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像中铁、中建、五大行这些国企不招三本生,基本要求都要公办二本以上?

丿Top灬哈森


这是一个伪问题。

不招三本是正常的,公办二本都是层次比较低的。一般都是985/211高校,还需要英语、计算机等系列证书,以及社团、社会实践等经验,属于优中选优。

像中铁、中建、五大行这些国企都是对人才素质要求很高的单位。

与普通院校学生相比,名校毕业生的综合素质、能力会高一些,虽然普通院校中优秀个体的能力“比肩”甚至超出名校学生,是可能的,人数很少,所占比例很小,不具有普遍意义。这里所说的普通院校主要指公办二本。

那为什么基本没有三本呢,那是因为

根据办学性质的不同,将全日制大学分为公办和民办,其中公办含一本和二本,民办含二本和三本。由此可见,学校的管理从出发点来说就有了政府政策倾斜与私人资金倾注的不同,其办学与师资力量理所应当地就有了本质性的差别,从起跑线就落后了别人一截,差距初显。

某教育专家指出:“三本院校学费高昂,除了能考研之外似乎也没什么出路,找工作时,三本的毕业生和专科生一样待遇。

所以回到话题。如果这些国字头单位大量招入三本院校毕业生,才是不正常的,也是不公平的。


体制内斯基


我对中铁、中建的不了解,但我身边有不少人在五大行工作。我认为五大行不招三本,是因为现在一本二本毕业生很多,而且他们当中想进国企的人也很多。

1,以前中专生都能进建行。我亲戚当年是银行中专毕业的,建行到银行中专招聘,他当时通过了面试,一毕业就在建行做到现在。跟他一起毕业的同学,很多到了建行和人行。他说早年大学生不多,想到银行工作的人没现在多。拿着某名牌大学结业证书的学生,都可以进建行和农行,他们也是从毕业一直做到现在。

2,工资福利好、稳定的工作,就有很多人想去。人都想往高处走,往好的地方去。有一段时间,做外企的工资福利好,很多毕业生都想到外企工作。有朋友讲起他所在的外企,是世界500强。他们校招只到985学校,还能招到各省市的高考成绩名列前茅的985毕业生入职他们公司。可选的优等生多,他们根本不考虑非985和211的学生。现在做外企没那么受欢迎了,轮到国企业有很多可选的优等生,因为很多一本二本的学生希望到国企工作。国企只在一本生中挑选,就可以招满了他们有空缺的岗位,所以能进国企的二本生非常有限,那更不说三本生了。而且,能读一本的学生,在准备高考时学习力会更强、他们在高考中临场发挥更好,凭这一点国企当然会优先选择一本二本生。

3,其实,进了国企、银行工作,也不一定是想象中那么好。有一位学霸,中学时就是她所在地区的第一名,高考后高分进了上海一家很著名的985学校,学习非常热门的专业。本科毕业后顺利进了中国银行,工作几年常常加班,工作压力非常大。她说觉得自己有命去挣银行的钱,都没命去花在银行挣到的钱。实在没法坚持 ,她辞职考研,读她喜欢的专业,毕业后做些没那么辛苦的工作。


金鱼每天进步一点点


中建、中铁作为国内施工企业的国家队,一直以来都是土建类专业学生向往的就业去向,其中整个中建、中铁系统中效益较好的中建三局(武汉)、中建八局(上海)、中铁四局(合肥)也吸纳了众多重点高校的学子前去就业。

首先,以中建某局为例,其员工编制一般分为正式工、劳务派遣以及外聘三种,虽然三者在表面上同为中建某局的员工,但其招聘途径和入职后的待遇都是完全不同的。

1.正式工,也叫自有员工,一般是通过校园招聘而来的一本(包括985、211高校)、传统建筑院校学生(部分是二本,如山东建筑大学),目前后者占的比例相当少;

2.劳务派遣,包括部分二三本院校的校园招聘学生,和专科院校的毕业生,以及公司社会招聘的部分员工;劳务派遣通俗意义上就是指你的合同是与特定人才公司签的,属于人才公司派遣到中建公司来工作的。

3.外聘员工,施工单位具体项目从当地或者临时招聘的员工,也就是通俗意义上的临时工,大多数外聘员工项目施工结束也意味着合同结束。

三者中,正式工无疑是待遇最好的,也就是自己家的亲儿子,五险一金是标配,工作起薪和将来的发展晋升路径都是三者中最好的,因而以中建三局为例,实际上每年都会吸引众多的985,211高校前去就业,其总部以及部分效益优秀的子公司招聘门槛是极高的,想成为这些单位的正式员工,公办二本的学历是完全不够的,一般而言,985高校和部分土建类211高校(如长安大学、西南交大)的毕业生才是标配。

而除正式工以外的劳务派遣合同才是大部分公办二本院校毕业生所签订的合同,与正式工相比较而言,一般来说没有住房公积金,其他工资待遇上基本上是相同的(也有部分子公司在绩效、节假日补贴的发放上存在着差异),当然职业晋升路径上没有正式工宽阔,但劳务派遣合同只要你足够优秀,在公司工龄足够长是有机会转为正式员工编制的,不过这就看个人努力了。

外聘员工毫无疑问是三者中最惨的,项目结束后基本就要找下家,并且五险一金都不一定是标配。

所以题项描述上是错误的,实际上除了公办二本之外,专科生也是有机会进入中铁、中建等施工企业工作的,只不过绝大部分都为劳务派遣合同或外聘合同,在待遇和职业发展预期上都差正式员工一大截,如果是外聘合同,表现不好很有可能项目结束后就失业了。

所以综上,想要成为中铁、中建系统的正式员工,其学历恐怕并不是公办二本那样简单,其系统内效益好的子公司,如中建三局总承包,投资公司,甚至其部分职能岗位招聘门槛是985,211高校。而公办二本高校的毕业生大部分是以劳务派遣的方式进入中铁、中建系统进行工作,其待遇和职业发展路径上相比较正式工会差一些。除此之外,专科生也是有机会进入中铁、中建系统工作的,但大部分是以劳务派遣或者外聘合同的身份进入工作,其职业发展稳定性与待遇与前两者相比较而言较差,不过现在这样的机会也越来越少了。

当然,这里所指的都是中铁、中建系统中需要在施工项目上工作的工种,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施工员。如果是职能类岗位,学历要求可能就得再上升一个档次了。

附中建三局某公司的招聘要求:

说到底,学历自始至终都是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啊~

每天一分钟,高校一点通~

更多有关高考、就业的相关问题也可在下方留言,或者点击头像查看我们过去的回复。


高校一点通


当你有钱了,你是去吃馆子还是吃地摊?道理就这么简单,满街都是大学生应届生,同样价钱,人家为什么不买一本的?挑苹果你还挑个大的呢。这是人才市场的自然规律,目前毕业生(今年本科毕业将近千万)是供大于求的市场,用人方当然要招条件好的了。假设有一天,人才供不应求了,这些央企照样也得弯下腰求你们二本进门呐。在供不应求的情况下,央企只招公办二本以上,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你的题目中招公办二本这个信息不准。央企正式工普遍以本科以上为主,除非技术含量要求低的岗位,一般不招二本生。中铁、中建因为涉及一些偏远的工程项目,本科生不一定能招满人,才有可能面向建筑工程、土木工程等专业学校招聘二本生。五大行,很少有招二本生的,可能一些偏远支行的柜员需要招一点二本生吧。如果是一二线的央企招人,基本起步就是名校一本生了,稍微好的一点岗位,非985的研究生都不好意思投简历。主要是因为竞争太激烈了,导致学习水涨船高。还有一个原因,一线城市的户口指标也要求是本科生学历以上。

第二,央企招聘主要分为两种员工,一种是正式合同工,一种是劳务派遣制合同工。正式工一般从事关键岗位,主要是管理岗位和技术岗位,对人员素质要求比较高(自认为要求高吧),所以,把门槛设为一本是基本条件。劳务工,虽然给央企干活,但不是央企的人,而是与劳务派遣公司签劳动合同,然后派遣到央企工作。按照劳动法规定,劳务工一般安排在三性岗位,临时性辅助性替代性岗位,主要是保洁保安司机服务员和一线操作人员(工人)。央企那些基层操作工人,一般都是招职业学院的学生和一些二本三本的学生。劳务工的工资待遇与正式工相比要差很多,所以,要求学历也不高。

第三,央企要优化人才结构,形成国际竞争优势。市场竞争,终究是人才的竞争。人才的竞争,是人才队伍的综合实力竞争。比如,央企都提出要打造世界一流的某某公司,如果与外企相比,我们的人才结构不如国际知名公司厉害,尤其是本科生比例不高。央企承担着重大的经济责任,覆盖各种较为专业的领域,需要人才素质整体提高。所以,从一进门就要提高学历层次,逐步拉高学历比例,达到国际一流的学历结构水平。

举个例子吧。比如,我们公司提出要打造世界一流的某某公司,到2020年,本科学历比例要提高到60%、硕士要提高到20%、博士要提高到5%。原来的老人学历都比较低,所以,从五年前就一律招985/211高学历的了,目的就是尽快达到国际一流水平。


职场火锅


举个例子,这个问题就很好回答了。

《学霸是怎样炼成的》这档节目中,一企业前人事经理直言:“离开招聘会后,只带走985大学生的简历。非985大学生的简历就丢到桌子上,被清理了。”然后就是一个刚毕业的学生和她的辩论,这个学生不是毕业于985名校,投了150多份简历都石沉大海,这个学生问到:“都是大学毕业生,都没经验,985也没经验,您为什么只用他们不用我们呢。”人事经理的回答才是重点:“你又不是我的亲戚、我的朋友,我不了解你啊;你也不是我的老板的孩子,我不认识你啊!我为什么要浪费时间不用手边的资源而去了解你并且把机会给你呢?”

是不是觉得很残酷,没错,就是这样。先不说五大行的招聘标准,至少大型施工央企招人肯定是二本起步,最本质的原因就是二本的学生都招不完,他们又不缺人,为什么要去招三本。

学历不代表一切,学历也不等于能力。但是高学历肯定是高起点,是一块敲门砖,在大家都没有工作经验的情况下,更高的学历肯定更容易得到企业的青睐。


头老王条


国企招收的时候,只要公办二本以上,不要三本毕业生;

考研复试或调剂,名校优先考虑985、211院校毕业生;

名企招聘,只收985院校毕业生的简历,拒绝普通院校毕业生简历…

经常听到类似的吐槽,认为以上种种是歧视:学历歧视。



但平心而论,这种事情真的算是歧视吗?大型国企、一流大学还有名企,都属于众人追捧的对象,必然会淘汰一部分人。淘汰学历层次相对差的,难道不是最高效,最公平的方式吗?

有人说,不能唯学历,学历不等于能力。

话虽然是这么说,不唯学历,能力又该怎么来体现呢?如果有全国性比赛的获奖证书,行业内顶级资格认证,自然另当别论。但更多的情况,是既学历也没有能力,从概率上讲,也只能选学历层次更好的。

个人以为,就业市场上,如果名校和普通院校一样,那也不用分什么一本、二本、三本了。搞平均主义,才是对别人之前努力的一种歧视。我们所说的教育公平,从来不是指的结果公平,而是指机会公平。所谓机会公平,就是让所有人都有平等享受教育的权利,所有人都能参加高考,但最终上清华北大还是地方院校,则取决于自身的努力结果。



在讨论学历歧视的问题上,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当你走向就业市场的时候,应该明白,竞争不是从此刻开始的,而是从高考的时候就已经开始。

但这并不是意味着普通地方院校的同学,或者说二本三本毕业的同学就一点发展机会也没有。从发展的眼光来看,你现在如果付出了扎扎实实的努力,必然也将变成未来某一时刻的竞争优势。但如果一直抱怨学历歧视,而不着手改变现状,未来或许还将错失更多的机会。


上庠


不管怎么说,企业都希望自己的工资招到的都是人才,更别说是国企了,而在大学生如此多的时代,那怎么才能区分出来人才呢?

基本上我比较认同的是:“学历是一个敲门砖”。在毕业前后,学历的重要性非常高。因为学历折射出的一个问题,不仅仅是学历本身,而是很多三本学生的自律能力、学习力、持久耐力、领悟力普遍比一本的学生要差。,所以用人单位在录取时,势必会考虑这些背后的因素。你不好好学习还想和别人有一样的机会,凭什么?

实际上不仅仅是这些国企的招人条件是这样的,其实现在的大部分公司都这样,有些公司会在招工面试的时候会把985和211的简历放一块,而把其他大学的简历放在另一边,等到走的时候,人家只拿那些985和211大学生的简历,至于其他大学的学生,人家连看都不会多看一眼。

其实在这个大学生满大街都是的时代,大学生再也没有一丝的优越感。而面对这种大学生泛滥的情况,各大企业也没有什么好办法,只能沙里淘金。但是人毕竟不是沙子,不能那么简单的挑出来,大公司也不能会一个个的去看你是不是有真才实学,这就需要一块敲门砖,而一个好的学校就决定了你的出身,公司会从上层人才里挑出优秀的来,至于下层学校中的人才,有什么用呢?上层人才里面的优秀人才多的是,根本就轮不到那些下层学校中的人才来露面。

有人会抱怨这不公平,但这就是国情,谁让你没有好好学,谁让你考的学校比人家差呢?

那么就会有很多人问,那我们这些三本学校的人就没有出路了吗?那国家还开设本三学校干什么?

其实并非这样的,大家要对自身的情况有些认识,不要盲目的自大,给你一个大公司你会管理吗?事情总要一步步来的,就跟开头说的一样,学历只是一块敲门砖,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只要踏实肯干,总会有出人头地的那一天。


大三老学长


每年毕业季,毕业生们都会奔波于各种公司应聘、体制内考试、创业项目考察等,他们都是在为了自己今后的前途奋斗,也是希望今后可以有个比较好的工作。近来有人提出,为什么中铁、五大行等国企基本不招三本生,基本要求公办二本以上。其实,这些国企招聘大学生,一般的公办二本也基本没戏,要想凭着自己的本事进入国企,最少也得是小有名气的高校,否则想都别想。

众所周知,国企的工资福利待遇都是很好的,虽然近年来银行的发展遇到了困难,待遇相对于以前大幅下降,但相对于其他社会工作来讲,国企的其他福利待遇还是很优厚的,也是很具有吸引力的。他们的各种待遇很好,那么他们的招聘条件往往也是很高的,而且有时招聘过程的公平性、透明度广受质疑,甚至有时是一种“公开黑”。

不可否认,在中铁、中建、五大行等国企的招聘中,如果你有关系,那基本上就可以成功进入其中,往往考试也仅仅是一种走过场而已。如果作为一般院校的学生,别说是公办二本、三本,就算你的学校属于一本,不是重点院校的话,那你成功进入国企编制的可能性也是很小的。说实话,按照笔者自己的理解,现在的国企招聘还不如公务员、事业编招聘考试公平。在笔者所在地,公务员、事业编的公平性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而且作弊是非常难得,处理的后果往往也是非常严重。


东爱雨小公


1)劳动力市场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在连年大学扩招政策下,大学本科毕业生数量连年递增,2019年更是达到834万人,进入典型的买方市场,国家每年都把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作为重中之重来抓。而作为像中铁、中建、五大行这类国企中的央企,自然是求职学生心目中的热点和焦点,趋之若鹜。

2)三本院校中大多数是民办院校,办学时间短,科研力量弱,社会认可度差,学生入学分数低,与其他公办院校有明显差距,更不用说双一流、985、211一类的知名大学。

3)如果把央企比拟成一个经济人的话,衡量投入产出比,总体上选择三本学生会少之又少……


高考志愿填报刘Sir


这事儿和是不是国企没关系,阿里巴巴、华为都是民企,可是如果不是好大学毕业的也不好进。


看了下其他回答,基本上都从供求关系上寻找答案,但是其实这也是表象。


真正的原因,是因为这些企业和它们提供的岗位本身就是智力密集型的。


很多人不明白什么叫作智力密集型。从产业经济学的角度,企业分为三种: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和智力密集型。


如果是环卫公司招人,因为其实劳动密集型企业,劳动是其主要的生产力要素,那么其招人的大原则就是能干就好了,学历并不会作为最大的考量。


但如果是国企总部、银行、互联网这些公司,员工需要一定的知识能力,比如题目所说的中铁中建,总部人员需要完成大量的设计、造价、项目管理、财务等专业性工作,必然要求员工的学业基础是很高的,否则会难以胜任。银行更不用说了,尤其是中后台岗位,如果缺乏系统的金融财务教育基础,就不仅仅是难以胜任岗位的问题了,搞不好还会出现很多金融风险。


一个大学招聘讲师,要求博士学历起步,没有人会发出疑问,认为是学历歧视;可是换成这些智力密集型企业招聘,大家就飞吐沫星子了,觉得是学历歧视了。还真冤枉人家了,人家不是不想招,而是行业性质不允许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