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的龙门石窟景点怎么样?

前沿刽子手


可以肯定的说,龙门石窟绝对是一个不可不看、不能不看的景点,它是融宗教、历史、石刻、书法、建筑等多个门类为一体的世界文化遗产,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对于龙门石窟的前世今生、概况特点等等,这里就不再赘述,相信回答这个问题的许多人都会介绍到,并且官方的宣传和介绍更为详尽。这里,我单从建造的角度介绍一下龙门石窟所具有的历史意义和艺术造诣。



一、建造难度之大在当时历史条件下令人难以想象。龙门石窟位于洛阳市东南,分布于伊河东西两岸的悬崖峭壁上,南北长达1公里,共有石窟1300多个,佛洞、佛龛2345个,佛塔50多座,佛像10万多尊,另有历代造像题记和碑刻3600多品。有些位于山半腰,有些几乎到山顶,有的悬于崖壁,有的面对深渊,最高的佛像达17.14米,最小的仅有2厘米。其工程量之大,建造难度之高,处理方法之细腻,令人难以想象。尤其是在当时历史条件下,既无工程机械,又无雷管炸药,建造如此庞大规模的工程全凭人工开凿,实在令人叹为观止。最初是如何设计的,是否有建造图纸,在陡峭的山壁上如何施工,如何转运工具,高达几层楼的雕像如何保持恰当合理的造像比例,工匠们如何协作配合等等,这些都不能不使人浮想联翩,有些至今仍然是不解之谜,让人由衷佩服古代劳动人民高超的智慧和技艺。


二、建造时间长、跨度大、代表性强。龙门石窟始凿于北魏年间,迄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后来,历经东西魏、北齐、北周,到隋唐至宋等朝代又连续大规模营造,前后长达400余年之久,是营造时间最长的石窟之一。因此各个时代的特征和印迹都鲜明地体现和反映在不同的雕像技法里。如代表北魏时期的宾阳中洞,洞内有11尊大佛像。洞窟正壁雕刻主像释迦牟尼,左右二边有弟子、菩萨侍立。其中佛和菩萨的面相都显得比较清瘦,目大颈平,衣锦纹理刻划周密细致,有明显的西域艺术痕迹。再如唐代石窟的代表奉先寺,洞中佛像则明显体现了唐代造像的艺术特点,佛像大都面形丰硕、两耳下垂、形态圆润、安详温存、亲切近人。因此,走在龙门石窟的佛像之中就犹如穿行在蜿蜒曲折的历史空间,一个个鲜活的石刻雕像就是解开那个时代皇权更迭、历史兴衰的钥匙和密码。


三、雕刻造像精美绝伦,艺术造诣登峰造极。龙门石窟的雕刻造像技法精湛,题材丰富,为古代雕刻艺术之极品。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龙门石窟的雕刻造像特点与我国另外著名的三大石窟有明显的不同,龙门石窟在发扬光大其他石窟雕刻造像艺术的优点之外,还紧紧融合了深厚的汉族历史文化,深深融入了本民族的审美意识和艺术形式,使石窟艺术开始呈现本土化、世俗化、平民化的特点,是中国石窟艺术变革的一座里程碑。其代表作当属奉先寺的卢舍那大佛。卢舍那大佛佛高17.14米,头高4米,耳长1.90米,位居佛龛中央,佛像面部丰满圆润,双眉细长,秀目微视下方,鼻梁高直,面容端庄,微露笑意,自在安详,具有唐代人的明显特征,是一件精美绝伦的艺术杰作。尤其是那独特神秘的笑容,被世人称为中国的蒙娜丽莎。


四、选址考究,与周围环境搭配浑然一体。自古以来,龙门山色就被列入洛阳八大景之首,唐代诗人白居易曾盛赞:“洛都四郊,山水之胜,龙门首焉”。龙门又称伊阙,是洛阳南面的天然门户,在这里伊河两岸的香山和龙门山相对而立,河水中流,远望就象天然的门阙一样,因此被形象地称为伊阙。后来因为隋炀帝定都洛阳,所建都城皇宫大门正对伊阙,古代帝王又以真龙天子自居,因此便得名“龙门”。北魏及以后的统治者把代表佛教文化的石窟建造在龙门不是没有道理的,这里青山对峙,松柏苍翠,寺院林立,伊水荡漾,景色秀美。同时龙门山的石质又是以石灰岩为主,纹理清晰,易于锻造雕刻,实为建造石窟的理想之地。事实也充分证明,龙门和石窟的历史性结合是当之无愧的千古绝配,龙门因石窟而山色更加灵秀,石窟因龙门而光芒万代不衰!


洛阳古今事儿


龙门石窟是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是中国5A级景区,位于洛阳市龙门山与香山上,石窟开凿于北魏,先后历经数个朝代,南北长达1公里,至今存有窟龛2345个,造像10万余尊,碑刻题记2800余品,是中国石刻艺术宝库之一。

龙门石窟实行一票制,包含龙门石窟、白园、香山寺三个景点,全价120元,学生票半价60元。春夏秋开放时间是早上7点下午6点半,冬天7点半到5点半。4月到10月还开发了晚上游龙门石窟,世界是6点半到10点。线路推荐可以:西山石窟—东山石窟—香山寺—白园。

在去龙门石窟旅游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

1.北魏开凿的石窟全部集中在西山,唐代开凿的石窟则分散在西山和东山。参观龙门石窟时,最好从前门进,不要坐三轮车从后门进,这样从后门出来,一来可以到河对面观石窟全貌,二来过一个桥就是东山的石窟了。

2、从停车场到景区有一段路程要走,这个时候您可以选择观光电瓶车全程12元/人,分段2元到4元/人,也可以步行走全程1个小时,还有龙门石窟的景区的大部分的景区在龙门山的半山腰,这是就需要走一部分台阶了,请女士尽量不要穿裙子!

3、河畔有一个卖纪念品的市场,有大量的仿唐三彩出售,请游客朋友们慎重购买。

4、龙门石窟北500米处山崖建有广化寺,为北魏时的龙门八寺之一。

图片摘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特区快报


龙门石窟是中国石刻艺术宝库之一,现为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伊河两岸的龙门山与香山上。龙门石窟与莫高窟、云冈石窟、麦积山石窟并称中国四大石窟。


龙门石窟开凿于北魏孝文帝年间,之后经历东魏、西魏、北齐、隋、唐、五代、宋等朝代连续大规模营造达400余年之久,南北长达1公里,今存有窟龛2345座,造像10万余尊,碑刻题记2800余品。其中“龙门二十品”是书法魏碑精华,褚遂良所书的“伊阙佛龛之碑”则是初唐楷书艺术的典范。


龙门石窟延续时间长,跨越朝代多,以大量的实物形象和文字资料从不同侧面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经济、宗教、文化等许多领域的发展变化,对中国石窟艺术的创新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2000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龙门石窟最大的佛像高达17.14米,最小的仅有2厘米。西山崖壁上有北朝和隋唐时期的大、中型洞窟50多个。


奉先寺是龙门石窟规模最大、艺术最为精湛的一组摩崖型群雕,因为它隶属于当时的皇家寺院奉先寺而俗称“奉先寺”。此窟建开凿于唐高宗初,长宽各30余米,洞中佛像明显体现了唐代佛像艺术特点,面形丰肥、两耳下垂,形态圆满、安详、温存、亲切,极为动人。


主佛莲座北侧的题记称之为“大卢舍那像龛”,这里共有九躯大像,中间主佛为卢舍那大佛,据佛经说,卢舍那意即光明遍照。

奉先寺大型艺术群雕以其宏大的规模、精湛的雕刻高踞于中国石刻艺术的巅峰,成为中国石刻艺术的典范之作,也成为唐朝这一伟大时代的象征。


龙门石窟是佛教文化的艺术表现,但它也折射出当时的政治、经济以及文化时尚。石窟中保留着大量的宗教、美术、建筑、书法、音乐、服饰、医药等方面的实物资料,因此,它是一座大型石刻艺术博物馆。

2018年9月20日起,龙门石窟景区门票价格由100元/人次降为90元/人次。

(洛阳晚报 付璇)


洛阳晚报



龙门石窟节假日会爆满,平时的话人不是很多,在龙门石窟景点都是沿着河两岸分布,景点比较集中,最著名的还是大佛,基本都是冲着这个去的,但是还有很多小景点,比如白园、香山寺、奉先寺等等。

总之我觉得龙门石窟是去洛阳必去的景点之一,去完之后可以继续去关林庙、白马寺、大峡谷、蝴蝶谷游玩一番,如果赶上牡丹节,那你就赚了。希望回答对你有所帮助。


观察驿站


洛阳龙门石窟因位于龙门山而得名,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前后开凿修建,距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是我国保存比较完整的大型石窟群,与敦煌莫高窟,大同云冈石窟并称“中国三大石刻艺术宝库”。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卢舍那大佛,寓意万事如意,光明普照。有卢舍那大佛的庇佑,必能一切顺利,万事如意!

河南洛阳欢迎您!


毛三的自留地


在悟空看到这个问题,其实也都听愿意跟大家讲讲龙门石窟的,有关这个国家级的5A景区,对于洛阳人来说,非常引以为傲。

龙门石窟南北长达1公里,今存有窟龛2345个,造像10万余尊,碑刻题记2800余品。其中最为吸引人的当属石刻艺术。北魏和唐代的造像也反映出了不同时代的风格,北魏以瘦为美,佛像追求秀骨清像,唐代以胖为美,造像圆润,双肩宽厚,可以说不同风格的造像都代表了当时最高的石刻艺术。

龙门石窟开凿于北魏孝文帝年间,历经多个朝代大规模建造,建造时间长,延续时间久,留下了大量的遗迹和文化资料,好不夸张的说已经成为洛阳最为标志的旅游符号!很多外地朋友来洛阳,首当其冲推荐的就是龙门石窟,小编每年都要在不同时节去至少三四次,而且每次都要在卢舍那大佛前面驻足很久,仰望佛首,双肩宽厚,雕刻自然流畅,看她的面庞,温和平静,能让人忘却所有烦恼,心神归一。

当然,作为来洛阳旅行的首选之地,小编还是建议错峰出游,尽量避开五一、十一之类的节假日,因为游客真的很多,给人带来的体验也较差,比如交通堵塞、乱扔垃圾之类,甚至还有人在监管不力的情况下,出现攀爬石窟之类的乱像,在此也是希望龙门石窟景区能够加强管理。


小疯影像


龙门石窟是洛阳市区南面的一个非常著名的景点,也是我国一个重点的文物保护单位。龙门这里本身风景也是非常秀丽的,而且还有两座相对的青山,到洛阳龙门这边旅游的话,石窟肯定是第一个要去的景观。

龙门石窟开凿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前后,从隋唐到宋朝,这些年代都是持续的扩大它的面积的,整个景区里面有人密密麻麻的97000多尊佛像,而且还有各种石窟上千个,除此以外,还有非常多的题记和碑刻。 而这里面各种各样的景物都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体现了非常高的艺术造诣,比如说龙门石窟中唐代最大的一个石窟就是奉先寺,它是在武则天的那个时期就开胶了的,整个用了三年的时间,所以在这个洞中的佛像也非常明显的,就是展示了唐朝时期那种佛像艺术的特点,人物的面相非常的柔和,而且也非常动人。


除此以外,这里还有一个非常著名的是宾阳洞,这是一个非常大的工程,据说前前后后花了二十四五年的时间才完成修缮,据说在所有龙门石窟中,宾阳洞也是耗费时间最长的一个洞窟,在整个洞穴里面有10亿钻大的佛像,主像是释迦牟尼像,他的体态非常的端详,而且里面的壁画都是非常精美和细致的。

这里开凿的最早的一个石窟应该是古阳洞,在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的前一年,就已经开始修缮了,所以在整个洞里面有非常多的小佛龛,雕刻也是非常的精细的,里面保存着大量的与宗教,音乐以及建筑等相关的实物史料。


旅食家


我是写书法的小学生

我叫刘国峰

A,中国四大石窟

B,北魏到现在

C,5A风景

不用长脑子都必须要去看

不看

说明你真没长脑子



中书协会员刘国峰


那里,永远是不朽的文化瑰宝!永远值得人敬慕!


用户60594922622


追求自然景观的别去,感受文化了解历史欣赏艺术的去了不亏。旅游本身就分类,看游客的喜好。有人喜欢美景,有人喜欢文化,有人喜欢历史,有人喜欢艺术。东莞之前也是车水马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