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王朝》姚启圣深得圣心,却为何又功成身退不愿为官?

谷原明


在剧中,康熙对姚启圣真是又爱又恨,爱的是他的才,恨的是他的“傲气”。

当然,康熙最恨的恐怕是姚启圣身后所代表的传统的汉族士族,如同康熙在剧中所说的,这些士族看不起满人,自认为自己拥有5千年文明,看不起这些骑着快马手握弯刀入主中原的蛮夷,而姚启圣更是恨不得每一个毛孔都散发着这股子自负气息,他看不起满人,自然也看不起皇上,他觉得皇帝不配做可以驾驭他的伯乐。

皇帝确实拿姚启圣也没办法,这家伙把大清的各级官员从上到下做了个遍,最后用养马的方式去讽刺清廷—我养马都比伺候你们强。

姚启圣,软硬不吃,但是确实有非常有能力,这让皇帝恨啊,在心里都杀了他上千次了,最终皇帝和姚启圣敞开心扉,又烧了顺治皇帝的相关遗诏,费了好一番周折,这才暂时地收了姚启圣的心。

于是,姚启圣从一个管马的从九品小官,摇身一变成了总督大人,最终用了几年的时间,在帮助清廷收复台湾的事情上,立下了不世之功。

随后,他就请求皇帝“告老还乡”了。

一个封疆大吏,又立下盖世之功,能如此急流勇退,真的非常难得。

自然,从剧中视角来看,姚启圣在顺治朝大起大落,被永不录用,到康熙皇帝这里,幸得发掘,再次启用,用承担了收复台湾的伟业,对姚启圣来说有生之年也足够了,他并不贪图官场上的这些荣辱,能完成一些建功立业的大事情,他也很知足了。

说的不好听一点,这几年的官场生涯,康熙和姚启圣可以算是彼此“利用”的关系,或者说是一种合作的关系,姚启圣虽看不起满人,但见康熙爷学富五车、言行举止堪称千古明君,他打心眼里是佩服康熙的,他接了福建总督的位子,也能把事情干好,康熙也是由衷地感叹:身边要是多几个姚启圣这样的人就好了。

双方彼此其实都知根知底,李德全也说:姚启圣有些地方像皇上,而姚启圣做事也很有分寸,他既不会像周培公那样顶撞康熙,也不会像李光地那样对康熙完全服从,他只是借助皇帝这个平台,能做些大事,了了自己的官场夙愿。

在明珠自作主张招抚台湾失败后,也经历了和明珠的明争暗斗,姚启圣也明白康熙的重心还是在满人大臣身上,明珠既然被召回朝廷,那福建这边总得有人出来承担招台失败的责任,于是自己干脆就辞官丁忧去了,其实也是给皇帝一个台阶下。

皇帝对姚启圣真是又爱又恨,看到姚启圣的奏报,康熙感叹说“朕把这个姚老头子也得罪了”,其实里面饱含了对姚启圣的肯定和无奈,最后,康熙用痛斥姚启圣的方式给他一道圣旨,把姚启圣“骂”的心悦诚服,开心异常。如那句“朕越是骂他,他和朕就是越贴心。”

姚启圣再有才,但过于愤世嫉俗,个性孤傲,他在这个官场待不了多久,平台事务结束后,他早晚会走上周培公的老路,对此,康熙也很清楚,索性就给他封了个西湖侯,给他赏赐了大宅子还有很多书籍,打发他去安度晚年去了。

这样对姚启圣其实也挺好,毕竟也70岁的人了,再做官下去也很累,不如急流勇退,回家做个乡绅,每天看看书、享享福,挺好。


云中史记


《康熙王朝》里,涌现出的一个个勋贵重臣、封疆大吏,如索额图、明珠、周培公、魏东亭、李光地等辈,当中真正懂得抵制权力的巨大诱惑,功成身退、保身长全的大概只有伍次友和姚启圣了。而这两人中,又是姚启圣更为圆满,毕竟得偿所愿成就了一番收复台湾的伟业。

姚启圣其人能力出众、人才难得,但又自视清高,很少把人放在眼里。这样的性格注定难以与官场同僚相处,以至于别人是官越做越大,唯独姚启圣是官越做越小,甚至连顺治都留下旨意,对其永不录用。


康熙对姚启圣的破格提拔,起初还是有赖于周培公对他的极力举荐。可君臣二人还没来得及相见面谈,姚启圣就因鞭打李德全一事让康熙下不来台。打狗还得看主人的呢,心里不痛快的康熙,随便寻个由头幽闭了姚启圣一段时间,天天好酒好肉伺候,就是不给他书看、不让人跟他说话,好好得杀了杀这个老头身上的清高傲气。

这与当初周培公的形象颇为相似,康熙还叮嘱过他应该向索额图学习学习,给皇帝留点面子。姚启圣风烛残年之人,心中积压的孤傲气息比起周培公来,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估计也正因为如此,周培公才能与姚启圣这个倔老头说得上话。康熙一直找不到合适的词来形容姚启圣的性格,反倒是蓝其儿的一句“姚总督,你一身的汗臭味,熏死我了!”将姚启圣浑身上下散发的酸腐文人气息,描述得十分到位。


经过一番磨合,康熙与姚启圣终于就平台一事达成了共识,姚启圣的“三必抚三必剿”策略进退有序、入情入理,十分符合康熙对台湾问题的看法。于是,康熙对姚启圣破格重用,授予其福建总督一职,让他全面负责对台的战略和政务。

一心只求在死之前,最后干成一件大事的老干部姚启圣十分放得开。不仅屡屡与上级对抗,反对明珠对台采取安抚和谈的主张,反对索额图用满人内陆水师和荷兰人揆一参与对台战斗,而且出口刁毒、不留情面,俨然一副光脚不怕穿鞋的架势。就连康熙也受不了这个姚老头的扭扭捏捏,干脆一度打发他回老家丁忧。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对抗上级、惹怒皇帝的姚启圣,却在最后得到了善终。康熙不仅封赏他为西湖候,而且将杭州西湖边上的一处行宫,连同里面的古籍珍本都一并赏赐给了他。如此结局,比起索额图、明珠倒台幽闭,李光地远贬台澎的下场,不知道要美好圆满得多多少。

这当中,应该与姚启圣本人和康熙两方面的因素都有关系。消灭郑经、收复台湾后,姚启圣自知功成身退的时候到了,况且自己年事已高,干事创业、名留青史的心愿已经完成,没有必要继续赖在官场上宦海沉浮。此外,人贵自知的姚启圣,也十分明白自己的性格不适合在官场上打滚,时日久了难免重蹈以往一贬再贬的覆辙,倒不如急流勇退,保全身家性命,做些读书闲居、颐养天年的乐事,岂不快哉!


康熙这边,更多的大概是出于对周培公的愧疚之情。多年前的周培公,与现如今的姚启圣,一个是平定三藩之乱,一个是收复台湾,两个都是汉人,两个又都是功不可没。然而,周培公在索额图、明珠等满族亲贵的排挤下,被康熙安排到满人的老家、冰天雪地的盛京监视为官,最终英年早逝、空耗虚度了十几年光阴。今时今日目睹眼前的姚启圣,怎能不让康熙勾起旧日的情怀。

康熙对朝臣的保护,除了姚启圣之外,还表现在了从小一块长大的魏东亭身上。借着祭拜明孝陵时朱三太子的刺杀未遂事件,康熙用心良苦得将这位发小贬官到了台澎当县令,使之远离索额图、明珠党争的漩涡中心,最后也得以善终。


竹山清溪涧


电视剧《康熙王朝》里,由老戏骨苏廷石饰演的姚启圣这个人可谓是活灵活现,给观众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那么,姚启圣这个人在历史上是不是真实存在呢?答案是。

姚启圣(1624-1683年),字熙止,号忧庵,浙江会稽县(今浙江绍兴市)人,后隶于汉军镶红旗。

在剧中,但有人向康熙皇帝推荐姚启圣时,康熙查看其简历后发现,别人做官是越做越大,姚启圣做官却是越做越小,最后被发配到关外白雪茫茫中看马去了。

由此,姚启圣引起了康熙的注意,并将其从关外带回,赋予收复台湾的重任。



根据清史稿的记载,姚启圣年轻时可不是电视剧中的那个尖酸刻薄的瘦弱老头,他老人家在二十来岁尚侠义,曾有救美救难之义事,也算是小有名气。

至于电视剧中说姚启圣酷爱读书,就连康熙要看的书他都想偷走,这个倒也没有说错。因为姚启圣确实饱览诗书,他也是科举正途出身。

康熙二年(1663年)时,姚启圣乡试中举,后授为广东香山知县。在任期间,因为其擅开海禁放开对外贸易,结果被人告发,由此罢官从商。

电视剧中说他官越做越小,想必有所依据。

三藩之乱后,姚启圣捐资募兵,并投入康亲王爱新觉罗·杰书麾下,因屡献奇谋,后升为浙江温处佥事。



康熙十五年(1676年),姚启圣冒险劝降耿精忠成功,由此升为福建布政使。两年后,再升福建总督,负责平台事宜。

康熙十九年(1680年),姚启圣率兵攻克海澄并收复金厦,郑经兵败后退往澎湖,姚启圣因功授兵部尚书衔、少保兼太子太保、右都御史。

在之后的两年中,姚启圣协助水师提督施琅收复台湾,但因为种种原因,姚启圣再未能获得更高的奖赏,最终于福州郁郁而终。



总体来说,历史上的姚启圣的一生也是比较精彩的,但可能和电视剧展示出来的那个尖酸老头有所区别。

不过,他的大概经历和功绩,倒也基本契合。倒是同样被重点刻画的李光地,其在历史上的表现倒和电视剧中完全不同。

毕竟,电视剧只是电视剧,和真实的历史并不相同。但屏幕上的那位姚启圣,确实比历史的那位更加丰富有趣,更容易让人记住!


坑爹史册


《康熙王朝》中,姚启圣有经天纬地之才,从封疆大吏一级级向下做到了九品(类似弼马温的职位),大清的各级岗位都做过一遍。因周培公举荐,康熙重新启用姚启圣,让其统筹收台事务。大功告成之后,姚启圣辞官归隐,激流勇退。姚启圣的退隐,有个人原因,也受到朝中形势的左右,他是顺势而为。

姚启圣做遍了朝廷上下所有的岗位,风光过,得意过,也失意过。完成康熙交代的任务后,姚启圣已经年近古稀,是时候颐养天年了。世界是年轻人的世界,姚老师上年纪的人了,要给后人让路。当初,姚启圣宁愿去三里河马场养马,也不愿为官,就是因为他嫉恶如仇,看不惯官场的风气。他的个性与整个大清官场的作风,格格不入。

知进退是为官之道,也是自保之道。功高盖主如果不及时刹车,后面的万丈深渊就会等着他。陶启圣是一位帅才,收回台湾他居功至伟,已经引起朝廷上某些官员的嫉妒,倘若再不收手,就等着被明珠等人弹劾。在平台的过程中,姚启圣也得罪过不少朝廷官员,索额图、普赖都因他而利益受损。他在朝堂,迟早会被索额图等人秋后算账。历史上,被卸磨杀驴的功臣比比皆是,姚启圣是个聪明人,知道韩信的下场,懂得学习张良。

在康熙心里,在朝廷上,一直存在满汉之别。尤其是康熙,始终都是满清贵族利益的代言人。满人立功升官发财成了天经地义,汉臣芝麻绿豆大点功劳就会引起不满。康熙在用汉人的时候,也会防着汉人。康熙任命姚启圣负责全部平台事务,结果又给姚启圣添堵,明珠、索额图等人牵制他,甚至想稀释他的功劳。满人对姚启圣的牵制,给他的工作造成极大的麻烦。

姚启圣心里清楚,康熙先是满人的利益代言人,其次才是天下的皇上。在大清朝堂之上,汉臣不好当,周培公就是一个活生生的案例,立下汗马功劳却被扔到冰天雪地。既然康熙不能完全信任,姚启圣又不想重蹈周培公覆辙,只能归去来兮。当姚启圣说回家丁忧的时候,康熙借坡下驴说不给他官做,连挽留的意思都没有。在康熙心里,姚启圣已经死了一万次,早就该回家抱孙子了。

姚启圣深得圣心的是他的才能,不是他本人,当康熙需要的时候可以用一用,不需要的时候就可以束之高阁了。姚启圣知道自己该扮演一个什么角色,恪守本分,功成身退是他的最佳选择。


秋媚读史


可以说,在《康熙王朝》中,最了解姚启圣的人不是别人,就是康熙。

姚启圣在顺治朝从一个一品大员辗转做到九品养马官,随后被顺治永久封杀,皆因他不按常理出牌,恃才傲物,且又待人刻薄,尤其对满人主政中华常怀不满之心。本以为他的一生就是这样了,结果到了晚年,他终于遇到了自己的知己和伯乐,那就是康熙。



康熙与姚启圣的关系,真是可以用相爱相杀来形容。最开始康熙为了让他心服口服地为我所用,狠狠地整治了他一番,最后烧掉了先帝对他“永不录用”的诏书,才彻底收服姚启圣。

但姚启圣并不是那么容易掌控的,他是一个狠角色,被派往福建主持平台事宜之后,康熙对他也是既用且防。康熙不止一次违背姚启圣的意愿,干预平台方针,姚启圣也知道康熙的想法,屡次用各种办法巧妙应对,主动背锅回家丁忧,康熙又一次次地用一纸上谕把他连骂带劝地拽回来继续主持平台之事,而且越骂越贴心,但就是不承认自己举措失当,因为皇上从来都是对的。



当然康熙并不是一点都不生气,他自己不止一次说过,朕在心里已经把姚启圣这个老家伙杀了一万遍了。毕竟贵为帝王,从来都是杀伐决断,一应出自朕意,谁敢给他找气受?周培公出言无忌,又立下大功,最后不还是被扔掉盛京,抱病而终?但为了平台,康熙多次容忍了姚启圣的脾气,双方在互相磨合中,终于完成了平台大计,一举荡平郑氏家族,将台湾收入囊中。

而在最后论功行赏时,康熙把姚启圣封到杭州去做西湖侯。其实康熙对姚启圣太了解,他这样的刻薄之人呆在朝廷里才是最危险的,没了平定台湾的大事,不知道哪天他那张恶毒的嘴惹到了谁,到时候没人能保得住他,倒不如给足他富贵和礼遇,让他远离这朝堂之上的纷纷扰扰,整日有喝不完的茶看不完的书,做一个可以开怀大笑的富家翁,也胜过像之前的周培公,被远远地扔在盛京郁郁而终的好。



姚启圣也理解康熙的心意,所以很开心地接受口谕,并欣慰地笑说,皇上真是千古圣君。


达摩说


不要受电视剧《康熙王朝》误导,现实中康熙帝对姚启圣可以是用“又爱又恨”来形容实不为过,爱是爱其才,恨是恨其心。姚启圣有治邦之才,帮助施郎收复台湾有他一半的功劳。康熙深知其才并爱其才干。

但是呢,姚启圣这人不喜欢康熙帝。准确点说,是不喜欢统治阶级。姚启圣属于那种蔑视皇权且内心清高的人。康熙帝当然看出姚的“貌合神离”来,虽然表面上不违抗皇旨,但内心是不臣服的。所以康熙帝曾说过“我恨不能杀姚十次也不能解恨”。当皇帝的最不能容忍臣子不真心忠于自己了。

但是康熙帝毕竟是明君,虽然从感情上来讲,他很痛恨姚启圣这种人,也贬过他几次。但是一直没有杀他。

至于楼主所言“功成身退不愿为官”是电视剧歪曲历史,真实的姚启圣是另一个样子。

依据《清史稿》记载,姚启圣年少时像梁山好汉一样,喜欢见义勇为,该出手就出手。早在顺治初年,由于遭到土豪欺负,所以当兵投靠了清朝当了官,杀死土豪之后,又弃官回家,这是姚启圣第一次辞官。

到了康熙二年,也就是1663年,姚启圣参与科举考试,考中之后被任命为广东香山县令,后来由于私自开放海禁,被罢官。这是姚启圣第二次离任。

这两次做官品级都不高,不像《康熙王朝》中官越做越小。

康熙十三年,耿精忠造反,姚启圣父子招募数百名兵勇投奔康亲王。第二年由于战功,姚启圣被破格选拔为温处道佥事,官位也不高。

耿精忠投诚后,朝廷选拔姚启圣担任福建布政使,相当于福建的副省长了,派他带领部队征伐郑经。康熙十六年1677年,姚启圣打败郑经,完全占领了漳州、泉州。郑经战胜逃到厦门。

《康熙王朝》里由于郑经屡次入侵骚扰,姚启圣实行海禁,迫使沿海居民内迁。历史真实情况是,姚启圣恳求政府开放海界,恢复百姓的常业。至于乡民挖姚启圣的祖坟就更是扯蛋了,姚启圣是浙江会稽(今绍兴)人,祖坟怎么可能在福建呢?

另外《康熙王朝》里姚启圣不赞同明珠和郑经的和谈附庸,而真实情况是姚启圣是赞同的,只是后来康熙帝不赞同,敦促水师提督施琅进军征讨。


我是一只荒漠猫


近两年的清宫剧火的一塌糊涂,小编认为最火的还是康熙和乾隆这两位皇帝。别的皇帝好像没啥印象,但对这两位皇帝的形象那是刻在了脑子里了。

康熙是为明君,这在历史上都是有记载的。

在康熙执政的时候,在他的手下,有很多了不起,并在历史记载上留下名字的大臣们。

如:索额图,施琅,明珠,姚启圣,张廷玉,周培公,李光地等,他们各自在官位上各展所长,帮助康熙平定不安因素,稳固了大清江山。

姚启圣就是这些有功大臣中的一员。他才华横溢,恃才傲物,天生骨子里就有一股犟劲,就是这么一股劲让康熙对这位帅才又爱惜又憎恨。

姚启圣是个正直的人,他饱读诗书,考取过乡上的第一名,是个才子。

在《康熙王朝》中有这么一段表现出了姚启圣的可爱和大智慧。

施琅向姚启圣下跪诉苦,说各将士对他发号的号令不服从。

于是,这个一身布衣的姚启圣换了官服,一路小跑来到海边为施琅树威信,使得各将领一起脱鞋和施琅在甲板练兵。

姚启圣在这里并没有因为自己是施琅的老师而自居,而是以大局为重,帮助施琅,为国效力。

就凭这点就可以看出,虽然姚启圣清高,恃才傲物,但在关键时刻还是分得清孰重孰轻,是个非常智慧的忠臣。

影视剧中姚启圣看起来还有些矫情,最后康熙容许让他为家人丁忧。

这也是之前姚启圣总是提起的家事,正好,康熙来个顺水推舟,满足了他的请求。

这也是姚启圣想要的结果。自己的工作完成了,明白该退休了,常言道“伴君如伴虎”,不怕一万就怕万一,谁知道哪天,康熙会不高兴了找茬呢!

剧中姚启圣的笔墨不是很多,但非常有看头,不妨和小编一起再重温一下《康熙王朝》这部剧,一定会有收获。


24帧半


农村学堂认为:姚启圣能够收复台湾,当然也能够明白康熙帝的用人之心。理由如下:

一是姚启圣知道周培公的下场是如何的。

二是姚启圣明白康熙帝不可能真正把权利交给汉人,至始至终把权利集中在满人手中,汉人永远也不会得到很高的权利,这也是清朝后来灭亡的一个原因,虽然后期改革都是在外国人的逼出来的,就算四大名臣加上一个袁世凯也无法改变清朝的命运,汉人至始至终都没有一个有好高的官位。

三是姚启圣明白,朝庭是满人的朝庭。就算康熙把高位封于姚启圣,但满人臣子也不会饶过姚启圣。都会处处刁难姚启圣。姚启圣也看明白了的。

四是姚启圣明白,收复台湾虽是自己功劳,但朝庭方面不会这样认为,功高盖主必遭杀害。与其那样,不如借机请假还乡。

五是姚启圣明白,之前吴三桂、周培公的下场,必然自己也会料定一二,只得借假还乡才是最好的归宿。

喜欢我的观点,就关注农村学堂。







农村学堂


那是因为姚启圣深知康熙皇帝的秉性,深知“飞鸟尽,良弓藏”的古训,深知一代名将周培公的下场。论功劳,姚启圣只有平台一功,而周培公却有平三藩、收辅臣及平定太监造反等诸多功勋。可是二人的下场却天差地别,周培公在平三藩即将胜利之时被召回,授盛京将军,在苦寒之地郁郁而终。而姚启圣则在收复台湾之后主动乞骸骨,告老还乡,康熙则封他西湖侯,并赐他行宫一座,藏书万卷。这二人都是治世能臣,可下场却天差地别,原因就在于两点,一是“知进退”,二是能否会“藏”。

周培公被康熙发掘以后便屡立功勋,从蜡烛没捻就能判断出来太监造反,平了杨启隆的叛变。与图海带三千家奴平察哈尔王,单刀赴会招抚王辅臣,与吴三桂决战鄂湘,战功赫赫,吴三桂大败已成定局。可是此时满朝上下(尤以满臣为多)都开始弹劾周培公,原因便是害怕此时手握几十万精兵且又能征善战的周培公成为第二个吴三桂。

康熙是最多疑的人,他在平鳌拜的时候便派人监视过自己的心腹手足魏东亭,更何况是汉人大臣周培公呢。所以康熙就坡下驴,急召周培公回京,而令图海为主将,将这件不世之功给了满人图海。而功高盖主的周培公却被发到了满人的老窝——盛京,在那里周培公是翻不出什么浪花的。

所以周培公的结局悲惨就在于他不知道在该退出的时候退出,并且不知道守拙,每次康熙的意图他都能领会,并且当众表达出来。哪个皇帝会希望自己的臣子能这样清楚自己呢,皇帝需要的是下边人的无条件服从和自己的天威难测,绝不会希望自己肚子里有一条蛔虫。

而姚启圣显然从周培公这里吸取了经验教训。姚启圣是一个怪人,从封疆大吏做到了九品司厩,更是让顺治谕旨此人决不可再次重用。他之所以能进入康熙皇帝的法眼,那就是因为这是周培公临终前的举荐。姚启圣此人持才傲物,目空一切,是康熙最厌烦的人。康熙更是对姚启圣直言“有时候朕真想杀了你”。

可是康熙还是重用了姚启圣,那是因为只有姚启圣才能对付施琅,才能尽快平台。康熙力排众议,给了姚启圣节制诸省台务的大权,而这也让姚启圣得罪了不少满族显贵。平台之策在几年之后终于显出作用,台湾在姚启圣的施琅的通力合作之下收复。

这时候的姚启圣立即回京面见康熙,祈求告老还乡,并拍了他的一次大马屁。他说能生于康熙之年是姚启圣之大幸。因为只有康熙才会用姚启圣,让他来完成这不世之功。康熙在这个狂傲的士子嘴里听到了服软的话,自然是开心的莫名,旋即批准了他的请求,并封他为西湖侯,赐行宫一座,藏书万卷。

功劳巅峰知道修退路,这就是姚启圣的聪明之处,他若是留在朝中做官,想必早晚会让恨他入骨的康熙处死。而做个逍遥侯爷,才是最好的下场。

至于康熙,自然也乐见此事。因为他要做的是千古圣君,必须要优待功臣,一座行宫和有名无实的侯爵确实算不了什么,更何况姚启圣七旬老者,也没有多大的威胁。真让他回老家,路上还真不一定说什么浑话呢。

以上。


逆流时代


《康熙王朝》中深得康熙喜欢的两个重要大臣一个是周培公,另一个是姚启圣,这两个人有两个相似的地方。

一是他们俩都是汉人,二是他们都在康熙王朝打江山时立下了汗马功劳。

要知道满清政府对于汉人一直心存芥蒂,周培公虽说是汉人,但他能力出众。

在平定三藩之乱时,充分发挥了他作为抚远大将军一职,统领大军平定了察哈尔王,随后又让王辅臣投降。

康熙求贤若渴,但也生性多疑,特别是对汉人,因此对于周培公举荐的人选姚启圣,做足了调教的功夫。

第一,康熙深知姚启圣有了两大爱好,爱看书、爱说话,一开始就给姚来了个下马威,将其禁闭了三个月,除了好吃好招待,没有书看,没人与他说话。

第二,一次康熙和姚启圣一同坐车,皇帝递给他一本书《士林轶语》读,下车时姚顺手将书放在怀里准备带回去读。

康熙看见了突然说,自己平生有两样东西从不送人,嫔妃和自己读过的书,姚听后心惊胆战,但康熙又说,这本书自己还没读,将姚启圣那颗悬着的心又落了上来。

第三,姚启圣作为汉人虽然投靠了清朝,但他从心眼里瞧不起清朝,他性格豪放,敢于表达自己的不满情绪,他藐视朝廷的态度被康熙看在眼里,记恨在心里。

在《康熙王朝》中,有一次康熙大骂姚启圣:姚启圣我没有杀你,但我在心里已经杀你一千次了。

你看不起满人,有才却不愿为国效力,你藐视朝廷官吏和皇亲国戚,甚至藐视皇帝,所以你去宁愿去养马,也不出来做官。

康熙把姚启圣看得很透,他骂姚启圣,是为收服姚启圣,康熙是一个自负的皇帝,不仅博古通今,而且有经纬之才,他几句话就抓住了姚启圣的痛点。

一个高高在上的皇帝能够对他内心如此了解,这对姚启圣来说有些震撼。

作为一个深谙自己内心的君主,作为一个满腹经纶的皇帝,康熙的洞见和学识,让姚启圣折服。

最终,康熙皇帝通过恩威并重,授予姚启圣重任。姚启圣也的确没有让康熙看走了眼,

他开足了马力,跃马扬鞭、报效朝廷。

姚启圣上任期间,做了令康熙刮目相看的几件大事,如平定三藩、平定招抚郑军、壮大水师、发展经济、荐举贤良等等事件上做出了卓越的成就。

要说他做的最突出的事件那就是收复台湾。

常人看来是施琅率领军队收复了台湾,但是若没有姚启圣前期的准备与辅助, 施琅不会轻易取胜。

在收复台湾的过程中,姚启圣不惜自己的钱财,将家中值钱的金银珠宝甚至妻妾的首饰都捐了出来,鼓舞了清军的士气,在平复台湾的一战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姚启圣收复台湾归来,康熙提出要重用他,功成名就之时,姚启圣看透了官场之道,却急流勇退,主动请辞。

这是因为,经历了官场上的起起伏伏,姚启圣深谙官场之道,他早已看清了官场的水深,人心叵测。

他的推荐人周培公,能力出众,为朝廷立下汗马功劳,尽心尽力却落得个不被康熙信任,郁郁而终的下场。

所以收复台湾归来,姚启圣决定告老还乡,皇上赐他一座行宫、大量藏书,以此颐养天年,为自己的一生画了一个完美的句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