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为何重赏差点害死夏侯惇的韩浩?

一场悲剧灬主角有我


题主说的应该是吕布手下劫持夏侯惇事件吧?



《三国志.夏侯惇传》太祖征陶谦,留惇守濮阳。张邈叛迎吕布,太祖家在鄄城,惇轻军往赴,適与布会,交战。布退还,遂入濮阳,袭得惇军辎重。遣将伪降,共执持惇,责以宝货,惇军中震恐。惇将韩浩乃勒兵屯惇营门,召军吏诸将,皆案甲当部不得动,诸营乃定。遂诣惇所,叱持质者曰:"汝等凶逆,乃敢执劫大将军,复欲望生邪!且吾受命讨贼,宁能以一将军之故,而纵汝乎?"因涕泣谓惇曰:"当奈国法何!"促召兵击持质者。持质者惶遽叩头,言"我但欲乞资用去耳"!浩数责,皆斩之。惇既免,太祖闻之,谓浩曰:"卿此可为万世法。"乃著令,自今已后有持质者,皆当并击,勿顾质。由是劫质者遂绝。

首先我们可以看到,吕布手下诈降,到夏侯惇军营突然发难,劫持了夏侯惇(就是绑票),然后要求用金银财宝,来换夏侯惇的命。


这时候夏侯惇的军营中震恐无比,唯有韩浩临时主持大局,召集将领稳住士卒,然后去痛骂绑票者,宁愿让他们撕票,也绝不妥协,就算他们杀了夏侯惇,马上他们也活不了,表明了坚决的立场。


随后韩浩对着夏侯惇流泪着说:“国法当头,我也没办法。”然后下命令,让人杀过去。


夏侯惇什么反应没有记载,但那两个绑票的小兵一看韩浩这么刚,就怂了,马上放了夏侯惇,磕头求饶,说:“我们只是想拿点钱财走人。”韩浩再次痛骂他们,然后把他们砍了。

这个事情乍看可能比较搞笑,但当时韩浩心理估计也很紧张,要知道夏侯惇毕竟是曹操最亲近的兄弟,如果真因为自己硬刚而被撕票杀死,后果还时难以设想的。


不过我觉得,这件事要反过来看,如果韩浩选择给绑票者钱财,那么,即便夏侯惇得救了,但这无疑会成为夏侯惇的丑事,也给曹操的军队丢脸,而且,有了这么个例子,以后吕布再用这招,每次都玩绑票,那防不胜防的,谁顶得住?


所以韩浩看似差点害死夏侯惇的举动,反而是当时最聪明的作法,对待这种绑票者,决不妥协半分,狠到要死一起死,才能杜绝以后有人继续绑票,因此,曹操对韩浩的作法持肯定态度,也是可以理解的了,更何况夏侯惇成功获救了嘛。


另外按照光武帝本纪,也就是刘秀的时候,也发生过类似的事:

孙盛曰:案光武纪,建武九年,盗劫阴贵人母弟,吏以不得拘质迫盗,盗遂杀之也。然则合击者,乃古制也。自安、顺已降,政教陵迟,势质不避王公,而有司莫能遵奉国宪者,浩始复斩之,故魏武嘉焉。


当时有人绑票了阴丽华的亲戚,官府因为他的身份敏感,没有逼迫绑票者,最后搞得强盗还是撕票了,但是合击绑票者本是古制,韩浩能重新遵循这种精神,所以曹操欣赏他。

————————————————————————————

我是《逆三国志》作者郑勋(抖音:1767763389)

这是我回答的第 67 个三国问题啦

本号专注三国历史领域,品评真正的三国历史

欢迎小伙伴们长期关注~~也可以在评论区一同交流~~~~


正说三国


说到夏侯惇,想必大家都有所耳闻,就是眼睛被射中掏出眼珠吃了的那位。他和兄弟夏侯渊都是曹操的心腹大将,他的一生比他弟弟辉煌多了,好歹是善终的,官至大将军。而且据说曹操对他也是特别的信任,夏侯惇可以随意出入曹操的卧室。

但就是这样一位光辉亮丽的人,也有滑铁卢的时候,因为他很悲催的被绑架过,惨为肉票,那么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我们来看看:

《三国志·夏侯惇传》记载了这么一段轶事:太祖征陶谦,留惇守濮阳。张邈叛迎吕布,太祖家在鄄城,惇轻军往赴,適与布会,交战。布退还,遂入濮阳,袭得惇军辎重。遣将伪降,共执持惇,责以宝货,惇军中震恐。惇将韩浩乃勒兵屯惇营门,召军吏诸将,皆案甲当部不得动,诸营乃定。遂诣惇所,叱持质者曰:"汝等凶逆,乃敢执劫大将军,复欲望生邪!且吾受命讨贼,宁能以一将军之故,而纵汝乎?"因涕泣谓惇曰:"当奈国法何!"促召兵击持质者。持质者惶遽叩头,言"我但欲乞资用去耳"!浩数责,皆斩之。惇既免,太祖闻之,谓浩曰:"卿此可为万世法。"乃著令,自今已后有持质者,皆当并击,勿顾质。由是劫质者遂绝。

这个事情呢发生在曹操欺负陶谦的时候,曹操大部队出动去打徐州的陶谦,想扩大自己的地盘,留自己的心腹夏侯惇镇守大后方濮阳。没料到,曹操的发小张邈突然背叛曹操,投靠吕布,让曹操在郅城的家眷都危在旦夕,这时候夏侯惇就从濮阳带兵来救郅城,半路上碰到了吕布,双方一场大乱斗后吕布退走,然后绕到夏侯惇的大后方,把他的老巢濮阳给占了,抢了很多的粮草辎重。

这时候吕布想了一个损招来收拾夏侯惇,有多损呢?这招在当今社会也在适用,那就是绑票!吕布安排了几个手下的将官跑去夏侯惇那边,说要投降夏侯惇,这把夏侯惇给乐的,很欣然的接受了他们,然后就在见面的时候夏侯惇就被这几个人挟持绑架了!一时间夏侯惇的军营里一片混乱。

这时候夏侯惇的一个副将站了出来,他就是——韩浩,在这慌乱的情况下,他的头脑非常的清醒,他马上派自己的手下堵在夏侯惇的大营前面,让手下安抚营里慌乱的士兵,局面马上就被控制住。然后这时候他带人包围了劫持夏侯惇的那几个人,看到了惨为肉票的夏侯惇,韩浩痛斥这帮劫匪说:你们吃了熊心豹子胆了么,竟敢挟持大将军,你们是不是不想活了,我们是奉了陛下的诏命讨贼的,岂能为了救一个将军,放你们逃走!说完之后,韩浩满脸遗憾的对着夏侯惇说:大将军,我这是职责所在,不得已而为之,不要怪我。说完就下令士兵毫不犹豫的发起了进攻。

这时候的夏侯惇什么反应,史书上没有记载,但是那几个绑票的都吓坏了,竟然遇到这么一个一根筋的主,连自己上司的命都不顾了,然后立马就怂了,马上放了夏侯惇磕头求饶,韩浩再次痛骂了他们,然后把他们砍了。

于是夏侯惇在鬼门关溜达了一圈又回来了,估计他掐死韩浩的心都有了,自己倚重的下属在关键时刻无视自己的生命,甚至做出火上浇油的剧烈举动,如果那几个人选择鱼死网破,自己不就当场殒命了吗?你小子是想谋害我然后自己上位吧?

其实这个事情咋看挺滑稽的,但是韩浩心里的压力肯定很大的,要知道夏侯惇可是曹操的老表,如果真的因为自己硬刚被绑匪削了脑袋,曹操会怎么收拾自己呢,好在虚惊一场。

后来曹操回来了,听说了这个事情后,嘉奖了韩浩,为了消除韩浩和夏侯惇之间的隔阂,还颁布了一条新的诏令,曹操拿自己举例子说:如果以后再出现绑架的事情,对绑匪格杀勿论,哪怕绑架的是我曹操,你们也照样上,把绑匪给削了。这样的法令能够化解夏侯惇心中的不满,连曹操被绑架都立即剿杀绑匪,何况他夏侯惇呢?这件事情后曹操觉得韩浩很可靠,一直把他留在身边,后来更是让他做了禁军首领。

其实这个事情从曹操的角度来讲,韩浩虽然卖了自己的上司,但是他平定了这场慌乱,稳住了自己的后方,假设夏侯惇死了没人能站出来,那没等自己回来,自己辛苦打下的家底就没了,自己就成了丧家之犬了。而夏侯惇身为三军统帅,犯这么样的低级错误,还被人绑架了,真的丢人,好在韩浩站了出来!


昨事今史


这很正常,因为韩浩在处理夏侯惇被劫持一事,表现得相当出色,不但夏侯惇命也保住了,而且曹操还顺水推舟了一把。曹操下令“今后有持质者,皆当并击,勿顾质”,由是劫质者遂绝,这是两全其美的做法了。但是,这里有个前提,就是夏侯惇没死呀,曹操知道后,还挺轻松的对韩浩说,“不错呀兄弟,这可以成为万世之法了。”大飞熊在别篇分析过,夏侯惇是曹操最为倚重,亲重的宗室,假如韩浩处理不好,夏侯惇死了,曹操的心情绝对不会这么轻松。至于韩浩,曹操未必会责罚,但是一定不会再重用了。



但是,韩浩不会犯错的,因为他有对付“劫持”经验,再加上韩浩的个性口才,才让夏侯惇免去一死。根据《三国志》注引《魏书》记载,韩浩先是在王匡处任从事,董卓把韩浩的舅舅河阴令杜阳抓了起来,作为人质招揽韩浩,结果,韩浩不鸟董卓。虽然,后来杜阳不见记载,估计董卓也没杀掉他,最后应该不了了之了。不过,韩浩因此被袁术赏识,后又被夏侯惇赏识,再往后还被曹操亲重,显然韩浩不仅入仕资历很深,而且很讲原则,并且才干得到很多人的肯定。



正是韩浩平时就讲原则,吕布派来伪降,劫持夏侯惇的将领,才会那么快的放弃抵抗。韩浩先是进入夏侯惇大营,责骂劫持者:“你们这些凶逆,胆敢劫持大将军,还想活命?怎么可能为了一将,把你们放了?”。劫持者没有说话,显然也是了解韩浩说话不是闹着玩的,气势上已经被韩浩压过。然后,韩浩一见劫持者犹豫,哭着对夏侯惇说:“没办法,这是国法。”于是,下令攻击劫持者。结果,劫持者果然心理崩溃,弃刀于地,叩头请求饶命。韩浩虽然冒险过关,话说回来,这个过程,夏侯惇却是一直配合韩浩,而且过后并没有责怪韩浩的意思,否则史书会记载。



所以,韩浩不仅是“老江湖”了,能审时度势,口才也相当了得。因此,在曹操撤出汉中时,当时很多人认为凭韩浩的资历,功劳,智略,完全可以胜任一方大将,于是纷纷推荐韩浩留守,都督诸军。但是,曹操的反应却很妙,我身边怎么可以无护军呢?所以,韩浩日后成了曹操不可或缺的亲信之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