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四號”成功著陸月球背面,心情立馬激動起來

剛剛看了新聞得知嫦娥四號已經成功在月球著陸,生活在湖北武漢的小編激動地手抖,立馬想將這個消息再一次的傳播出去。但是小編有一個問題,為什麼要選擇在月球背面著陸呢?相信大家也有同樣的問題!

自12月8日嫦娥四號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升空以來,朋友們就盼望著,盼望著它順利進入繞月軌道併成功登陸月球。一位網友看到嫦娥四號的最新消息後,有趣地說道:“今天我的一顆懸在半空中的心終於放下了一半。”

接下來是12月12日16時45分,經過一百一十小時的奔月旅程,嫦娥四號已經順利到達月球附近,併成功實現了近月制動。小編翻看這些新聞時激動地眼皮打架。嫦娥四號完成了在近月點大概一百公里的環月軌道上的剎車,被月球成功“抓住”,下一步,它將“親吻”月球。從小就有一個航天夢的小編,因為沒有好好學習,無緣這份工作,但是小編的心還是和我們的航天事業連在一起的。

“嫦娥四號”成功著陸月球背面,心情立馬激動起來

嫦娥四號一共飛行了26天,終於在1月3日上午10點26分,低調得似乎都有些淡出公眾視野的嫦娥四號月球探測器厚積薄發,確實,它是悄悄的,小編根本沒有任何準備的情況下完成了人類史航天史上的一項壯舉——成功軟著陸在月球背面的南極-艾特肯盆地馮卡門。至此,這項略顯低調的探月之旅終於度過了最困難和最驚險的時刻。

有網友詼諧地說:“看見嫦娥了嗎?看見玉兔精了嗎?!也許廣寒宮在月球背面,但很快我們就能見到嫦娥姐姐真容了!如果我沒理解錯的話,這才是“嫦娥”項目的真實目的。”

不知道大家還記得六年前那次牽動億萬人神經的“嫦娥三號”月球正面軟著陸任務嗎?那時候小編剛剛踏進大學的校門。今天成功著陸在月球背面的“嫦娥四號”確實感覺有點默默無聞。六年前的“嫦娥三號”探測器是在先前“嫦娥二號”探月衛星所獲取的超高分辨率圖像的引導下邁出了中國人在月球上的第一步,而今日的“嫦娥四號”則是在沒有精確地形成像做參考的情況下踏出了全人類的在月球背面的第一步。

“嫦娥四號”成功著陸月球背面,心情立馬激動起來

想必大家不知道,但也能猜出來,月球的表面地形特別複雜,“嫦娥四號”所去往的月球背面南極-艾特肯盆地地形狀況要比月球正面更加的複雜。查閱資料知道月球背面遍佈著大量的高山、撞擊坑和環形山,地勢十分陡峭,難以找到大片的平坦區域用於著陸,著陸的月球背面南極-艾特肯盆地高山峽谷交錯,整體地形忽高忽低,著陸區地形起伏達到了6000米,這是青藏高原的差距呀!所以大家可以感受到這次月球背面著陸的困難是有多麼的大了吧!

“嫦娥四號”成功著陸月球背面,心情立馬激動起來

但是就在10點26分,“嫦娥四號”的著陸腿穩穩地落在了月球表面,“嫦娥四號”成功著陸!中國的“嫦娥四號”成為了人類歷史上第一個在月球背面成功實施軟著陸的人類探測器!

“嫦娥四號”成功著陸月球背面,心情立馬激動起來

作為中國探月工程實現最終月球採樣返回之前承前啟後的關鍵一步,“嫦娥四號”承載著意義重大的任務。它不遠萬里,突破重重險阻來到月球的背面,必然要有一番作為。所以它攜帶了一些法寶,攜帶的荷蘭研製的低頻射電探測儀可以採集聽到遙遠宇宙的聲音,利用德國研製的月表中子與輻射劑量探測儀,可以探測月球上的礦物,還有瑞典研製的中性原子探測儀,用來測量太陽風粒子在月表的作用。另外,“嫦娥四號” 還搭載有一項由重慶大學牽頭研製的科普載荷——“月面微型生態圈”,這個就厲害了,它是用來在月球培養生命的!

“嫦娥四號”成功著陸月球背面,心情立馬激動起來

今年正是人類探索月球60週年,嫦娥四號選擇在這個新年伊始的時間著陸,也是有著深刻意義的。而且今年也是人類實現首次載人登月三十週年。就在幾十年前人類完成了一系列載人登月飛行任務的阿波羅計劃。用美國總統肯尼迪的那句:“我們選擇去月球,不是因為它很容易,而是因為它很難” 。所以我們不斷挑戰,不斷奮進!

“嫦娥四號”成功著陸月球背面,心情立馬激動起來

我們與人類過往的舉動所不同的是,中國人的探月工程始終都懷揣著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夢想,踐行著開放合作的理念。在我國探月工程之初,我們所獲得的全月球影像與數據,都是以開放的姿態面向國際,供全球的科學家使用,展現了我們大國風範,和大國胸懷。

這一次我們又邁出了一大步,選擇去往更加艱難的月球背面並與全球致力於和平開發太空的國家一同展開探索,更是有別於過往的國際權力觀、共同利益觀、可持續發展觀,我們選擇去往月球背面,不是因為它帶來的那份獨一無二的榮耀,而是因為這艱難的一步註定也是人類文明前行的一步!祖國強大!

小編看了這樣一段話,熱血沸騰,真想高喊:祖國萬歲!祖國強大!中國夢萬歲!

部分內容借鑑於網絡,只是想表達個人此時激動地心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