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王朝》中,康熙为什么在孝庄太后和苏麻喇姑的灵前嗑了瓜子而没有吃?

醉爱谈历史


与其说康熙在嗑瓜子,倒不如说康熙是在嗑自己的人生,在嗑自己的亲人和大臣,这些瓜子皮就像自己的亲人和大臣,而去皮的瓜子仁就像自己的江山和自己啊!

瓜子皮和瓜子仁和康熙的亲属大臣以及康熙的江山到底隐藏着什么样的关系呢?

康熙又为什么让所有人都出去,独自一人在孝庄太后和苏麻喇姑的灵前默默的嗑瓜子留仁呢?

瓜子皮和仁就像齿唇一样,更像康熙的江山一样,唇亡齿寒,康熙一路走来亲人及大臣一个个相继去逝和背叛了自己,自己就像一个被剥了皮的瓜子仁。

其实康熙此情此感从其大败葛尔丹之后已然开始,先是杀了自己的女婿葛尔丹,又觉得自己对不起自己的女儿蓝齐格格,16岁让自己的女儿嫁个自己的仇人,现在又让其成为了寡妇,而且自己的女儿不接受自己的忏悔。

康熙在蓝齐儿16岁那年,为了换取大清一时的安宁,竟然自毁诺言,毅然决然的拆散蓝齐儿和李光地的爱情。

在蓝齐儿嫁给葛尔丹不久被其感动,为其生了儿子,一家人在准格尔过着放养牧马,吃着烤肉,喝着鲜奶,其乐融融。

但是就在他们一家人最幸福的时候,康熙却选择了攻打葛尔丹,葛尔丹大败之后,大皇子胤褆砍下了葛尔丹的人头,只剩下这对孤儿寡母,唯一一点值得庆幸的是,康熙让葛尔丹的儿子阿密达接掌大汗之位,世袭罔替。

在大败葛尔丹之后,康熙又做了一件让自己的儿子尴尬到只能流泪,却又不敢出声的事-当着自己的儿子的面和宝日龙梅雨云。

康熙大败仇人葛尔丹之后,也算是替宝日龙梅报了杀父之仇,宝日龙梅也是为了感谢康熙的大恩,而主动献身给康熙,就在这四面无遮的草原之上,并且还是当着大皇子胤褆的面,和康熙云雨,此时的胤褆敢怒不敢言。

在康熙胜利回京的路上,安排人瞧瞧的把国丈索额图秘密抓获,也是趁其不备,以免引起暴动。

在张廷玉带来孝庄太后的话语之中,康熙已然领会到其中寓意,已然知晓自己亲征期间,宫中大臣及太子胤礽的所作所为,为了以防不测,康熙先行将索额图拿下,太子胤礽自然不敢再有忤逆的举动。

没想到的是康熙一生中最重要的两个女人,竟然在其亲征期间去逝,自己回京之后见到的却是两副躺在棺材里的冰冷尸体,未曾和自己分享一丝一毫的凯旋喜悦。

康熙来到太皇太后孝庄和苏麻喇姑的灵前,让所有人都退下,自己独自一人默默的剥了两盘瓜子仁,康熙深刻的意识到自己手中的瓜子就像自己的亲人和大清的江山,剥的是自己的大臣和子女剩下的才是自己和大清的江山,留下的却是自己的孤独和寂寞。

从自己8岁登基以来,先除鳌拜,再破破察哈尔叛军,继而削三藩,再收复台湾,中途贬了功臣周培公去盛京和亲信魏东亭留守澎台。

在征讨葛尔丹之际,抓获跟随自己几十年的纳兰明珠和国丈索额图,废黜太子等人,最后剩下的仅仅是自己这个孤寡老人。

所以说康熙的江山就像这盘剥了皮的瓜子仁,可看而不可吃,可叹而不可耀,孤独是康熙不愿又不得不走的一条不归路。

我是追溯历史传奇,一家汽车公司的失效分析师,喜欢的朋友欢迎关注吐槽。

有关汽车,日语,英语,自考等方面的知识也可以互相交流,感谢您的阅读。


历史中简堂追溯传奇


中国有句古话叫“哀莫大于心死”,电视剧《康熙王朝》中的康熙就是如此,虽是电视剧,但确实非常经典,其实在康熙嗑瓜子之前是有一段情节的,就是康熙在得知刺客里面有自己的臣子葛礼后,本就有些失望,从明叔的表演看的出来,康熙眉头紧锁,只是轻声说了句“起驾回京”。

当时康熙想着自己回到京城还有自己敬爱的孝庄祖母以及苏麻喇姑,然而看见的却是两个人去世的双重打击,这二人是他自从登基以来的支柱,这对康熙的打击是巨大的。

此时的康熙只要求一人守灵,已经心痛到极致,没有任何情绪可以表达自己心中的哀伤,于是干脆什么都不说,只是嗑一下瓜子,看一下二人的灵牌,再慢慢将瓜子仁剥下放进小盘子里面。

凄凉的灵堂,屋内的灵幡被夜晚的风儿轻吹,摇摆着,康熙则孤身坐于灵阶下,看着曾经教导自己的皇祖母、了解自己的苏麻喇姑,以往的种种经历全部浮现在眼前,康熙的眼眶有些湿润,但是他又抬起头睁大眼睛看着灵位,此时此刻的康熙已经麻木。(当然这是通过剧情以及明叔演技推断出来的)

康熙每次嗑一颗瓜子,心就会痛一次,揪心的痛,很多人问康熙此时此刻为什么却只嗑瓜子不吃瓜子仁?

这让我想起了儿时看的另一部电视剧,剧名已不知,但是里面也是一位母亲在等自己的儿子回来,在屋内嗑瓜子,留下瓜子仁给儿子吃。

因此我猜测这很有可能是康熙小时候爱吃瓜子,孝庄祖母或者是苏麻喇姑经常给他剥瓜子,算是他记忆中的最为留恋的一部分,现在二人离世,自己才想起从未剥过瓜子给她们吃,算是尽孝道吧。

其实还有一层寓意,康熙不吃瓜子仁,应该是想突出自己的“仁政”,去掉坚硬的外壳,留下瓜子仁,想想自己这一生,也算是双手沾满了鲜血,强硬过,如今天下安定,祖母又时常告诫自己要做一位明君,爱民如子。

以上都只是根据剧情以及明叔的表演去分析他内心的想法,实际上羽评郡主认为,嗑瓜子不吃瓜子仁,我最佩服的还是导演或者编剧,嗑瓜子一直以来都被认为是逍遥自在的代名词,只有在心情愉悦或者有闲情的人才会嗑瓜子吃。

倘若康熙坐在那里边嗑瓜子边吃,观众看了之后应该没有多大的情感流出,不会被带入剧中,相信很多观众在看到这一幕时应该是非常伤心的,但是如果康熙将瓜子仁吃掉,剧中效果的代入感应该会下降很多。


羽评郡主


《康熙王朝》中,康熙在孝庄太后和苏麻喇姑的灵位前只是嗑了瓜子却没有吃,这是康熙卸下所有坚强外表下的自省。

孝庄太后和苏麻喇姑可以说是整部《康熙王朝》中,对康熙影响最大的两个女人:孝庄太后辅佐康熙半生,帮助康熙成长,关键时刻又帮着康熙力挽狂澜,可以说没有孝庄就没有现在的康熙盛世,康熙对于孝庄是“敬”;苏麻喇姑,这位贴心照顾康熙的姐姐,也曾是康熙的救命恩人,更是康熙长久以来的爱慕之人,康熙对于苏麻喇姑有的是一份“爱”。而就是这样两位对于康熙来说无比重要的女人,却巧合般的在同一天去世,康熙的悲痛之情可想而知。

在朝堂上的康熙君临天下,被誉为“千古一帝”,自登基以来,降鳌拜、平三藩、收台湾、抗沙俄、亲征噶尔丹、消弭满汉矛盾、大力发展国力,成为受人敬仰的帝王,丰功伟绩可以青史留名。但是褪去了皇帝的外表,回到亲人中的康熙,确实完完全全的不称职,自己的父母早亡没有能尽孝,对于自己最为重要的两个女人孝庄太后和苏麻喇姑,走之前也没有看上最后一眼,留下的是一生的遗憾。

即便如此,康熙在朝臣面前也要继续的保持帝王的威严,维护君主的威信,但是在康熙内心中,却是无比的伤痛。此时的康熙,就像这拨下外壳的瓜子,褪去了坚强的外表,放下了自己的地位和功绩,以一个孙儿、以一个弟弟的身份坐在他的两位亲人面前,看着瓜子仁,想着自己,思考着真实的自己,也是在怀念他的这两位至亲之人。


“仁”同“人”,瓜子褪下了外部包裹,只有一颗瓜子仁,而康熙也是一样,此时的他才真正体会到了什么是孤家寡人。

此时的康熙作为孝庄太后和苏麻喇姑的灵位前,心中必然感到的是无比的没落,在他面前的是两位他最为信任的人,也是能够让他把心掏出来的人,而两人的同时离世,让康熙最为难过和伤心的是,自己心里话不知道该向谁去说,此时的康熙才真的体会到什么叫做孤家寡人。

自己的儿子,大阿哥胤禔和太子胤礽,为了皇位已经把矛盾摆在了明面,儿子间正在上演着兄弟阋墙的一幕;后宫中,妃子们为了争宠,不禁用到了各种手段,关系网络错综复杂,俨然是另外一个朝堂;而在朝臣之中,明珠和索额图,两位既是肱股之臣,又是外戚,两大集团党争不断,甚至还出现了索额图的密谋弑君事件。

面对这身边这些零零总总,即便是自己贵为天子,富有四海,可是周围没有一个值得信任的人,没有一个可以值得交心的人。就如同这瓜子一样,褪去了外部的包裹,就像少了朝臣与后宫的包围,康熙就是一个彻彻底底的孤家寡人,而他把瓜子壳剥掉,把瓜子仁留下,就是在用这种方式,向孝庄太后,向苏麻喇姑诉说心中的苦闷,也在感慨此时此刻自己内心的煎熬与无奈。


“仁”,就是“仁心”的“仁”,也是“人心”的“人”,经历了半生杀戮的康熙,此时此刻是在感悟“仁”的真谛。

康熙的前半生,几乎都是在杀戮中渡过的。即位初年,彻底剿灭了南明残余,实现了法理上的江山一统,亲政之后,又历经了平三藩、收台湾、征蒙古的战争,一生中打败了自己的所有对手,同时也带来了的是无尽的杀戮。

彻底平定噶尔丹,收复准格尔蒙古,却因为孝庄太后和苏麻喇姑的去世让自己高兴不起来,一方面是对于亲人离世的悲痛,另一方面也是对于自己半生杀戮的反省,对于自己过往的得失总结。孝庄太后和苏麻喇姑两人一生信佛,讲求的是佛家的大慈悲心,同样的,治理国家、统御百官也不能仅仅依靠武力,也需要用“仁德”来治理,有了“仁心”才能换取“人心”。所以,后来康熙对于两个争得你死我活的儿子胤禵和胤礽,没有处死,都只是圈禁了起来;对于明珠和索额图也都留下了性命,这都是因为康熙从这时起,领悟了“仁”的真谛。

而康熙也因为他的“仁德治国”之道,后人对其的谥号也为“仁”,而康熙嗑瓜子却不吃,留下瓜子仁的剧情,也是为了衬托康熙“仁”的谥号。


雍亲王府


导演不让他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