徐庶在劉備集團的時候,人緣很好。如果由他來輔助關羽鎮守荊州,關羽那邊會認可他的能力,也很認可他的為人。而徐庶這邊也會按規矩,按制度,按流程的給關羽制定方案,提出意見。他肯定不會玩關羽。在這樣的情況下,徐庶與關羽的配合應該是和睦的,而以徐庶的智謀加上關羽的勇武,守住荊州那是綽綽有餘。

如果徐庶+關羽守住了荊州,劉備會不會完成統一天下呢?不能。

這件事諸葛亮在隆中對策裡就說明白了。他為劉備做的設想就是拿下荊州和益州,由大將守荊州,劉備自己守益州。但是,這樣的佈局是為了自保、是為了三分天下。也就是說只有形成這樣的局面,劉備集團才能有一個比較穩固的立足點。不然的話,你連個基地都沒有。

同時擁有荊州和益州,劉備才能站住腳,至於統一天下那還得等。等什麼?機會。諸葛亮的設想是劉備先拿下荊州和益州,然後進入防禦狀態,等待“天下有變”。當中原出現亂局的時候,劉備再領兵出川,荊州大將配合,這樣才有統一天下的可能。

劉備同時擁有荊州和益州,這才有爭奪天下的可能,而失去荊州,劉備也永遠的失去了這個可能。

劉備統一天下,諸葛亮說的是:那是一種可能。不是絕對。實現這種可能需要兩個前提:1,擁有兩州。2,天下有變。這兩個前提缺一不可。如果徐庶不離開,與關羽守住了荊州,劉備要想進取中原,那也得等機會:天下有變。這個天下有變實際上就是曹操集團有變。但是,曹魏集團一直很穩定,沒變。曹操、曹丕、曹叡的時代,魏國那邊屬於強勢時期。只有到了曹芳、曹髦、曹奐的時代,司馬家開始專權,不穩定的曹家的皇位,整個中原還是相對平靜的。當然,咱們也勉強的可以認為:天下有變、人心不穩,機會來了。

但問題是這時候劉備已經死了,執政的是劉阿斗了,這你還談什麼統一天下。

劉備活著的時期,面對的局面是魏國很強盛,吳國很團結,他的荊州被夾在中間。他死了很多年時候,機會來了:魏國亂了、吳國崩了。所以說,人生的王道就是:活的比別人長。孫策多活40年、劉備多活40年,那效果就不一樣。

最後總結一下:如果徐庶不離開,與關羽守荊州,荊州不丟的可能是百分之一百。但即便是守住了荊州,劉備統一天下的可能哪也是零。


銳視覺何老師


答丨super

如果徐庶和關羽一起守備荊州的話,至少荊州三郡不會丟失,至於劉備能不能統一天下不好說,大概率是不能的。接下來簡單分析下我這麼回答的原因。

關羽之所以會丟失荊州,原因在於三點,其一主動發動對曹魏的戰爭,其二襄樊之戰陷入僵局,其三對吳國警惕性不足。

關羽

而這三個痛點,徐庶必能看破,而且會極力勸諫關羽,按《三國演義》所說,關羽應該會聽徐庶的建議。徐庶可能會建議關羽暫時先別進攻襄樊之地,徐庶可能會出謀劃策助關羽早日攻下襄樊之地,徐庶也可能會指出荊州後方不穩定因素。

但凡關羽能聽得進去任何一條建議,荊州三郡就不會這麼輕易失去,除非孫權施行強攻。因為只要荊州三郡不是突然失去的,劉備那裡是肯定會行動的。

荊州七郡

但是,就算荊州三郡在劉備集團的手中,那又如何呢?此時的局面是曹魏最強,蜀漢其次,東吳最弱,三方勢力下一步會如何發展都是未知的。

荊州三郡位於吳國上游,孫權是不會放過這一塊寶地的,他要想能安心稱帝,這塊地必須要拿下來,孫劉兩家的矛盾會被激化。

孫權

而曹魏只要內部穩定,不發生大動亂,蜀漢和東吳兩家是不會拼了老命去打的,到最後曹魏還是贏家。

個人愚見。


小刀文史


首先聲明一下,不管是史實還是演義,在這個問答系統裡,大傢伙進來是來學習知識的,是來討論知識的,既然是學習和討論,那就不要在意什麼事後諸葛亮,只是討論而已,又不會發生,人類是因為有思想而偉大的。

(這段話其實是不想說的,之前看到一個問題,有個達人說這些都是事後諸葛亮,他自己卻經常在回答參與討論,就不聲名道姓了,在此僅表示鄙視。)

既然是如果,那就要假設,假設徐元直的老母親是沒被曹操擄去他的勢力範圍之內的或者徐元直提前把他的母親接過來劉備這邊,為什麼呢,沒了這個假設,徐元直也依然會去曹操那邊的,因為徐元直是個孝子,這一點無法改變,我們總不能去假設他跟朱靈一樣,為了他的主子,放棄了家人吧,忠孝從來都不能兩全,兩者都是偉大的。

三國演義人物譜•徐庶

好了,再假設劉備會安排徐元直協助關羽守荊州,這個可能性是很大的。我們按演義的思路去探討。

首先,關羽是討厭讀書人的,當然,大部分武將都是討厭讀書人的,雖然關羽自己經常抱著《春秋》。但是關羽是不討厭徐庶的,雖然劉備請徐庶做謀士之後,有一段時間碌碌無為,導致了關羽張飛的嚴重不滿,這點可以參考後面的諸葛亮。

而在屢次出策打敗曹仁之後,才開始被關羽張飛敬重。

三國演義人物譜•關羽

而徐庶的計謀在我看來,是相當出色的,他雖然出場時間不多,按今天的話來說,就是在電視劇裡演不到兩集,但是先擊退了曹仁的進攻,又識破了曹仁的八門金鎖陣,還成功的奪回了樊城,這是不容忽視的,曹仁是什麼人,曹仁在曹魏集團裡,就綜合實力而言,可以說是曹魏前期的第一戰將,夏侯惇有稍微遜色。更何況他還是曹操的從弟,甚得曹操器重。

曹仁也是很出色的,他是一個合格的將領,是一個帥才,但是卻碰到了徐庶。

三國演義人物譜•曹仁

如果徐庶沒去曹營,那麼荊州可以說一定會完全掌握在劉備手裡,因為不管徐庶去不去曹營,他都會舉薦諸葛亮,諸葛亮加上徐庶,能力是巨大的,而且徐庶掌軍事,諸葛亮掌政事,劉備不會那麼慘,一個周瑜,怎麼敵得過諸葛亮和徐庶,那不是一加一等於二那麼簡單的。

三國演義人物譜•周瑜

徐庶的計策穩紮穩打,又得到了關羽的尊重,所以徐庶的意見關羽是不會忽視的,雖然不會無條件執行,但是會加入自己的考慮範圍之內,那麼關羽攻打襄樊的時候,徐庶就可以坐鎮後方,而呂蒙更加不是徐庶的對手,從徐庶能識破龐統的連環計就可以看得出來。

三國演義人物譜•龐統

如果徐庶沒有跑去曹營,那麼劉備入川的時候就有龐統加上徐庶,那麼龐統就不會死,劉備入主益州也會加快。

三國演義人物譜•劉備

然後跟在關羽身邊,那麼荊州就不會丟,荊州不會丟就不會有夷陵之敗,沒有夷陵之敗劉備就不會那麼快死,劉備不會死蜀漢的實力就會大幅上漲,實力上漲就會出兵關中,有了實力諸葛亮也許就會用魏延的子午谷奇謀,不管成不成功,關中不用六出祁山,也不用九伐中原,不算順利也不會太艱難就可以拿下。

三國演義人物譜•諸葛亮

再經過幾年的休養生息,龐統出長安,徐庶出南陽,曹魏或許就會丟了中原。丟了中原就保不住河北,江東也只能偏安一隅,拿下河北之後,再過個幾年,收拾了江東,大漢就能一統。

三國演義人物譜•姜維

劉禪不算庸人,所以大漢還能繼續繁榮昌盛,就不會有五胡亂華,未來猶未可知。

三國演義人物譜•劉禪

可惜這只是如果,真正的是徐庶投了曹營,關羽丟了荊州,劉備命喪白帝,諸葛亮姜維舉國之力征伐中原,國力空虛,民生凋零,中原大地,胡虜大肆屠殺,禮崩樂壞,綱常喪盡。


酒鬼莫寂


徐元直就是徐庶,他是個文武雙全的奇人,從小習武,因打抱不平而招惹仇家,後為避難而遠走他鄉,避難於荊州一帶,和司馬徽、諸葛亮等名士來往甚密。因博學多才的人,深諦用兵之道,很快聲名雀起。


他選擇追隨劉備,是認為劉備是位仁義的雄君明主,他的軍事才華也得到展示,面對曹操的數次征伐,他用妙計使不但使得勢單力孤的劉備多次化險為夷,而且多次打的曹軍丟盔棄甲。


吃了大苦頭的曹操釆取挖牆腳的方式,利用徐庶的孝心,把徐庶騙到了曹營,徐母羞死後,徐庶恪守不獻一謀諾言,默默無聞而終。


如果他沒有歸順曹操,一直跟隨劉備,劉備奪蜀川后,諸葛亮和劉備坐鎮蜀中,而讓徐庶和關羽守軍事重鎮荊州。以徐庶超級無敵的軍事才華,以關羽超級無敵的蓋世神勇,任憑東吳和曹魏如何使用計謀或進攻,拿荊州一點辦法也沒有。因為徐庶沒有關羽的驕橫和狂燥,又滿腹經倫,對天下形式和戰局把控的十分到位。是位能和諸葛亮、司馬懿相媲美的超級謀士,他鎮守荊州,基本上可以說是穩如磐石。

一旦荊州無憂,關羽也不會早死,劉備更不會為報仇而征伐東吳,最終喋血白帝城。



如果是這樣,進可攻退可守的荊州無憂,那麼,在劉備的支持下,諸葛亮可以先是平定周邊,然後集中兵力出祁山伐魏,魏國在曹操病逝後,顯然難以抵擋往諸葛亮的進攻,魏國滅亡是必然之勢,而魏國一亡,東吳滅亡也是時間問題了。劉備一統天下並非痴人說夢。


飄雪樓主的歷史課


假如徐庶不離開劉備,最後和關羽一起守荊州的話,劉備能不能統一三國呢?

這提問把問題複雜化了。因為按照羅貫中的規劃,是徐庶臨走時,推薦諸葛亮,劉備三請,諸葛亮才出山。如按提問則三國演義需要大改動。但細分析問題顯然不是這意思,還是迴歸提問吧。

如果徐庶守荊州,從以前關羽和徐庶短暫的相處看,雙方關係不錯,應該能夠很好配合,不用擔心關羽自大,傲氣,荊州也許不會丟;對後面取益州,取漢中等也沒啥影響。但要把這連接到劉備統一三國,恐怕還是有問題的。因為:

第一,隆中對已經說的很清楚了,今曹已擁兵百萬,此誠不可與爭鋒也!孫權坐擁江東,已歷三世,國險而民附,此可用為援而不可圖也。這段話把大前提已確定了,即劉備請諸葛亮出山時,統一天下的時機已經失去,不可能再由劉備統一。如果要統一,那不是一代人,



更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最好的結局就是三分天下;第二,隆中對沒有提到統一三國,或者重興漢室。隆中對最好情景:待天下有變,命一上將將荊州之兵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以出秦川,百姓有不簞食壺漿以迎王師者乎?。但“天下有變“是一個大幅升縮的前提條件,如果用百分比,則可在10%--90%之間,小一點如魏國換代;大一點如曹魏內部分裂,諸侯叛亂;再升一級,比如魏,蜀,吳三國都有大變化。比如吳國大豐收,打了大勝仗,蜀國軍力大幅增強,出現大祥瑞。魏國皇帝糊塗昏庸,藩鎮割據,諸侯群起鬧事等等。這中間還



有劉備作為外部勢力,介入時機是否恰當,兵力運用是否合適等等。因此,包括北伐中的“興復漢室“,只是鼓舞士氣,宣傳群眾的政治口號,並非真實目標;第三,劉備第二代不具備統一三國的能力。俗話說,一輩剛強一輩弱是有道理的,比如曹操--曹丕,比如劉備--劉禪。三國是歷史時勢造成的,個人包括諸葛亮,徐庶這些高手,都只是歷史洪流中的滄海一粟,雖然可能有波瀾壯闊的個人奮鬥,但很難改變歷史趨勢。(6:07)


流譽後


徐庶在劉備賬下遠比在曹操手下要來的舒服。他雖然是潁川人,境遇和荀彧確實千差萬別。他對蜀漢最大的貢獻就是推薦了諸葛亮,而諸葛亮對他的評價也非常高。

在《資治通鑑》中,蜀後主時代,諸葛亮掌權,就拿徐庶說事,教育百官“苟能慕元直之十一,幼宰之勤渠,有忠於國,則亮可以少過矣。,幼宰之勤渠,有忠於國,則亮可以少過矣。”

諸葛亮把魏國徐庶作為道德楷模,評價也是夠高了。但是具體的才能記載的確實寥寥無幾。

諸葛亮對徐庶在魏國的境遇比較惋惜,大概不是覺得徐庶能力不行,而是覺得北方有能力的人太多。

我想當初徐庶選擇劉備的原因之一也是劉備能給他一個實現自己能力的平臺,或許這和諸葛亮的初衷一樣。

所以暫時得出的結論是,徐庶不是能力弱而是沒機會。

要是陪著關羽守荊州就不一樣了,關羽是個傑出的軍事家但戰略眼光略顯不足,徐庶顯然能成為關羽的股肱,並能制約關羽,這就看劉備怎麼定義徐庶了。

至於統一天下,只能說有機會,只要荊州不丟,熬死曹操,那就是天大的機會。

事實上關羽死後並沒太久,曹操也病逝,只能說,歷史沒給劉備這個機會。


泊圖泊途


假如徐庶沒有離開劉備的話,諸葛亮就不會出山,劉備的功業跟原版差不多,鬧騰一陣子了事兒。

為什麼這麼說呢?首先要提醒大家,不要忘了諸葛亮是怎麼出山的。先有徐庶走馬薦諸葛,才有了後來的三顧茅廬。也就是說,徐庶不走,根本用不著諸葛亮出山。而且,有了徐庶(化名單福)在劉備那裡,諸葛亮也不會去輔佐劉備。原因很簡單,諸葛亮自稱未出草廬而知天下大事。他對當時的時局洞若觀火,對劉備的志向處境以及軍師大將的能力都是很清楚的。諸葛亮本來就打定主意要找機會輔佐劉備,因為只有當時最弱的劉備能重用他,也只有在劉備那裡他才有可能說一不二。坊間歷來就有“郭嘉不死,孔明不出”的說法,證明諸葛亮是在等待時機。而三顧茅廬只是羅貫中老爺子高超的文學創作手法罷了。實際上,諸葛亮有沒有毛遂自薦或者託人送書都未未可知。但是,徐庶在的時候,諸葛亮是一定要繼續等待繼續觀察的。

有的人肯定會懷疑徐庶的能力?因為徐庶親口說過:臥龍諸葛亮要強過自己千倍萬倍!不過呢,如果你信以為真就又被忽悠了。在當時,每一個名士大儒都是相當謙卑的。每個人誇讚別人的時候都不吝溢美之詞。比如誇文臣,必說什麼經天緯地之才,熟讀經書戰略,精通六韜三略。。。如果誇武將,則必定是萬夫不當之勇,勇冠三軍之類的。文人中像孔融、楊秀那樣恃才傲物的人很少,因為會死的很慘。只有六韜三略,也沒什麼不尋常,就是姜太公六韜:文韜第一,武韜第二,龍韜第三,虎韜第四,豹韜第五,犬韜第六。黃石公三略:上略,中略,下略。這種戰略古籍,在當時已經絕對算不上什麼秘籍,早已家喻戶曉婦孺皆知了。就像《如來神掌》、《九陰真經》和《降龍十八掌》等秘籍一樣,在今天都是十塊錢一本,還附送光盤。而諸葛亮未出茅廬就自比管樂——也是狂妄得可以!因此,從當時門閥世家集團子弟互相吹捧的社會風氣來看,與徐庶相比,諸葛亮未見得就有多大能耐。而徐庶在劉備無立錐之地的情況下,幫他打下一片小天地,其難度絕對比諸葛亮騙得荊州要大。可見,徐庶的能耐不簡單。那麼,如果孔明不出,徐庶一直輔佐劉備,蜀漢的國運也會依舊。還有可能更好呢,因為徐庶身體好,比諸葛亮活得時間長。道士嘛,總會懂得一些長生的法門,順便煉一些丹藥。


當然了,也不排除有些人說的那樣,臥龍鳳雛徐元直三人共同輔佐劉備的情況。如果真這樣,徐庶恐怕跟鳳雛現實龐統的下場一樣了——死路一條。因為,諸葛亮這個人,是不能容人的!小童這樣說有黑智聖的重大嫌疑,肯定有很多孔明的粉絲會出來罵人。但是,大家仔細看看龐統是怎麼死的?孔明為什麼自己不去取西川,而讓龐統和劉備去送死?龐統死後,劉備原地困守,如果徐庶在,諸葛亮肯定不會隻身入川,卻會讓徐庶去救劉備。就活了當然好,就不了還得請我諸葛亮,那以後就不會用徐庶了。當然了,如果徐庶陪劉備入川,情況肯定不會這麼糟糕,龐統也不會死。有人以為非諸葛亮不行,其實不然。看看諸葛亮離開荊州入川以後幹了什麼吧。他只是堅持讓劉備聽劉璋的調遣,繼續去打葭萌關馬超。面對這種進退兩難的窘境,孔明也是無計可施,只得聽天由命。最後張飛大戰馬超,後來收降馬超,跟孔明沒半毛錢關係。如果硬說有,穩定軍心算嗎?不過,即使徐庶跟劉備成功入川佔領益州,如果三位軍師平起平坐,諸葛亮也會使用妙計把徐庶龐統二人“除掉”。至於具體計策,那就,,,天機不可洩露了。我們相信諸葛亮有這個能力,看看魏延是怎麼死的?他死後還能除掉異己,活著更不在話下了。不過,小童猜測,最有可能的情況是,徐庶會擇機隱退,依然回家侍奉老母。知孔明者元直也,您說呢?

書說簡短,休要饒舌,歡迎您批評指正!


請關注社會主義小書童


應答:徐元直不走,劉備也不能完成統一大業,但如同關羽一齊守荊州,那誰也別想偷襲那是肯定的。

說來也怪,徐庶在三國志中極少露面,幾乎是作者用來做配角的,丟下劉備不算而和關羽,張飛的關係很好,而一向心氣高傲的關羽,對徐元直是言聽計從,很是要好。

諸葛亮可沒有這麼信運,起初諸葛剛來時關羽,張飛更本不待見孔明,後來礙於劉備的面子才好一點,當然也只是表面現象,諸葛亮布暑作戰任何時還得稱一聲:二將軍,三將軍。

可以肯定的講要是徐庶不走同守荊州,一是荊州失不了,二不可能發生夷陵之戰,即使非打夷陵之戰,而失敗的不一定是劉備,劉封也不能見死不救,部下也不會投降它國,有荊州在而蜀國的實力就如虎添翼,出兵無需非從祁山,而從荊州通向全國各地,進出自如,蜀國的地位大不一樣,還可再擴點地盤,荊州是富庶之地,也是蜀之門戶,門戶都沒了還有什麼發展可言,諸葛幾次出兵,幾乎無功而返,這就是鐵的事實,且諸葛亮的軍事才能也由此而大跌,能保蜀儘量不亡已是大幸,還伐魏興漢真的有點痴人做夢的味道,難怪時事評論家講諸葛六出祁山就是在作死。由於受交通困難的益州,蜀道難,難於上青天,蜀國受地理位置的限制,就是籠中鳥,難以發跡。

要是徐元直同守荊州,非但不失反而能擴大版圖,蜀國與吳國沒荊州之仇,三國歸晉也很難做到。




9紫氣東來


一定會一統天下的

首先劉備,元直,關羽守荊州

養兵數年

其次諸葛亮,龐統大趙雲,張飛,黃忠,魏延出兵取西川

然後趙雲守西川

接著兵分兩路

諸葛亮帶魏延,馬超取漢中(這裡考慮到諸葛亮的哥哥在東吳。)

龐統帶黃忠取東吳/荊州這邊派關羽合擊東吳

最後元直劉備守荊州

法證守西川

劉巴守漢中

趙雲守東吳

數年後起兵伐魏

舉國之兵伐魏

兵分兩路

諸葛亮帶黃忠,魏延,馬超從從荊州出發

龐統帶關羽,張飛從漢中出發

數年後劉備興復漢室的夢想就是實現了

以上純屬個人意見

請各位評論我這套方案如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