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高仿,很low嗎?

用高仿,很low嗎?

你怎麼看用高仿奢侈品的人?

職友:劉治榮

這是一個非常有趣的問題,在我看來喜歡用高仿的人應該是對審美有追求的人,但我個人並不贊同超過自己消費水平去使用高仿。

首先,哪些大品牌之所以成為大品牌應該還是有其原因的。不管是產品的設計、質量還是品牌故事,總有打動別人的地方,而對這些點有感覺、心嚮往之,的確是一件很好的事情。

多年以前,“高仿”更盛行的時候,我經常跟小姐妹一起看時尚雜誌、看大牌宣傳,然後逛街,去商場看真正的成品是什麼樣的,當然,買不起正版的,只能看看再依依不捨的放下。

買一件看起來一樣但價格低很多的高仿,自然是更讓人滿意的選擇,所以,我和我的小姐妹們真的買過,不止一件。所以,負責任地說:

1)買到一件真正的高仿,需要對原品牌的高度瞭解,瞭解到所有的細節,整個購買的過程簡直是對原品牌致以高度敬意的過程;

2)買到意見真正的高仿的心情也是超級好,對這件高仿贗品也是彌足珍惜的,但內心依然想著什麼時候能夠買一件真正的正品。

用高仿,很low嗎?

其次,為什麼我不建議超過自己消費水平使用高仿呢?

很現實地講,品牌的定位是有自己的客戶群的,既然買不起正版的,那也就是說根本不是人家的客戶群,強行用高仿去彌補這個不足,一件、兩件還有些興奮,但一直不買正品、買不起正品即便別人不知道、即便不在意別人的眼光,自己也很難騙自己,會形成更大的對現狀的不滿,對自己的不滿,並不能真正體驗大牌能夠帶來的滿足感和自信。

所以,對於買高仿的人我非常理解,但不建議。另外,隨著知識產權保護越來越被大家認可、監管方面也越來越嚴格,購買高仿的渠道越來越小,而使用高仿帶來的不便也越來越多(比如出境的時候),這真的不是一個好的選擇。

而且,現在很多小眾品牌也做的非常好,找一個適合自己的比追求大品牌要更合適一些。

用高仿,很low嗎?

職友:Miss Q

現在微博微信上賣奢侈品高仿的滿天飛,銷量還都挺好。人們對待這個問題有各自不同的見解。有的人認為沒錢就不買,買就買真的。但我個人覺得沒什麼,拋開牌子那只是個消費品而已。而且所謂的高仿性價比還是比較高的,材料、樣子極其相似的才算高仿,如果仿的比較差,就不叫高仿了。

買高仿的人不一定是想讓人覺得他有錢,很可能只是喜歡它的設計、顏色、皮料、手感等。既然有同樣的好作品,何必去花大價錢。有時背個正品包包,卻要被問是不是仿的,那為什麼不索性買一個大牌的高仿,各方面都無限接近原版,何樂而不為呢?

每一種生活狀態消費觀念都需要被理解,雖然大家處於不同的經濟能力範圍,但大家都同樣有對美好事物的幻想和追求,所以,對於使用高仿奢侈品的人沒必要感到奇怪或是義憤填膺。買高仿奢侈品的人本身並不丟人,真正丟人的是買了高仿奢侈品還要去炫耀自己買的是正版。

用高仿,很low嗎?

職友:東門聖手

怎麼說呢,用高仿的人我們還能怎麼看待?只能希望他們的人生能活出自己的生活來,而不需要去仿照別人,哪怕精度再高也只是control c control v。

首先,這是社會消費心理行為的趨勢。

每個人都追求好的生活品質,雖然有些人的能力並不能滿足生活品質的更高追求,那麼退而求其次也不失為一種好的法門。

當經濟繁榮到一定程度之後,那麼品牌這個概念將會深入人心,這不單單是因為它的品質更加的okay,還代表著一種身份和地位。

現在市面上講的是一個圈層的概念,那麼想進入這個階層就要融入這個圈子,想融入這個圈子,那麼你的一些配置首先就要達到。

其次,自我虛榮心的作祟。

其實每個人在這個社會上都是自卑的,每個人都羨慕著他沒擁有的東西,一旦他擁有了卻永遠不滿足於此,反而會追求一些其他他再也沒法擁有的狀態。沒錢的羨慕,有錢的,有錢的,像沒錢的那種滿足。這個世界人性永遠都是這樣,但有對比就會產生落差,一旦有落差就會產生一些驅動力。這個驅動力能讓人變好,也能讓人變壞,容易造神,更容易成就惡魔。

用高仿,很low嗎?

最後,當高仿的泛濫程度,已經擠掉了品牌的市場之後。

這就變相的引導了消費的主流程度,還在很多年前,老外來到中國,第一件事就是購買盜版的書籍以及影像資料。為什麼?因為便宜啊。

沒有人會捨得在她擁有足夠多的資源的情況下,用這些資源去換,明明可以用更小的代價就可以獲得的東西。因為每個人的內心當中,都有一個對於價值和價格的衡量標準。

雖然群體因為社會階層之間會產生一定的差異,但終究不會有天差地別的差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