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叛逆的孩子,我该咋爱你才好?请掌握五原则,实现和平共处

青春期叛逆的孩子,我该咋爱你才好?请掌握五原则,实现和平共处

经常接到家长的“告状”电话,有时一聊半个小时,告的是谁呢?我的学生,她自家的孩子,罪状一条又一条,简直“罄竹难书”!末了总是这么一句:“老师,我真拿他没办法,不听我的,你的话他还肯听,帮我教育一下吧。”现在更方便,打开微信, “投诉”的微信留言鱼贯而入。总之叛逆的孩子各有各的不同,家长的烦恼都是相似的。

年青时,接到这样的任务,总是嗤之以鼻,认为家长也太无能了,怎么自己的一个孩子都管不了?直到自己的孩子上了初中,进入叛逆期,对这个问题才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记得那时也时不时打电话向班主任“求援”,班主任总是很吃惊:“不会吧,小馨在学校挺乖的,怎么在家里跟‘小刺猬’似的?”(年青的班主任是很难体味到家长的苦楚的。)在自己无助的时候,我才对那些“告状”的学生家长的那种无奈与悲哀,有了真真切切的体验,也更能理解家长,更愿意尽自己所能为家长排忧解难。

青春期叛逆的孩子,我该咋爱你才好?请掌握五原则,实现和平共处

其实,在孩子的一生中,一般要经历三个叛逆期,一般2-3岁时,会出现第一个叛逆期,称“宝宝叛逆期”。另一个是6-8岁时,经历第二个叛逆期,称为“儿童叛逆期”。前两个叛逆期不是十分明显,那时孩子小,家长也容易对付,没有很多困扰。 12-18岁时,是第三个叛逆期,这是家长感受最明显、最深刻的“青春叛逆期”。

孩子步入青春期,身体开始发生急剧的变化,孩子们一时还很难适应,由此带来焦虑与不安。加之这个阶段面临成长压力,学习压力、以及对未来步入社会的压力,会加深焦虑和恐惧心理,性子变得比较急躁,开始想按自己的意愿行事,往往听不得父母的唠叨与责骂,有不同意见会和家长顶嘴甚至吵架,这个阶段的孩子最不好管教,最容易出现问题,有的问题会随着孩子带到社会,也有的会形成不良的性格伴随一生。

青春期叛逆的孩子,我该咋爱你才好?请掌握五原则,实现和平共处

有时候家长明明是出于好心,他却偏偏不领情;家长明明想帮他一把,却弄巧成拙惹毛了他。于是很多家长慨叹:“叛逆期的孩子,想说爱你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其实,任何事物都是有规律的,家长要遵循孩子身心发展的规律,找到合适的方法,爱孩子,还要“会”爱孩子,这样才能收到孩子健康成长,亲子关系融洽,家庭和睦的良好的效果。

“叛逆的孩子,我该怎么爱你才好?”这个问题,我与家长与朋友经常交流,不过通常是口头交流。今天我想把自己的一些看法化为文字与读者朋友们共同探讨一下。

我认为家长掌握好五项原则,就能实现与叛逆期的孩子和平共处了。

青春期叛逆的孩子,我该咋爱你才好?请掌握五原则,实现和平共处

青春期,是花季也是雨季,这是孩子成长过程的一个里程碑,自我意识觉醒,有了思想,会思考,对一些问题有自己的见解,家长要意识到这是孩子在不断成长进步,是可喜可贺的事情。这时候不能再以“听话”作为衡量孩子的唯一标准了,青春期是孩子从懵懂迈向成熟的一道门槛,是他甩掉“幼稚”的外衣,成为有思想有头脑有独立人格的大人的必经之路。及时肯定孩子,学会悦纳孩子,为孩子的每一个点滴进步点赞,让他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家长不要一味地打压孩子,想想太听话,没主见,唯唯诺诺的孩子长大后成为“巨婴”,就是“妈宝男”,能有什么出息呢?当你学会用欣赏的眼光看孩子时,你就会发现你的孩子虽然有点叛逆,但并不是那么“面目可憎”,相反还挺可爱,你看你能言善辩,反应机敏,对有些问题的看法还颇有见地。转变观念,换个角度看问题,眼前不就豁然开朗了吗?

青春期叛逆的孩子,我该咋爱你才好?请掌握五原则,实现和平共处

二、抓大放小,适当放权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感觉自己长大了,他渴望挣脱束缚,他不喜欢时时有人管着,事事有人盯着,他渴望能够自己做主,他想维护自己的自主权和自尊心,既然不能逃跑,就只能选择反抗。父母不妨首先反思一下自己平时的言行:对待孩子否太过严厉?是否太过强调大人的权威,不够民主?是否太过唠叨?是否太过注重面子,不由分说地责怪孩子?是否太过关心学习成绩而忽略了孩子的内心感受?

我的孩子上初二那一年,我发现,孩子喜欢早上洗头然后去上学,我很看不惯,认为早上的时间那么宝贵,浪费了,再说冬天气温低感冒了怎么办?所以我不让孩子洗头,但是孩子偏偏要洗,经常闹得不可开交,最后常常不欢而散,弄到几天甚至几个星期没讲话,伤害了亲子的感情。

青春期叛逆的孩子,我该咋爱你才好?请掌握五原则,实现和平共处

后来我仔细地思索,孩子为什么一定要在早上洗头?我有没有了解一下他的内心感受?我读了些心理学著作,终于找到答案了: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有两个显著的特征:一是“独特自我”,不走寻常路,喜欢标新立异;二是“假想观众”,他感觉自己是全世界的焦点,众人的眼光都聚集在他的身上,一觉醒来,头发凌乱怎么对得起观众,无论如何都得修饰一下,洗一下头再出门才正常嘛。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是二元化的思维,非黑即白,他们还不会变通。他们认定的事情就是要去做,家长不让他也铁了心得做,最终家长总是拗不过他们,但我们做家长总不会甘愿败下阵来,于是就骂,甚至大打出手,最终孩子摔门而去,几天不叫你了,你自己伤心难过,其实孩子心里也煎熬,搞得两败俱伤。

想通了之后,我就释然了,这类小事,家长完全可以放权,让孩子自己处理,我们抓大的方面,原则性的东西没出问题就好。比如可以关注一下他的成绩,一些波动是正常的,如果成绩落下很多,就是不正常,要找找原因了;比如关注一下他的小伙伴,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老师家长的十句话可能还抵不上坏伙伴的一句话。正因为伙伴的作用这么大,家长要密切关注他跟谁走得近,鼓励他与优秀的孩子在一起。

青春期叛逆的孩子,我该咋爱你才好?请掌握五原则,实现和平共处

三、尊重孩子,多 “倾听”,多“鼓励”

父母不可居高临下,对孩子指手画脚。你要把当作一个朋友来看待。不要天天苦口婆心,想把自己的经验传授给孩子,让孩子少走弯路,那是你一厢情愿。想想你自己当年会对父母言听计从吗?还不是头撞南墙才肯回头?家长要做的是一个“倾听者”,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孩子,他已经不是那个懵懂无知的小孩了,你要多用心聆听孩子的想法,不要三句不离“学习”,不要动不动就指责孩子或发表自己的看法,可以时不时地询问孩子最近的心情、兴趣、喜好、学校发生的趣事等,拉近与孩子的距离。

当发现孩子的成绩下降,不要暴跳如雷,要用积极的教育方式代替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先调查了解,先问明白原因,多鼓励孩子,不要一开口就骂。没有没有常胜的将军,孩子成绩起起落落也是正常的,班上同学那么多,你追我赶,竞争也很激烈。孩子考砸了,自己已经很难过,家长不能再雪上加霜了,这时你应该安慰孩子“不是失败,只是暂时没有成功!” “一次没考好不能说明什么,争取下次考好!” “妈妈相信你能行的,别灰心!”让我们的鼓励如一缕阳光,照进孩子的心里,给他输入正能量,让他重新振作起来,让他真正感觉到父母在用心地关心帮助他,永远是他的坚强后盾。

青春期叛逆的孩子,我该咋爱你才好?请掌握五原则,实现和平共处

四、要对话,不要对峙

对峙双输,对话才能解开心结。这是我的深刻的感悟。遇到问题,有时难免要进入“冷战”状态,开始时我觉得孩子不先叫我,向我低头认错,我也不理他。其实这种想法很错误,这样只会使孩子与你越来越疏远。要恢复良好的亲子关系,与孩子有效沟通是必不可少的。有时候,孩子已经认识到自己错了,不过他扛着,不肯先低头,家长要有“大人不记小人过”的气度,不要与孩子一般见识,不要觉得放不下面子,事情闹到这种地步了,家长要意识到自己也有处理不当之处,应该找个合适的时机,与孩子开诚布公地聊一聊,该道歉的要真诚地向孩子道歉,不要觉得没面子。我相信你抛出了“橄榄枝”,孩子会感受到你的诚意,他也会“投桃报李”,向你释放“善意”。

至今我还记得那一次我向孩子道歉的情景,孩子先是愣了几秒钟,脸上写满了惊愕,后来他抱住我的肩膀,嚎啕大哭:“妈妈,是我不对,我不该故意去气你!”后来,我也哭了,我们抱头痛哭,所有的猜疑,不快,敌意都随着泪水流走了,家里重新充满了欢声笑语。现在孩子已经长大了,但我每每回想那一幕,还是会泪流满面。朋友们,父母不能与孩子赌气,家是讲“情”的地方,用自己的温情感化孩子;用自己的榜样力量引领孩子成长。您觉得对吗?

青春期叛逆的孩子,我该咋爱你才好?请掌握五原则,实现和平共处

五、父母不要结成同盟

育儿专家通常告诫年青的父母,在教育孩子时,观念要一致,步调要一致,要形成共识。这个理论是很正确的,但有时我们也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变通,“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在孩子处于叛逆期这个敏感的阶段,我建议父母不要结盟,一个唱黑脸,一个唱红脸,让事情还有转机。如果父母中有一个一时气急放出狠话:“你走,走了就不要再回来了!”另一个也随声附和:“翅膀硬了是不是,敢顶嘴!有本事别回来!”这样,父母不是逼得孩子要“离家出走”吗?至少留一个留一个中立或者与孩子结成统一战线,必要时还可以出来“斡旋”一下,可以背后做点思想工作,不至于把事情弄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青春期叛逆的孩子,我该咋爱你才好?请掌握五原则,实现和平共处

叛逆期的孩子,因为处于特殊时期,孩子的内心是激荡不安的,他更需要父母的关爱,亲情的慰藉。父母应该尽自己所能,给孩子一个温暖的避风港,助他平稳度过这个“危险期”,走出这一段泥泞的“人生旅程”,让孩子的人生之路越走越宽阔。


分享到:


相關文章: